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二戰結束後,蘇聯把60萬日軍俘虜帶去了哪裡?如何處理的?
上個世紀30年代,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為首的法西斯國家挑起了戰爭,戰火很快從亞洲地區、歐洲地區燃起,參戰國多、傷亡慘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在這場世界大戰中,被攻佔的一方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大戰依然給被攻佔的國家帶來很大的傷害。
在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德國已經投降,而日本依然企圖負隅頑抗。最後美國投放的兩顆原子彈才加快了日本的投降。而蘇聯在援助中國東北地區的時候捕獲了60萬的日本俘虜,日本投降後,蘇聯是怎麼對待這些俘虜的呢?
當時蘇聯經過了三四年的衛國戰爭,人員傷亡慘重,國內急需一批青年勞動力來恢復生產,於是蘇聯就把這60萬日軍俘虜帶回國,專門讓他們到邊遠高寒地區從事體力勞動,讓這些日軍俘虜修建工事。有了這60萬的勞動力,蘇聯的戰後的修復工作如期進行,既能解決國內勞動力少的問題,又能減少工錢支出,所以蘇聯在放這批日軍走之前一定要他們付出一定的代價。
因為不適應高寒地區以及缺少食物,當時有5萬多的日軍要麼被凍死要麼被餓死,而日本方面遲遲沒有和蘇聯交涉,把這批俘虜領回國。實際上,當時蘇聯國內的物資也非常少,而日本因為戰敗以及美國兩顆原子彈,再加上大力發動戰爭,國內的物資也非常緊缺,因此花了費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和蘇聯交涉關於這批日軍的召回問題。
日本不積極,蘇聯也樂得獲得一批免費勞動力,再加上對日軍的仇恨,所以這批被蘇聯俘虜的日軍下場很慘。事實上,這也是日軍罪有應得,他們在蘇聯邊境以及其他國家犯下累累罪行,最後他們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