河南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重症危重症全集中救治,已轉67人

2020-12-10 大河財立方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段偉朵 攝影 吳國強

我省重症、危重症救治情況如何?2月23日下午4時,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新聞發布會獲悉,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綜合組副組長、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若石介紹一下我省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關鍵詞:聯防聯控】省公安廳對我省撤銷公路檢疫站和勸返站

張若石介紹,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既是我國制度優勢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防控疫情的關鍵舉措。下一步,要進一步強化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下沉工作重心,壓實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全面落實聯防聯控各項措施。

我省聯防聯控機制由32家單位組成,出臺了一系列聯防控措施。比如這兩天,省公安廳對我省撤銷公路檢疫站和勸返站、恢復封閉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和阻斷國省幹線公路、縣鄉村公路、切實保障公路路網暢通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省教育廳要求各地重視學生身心發展,做好學生體育鍛鍊和用眼衛生防護。省農業農村廳就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下發通知,督促指導各地保障供給,守住質量安全底線。

【關鍵詞:救治】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重症、危重症全部集中救治,已轉67人

張若石介紹,按照「四早」「四集中」要求,我省千方百計提高患者治癒率,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我省醫療救治實施「兩上轉、兩調度」,分級分類,精準救治。

「兩上轉」:一個是重症、危重症患者全部上轉集中救治。全省所有重症、危重症患者全部轉診入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一附院集中救治,集中優質醫療資源,多學科聯合施治,中西醫協同,有效減少危重症患者病亡率,防止重症轉為危重症,全力以赴提高救治水平,已轉診67人。另一個是老年合併基礎病患者、兒童患者全部上轉集中救治。65歲以上老年人、孕產婦、兒童、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全部轉入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一附院、省兒童醫院集中救治,通過專科對接、多學科聯動,控制新冠肺炎誘發基礎疾病專科疾病惡化。目前已轉診老年患者23 名、合併基礎病患者47名、兒童患者6名、孕產婦2名。

「兩調度」:一個是省級統籌調度。省指揮部辦公室醫療救治組每天研判分析全省確診重症、危重症病例,評估病情變化,及時調度不同學科專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實行一人一策,提升救治精準度。另一個是市縣有序調度。實施省指導組駐市指導、省專家組包市救治、省醫療單位對口幫扶市縣措施。省專家組每天對所包市縣住院病人全面梳理、逐一排查,縣級醫院收治病人控制在10人以內,對輕症患者中病情較重的,也集中到市級醫院救治,防止輕症患者轉為重症患者。前期派出了13個省專家組到省轄市巡迴會診,14家省醫療單位對口幫扶18個地市救治, 5支省醫療隊支援信陽、南陽等地區,直接參與住院患者救治,累計指導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460人,23名危重症患者轉為輕症。

責編: 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

相關焦點

  • 專家: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救治能對危重症患者發揮良好作用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記者張千千、申鋮)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黨委書記葉永安1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救治能夠對危重症患者發揮良好的作用。葉永安介紹,經過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的80例重症患者,治療有效率達到92.5%。對於危重症患者,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糾正休克,改善患者感染狀態,並為插管患者拔管提供有利的條件。
  • 發病後約10天為新冠肺炎轉歸分水嶺!專家分享重症患者救治關鍵點
    「截至4月24日,已成功撤除危重型患者體外膜肺氧合治療4例,使用最長時間為35天,年紀最大的患者78歲,撤除單獨使用呼吸機的10例,使用最長時間為42天,年紀最大的患者85歲。」 4月25日下午,北京市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以上情況。  救治重型危重型患者是降低病死率的重點和難點。
  • 北京東直門醫院葉永安:中西醫聯合治療80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有...
    目前在醫院的新冠肺炎病人已大為減少,剩下相當一部分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針對這類的患者,中醫藥治療起到了什麼作用和效果呢?對此,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黨委書記葉永安說;「我想用一句話來概括,中西醫聯手救治危重症,大有可為。」
  • 海南人民醫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團隊: 插管「敢死隊」跟死神...
    海南省人民醫院感染科(海南省傳染病醫院)是一棟獨立的四層樓房,也是這個春天海南省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重要戰場。一樓為發熱門診,二、三、四樓為確診患者收治病房,其中四樓為負壓隔離病房,專門收治危重症患者。近兩個月來,在海南省傳染病醫院時刻上演著驚心動魄的抗擊疫情、抗擊死神的鬥爭,醫療救治團隊每天在進行著各種高難度救治工作:在厚重的防護服、防護面罩下,近距離進行經口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並持續守護在患者床邊進行血液濾過、監護有創呼吸機和ECMO 確保救治萬無一失……搶救危重症患者,就是在跟死神賽跑,戰勝死神的獎勵是患者康復出院,否則將付出生命的代價。
  • 使命如山——火神山醫院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記事
    也是從那時起,一條條牽動人心的消息不斷從醫院傳出:順利收治首批確診患者、接收重症患者、收治患者當日最大量500人、超計劃收治患者總量超1000人……  「堅決做到應收盡收、全力做好救治。」火神山醫院政委原華說,在不影響患者治療的情況下,各科室適當增加床位,加大收治力度。
  • ——記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張「重症八仙」照片廣為流傳,照片中八位國內重症醫學界頂尖專家在武漢艱苦戰疫,攻堅「重症堡壘」,直至新冠肺炎病亡率大幅下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就是「重症八仙」之一。結束武漢戰疫之後,管向東又奔赴綏芬河戰疫一線。  「到武漢去!到湖北去!」
  • 業內稱新冠病毒為「流氓病毒」 救治難度比SARS大
    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糞口傳播、血液傳播,現在還有無症狀感染,一天之內可以從重症到危重症,攻擊患者的心、肝、腎臟。與新冠肺炎的慘烈程度相比,SARS算小巫見大巫。尤其是危重症患者,救治難度比SARS還大。在業內,我們都稱新冠病毒是「流氓病毒」。
  • 人工肝系統、四抗二平衡療法 李蘭娟團隊帶來危重症救治頂級技術
    長江日報訊(記者黃琪通訊員杜巍巍)「我們這次是來治病救人的,特別要救重症和危重症病人。」2日,以李蘭娟院士領銜的浙江高級別專家組一番話,讓迎接他們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江應安心生暖意。2日下午,浙江專家團與武大人民醫院專家團齊聚一堂,面對面就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策略進行了探討。
  • 哈醫大一院部署群力院區接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工作
    龍頭新聞訊(徐旭 記者 霍營)2月11日,為緊急落實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和省衛健委的要求,紮實做好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院領導班子、重症醫學科及相關臨床科室和職能科室負責人,來到群力院區開展實地調研走流程,科學部署,精準施策,全力保障我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中山大學附屬三所醫院「最強天團」首次大會診 跨區域救治危重患者
    此次會診由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教授主持,中山一院副院長陳旻湖教授,中山一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學科帶頭人、新冠肺炎國家專家組成員謝燦茂教授,中山二院副院長劉超教授,中山三院副院長、感染科崇雨田教授等20多名專家,以及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CCU(心臟危重監護室)、腎內科、放射科、體外循環科、肝膽外科、心血管內科、感染科、營養科等10多個科室主任一起針對東莞市人民醫院
  • 武漢金銀潭醫院危重症患者「清零」 外援醫療隊全部撤離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金銀潭醫院危重症患者「清零」 外援醫療隊全部撤離中新社武漢4月13日電 (郭曉瑩 董曉斌)隨著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危重症患者「清零」,13日,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醫療隊、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江蘇)部分隊員和江蘇援武漢前線指揮部成員共
  • 千方百計救治危重症患者(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3月26日上午,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12病區,重慶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送走95歲的新冠肺炎患者劉爺爺,這是該病區最後21名出(轉)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之一。病人離開後,醫療隊的9名醫護人員將病區清理消毒完畢後,清點好剩餘的物資交給醫院,正式結束了自己在武漢抗擊疫情的戰鬥。「來的時候,沒想很多,覺得就是一種職業素養,也有一種情懷。」醫療隊副領隊賴曉東說。
  • 「尖刀連」開拔,為危重症患者爭取時間 仁濟醫院ECMO團隊出徵武漢...
    他們每一個都身懷絕技,是ECMO(體外膜肺氧合,俗稱"葉克膜"、"人工心肺",是一種醫療急救技術設備,主要用於對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和CRRT(通過體外血液淨化方式連續、緩慢清除水及溶質的一種血液淨化治療技術,以替代腎臟功能)等生命支持技術領域的專家。此次出徵,他們將和已經奮戰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仁濟醫院醫護人員一起,共同參加該院ICU病區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 鍾南山團隊遠程會診中山危重產婦
    13日11:003月13日上午11點,鍾南山院士及專家組遠程會診中山市新冠肺炎危重症產婦患者。會診中鍾南山對中山的醫療團隊表示了肯定。該名患者目前已脫離ECMO,也是全省第一例危重症患者ECMO撤機成功患者。患者彭某在遠程會診中對鍾南山院士及醫療團隊也表示了感謝。
  • 煙臺毓璜頂醫院多學科合力救治 危重症患者生死線上「返程」
    就在11月25日,他們合力將這名24歲、剛剛成為「媽媽」的危重症患者從生死線上拉回,在這場由「腹痛」引發的生死時速中拼盡了全力。驚險:重症入院,她多項指標危及生命呂麗(化名)究竟得了什麼病?「嚴重代謝性酸中毒並呼吸性鹼中毒失代償期,重度乳酸酸中毒,高鉀血症,多臟器功能不全(心臟、腎、肝臟、血液)……」這幾個讀起來拗口的專業名詞曾同時寫在她的病例中,記者從ICU副主任醫師李梅鳳的口中得知,單單拿出其中一個病症就已達到「危重症」級別,每一個都危及生命,而呂麗(化名)同時具備多個。
  • 「重症八仙」坐鎮武漢 海霞:是「各顯神通」,更是不拋棄不放棄
    今天是4月9日,武漢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已經降至135例。在重症救治的攻堅階段,重症定點醫院進一步合併病區,集中醫療力量和資源,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我們看看主播海霞想說些什麼。
  • ...一直在拼命救治每一個人」——援鄂重症醫學專家返漢共憶抗疫經歷
    原標題:特寫:「我們一直在拼命救治每一個人」——援鄂重症醫學專家返漢共憶抗疫經歷  「我們一直在拼命救治每一個人。」站在通過全息投影還原的「ICU裡的生死競速」場景前,重慶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副領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周發春眼泛淚光。
  • ...非典更快、懇請康復病人獻血漿……湖北省發布會介紹重症救治進展
    資源:四個ICU病區每個配備近50名護士12名醫生對於金銀潭醫院的ICU病區的情況,張定宇介紹稱,目前設置有南五,南六,南七三個樓層ICU的病房,南七病區ICU病房16張床,南五,南六病區各有24張床,這些ICU病區由同濟醫院,協和醫院和湖北省人民醫院三家醫院危重症醫學專家團隊主導臨床救治工作,還有國家專家組的專家也參與指導臨床醫療救治。
  • 湖北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清零!重症僅餘一例
    危重症降至0例。目前湖北省仍在院治療47例,其中重症1例,均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現有疑似病例數為0,當日新增數為0,當日排除0人,集中隔離人數為0。累計追蹤密切接觸者281721人,尚在接受醫學觀察1723人。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 為什麼往往前一天看起來還好好的 才...
    有的早期發病並不非常兇險但後期突然會一個加速隨時都會去世1月24日,上海市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進駐武漢金銀潭醫院開展工作。金銀潭是武漢第一批定點收治醫院,也是武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主要選擇之一。前兩天,他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時說,救治初期,曾面臨很多的困難。首先,新冠肺炎和SARS或禽流感都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