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因為豬肉價格的上漲,導致很多人擔心春節期間會「吃不起」豬肉。沒想到春節期間吸引群眾的並不是豬肉價格,而是如何買到口罩,怎樣防護病毒等。原本好好的春節假期,也變成了群眾在家自娛自樂的活動。
現在每天一醒來,大家首先拿起手機就會關注疫情。隨著疫情的持續,物價也成為了群眾再次關注的話題。有專家表示,疫情對於2月份物價的影響可能較大。但是後期隨著一切恢復正常,相信物價並不會出現全面上漲的局面。加上工業生產和建築業施工處於較弱的水平,需求減弱也有可能導致價格下跌。
整體來看2020年的物價走勢應該是前高后低,因為2019年底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CPI指數達到4.5%,因此今年開頭物價就不會太低。不過這也釋放了一個新的「信號」,目前蔬菜和水果價格的上漲,預計第一季度CPI依舊會處於高位。到了二三季度,疫情過去之後,豬肉、禽類供應充足,CPI價格自然也會逐步回落。
相信最近有出門買菜的群眾會發現,蔬菜和肉類價格都在上漲。加上不少群眾還喜歡囤貨,導致一些蔬菜剛上架就售空的情況。
對於蔬菜、水果、禽類等老百姓日常所需的食物,短期內價格出現上漲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市場供應不足,而需求又在不斷加大,價格自然會有所提升。等到後面疫情真正得到控制,各類供應都回到正常水平,價格自然也會回歸正常。
其實物價的上漲不僅僅和需求這一個因素有關,還有一點也非常關鍵,那就是貨幣化,因為物價是貨幣化的表現。在特定的條件下,供需平衡但是貨幣越來越多,會導致物價出現上漲的情況。從2020年開始,央行釋放了大量流動性,信貸投放力量也有所增強,這也是造成價格上漲的一個原因。
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除了蔬菜等居民必需品,未來口罩價格會有所上漲。國內城鎮人口就達到5億之多,很多人呆在家裡不需要口罩。但是出門購物的話就需要佩戴口罩,等到學校開學,口罩的需求會再次提高。不過目前口罩價格有所管控,相信即使後續市場需求增大,藥店有貨也不敢隨意定價。
其次消毒水以及相關醫藥用品價格也會有所提高,大家為了安全考慮,在外面買回來的東西都會進行殺菌消毒,超市消毒水已經是沒貨的狀態了。後續如果能夠進到貨的話,價格會不會提高就很難說了。一旦廠家價格提高,超市相應也會提高價格。
對此我們也希望疫情早點結束,近期物價或許會受到一定影響,畢竟疫情還在持續。即便疫情結束之後,想要恢復生產也需要一些時間。因此短期內價格上漲還是需要廣大群眾克服的,不知道你們那裡蔬菜、肉類價格有沒有上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