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浮洲蝶變 小康夢圓

2020-12-12 澎湃新聞

原創 肖海寧 i自然全媒體

編者按:科學規劃繪藍圖,教育扶貧謀長遠,強基固本促發展,產業幫扶壯經濟……對幫扶的浮洲村,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下足了「繡花」功夫,既輸血又造血,使浮洲村一步步蝶變為美麗村莊,村民相繼脫貧摘帽,向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大步邁進。

餘暉下,螺河畔,蜿蜒的水泥路,串起陸豐市河東鎮浮洲村整潔的磚瓦房,農家院的嫋嫋炊煙,飄向綠油油的稻田和碩果纍纍的果園,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鄉村畫卷。這是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精準幫扶給浮洲村帶來的喜人變化。

作為浮洲村的對口幫扶單位,近年來,深圳局堅持把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利用行業專業優勢,立足抓好「鄉村規劃、教育扶貧、產業幫扶」等重點工作,下足「繡花」功夫,激發內生動力,以決戰決勝的姿態確保浮洲村的貧困群眾全面脫貧、邁入小康。

科學規劃繪藍圖

浮洲村是個近郊村,距陸豐市城區約6公裡,田園風光秀美,民居建築別具特色,有著天然的區位優勢和旅遊優勢。

為了讓村莊更美,結合南粵村莊(整治)規劃志願行動,深圳局組建了深圳市城市規劃協會/學會志願服務團隊,及時對接浮洲村,開展「我為美麗鄉村繪藍圖」工作。

志願團隊深入各個村民小組了解風俗民情,採用無人機航拍、拍照、圖紙標註、實地訪談等方式,詳細調研村內公共空間、基礎設施、歷史建築與民居等現狀。

經過近3個月的工作,一份近200頁圖文並茂的《汕尾陸豐市河東鎮浮洲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規劃》展現在村民面前,為浮洲村勾畫了一幅「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藍圖。

教育扶貧謀長遠

扶貧先扶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是深圳局根治浮洲「貧窮病」開出的新藥方。

該局100餘名幹部「一對一」結對幫扶貧困家庭學子樹信心、謀前程。同時,發動黨員幹部先後捐款13.5萬元資助貧困學生,組織下屬單位黨支部為浮洲小學購置校服,捐贈衣物、書籍等。

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深圳局協調當地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解決沒有寬帶網絡的貧困家庭學生上網課問題。前不久,4張大學錄取通知書飛進了該村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一時被村民津津樂道。這些高三學子的網課學習離不開深圳局的支持和幫扶。

「感謝扶貧政策,讓我家3個孩子都能順利上大學。」村民林美鎮從內心感激深圳局的幫扶。已有60多歲的他,3個子女相繼考上大學,給他帶來驚喜的同時,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孩子們一度面臨放棄學業的抉擇。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深圳局協調相關學校及時免除了3人的學費,還為每人申請了每年7000元生活費補貼。

強基固本促發展

要致富,先修路。深圳局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56萬元,加上村民自籌資金,完成了浮洲村村道硬化工程,圓山、烏樹、後林3個村民小組那些鄉間泥濘小路成為了歷史。

對五保戶林盾來說,最開心的事兒莫過於他家接通了自來水。以前他每天要步行1公裡去河邊打水,現在足不出戶,擰開水龍頭就淌出清泉。據了解,為了讓村民喝上自來水,深圳局積極協調當地黨委政府,幫貧困村接通自來水主管道,使浮洲村實現了集中供水全覆蓋。

對於住危房的村民,深圳局更是憂心。幫扶期間,該局有序引導39戶貧困戶完成危房改造。同時,安排300餘萬元幫扶資金,幫助浮洲村興建「幸福家園」安居房,總建築面積約1500多平方米,預計今年10月份竣工,屆時住房困難的貧困戶都將實現安居夢。

產業幫扶壯經濟

脫貧致富快,全靠產業帶。扶貧扶根本,只有發展產業,增強造血功能,才能實現村莊可持續發展。

經過前期充分調研論證,深圳局於2017~2018年相繼投入幫扶資金10萬元和35.7萬元,入股浮洲村兩個種養專業合作社,每年為貧困戶帶來3.65萬餘元收益。投入省扶貧開發資金180多萬元,入股陸豐市灃泰水產養殖公司;投入100萬元參股浮洲種養專業合作社,並建立了60畝蝴蝶蘭種植基地,打造了迎春花卉市場。

目前,浮洲村已形成6個產業扶貧項目,每年可為浮洲村集體帶來至少35萬元收益,貧困戶每戶每年可獲得3364元固定分紅。

扶貧攻堅,黨心所向,民心所依。深圳局立足打贏脫貧攻堅戰,給浮洲的村民帶來了美好家園和幸福明天!

喜歡本文,就點擊右下角「在看」

本文由中國自然資源報社微信公眾號「i自然全媒體」獨家編輯。未經授權,謝絕媒體(包括公眾號)轉載。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標註來源:i自然全媒體。i自然投稿郵箱:izrqmt@126.com。電話:010-68024627。

i自然全媒體

作者:肖海寧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浮洲蝶變 小康夢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浮洲蝶變 小康夢圓
    近年來,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堅持把對口幫扶點陸豐市河東鎮浮洲村的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立足抓好「鄉村規劃、教育扶貧、固本強基、產業幫扶、安居工程」五項重點工作,全面落實幫扶責任,以決戰決勝的姿態確保浮洲村全面脫貧邁入小康社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新莊村:綠葉蝶變「黃金葉」
    近年來,新莊村菸葉生產保持穩定發展,菸農生產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但過去,村民春天借錢購買種子化肥,秋收後才還帳,家徒四壁的現象屢不見鮮。究竟緣何?「有了效益後,我們雙管齊下,大力發展烤菸等特色產業和配套農機設施發展項目,去年合作社購買了烤菸用的插秧機、全自動播種流水線等設備,不但為本村菸葉生產提供機耕、育苗、植保、烘烤、分級等服務,還在周邊鄉鎮進行創收作業,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約20萬元。」堯三才介紹。發展一項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六戶鎮和豐村:黨建引領鄉村蝶變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六戶鎮和豐村:黨建引領鄉村蝶變 2020-12-30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政府領著奔小康,咱農民趕上了好時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政府領著奔小康,咱農民趕上了好時代!政府還投資80多萬元,為村裡購買了大型聯合收割機,不但方便了村民收割,還把創收的錢都用在救助貧困家庭上,奔小康一個都不落下。「說到底,就是國家強盛了,有財力了,政府領著咱農民奔小康,咱農民趕上了好時代啊!」老陶感慨的說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橋、流水、書香、人家——老北京胡同裡的...
    「這條胡同需要我們這些老街坊,要不即使恢復得再完美,也沒有生命力。」王秀仁感嘆道。東城區草廠地區因「南北走向胡同群」而聞名,也是老北京南城極具代表性的胡同片區。但隨著入住居民增多,私搭亂建行為屢禁不止,加之管理滯後,居住環境日趨惡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遊客來了,小康近了——生態旅遊引領湖北山區...
    來源:新華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遊客來了,小康近了——生態旅遊引領湖北山區蝶變二三事新華社武漢9月23日電題:遊客來了,小康近了——生態旅遊引領湖北山區蝶變二三事新華社記者李偉、田中全「以前這裡到處是破房子,現在村民以房屋入股,貧困戶變成了民宿主人,吃上了旅遊飯。」
  • 光影見證小康:文昌閣和四望亭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影記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現在我們每家每戶都在想辦法增產擴產,柞水木耳供不應求。」小嶺鎮社保站站長、技術指導員吳正超說,當地正籌劃對木耳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研發出木耳鍋巴、木耳代餐粉、木耳益生菌等產品。陳慶海對未來也充滿憧憬,「現在吃穿不愁,還住進樓房,冰箱空調都捨得開了。我還報名學駕駛考駕照,打算買輛小汽車。」
  • 淮安:通村路「換臉」 新農村「蝶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農村奔小康,基礎在交通。
  •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下園社區合力繪就幸福...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下園社區合力繪就幸福新生活 2020-09-23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圓滿結束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百香果裡的「致富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百香果裡的「致富經」 來源: 2020-12-25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瓜果飄香富農家 「喊叫水」人不喊水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瓜果飄香富農家 「喊叫水」人不喊水繼續來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寧夏中寧縣喊叫水鄉賀家口子村村民 馬天志:我就淌水40分鐘,我們這水是按方走計算的呢,它是一畝地淌120方,40分鐘後,我就叫管水道的給下一家澆水。
  • 走向小康生活丨江夏供電:「農家樂」 生活美
    走向小康生活丨江夏供電:「農家樂」 生活美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8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風景如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正在進行中。農民日報多路記者奔赴全國各地,在傾聽小康故事之餘,也用鏡頭記錄下了各地獨具特色的美景。而靠著家鄉秀美的景色,很多群眾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湖北宜昌【補齊邊界村短板攜手奔小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可複製的「莓」好
    9月25日上午9:00,昌平人民廣播電臺將攜手福建永安、北京大興、河北武安、山西大同、內蒙古鄂爾多斯、天津濱海共同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脫貧攻堅聯合直播活動,向全國觀眾展現各地脫貧路上溫暖的故事。直播觀看平臺為「北京昌平」APP。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螃蟹撐起了大民生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螃蟹撐起了大民生 來源: 2020-12-18
  • 守望丨幸福海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本周《守望》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節目,就要帶大家走進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和門源縣,跟著那裡的百姓一起去探索他們的綠色發展之道。離開了祁連縣,我們沿著盤山公路「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無論是鄉村旅遊還是生態種植,這裡的發展日新月異,這裡的村民笑容盡顯;大家都昂首闊步走在小康路上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邊境線上的小康路
    小康生活,對龍州百姓而言,曾經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西考察工作,強調「廣西是革命老區,是貧困地區,也是邊境地區、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做好了,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就有了堅實基礎;邊境建設搞好了,民族事業發展了,對打贏脫貧攻堅戰也是極大促進」。  群山雖然連綿起伏,但擋不住新時代龍州人民拔掉窮根、奮力奔小康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