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孕育古蜀文明的彭州湔江河谷正轉型成為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現代濱水空間。在這裡,你可徜徉山水,也可靜觀四時,俯仰皆是畫境。
"
在這個地球上,幾乎所有偉大的文明都曾孕育於河谷:無論是在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發展起來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還是從尼羅河兩岸的谷地平原發展出的古埃及文明,又或者距離我們更近的古代印度文明,以及更為我們所熟知的古代中國文明,最早都是出現在大河流域。從農業的角度,河谷為土壤灌溉提供穩定的水源;從商業層面上,河谷是水上交通樞紐和人們交往的紐帶——河谷附近的聚落或城邦漸漸形成城市,而這些城市漸漸發展成為商業或金融中心。如是,河谷不僅對早期文明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是這些文明得以存在和發展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
位於今日成都西北 35 公裡的湔江河谷,就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滄海桑田,遠古的生命早已化為塵埃,但有心之人依然可以從今日的水草豐茂中辨析先民的蹤跡。三千年如一日,湔江的水流淌不止,滋潤沃土,灌溉良田,形塑著地理和人文,寫就生生不息的繁榮。
圍繞新發展理念,彭州市提出了「建設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立體山水公園城市」的發展目標,而湔江河谷無疑是彭州市山地生態旅遊的一張靚麗名片。
攝影/王進
湔江河谷地處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距離彭州城區約 10 公裡。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是成都市66 個產業功能區之一,規劃面積 557.5 平方公裡,涵蓋彭州北部山區 6 個鎮,處於「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核心旅遊資源的重要節點上。
早在 2018 年,彭州市就廣撒「英雄令」,懸賞重金在全球徵集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總體設計概念方案。通過全球招標,最終勝出的法國岱禾公司為湔江河谷畫定了「一區多園、七星耀江」的總體布局藍圖。在概念方案的基礎上,彭州深入編制城市設計,而今中期成果初現,曾經孕育古蜀文明的湔江河谷轉型成為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現代濱水空間,徐徐鋪展開立體山水畫卷。
PART 01
湔江水系孕育了燦爛的古蜀文明
「湔」,從水前聲,音同「煎」,由「氵」和「前」組成。《說文解字》裡,「湔」的注釋是:「水。出蜀郡綿虒玉壘山,東南入江」,這一點和《漢書·地理志》記載相符:「綿虒,玉壘山,湔水所出,東南至江陽入江」,意即位於今天汶川縣綿虒鎮附近的玉壘山是湔水的發源地,湔水向東南流入長江。
時間進入到現代,地理水文勘探結果顯示,沱江上遊三大支流之一的湔江發源於海拔 4020 米的彭州龍門山銀廠溝紅龍池,縱貫彭州。
供圖/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管委會
龍門山脈是成都平原的西緣山脈,與東緣山脈龍泉山遙遙相對,既包括狹義龍門山(古稱湔山),亦包括茶坪、九峰、玉壘等山,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天下名山。龍門山脈飛來峰群、冰川溶洞、原始森林等自然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傳說,中華民族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大禹便誕生在龍門山,山名就是為了紀念大禹「鑿龍門,鑄九鼎,治水患」的偉大功績。
湔江水系孕育了燦爛的古蜀文明。《華陽國志·蜀志》中記載:「魚鳧田於湔山,杜宇教民務農」,非常清楚地說明,湔江河谷是古代蜀國 「立業建都」之地。自從蠶叢王帶領族人通過險峻的松茂古道,從茂汶盆地來到湔江河谷,柏灌、魚鳧、杜宇、開明王朝,都先後在湔江河谷建都立業或開拓繁衍。直到後來,為了建立新的都城,古蜀先民們才沿著湔江走出河谷,經湔江支流馬牧河、鴨子河,來到了廣闊無垠的川西平原,定都在現今廣漢市的三星堆一帶,建立起了強大的「三星堆王國」。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大可以把湔江水系稱為古蜀「母親河」。從西漢文翁治水,「湔水九分」構建的彭州阡陌水系滋潤著獨特的河谷文化。孕育在群山中的湔江河谷是今日彭州山地旅遊核心區,河谷最寬處達 2公裡,這種「高地河谷」在成都乃至全國都十分罕見。
供圖/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管委會
今天的湔江河谷主要包括丹景山、通濟、龍門山、白鹿等諸鎮,外圍協調區域還包括桂花和葛仙山等鎮。2019 年 12 月 3 日,彭州市人民政府、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管委會與中國交建西南區域總部及中交西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擬重點推進彭州湔江流域治理和綜合開發運營項目,在湔江流域綜合治理、特色小鎮綜合開發運營、湔江河谷產業投資運營方面深化合作,項目擬投資規模約 700 億元。
如此大手筆的投入,足見彭州將「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功能區」打造為國際山地旅遊休閒度假目的地的雄心。
PART 02
轉型再造,打造國際山地旅遊
休閒度假目的地
坐落在今天丹景山鎮湔江河畔的湔江堰,是西漢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興修的一個偉大工程,也是彭州秦漢以來第一大水利工程。史書記載「文翁為郡守穿湔水堰流以灌平陸」,他親自指揮疏浚山內的九條河流,使之順暢匯入湔江;在關口下遊,開通九條河,把湔江之水分流到下遊各州縣,並在平壩建立了自流灌溉水系。如是,「湔水九分」構建的阡陌水系,至今滋潤著彭州大地,丹景山麓文翁祠、白鹿鎮上思文場,都記錄著彭州人民對於文翁治水的感念之情。
如果說「湔水九分」體現出古人在面對自然環境時的主觀能動性,那今天的彭州人對於河谷的再造,高起點、高標準編制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功能區規劃,引領旅遊產業快速發展,本質上和文翁治水的精神一脈相承。
供圖/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管委會
河谷的轉型再造對標先發地區,找準自身定位,邀請國內外知名設計單位編制了《湔江河谷旅遊功能區概念規劃》《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總體規劃》《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產業規劃》等相關規劃。其中,《湔江河谷旅遊功能區概念規劃》確定了「湔江七星谷」的主題,以湔江河谷沿線村鎮共形成 7 個極點——包括天台村:停雲之谷;龍門山:清幽之谷;白鹿:天籟之谷;小魚洞:耕漁之谷;通濟:津通之谷;新興:賢哲之谷;丹景山:淨香之谷。通過光線亮度的調節,這 7 個極點將在夜空中呈「七星耀江」之勢。串聯「七星」的既有軌道交通系統,也有空間層級上不同的步道系統——包括河灘步道·水之境、半山步道·雲之境、山脊步道·空之境,充分利用高山河谷的獨特地貌,整體構建「一谷兩麓、三級體驗」的空間體系。
《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總體規劃》確立了打造國際山地旅遊休閒度假目的地的發展目標;建立了以文化旅遊、生態旅遊為兩大主導產業,體育旅遊、健康旅遊為兩大配套及關聯產業的產業生態體系;形成「一核兩極引領,兩帶一環串聯,四大分區支撐」的空間結構,把現代旅遊、產業生態圈的發展理念、剛性約束融入規劃中,確保功能區實現集約、綠色發展。
攝影/韓傑
以白鹿音樂小鎮為例,其核心區域 3.51平方公裡,山青水秀的環境、宜人的氣候、浪漫的氣息,吸引了大量遊客和藝術家進入,年遊客超過 200 萬人次,是國家 4A 級旅遊景區,也是成都市重點支持打造的音樂特色小鎮,重點支持發展音樂創作、音樂演藝、藝術培訓、藝術賽事、藝術遊學、文化博覽等泛音樂產業,以及音樂 + 旅遊複合產業,可投資建設藝術家創作基地、藝術度假基地、藝術培訓遊學基地,以及泛音樂相關產業項目。目前,白鹿鎮已創立了白鹿音樂榜、白鹿星工廠和中外青少年夏令營基地等品牌,還建有玫瑰音樂廣場,正在建設白鹿鑽石音樂廳。
在湔江河谷,如白鹿音樂小鎮一樣的產業小園區還有 5 個,包括龍門山森林康養小鎮、海窩子川劇文博小鎮、葛仙山運動休閒小鎮、九隴湖山水公園、龍門山·柒村民宿產業園。如是,按照「一區多園」、錯位協同的發展思路,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被劃分為「民宿、音樂、森林康養、花卉藝術、川劇文博、運動休閒」6 個小園區。計劃到2022 年,初步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產業鏈上下遊配套企業集聚集群發展格局。
PART 03
民宿集群點亮湔江河谷
儘管「民宿」是個很年輕的詞,但它如今包含的內容和意義卻越來越豐富。今天,民宿的經營方式也變得多樣化了,有生態民宿、假日民宿、鄉村民宿、主題民宿……越來越多的民宿給了許多喜歡親近自然的人們更多的選擇。可以說,在湔江河谷,一家民宿就是一種情懷。
2018 年 6 月,彭州市召開了首屆龍門山民宿發展論壇,按照「以民宿點亮鄉村,用藝術對話世界」的民宿集群發展構想,彭州由此拉開了發展民宿特色產業的序幕。
莫幹山,因為其「民宿奇蹟」而享譽國際,曾被《紐約時報》評為「2012 年最值得去的45個地方」。通過深入的考察學習和研究,彭州制定了對標莫幹山民宿發展經驗,加快推進「龍門山·柒村」民宿產業園建設,力爭 5 年建成 100 家民宿,形成「東有莫幹山,西有龍門山」發展格局的奮鬥目標,以鬱鬱蔥蔥的龍門山為底色,把民宿產業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謀劃和推進,積極探索以民宿發展助推全域旅遊。
供圖/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管委會
目前,彭州市已經成功舉辦了兩屆「龍門山民宿發展峰會」,發布了《關於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成立了民宿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建立民宿產業發展推進機制,出臺民宿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組建了民宿產業協會和龍門山民宿學院。
今年夏天,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全省 100 個「2020 年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以及參加「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遴選推薦」的 31 個村名單。其中,位於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的桂花鎮蟠龍村榜上有名,入選了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並被推薦參加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遴選。
作為「龍門山·柒村」精品民宿產業園核心區域,蟠龍村以項目總規為指導,以「文創聚落」為定位,大力發展鄉村民宿產業,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組織為抓手,以基層社治為保障,探索產業與社區治理相結合的「蟠龍道路」。這個位於湔江河谷地帶的小村莊,山水環抱、綠樹成蔭,文旅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 75%。鬧中取靜的蟠龍村,安放著最真實的人間煙火,承載著每個人對于田園生活的憧憬。到過的人都說,這裡的每一片磚瓦,都是耐讀的書卷,這裡的每一幢廊簷,都有入畫的詩意——河谷小村清秀而不張揚,寧靜而不沉寂。「民宿點亮鄉村」的白色大字在煙雨廊棚和屋影間浮動,不事張揚地標示出龍門山民宿學院。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彭州積極發展龍門山民宿產業,湔江河谷吸引了一大批精品民宿項目相繼落子,落戶蟠龍村的「無所事事」和「蟠龍小院」便是其中的代表地。
供圖/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管委會
「縱有一萬種形色生活,而我只想和你一起無所事事」——民宿「無所事事」緣起於一對交情長達 20 年的閨蜜,當她們各自為人妻為人母,意識到帶孩子體驗鄉村趣味和親近自然的重要性。她們在「無所事事」圈出1100平方米的草坪,可圍爐燒烤、野餐;她們在「無所事事」複製了自家孩子在蘇梅島圖書館酒店裡一見傾心的紅色泳池,包括100 平方米的泳池和 20 平方米的泡池;她們在「無所事事」設置了寬敞的室內公共區域,容納了超級軟的沙發和100寸的大投影、一個開放式廚房和可容納 10 個人的餐區、設施齊備的咖啡區、下沉式閱讀區和壁爐。這裡的房間只有 5 間,並且不單獨訂,適合兩個家庭或者三五至交好友一起消磨一段閒暇,她們說:「我們不出售民宿服務,只提供溫暖的體驗。」在這裡,你可以徜徉於山間的草坪和水畔,也可以與朋友轟趴,或者買上新鮮食材享受下廚的樂趣;還可以帶著漂亮的衣服去拍照,從草坪到泳池,從天井到室內,四季輪迴之美皆融進照片之中,留待日後細細品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時裡的每一個鄉村圖景。
和「無所事事」一樣只接受包院的「蟠龍小院」系日式田園風格,包含 3 間客房、1 間獨立廚房帶餐廳、1 間獨立陽光玻璃咖啡廳,以及超大草坪,適合家庭聚會,朋友開趴,夏日有燒烤,冬日有地暖壁爐。而在「蟠龍小院」對門,「石榴小院」也在一點一點地成型,建築師依據內部膠囊房間的布局,外觀上做了合適的開窗,儘量保持原有建築的質樸,同時讓青山、綠林染至室內,也增加了室內空間的採光。暮色降臨,室內燈光投射而出,溫存著村中的靜夜,暖燈伴隨人跡,凝聚了村民的日常和情感,激活了村落的脈搏,也點亮了新的生活理想。鄉村老匠人的舊藝傳承,共築生態小院,木、石、泥、草俱是鄉村田舍的原材料,傳統木屋架豐富了建築細節,吸引燕雀歸來;院子裡的菜園就是鮮活的生活,就地取材則是生態生活的關鍵秘密,這一點早已掌握在當地鄉村老匠人和建築工人手中。
攝影/韓傑
在距離蟠龍村 20 分鐘車程的魚鳧溼地,有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內一個熱門網紅打卡地——戶外泡泡酒店「野奢·心語星宿」。泡泡屋以環保再生塑料經氣壓釋放保持膨脹而形成,採用新穎的太空艙理念設計,據說最初設計理念便是:以極少的構面,使人與環境相融。充盈的泡泡不可思議地變成了小房屋,擁有清澈的水晶質地,能賦予人透明的童話夢境,讓心靈毫無隔閡,無限近地置身於山水間,360°觀山野景色,躺在房間裡就能盡享浪漫星空、滿川風煙、遠山如黛。「心語星宿」是目前國內最大體量的戶外泡泡酒店之一,佔地 30 畝,30 個泡泡屋比鄰而居,可細分為星空帳篷房、單泡泡房、雙泡泡房、花園房四種房型。除了泡泡屋造型的別致外,室內還有智能化的家居:開花灑就可同步智能音響,躺在床上就可隨意控制窗簾,刷牙洗臉的功夫,還可查看今日天氣和溼度……真正把「野奢」做到了細處。星空下的一宿,定會讓人無條件愛上河谷生活,那是蘇東坡於仕途的顛沛流離中念念不忘的「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的悠然。
在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還有遠近聞名的「西部山區第一村」——寶山村,是走集體致富之路的先進典型。今年 4 月,寶山村被命名為 2019 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範村。山青水秀的寶山村很早之前就開始走特色旅遊的道路,有可以飽覽湔江水景的河濱休憩區,有翠嶂環繞的玻璃棧道,是夏日避暑冬日泡溫泉的好地方,有一大批包月避暑的農家樂。2016 年前後,村上組織想做民宿的人家去浙江莫幹山和雲南洱海「取經」,經過「頭腦風暴」,幫助各家各戶找準自己的風格定位,聘請設計師幫助村民量身打造,進行差異化經營。
攝影/韓傑
藏在綠樹叢林中童話古堡般的「青青花園」,可以帶你一秒鐘穿越到中世紀的歐洲。帶尖塔形斜頂的城堡分為三棟,將餐廳、娛樂區和住宿區分開來,這樣的規劃設計動靜分明,既保證了生活娛樂設施的配套,也照顧了安靜休憩的要求。三層半 21 間房幾乎就沒有空置的時候,為村民帶來了可觀的年收入。挑高大面窗的客廳軒朗而華麗,精緻的內飾透露著良好的品位,庭院裡有連續的拱門和迴廊、盛開的繡球花、一樹結滿累累果實的李子樹,無一不在詮釋著什麼是「青青的山,花園的家」。
離「青青花園」不遠處,是今年「五一」才重裝亮相的「半盞山房」。如果說「青青花園」濃豔如夢,走中式禪茶風的「半盞山房」則淡泊如茶,靜謐、舒適、愜意。細節中無一不透露出主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將東方人文氣質與環境空間相融,開門見山、推窗見景,以梯田花海之境,融茶與器的生活之美。「半盞山房」的前身是一棟普通農家樂,做了 12 年之後,主理人沈光富覺得應該變一變,於是便將老宅該留的留,該改的改,打造成了現在的樣子。設計師也是村上幫忙找的,一來二去,跟沈家溝通了不知道有多久,最終呈現出一幅水墨川西的優美畫卷:茶臺、水景、樹木、素色牆面,充滿東方意蘊。19 間房均採用簡約的風格,用素色的牆面作為基底,用最簡潔的軟裝手法,延續了一貫的輕盈感,拒絕繁複和疊加,突出的是窗外的山青水白、寧靜空靈。在這裡,人們可以「推半窗明月,臥一榻清風」,在這裡可茶廬夜話,杯中茶是寶山紅茶,手中器是當地手作粗陶,「以半盞茶香,賞歲月之好」。
有人說:「枯燥的酒店千篇一律,有趣的民宿獨具一格。」目前,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已經招引了全國排名前 50 位的民宿品牌前來投資,每家民宿差異化發展,各具特色,讓人們體會到「睡在山水間,住在人情裡」的不同感覺。按照科學規劃、政策引導、品牌注入、基礎保障等 8 個方面的實施步驟,彭州堅持改革創新,通過一年多時間的共同努力,民宿集群初具雛形,龍門山民宿品牌影響力開始顯現,截至目前已建成民宿 34 家,即將竣工 7 家,即將開工24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