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雲草,見過嗎?清熱利溼,解毒,主黃疸、水腫、淋病、風溼痺痛

2021-02-12 太極本草

翠雲草

來源產地

為卷柏科植物翠雲草的全草。

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生於山谷林下或溪邊陰溼處以及巖洞石縫內。

分布廣西、廣東、福建、浙江、安徽及西南各地。別名金雞獨立草、翠翎草、矮腳鳳毛、孔雀花、翠羽草、神錦花、鶴翎草、鳳尾草、開屏鳳毛、龍鬚、劍柏、巖萍、地柏葉、百腳草、假巖柏、藤扁柏、白雞毛、水松、攔路枝、藍地柏、止血草、白雞爪、龍鱗草、金扁柏、龍柏草、細風藤、金貓草、生扯攏、蝨子草、蜂藥。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甘、淡,涼。清熱利溼,止血,止咳。用於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腸炎,痢疾,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風溼關節痛,肺結核咯血;外用治癤腫,燒燙傷,外傷出血,跌打損傷。

《中藥大辭典》

淡,平。清熱利溼,解毒,消瘀,止血。治黃疸,痢疾,水腫,風溼痺痛,咳嗽吐血,喉癰,痔漏,刀傷,燙傷。

《中華本草》

淡;微苦;涼。清熱利溼;解毒;止血。主黃疸;痢疾;洩瀉;水腫;淋病;筋骨痺痛;吐血;咳血;便血;外傷出血;痔漏;燙火傷;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鮮品可用至60g。外用:適量,曬乾或炒炭存性,研末,調敷;或外用鮮全草搗爛敷,或全草曬乾研粉外敷患處。

【運用】

①治水腫:

鮮翠雲草二兩。加水煎服,日服兩次。忌鹽一百天。

②治黃疸:

鮮翠雲草一至二兩。酌加水煎,日服兩次。

③治淋病:

翠雲草一兩五錢。水煎服。

④治赤白痢翠雲草鮮根一至二兩。酌加冰糖,衝開水燉服

⑤治吐血:

翠雲草三錢。水煎服。

⑥治溼痰咳嗽:

鮮翠雲草一至二兩。水煎服。

⑦治關節風溼痛:

鮮翠雲草二兩。酒水煎服。

⑧治積傷胸脅悶痛:

幹翠雲草一兩。和墨魚乾同煮食

⑨治痔漏:

翠羽草同胡桃葉煎洗。

⑩治腳抽筋;

翠雲草煎水洗。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主莖伏地蔓生,長30-60cm,有細縱溝,側枝疏生並多次分叉,分枝處常生不定根。葉二型,在枝兩側及中間各2行;側葉卵形,長2-2.5mm,寬1-1.2mm,基部偏斜心形,先端尖,邊緣全緣,或有小齒;中葉質薄,斜卵狀披針形,長1.5-1.8mm,寬0.6-0.8mm,基部偏斜心形,淡綠色,先端漸尖,邊緣全緣或有小齒,嫩葉上面呈翠藍色。孢子囊穗四稜形,單生於小枝頂端,長0.5-2cm;孢子葉卵圓狀三角形,長約2mm,寬約0.8mm,先端長漸尖,龍骨狀,4列覆瓦狀排列。孢子囊圓腎形,大孢子囊極少,生在囊穗基部,小孢子囊生在囊穗基部以上;孢子二型。孢子期8-10月。

相關焦點

  • 馬鞭草,見過嗎?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感冒發熱,咽痛、水腫
    歸肝、脾經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用於症瘕積聚,經閉痛經,瘧疾,喉痺,癰腫,水腫,熱淋。《中藥大辭典》味甘苦,微寒,有小毒。入肝、腎二經。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腫。治外感發熱,溼熱黃疸,水腫,痢疾,瘧疾,白喉,喉痺,淋病,經閉,症瘕,癰腫瘡毒,牙疳。
  • 鍾南山提醒:風溼草,見過嗎?祛風勝溼,活血行瘀,解毒止痛
    赤車使者(風溼草)來源產地為蕁麻科植物赤車的全草及根。
  • 老虎花,見過嗎?有大毒!用於風溼痺痛、痛風、皮膚頑癬
    老虎花,見過嗎?有大毒!祛風除溼,散瘀定痛。
  • 水柏枝,見過嗎?治麻疹不透,風溼痺痛,癬
    治麻疹不透,風溼痺痛,癬。主麻疹不透;風溼痺痛;癬症
  • 焮麻,見過嗎?祛風除溼,活血止痛止癢。主風溼痺痛、皮膚瘙癢
    外用治蕁麻疹初起,風溼關節炎,毒蛇咬傷,小兒驚風。 《中藥大辭典》 苦、辛,溫。 祛風除溼,活血止痛止癢。主治風溼麻木,關節痛,勞傷疼痛,疝痛,水腫,毒蛇咬傷,皮膚瘙癢,小兒驚風吐乳,婦女產後體虛。
  • 黃鱔藤,見過嗎?祛風利溼,止痛.可用於風溼關節痛,骨折腫痛
    用於風溼關節痛,痛經,產後腹痛;外用治骨折腫痛。《中藥大辭典》甘,平。清熱,涼血,利尿,解毒。治衄血,黃疸,風溼腰痛,經前腹痛,風毒流注,傷口紅腫。《中華本草》甘;澀;微溫。祛風除溼;活血止痛。主風溼痺痛;胃痛;痛經;產後腹痛;跌打損傷;骨關節結核;骨髓炎;小兒疳積;肝炎;肝硬化【歸經】肝;膽經【用法用量】根15-30g,與雞蛋、豬瘦肉水燉服;外用適量,根皮搗爛敷患處。
  • 鴨蹠草,見過嗎?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風溼感冒、咽喉腫痛、水腫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於風熱感冒,高熱不退,咽喉腫痛,水腫尿少,熱淋澀痛,癰腫疔毒。《中藥大辭典》性微寒,味甘。"入心,肝、脾、腎、大小腸諸經。"行水,清熱,涼血,解毒。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黃疸肝炎,熱痢,瘧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帶,咽喉腫痛,癰疽疔瘡。《中華本草》甘;寒;淡歸肺;胃膀胱經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風溼感冒;熱病發熱;咽喉腫痛;癰腫疔毒;水腫;小便熱淋澀痛
  • 蠍子草,見過嗎?祛風除溼,利溼消腫。用於風溼關節痛,跌打損傷
    葉互生;葉柄長2-10cm;託葉三角狀錐形,早落;葉片圓卵形,長4-17cm,寬3-15cm,先端漸尖或尾狀尖,基部圓形或近平截,葉緣有粗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伏生粗硬毛和螫毛,主脈有時帶紅色。
  • 接骨草,見過嗎?能活血祛瘀,解毒消腫
    活血祛瘀,消腫解毒,止咳。主治挫傷,扭傷,骨折,流行性腮腺炎,閉經,肺結核發熱,咳嗽。《中藥大辭典》性溫,味辛苦。活血散瘀,消腫止咳。治跌打扭傷,痄腮,閉經,咳嗽。《中華本草》苦;辛;性溫。活血祛瘀;解毒消腫;止咳。主跌打扭傷;骨折;閉經;風溼痺痛;痄腮;帶狀皰疹;瘡腫;毒蛇咬傷;咳嗽【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品10-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