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在中國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過年過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慶祝新的一年,平平安安,招財進寶,在南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吃餃子,做法都沒問題,可有些人的奇葩蘸料,卻驚訝到了我,在河北的某個地方,他們連蘸醋都省了,而且直接把肉滷子,澆在了餃子裡,就像大街上的拉麵一樣,雖然味道可以,但真是第一次享受,總感覺不太習慣,餃子的餡料多,花樣百出,人們的口味也不一樣,於是乎,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蘸料,有人蘸醋、有人蘸醬油,還有人蘸大蒜,確實讓我大開眼界。
蘸白糖
餃子蘸白糖,我的大學同學,吃包子、吃饅頭,他必須蘸白糖,西瓜的甜汁夠多了吧,他也覺得不過癮,仍然撒著白糖吃,還有豆腐、米粥,統統離不開白糖,這些都好理解,唯獨吃餃子也要蘸白糖,餃子本身就是鹹味的,和白糖混合在一起,究竟是什麼奇葩味道,這個人上輩子,肯定是被白糖饞死的。
蘸醬油
餃子蘸醬油,在外面這麼多年,去過不少地方,也就見過一次,不是特別的風俗,就是個人的口原因,他全家六口人,只有他自己口味重,每次包餃子,為了照顧大家健康,都是按照標準來放鹽,他每次都覺得不過癮,自己單獨來個醬油碟,吃的津津有味。
蘸醋+芝麻香油
吃餃子蘸醋,相信這是大部分人的選擇,因為醋開胃,餃子不是發麵的,也是不易消化的食物,吃點醋就好多了,最愛山西的老陳醋,入口先甜後酸,而且酸的很柔和,無論什麼餡的餃子,蘸料我都這樣配,三勺陳醋,一勺芝麻香油,適量的香菜葉,攪拌均勻後,蘸一口吃一口,那叫一個香。
蘸酒
餃子蘸酒,說是蘸酒,其實是把餃子當成下酒菜了,認識的一個長輩就這樣,平常喜歡偶爾喝點小酒,如果這頓吃的是餃子,那必須整二兩,他經常說:「餃子就酒,越吃越有」!什麼下酒菜都不要,一盤餃子足矣。
蘸老乾媽
吃餃子蘸老乾媽,這一點還能接受,同事家的孩子來做客,吃餃子就問我,有沒有老乾媽?經過電話核實之後,原來小姑娘有這個習慣,我特意準備了一瓶微辣的老乾媽,孩子吃得特別香,飯後還對我說,感覺老乾媽蘸餃子,特別的好吃,這個習慣是跟她爸爸學的,有其父必有其女啊,哈哈!
蘸雞蛋+蒜泥
吃餃子蘸雞蛋,這並不是奇葩吃法,相信吃一次,你也能愛上,前提是你愛吃醋,也愛吃大蒜,具體做法很簡單,把煮熟的雞蛋打碎,加上蒜泥,再倒上醋,這樣蘸著吃餃子,非常好吃,在我家的餐桌上,一經推出,一致受到好評,老公一口氣能吃三十多個,這不是吹牛,是真的好吃。
蘸蒜泥+醋
吃餃子蘸蒜泥,在我們這有好幾種吃法,第一種是剝好的大蒜,直接配著餃子吃,一個餃子一瓣蒜兒,比較適合年輕人,豪爽的很,第二種是搗成蒜末,滴上芝麻香油,再來一勺醋,很適合老一輩的人,他們不嫌麻煩,就願意花點時間剝蒜,然後再搗碎,這樣能讓餃子的風味,瞬間上升一個檔次。
蘸辣椒油
吃餃子蘸辣椒油,這對於愛吃辣的人來說,簡直是人間美味,我家一般是自製辣椒油,買的幹辣椒,起鍋燒油,放入花椒,香蔥,薑片,小火,熬到蔥段幹,然後澆在辣椒麵上,再撒點白芝麻,大功告成,無論吃餃子,還是涼拌菜,我都要來上一大勺。
原汁原味
就在我們討論,吃餃子蘸什麼料的時候,有的小夥伴也好奇了,吃餃子為什麼要蘸料?原汁原味的不好嗎?自己也這樣吃了二十多年,習慣養成了,什麼蘸料也不用,就這樣挺好,說句實在話,口味輕一點是好事,重鹽重辣,對身體並不健康。
我見過一個必須蘸芥末的,還有一個必須蘸鹽水的,這兩個算是更奇葩的,各地風俗不同,個人口味喜好不同,吃法也大不相同,吃好吃爽,達到自己的目的就行了,這些都屬正常現象,順便問一問大家,你吃餃子的時候,最喜歡配什麼樣的蘸料呢?
僅供參考、收藏轉發,謝謝點讚
禁止抄襲,我是食味菜譜,熱愛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麵食的做法,關注我每天學習做菜,總會給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