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餃子到底該不該蘸醬油?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2020-12-19 警眼看天下

春節越來越近,又到該吃餃子的時候了。

我們家吃餃子的時候,通常都是把蒜搗成蒜泥,加點水、香油、醋,調成味碟,蘸著吃。有時候什麼也不蘸,從鍋裡撈出來直接吃;有時候也調一碗酸湯,吃上一頓酸湯餃子;有時候也會喝上一口小酒,俗話不是說,餃子就酒,越喝越有嘛。

不過,昨天中午,正在家裡吃著餃子看著手機,突然就被一條微博給雷倒了,眼睛差點被辣瞎,驚得我端著餃子的碗都差點掉地上。

一個有著292萬粉絲的微博大V,在2019年12月29日發了一條長圖微博,說的是「吃餃子沒蘸醬油進監獄了」。看完內容,嚇得我趕緊倒掉蒜泥味碟,換了一碟82年的古法精釀醬油,蘸著醬油壓壓驚,戰戰兢兢地把餃子吃完。

吃完餃子,我獨自一人癱坐在沙發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到底是誰洩(炮)(制)(了)(這)(條)(謠)(言)

「吃餃子到底該不該蘸醬油?」,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原博長圖很長,內容很多,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將主要內容為大家梳理、縮寫一下。

微博內容講的是,上個世紀90年代(時間不詳),北方某地(地點不詳,開頭說不搞地域歧視,末尾又說整個盟,低調的把內蒙古給賣了,典型的又什麼什麼又什麼什麼),一個南方過來的人,和七八個獄警在一家小飯館因吃餃子發生的故事(人物不詳)。南方人在獨自吃餃子,獄警在給剛剛升遷的領導慶功,因為這個南方人吃餃子沒有蘸醬油,和獄警領導發生了口角,惹了領導不高興,然後這個南方人就被直接關到監獄裡去了。一年後發現弄錯了,給放了出來,並且獲得國家賠償100多萬。於是當地就出了一個傳說:吃餃子不沾醬油是要進監獄的。

「吃餃子不蘸醬油是要進監獄的!」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嚇不嚇人?恐不恐慌?

時間不詳、地點不詳、人物模糊、情節荒誕、有悖常理,玄幻小說都沒有這麼魔幻,但凡有一點正常思維的人,這種事情,用腳指頭想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事。

但就是這樣如此不靠譜的帖子,一個近300萬粉的加V認證帳號,居然堂而皇之的發布出來,並且置評論中的批評和質疑於不顧,存於網上,你這樣做是智商欠費了還是「梁靜茹給你勇氣了」?

一個近300萬粉的加V 帳號博主,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理性判斷,應該能輕易的辨別出信息的真偽,但是你卻做出了這樣貽笑大方,讓人笑掉大牙甚至是令人不齒的事情,不禁想問,你到底安的什麼心?這難道僅僅是造謠傳謠嗎?

能否出來走兩步?

其實,這個「吃餃子不蘸醬油是要進監獄的」謠言由來已久,大概可以追溯到兩年前,也算是萬年老謠言了,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人拿出來翻炒,時間大都集中在年末歲尾,春節前後。

檢索了一下,以往轉發這條謠言的帳號也不少,這裡只列出了少數幾個,綜合大部分文章看,閱讀量都不高,只是不知道,到了2020年,這個300萬粉的微博大V突然發布這樣一條老掉牙的謠言,打死我都不信,你是為了博眼球、蹭流量。

這絕不僅僅是造謠傳謠,調侃、諷刺、挖苦一下監獄那麼簡單了?事出反常必有妖!這背後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幕後到底有沒有什麼力量在指使,不得而知,細思起來,還真的是極恐!

在微博、知乎上,有不少網友一邊倒的認為雖然故事有些荒誕,但仍然相信這事兒是真的。

謠言被多次重複就會製造出「真相幻覺」,即使人們能夠意識到謠言的荒誕離奇,事實虛構,但是在多次聽到後還是會接受「真相」,這或許就是「三人成虎」的效應吧。

在眾多的評論中,還有人信誓旦旦的說這就是真實發生的,原版本並不是監獄警察,而是派出所民警,後來被人演繹成監獄的事了。說的有鼻子有眼,末了,還神秘兮兮地加上一句話,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的這麼多,以此來增加所謂的「可信度」,顯示自己的「超能力」。說的我差點就信了,殊不知,這同樣是無人物、無地點、無時間的謠言!

謠言古已有之,但網絡改變了謠言的傳播方法。在這個事兒中,從以訛傳訛到有人站出來以謠言來「闢謠」,把謠言演繹的有根有據,增加了謠言裂變、聚變,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更大。

除了時間模糊、地點不詳、人物不清,情節荒誕、違背常理之外,在這裡,小警想給這位300萬粉的微博大V霹靂炮(新鮮事作者 資訊視頻自媒體)科普一下幾個知識點,別以為當了大V,就可以隨心所欲,V所欲V,把網民往溝裡帶。

監獄警察僅限於在監獄依法對罪犯執行刑罰,對罪犯實施改造,以及調查獄內案件,配合公安追逃。在監獄之外不具執法權,所以,說監獄警察把人抓了,直接關到監獄,純屬無稽之談。

1983年,監獄、勞教工作由公安部劃歸司法部管理,公安和監獄正式分家。小警從90年代開始在基層派出所工作,到現在在監獄工作,從來沒聽說過派出所那個時候沒有監押室(聽說過留置室、羈押室,這個監押室是個什麼鬼?),也從來沒有聽說過監獄設有監押室,聞所未聞。還有,這個預定、會員卡又是什麼鬼?

1994年頒布的《監獄法》第十六條規定: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時,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執行通知書、結案登記表同時送達監獄。監獄沒有收到上述文件的,不得收監。也就是說,公安機關收到法院判決書、執行通知書後,才能將罪犯交付監獄執行刑罰,同時必須具有上述「三書一表」。監獄警察隨便在大街上擼一個人,就能關到監獄,你以為是小孩子過家家嗎?

且不說整個盟(相當於市)政法系統的直接領導全部降級處分,如此轟動的集體被處理的事件,居然找不到隻言片語的新聞報導,單單那個「降級處分」就已經讓整個事件的可信度降為了負數。「降級處分」這種提法,也是在2005年4月《公務員法》頒布後才被列為六種處分方式之一,居然被你穿越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

再來說一下國家賠償。上世紀90年代,在監獄裡被無辜關押一年,能獲得100多萬國家賠償?你知道100多萬在那個年代是什麼概念嗎?2019年最新的國家賠償標準是315.94/天,即使按照現在的標準,按100萬計算,也得在監獄裡關上3100多天,也就是將近9年時間裡。上個世紀90年代,在監獄裡關1年,能得到100多萬的國家賠償?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

吃餃子到底該不該蘸醬油,我覺得這不在於南方北方,而在於個人喜好,有人喜歡蘸陳醋,有人喜歡蘸蒜汁,有人喜歡就著酒,當然,也可能有人真的喜歡蘸醬油,這都不是事兒。

但是,「吃餃子沒蘸醬油進了監獄」這個事兒,虛構事實,造謠傳謠,嚴重誤導網民,擾亂網絡秩序,肆意抹黑監獄工作,詆毀中國法治,就是一件很嚴肅的事了!

來源:大牆小警

相關焦點

  • 吃油條蘸醬油?吃餃子蘸醬油?吃菠蘿蘸醬油?北方網友急眼了
    近日微博熱搜:北方人不能理解的油條還能蘸醬油吃?哈哈,沒有這個標題出來,作為北方人的小編我還真是不知道呢,吃個油條和蘸醬油的?後來啊跟我的南方同事們就蘸醬油這個奇葩吃法爭了個面紅耳赤!後來得知,原來南方人蘸醬油吃的做法由來很久了,而且對啥東西都可以蘸醬油吃啊。都說北方人能吃大雜燴,我看南方人就著醬油吃的小資菜也差不多了。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北方人不知道的南方人就醬油能吃下去的東西。
  • 吃小籠包,你覺得該蘸醋還是蘸醬油?
    繼「吃不吃香菜」引發網絡口水戰後,又一道美食——小籠包成了網絡熱點。在紹興,小籠包也是一種叫得響的民間小吃,嵊州小籠包更是早已享譽全國。吃小籠包,到底是蘸醋還是蘸醬油?對此很多紹興人表示不解:「這怎麼就成了話題?」
  • 律政奇聞|吃餃子沒蘸醬油進監獄了,這是真的!
    一個南方人,來談生意。晚飯一個人,找一小飯館,一個小菜一盤餃子,心裡盤算著生意,人畜無害地默默吃著。實在是最普通不過的一個場景,吃完結帳,回旅店睡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唯一不同的是,當地飲食口味重,絕大多數人吃餃子是要蘸醬油的,這大哥南方人,吃餃子沒蘸醬油。鄰桌七八個人,是當地監獄的獄警,為剛剛升遷的領導慶功。
  • 歷史奇葩冤案:吃餃子不蘸醬油竟蹲了大獄
    實在是最普通不過的一個場景,唯一不同的是,當地飲食口味重,絕大多數人吃餃子是要蘸醬油的,這大哥南方人,吃餃子沒蘸醬油。餃子蘸醬油鄰桌七八個人,是當地監獄的獄卒,為剛剛升遷的慶功。牢頭席間出恭,路過這桌,瞥了一眼,走過去,又回來,醉眼斜睨,問:「你小子吃餃子咋不蘸醬油!」
  • 吃餃子時,有人蘸白糖,有人蘸醬油,你見過其他更奇葩的吃法嗎?
    ,總感覺不太習慣,餃子的餡料多,花樣百出,人們的口味也不一樣,於是乎,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蘸料,有人蘸醋、有人蘸醬油,還有人蘸大蒜,確實讓我大開眼界。蘸醬油餃子蘸醬油,在外面這麼多年,去過不少地方,也就見過一次,不是特別的風俗,就是個人的口原因,他全家六口人,只有他自己口味重,每次包餃子,為了照顧大家健康,都是按照標準來放鹽,他每次都覺得不過癮,自己單獨來個醬油碟,吃的津津有味。
  • 餃子蘸醬油還是醋,其實真不重要,看看外國的餃子,中國人傻了
    除了中秋、端午這種明確了節日食品的節日外,其他的都可以用來吃餃子!於是乎,繼「豆腐腦吃鹹的還是吃甜的」、「粽子吃甜的還是吃鹹的」等爭論後,網友們又多了一個新的話題——吃餃子蘸醬油還是蘸醋?等一下,我們辣黨就這麼不被人放在眼裡嗎?
  • 吃餃子該蘸什麼佐料?中國餃子控們吵開了鍋
    隨著端午假期的結束,一年一度的南北鹹甜粽子大戰正式落下帷幕,但這並不意味著,南北吃貨們的美食對決就此結束。實際上在菲李看來,有一樣美食在南北方的話題性完全不輸給粽子,那就是比如每年冬至的時候,南吃湯圓北吃餃子的話題都會被反覆提及。但是其實呀,餃子可不是只在冬至吃的,同時,也不是只有北方人才有「餃子情節」。
  • 春節吃餃子,別蘸醬油醋了,會調這三種「醬料」的人,才是真吃貨
    春節吃餃子,別蘸醬油醋了,會調這三種「醬料」的人,才是真吃貨!這時間過得可真快,馬上就要過年了,過年的時候最少不了吃餃子,尤其是對於北方人來說,過節肯定是要吃餃子的,從大年三十兒晚上一直吃到正月十五,我們家裡過年的時候,一次性會盤很多的餃子餡,然後放在冰箱或者室外凍著,包餃子的時候,挖出來一點,然後就可以包餃子吃了,非常的方便。
  • 吃餃子蘸醬油醋早過時了,會調這三種「蘸料」的人,才是真吃貨
    吃餃子蘸醬油醋早過時了,會調這三種「蘸料」的人,才是真吃貨快過年了,有很多朋友都會在家裡過年,一家團團圓圓的少不了要吃餃子,尤其是北方人,每次吃餃子都是家裡人團聚的時候,過年更是要吃餃子,更意味著團圓,非常喜慶的象徵。
  • 吃皮蛋,到底該用醋還是醬油作蘸料?網友的爭論讓人笑出鵝叫
    但是,皮蛋還是皮蛋,不增不減,你們怎麼看,那是你們的事。02、吃皮蛋到底該蘸醋還是蘸醬油?這問題就是歡樂的海洋先等等笑西方人,其實,國人提到皮蛋,爭議也多得也要打破頭。比如說,吃皮蛋到底該蘸醋還是蘸醬油?這個問題引起的混亂場面,也讓我笑到失控。
  • 餃子蘸汁只放醋?別傻了,餃子蘸汁這樣調才最好吃,怎麼吃也不膩
    別傻了,餃子蘸汁這樣調才最好吃,怎麼吃也不膩跟餃子在平時的生活中真的是有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的,而且我們也都知道這種餃子在我們中國是非常傳統的一種美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主食,所以說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在重大節日的時候,他們都是會選擇吃餃子的,可是我們也都知道在吃餃子的時候,很多人都是非常的喜歡用一些餃子蘸汁來吃的。
  • 吃餃子要學會調蘸汁,大廚都用這3種蘸汁吃餃子,簡單又好吃
    餃子可以說是一種傳統美食,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去外面吃餃子的,但是在外面吃餃子不太乾淨衛生,不能夠確保用的是新鮮的餡料,還是不如自己在家裡面做餃子,更加放心一些。自己在家裡面做餃子,只要能夠掌握到正確的做法,也一樣能夠做出十分美味的餃子,但是自己在家裡面做餃子的時候,除了需要注意到餡料的選擇、餡料的調配以外,還應該要注意到蘸汁。蘸汁可以說是非常關鍵的,調配出比較好的蘸汁才能夠讓自己吃到真正的美味的餃子,那麼蘸汁應該要怎麼調配呢?
  • 吃餃子蘸什麼醬料吃?因為一盤餃子,南方人北方人吵開了鍋
    一個南方人和一個北方人做在一起吃餃子,南方人什麼都調料都不蘸直接就吃了,一旁的北方人看不下去,疑惑地說,你吃餃子怎麼什麼都不蘸啊?吃餃子蘸什麼醬料吃?因為一盤餃子,南方人北方人吵開了鍋!
  • 拌餃子餡加醬油對不對?「這一步」做錯,餃子食之無味,扔了可惜
    元宵節馬上就到了,每年到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湯圓或者包餃子,這也是我們國家一直以來的傳統,每年能到這個時候和家人一起包水餃做湯圓的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們平時做的水餃不但有肉餡,而且還有素餡,在我們國家吃水餃的日子非常多,幾乎每個節日都少不了水餃的身影。
  • 冬至該喝羊肉湯還是該吃餃子呢?
    冬至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了,小塔的朋友們又為了今天該吃什麼而大戰了三百回合。一個說吃湯圓一個說吃餃子還有一個說喝羊肉湯.....那今天到底該吃什麼呢?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而在南方,不同的地方也有著不同的習慣,有些地方吃湯圓,而川渝地區的人們更喜歡在冬至這天喝上一碗熱熱的羊肉湯驅除寒冷,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那麼作為一個四川娃兒,冬至這天當然要選擇羊肉湯啦!
  • 吃餃子別只會蘸醋!30年老廚師教你這樣調蘸料,美味不止100倍
    吃餃子最重要的就是蘸料了,很多人不懂得怎麼調蘸料,其實不同餡的餃子有不同的醬料來蘸,今天小編就分享給大家不同餡的餃子該怎麼調醬料。吃餃子別只會蘸醋!大家可以用這款醬料:首先我們要將醬油、味精還有花椒粉給混合在一起,然後加上辣椒油和香菜,最後加上薑末來攪拌均勻,這樣的醬料來蘸豬肉餡的餃子,味道配合簡直是完美!
  • 不同地區吃餃子時,都會蘸哪些「調料」?原來學問如此之大
    吃餃子不蘸醬油。上世紀90年代,一位南方人到內蒙古做生意,在飯店點了一盤餃子吃,而當地的口味偏重,吃餃子時喜歡蘸醬油。在之後的監獄生涯裡,這位大哥的犯罪理由也一直是「吃餃子不蘸醬油」,不管是獄友還是獄警,都覺得非常抓狂。一直過了很長時間,這位大哥才被沉冤昭雪,無罪釋放並獲得賠償。
  • 小籠包蘸醋還是醬油是什麼梗 小籠包蘸醋還是醬油是什麼意思
    小籠包蘸醋還是醬油是什麼梗?小籠包蘸醋還是醬油是什麼意思?不少的網友也表示納悶,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做一下相關的介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說到吃,總會引發各種爭論。畢竟中華大地地廣物博,東西南北,酸甜苦辣,各種風味。  不過,我們今天來說說小籠包。
  • 吃餃子時別再只會蘸醬油醋了,學會這個調法,餃子的味道更香,一頓吃...
    在做飯時,調味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很多人不是太鹹就是太酸,很難掌握好量度。所以把食材煮熟或烤熟後蘸料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或者在吃烤肉、火鍋時蘸料也是唯一的調味品。調蘸料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還是有難度的,因為有些調料味道可以很好的搭配,而有些調料不能放在一起;除此之外,掌握放料的多少也是一個難點。
  • 一決勝負吧,小籠包蘸醋還是醬油?
    【文/觀察者網 林西】一說到吃,總會引發各種爭論。畢竟中華大地地廣物博,東西南北,酸甜苦辣,各種風味。不過,我們今天來說說小籠包。微博網友@莫忤Akise 就發起了這麼一個話題,吃小籠包,到底是蘸醋還是蘸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