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烽火戰沙場,李家鍋盔香四方
李家鎮位於順慶區北部,東與蓬安群樂、順慶桂花相連,南與輝景接壤,西靠龍桂,北鄰南部龍廟。李家地處三縣交界之處,自古以來就是交通道,向西往東往蓬安,往南到南充,西達到西充,往北到儀隴、南部。古時為兵家要地,相傳明末清初,張獻忠曾率領農民軍與清軍在此激戰,以鍋盔為軍糧,留傳下來的李家鍋盔享譽四方。李家風景優美,民風淳樸,人傑地靈。
李家鎮以駐地李家場得名,李家場原名石家場,在太平山麓,清乾隆元年(公元1739年)遷場於李家鹽井重建,民國元年興市改名李家場,民國29年以場設鄉,隸蘆溪區。解放後,1950年民主建政成立李家鄉人民政府,改保為村。人民公社時,曾更名為指南公社。70年代恢復原名,1985年改建制為李家鎮至今。
李家鎮衛星地圖
走遍南充之順慶(16):來自李家家鄉的問候
走遍南充之順慶(16):李家鎮
李家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據老人們傳說,以前李家叫石家場,後來李柄德、寇漢山(按音)在此重新建場。場上有關帝廟、禹王宮、構楝寺等,山村還有很多古老的院落。李家傳說眾多,以崇仙境的最為神奇,相傳崇仙境有座廟,廟裡有個洞不斷出米,不管廟裡有多少人,都剛好夠吃。後來有人起了貪心,將洞擴大,結果再也不出米了。
在李家鎮上,李家鍋盔更是遠近聞名。李家鍋盔是一種特製的大餅,在發麵、揉面、擀麵、拌料、做型、煎烤等一系列工藝,均有絕活,其成品酥脆可口,享譽南充。李家鍋盔已列為民間傳統文化中的「民間工藝」。李家的故事還很多,各位看官跟隨小編一起來感受美麗的李家吧!
瀠馬路旁李家中學
李家中學遠景
李家鎮政府
瀠馬路
李家鎮衛生院
政府街往龍桂方向
政府街
農貿街
商貿街
這裡也是有名的鍋盔一條街
政府街、中正街、商貿街、農貿街
四條街的十字路口
西北街
農貿市場附近
安康醫院附近
這裡是李家的集市中心
興貿街
中正街
李東街
李家鎮小學
李家鎮小學遠景
這裡是以前有名的「構楝寺」
各位親
重點來啦
李家鍋盔隆重登場
看到沒有
大街小巷都是鍋盔
安逸吧
鍋盔涼粉
色香味俱全
這位唐哥又整壩壩宴
又抽時間打鍋盔
李家鍋盔頗具特色
與其他地方的不一樣
表面有芝麻
大而薄,表面酥脆
大街小巷都有打鍋盔的
這位老人80多歲了
給我們講述李家的古往今來
親們看到沒有
鍋盔一條街
打鍋盔的挨到一起
在其他鄉鎮基本看不到
鍋盔灌涼粉
正宗家鄉味
來幾張特寫
看看老家的鍋盔
流口水了沒有
李家鍋盔在周邊遠近聞名
排起隊的買
李家鍋盔也有禮盒裝了
各位家鄉人
趕緊回家吃鍋盔了
李家街上的滷菜攤
南充米粉
大家喜愛的
機器人刀削麵
社會發展得快哦
這位兄弟的饅頭包子
桂花、輝景、李家都有哦
老家的熱涼粉
味道巴適
李家農貿市場
農貿市場商品豐富
老家的美食
太安逸了
家鄉特產哦
李家生意人
農貿市場外
李家做小生意的老人
自己種的小菜
他們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這麼大年紀自食其力
人生就是應當自強不息
農資齊全
這些生活用具
大家還記得嗎
李家的茶館很熱鬧哦
來個特寫
家鄉的蓋碗茶
李家地處三縣交界處
周邊場鎮的老人都到來趕場喝茶
各位親看到沒有
好多蓋碗茶
儘是家鄉風情
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當年熱鬧的鄉村
如今大多是老弱病殘
趕場天老人居多
各地家鄉人
多關心家裡的老年人
有時間常回家鄉看看
願老人們幸福安康
以前的供銷社
供銷社辦公樓
在黃桷樹右邊
據傳說以前是關帝廟
這裡也是以前的豬市壩
農業銀行老辦公樓
李家鎮政府老辦公樓
李家鎮糧站
還有老鄉記得當年交公糧嗎
遠近聞名的禹王宮
李家社區辦公室
禹王宮據說有300多年的在歷史
現在得到了保護
實在令人欣慰
「院壩祠堂」也稱李家祠堂
李家祠堂過廳
到處斷壁殘垣
李家祠堂堂屋
檬子溝「庫龍包」田家大院
據說曾被大火燒過
田家大院地處山間小土包上
四面是水田
人們說這個位置叫金線吊「庫龍」
龐家庵
龐家庵大殿
龐家庵前殿
裡面供奉的是關公
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遠處是龐家庵村小學
還有小夥伴記得當年上學的情形嗎
陳家灣陳家大院
據說這裡有位陳渙章老師
好多人以前還在這裡讀過書
鄭家溝村
這個院子李、鄭、王三姓都有
可惜現在只有部分以前的老建築
萬家溝村
僅一間老屋留存
小編希望通過我們的走訪
讓更多的人來重視
大家一起來保護歷史建築
讓這些幾百年的院子代代相傳
讓子孫後代都能看見
李家鎮手藝人
李家鎮居民
裝香腸中
看,老家的臘肉香腸
掛得整整齊齊
安逸
回龍溝村風光
玄桐寺
據說這裡以前是座古廟
檬子溝村何家半山
檬子溝村漁塘正在清塘
檬子溝村「庫龍包」
龐家庵村
水觀音村觀音廟
鄭家溝村
萬家溝村
大美李家
三地交界,李家古場。瀠馬路旁,鍋盔漂香。宮殿廟宇,關帝禹王。山村院落,曾經輝煌。發展潮流,浩浩蕩蕩。李家兒女,發奮圖強。繼往開來,建設家鄉。美麗的家鄉李家,有詩讚曰:
當年烽火戰沙場
李家鍋盔香四方
家鄉輩輩英才出
奮發有為當自強
小編今天的分享到此為止,感謝各位看官對家鄉南充的關注。歡迎大家在文章末尾留言評論,留言更精彩。分享,讓更多的朋友知道家鄉!各地李家家鄉人,大家一起來,共同建設美麗家鄉,祝願大家幸福安康。
更多南充家鄉原創信息,請關注公眾號:南充家鄉。查看《走遍南充》系列其他鄉鎮。
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