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浙商組團參觀台州灣新區規劃館。
11月30日,成立於2018年的浙江省大灣區建設知名企業家圓桌會在台州灣新區召開。在台州灣新區規劃展示館,規劃總面積138.46平方公裡的嶄露面貌,引發了企業家們的熱議。這一片大好的試驗田、一片大好的處女地,等著更多的人來開墾。
企業家們以大手筆、大項目、大投入、大建設,積極投身到大灣區標誌性工程建設熱潮中,切實彰顯了助力大灣區建設的責任擔當。同時,他們也以主人翁姿態和大灣區建設者身份積極參政議政,紛紛為大灣區建設出謀獻策。
新區遠景讓人心潮澎湃
當天,省發改委副主任翁建榮公布了一份「灣區成績單」:這一年,全省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地開展,為確保「兩手硬、兩戰贏」提供了重要的支撐,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發揮了積極作用。前三季度,環杭州灣經濟圈六市地區增長總值31708億元,佔大灣區經濟總量的78.7%,佔全省經濟總量的69.2%,大灣區引領發展的「主引擎」效應顯著。
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下,台州灣新區的成立,有力地支撐了浙中城市群建設和甬臺溫臨港產業帶建設,加強了與長三角腹地各省市的溝通與聯繫。
台州灣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管文新介紹,當前,台州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打造的「千億級規模、百億級稅收」高能級戰略平臺和「實力新區、科創新區、美麗新區、平安新區」。新區以「長三角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大灣區臨港產業帶合作新高地、浙東南先進位造業引領區、台州灣港產城深度融合新城區」為發展定位,圍繞省委、省政府關於創建打造高能級戰略平臺要求,聚焦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國工業4.0標杆城市」戰略導向,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勇挑重擔、勇開新局,以「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五年創示範」的新區速度,努力將台州灣新區打造成活力湧動的創新高地、前途無量的投資熱土。
作為本土企業代表,萬邦德醫藥控股集團董事長趙守明,希望台州本土企業有更多連接大灣區發展的機會:「聽了台州灣新區未來的發展遠景,心潮澎湃。我們希望台州灣新區在招商過程中,能把本土優勢發揮起來。我們傳統企業創新升級意願強烈,這幾年我們計劃在智能製造上投資20億元,全面融入人工智慧、5G網絡等大數據時代。」
對灣區建設躍躍欲試
在圓桌會議上,企業家們圍繞「共建大灣區,構建新格局」作主題發言、交流,協力共襄大灣區建設發展大計。
逛了一圈後,台州灣新區留給西子聯合首席戰略官樊小剛印象最深的是無人機小鎮、吉利汽車小鎮:「我們公司在無人機產業上也有多年的探索,期待今後和台州灣新區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在他看來,人才是灣區建設的活力之源,培養好吸引高端人才、藍領工人宜居宜成長的土壤,對於灣區的未來,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工作。
傳化智聯浙江大區董事長管青松對灣區建設躍躍欲試:「物流與製造業融合程度越來越深,我們在深化打造大灣區物流體系,助力沿海大通道建設上大有可為。下階段,我們計劃增資70億元在台州規劃建設溫嶺、路橋供應鏈共享產業園,形成全方面的地面物流網。同時,我們和台州市交通局和台州市城投集團合作,將一起打造台州市綠色配送綜合信息平臺,形成巨大的線下空間網絡效應和線上數據網絡效應,助力台州構建更高能級的開放格局。」
爭當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目前全省有六個新區,應該按照各自區位條件科學確定功能定位,避免產業雷同,出現同質化競爭,做到合理分工,實現錯位發展,形成各具特色,形成集聚優勢的灣區發展新格局。同時,也可以加強各領域龍頭企業的合作,做到共生共贏。」正泰集團董事、副總裁陳建克說。
浙江飛鴻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居明是仙居人,他也渴望能為台州灣新區的發展出力。「如何把在外發展的台州商人引回到台州灣新區,要多用以商招商、以鄉賢招商。我建議,在台州灣新區內,可以設立中小企業孵化基地和總部經濟兩個功能區,適當降低土地的入園門檻,吸引更多台州商人回鄉發展。」
浙江大華技術台州總經理李華澤則在城市的智能化升級上,提出了建議。「數字經濟基礎建設很有必要,如在智慧城市的應用中,能提升政府服務效率,打破數據孤島;智慧製造的解決方案,可以實現產線的自動化、生產的可視化、倉儲物流智能化、機器換人等各種智能化改造,提升企業數據管理、產品管理、勞動力管理等;園區的數位化改造,可以提升工業園區整體降本增效的能力。」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開局之年,也是大灣區建設全面深化年。新的一年,翁建榮表示,大灣區建設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和「雙循環」的戰略支點,爭當省域高質量現代化發展的引領區。
責任編輯:丁楚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