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柏枝
為檉柳科植物三春水柏枝的嫩枝。
春、夏兩季採收,剪取嫩枝曬乾。
生於海拔1000-2800的山地河谷河難、河訂沙地、河溫灘及河谷山坡。
分布於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河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別名砂柳、臭紅
灌木,高1-3m。老枝深棕色、紅褐色或灰褐色,具條紋;當年生枝灰綠色或紅褐色。葉卵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2-4(-6)mm,寬0.5-1mm,葉腋常生綠色小枝,枝上著生稠密的小葉。有兩種花序,1年開2次花。
春季,總狀花序側生於去年生枝上,基部被多數膜質鱗片;秋季,生於當年生枝楠端的大型圓錐花序開放;苞片卵狀披針形或狹卵形,長4-6mm,中脈明顯隆起;花梗長1-2mm;萼片5,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具寬膜質邊,稍短於花瓣;
花瓣5,粉紅色或淡紫紅以,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5mm,花後宿存mm。蒴果鋏圓錐形,長8-10mm,3瓣裂。種子狹長圓形,先端的芒柱一半以上被白色長柔毛。
花期3-9月,果期5-10月。
性狀鑑別 細枝呈圓柱形。表面紅棕色,平滑無毛。質脆,易折斷,斷面中央有髓。
《全國中草藥彙編》
辛、甘,溫。
發表透疹。用於麻疹不透。
1~3錢;或適量煎水燻洗
《中藥大辭典》
辛甘,溫。"
治麻疹不透,風溼痺痛,癬。
《中華本草》
味辛;甘;性微溫
解表透疹;祛風止癢。主麻疹不透;風溼痺痛;癬症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