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鄧小平攜夫人訪美9天 走路去見基辛格(圖)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電影《旋風九日》鏡頭。

  ■本報記者 李君娜

  5月15日,歷史揭秘影片《旋風九日》將上映。作為中國國內首部講述鄧小平1979年訪美九天整個過程的影片,《旋風九日》 揭秘了眾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其中包括鄧小平在訪美期間經歷的遇襲一事。日前,導演傅紅星接受本報專訪,向記者解密《旋風九日》的拍攝故事。

  這是一次「誤打誤撞」的拍攝

  中美兩國從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交。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作為新中國領導人首次正式訪問美國,歷時九天。鄧小平和夫人卓琳的足跡遍布華盛頓、亞特蘭大、休斯敦和西雅圖等美國大城市。在這九天裡,鄧小平一行參加了白宮國宴,瞻仰馬丁·路德·金之墓,向林肯像獻花,參觀福特工廠,登上登月飛機。他還以朋友身份會見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堅持走路去見老朋友、美前國務卿基辛格,同時也遭遇反建交遊行示威以及不明身份人員的襲擊……

  拍攝《旋風九日》有點「誤打誤撞」。傅紅星說,最初想拍一部關於美國總統卡特的電影,在翻看資料的過程中,卻被鄧小平訪美的經歷吸引了,「鄧小平訪美是受卡特邀請,我翻看這段歷史,覺得特別適合以電影的方式呈現。在這九天裡,暗殺、反對、情感交織等線索縈繞期間,充滿了戲劇張力,是比電影劇本還要精彩的真實歷史。」為此,傅紅星決定先擱置拍攝卡特的計劃,全力投入《旋風九日》的拍攝中去。

  影像、人物、細節都是真實的

  《旋風九日》不刻意迴避鄧小平九天訪美之旅的任何一個敏感事件,基於史實呈現。電影首度展現鄧小平訪美九日全過程,第一次將鄧小平訪美遇襲這一歷史事件搬上大銀幕。

  「鄧小平出訪美國時,相關部門已得到情報,加強了安全工作。鄧小平在休斯敦時,他下榻的酒店正常營業。保護鄧小平的內圈是中央警衛局警衛,外圈是白宮特情局人員、美國聯邦調查局,還有休斯敦警察。」傅紅星說:「當鄧小平一行經過酒店一個過道時,突然有個人越過人群衝向他,一邊還從兜裡掏東西。美方擔任鄧小平安全警衛的保羅·凱利迅速反應,一拳將此人打倒。經調查,襲擊鄧小平的是美國臭名昭著的三K黨成員,襲擊者參加過越戰,擔任過美國機槍手。」這段充滿驚險又珍貴無比的影像資料在《旋風九日》中首次公開,此前甚至連鄧家人都沒有見過。

  《旋風九日》劇組遠赴美國實景拍攝,遍訪當年親身參與鄧小平訪美活動的中外人士,包括時任總統的卡特、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著名外交家及國際問題專家基辛格等。傅紅星表示:「這些影像是真實的,這些人物是真實的,所有的細節也是真實的。它不需要看上去逼真,它就是一部真實的電影。」

  「萌版」鄧小平漫畫形象登場

  《旋風九日》在敘事方式上新奇巧妙,除了將影像資料和真人採訪相結合,還大膽使用許多輕鬆活潑的元素,比如鄧小平的漫畫形象在電影中首次出現。

  傅紅星說:「因為政治電影的題材比較嚴肅,通過動畫的形式可以增加一些幽默感,取得更好的視聽效果。」影片中,鄧小平訪美期間參加的兩個重要「飯局」是通過動畫形式呈現的。「動畫形式一開始遭到製片人反對,認為這麼嚴肅的電影中不應該使用。但我們在提前試映時,邀請各個年齡段的觀眾試看。老年觀眾不覺得突兀,90後觀眾紛紛點讚,認為這樣的鄧小平好萌好可愛。這些反饋也讓我們的製片人鬆了口氣。」

  在傅紅星看來,《旋風九日》 是故事片、紀錄電影、動畫片的「合體」,「這是一部電影,電影的主要職責就是講故事,把故事講好了,觀眾才願意走進電影院。」

相關焦點

  • 西雅圖:四位領導人訪美的「老地方」
    今天(9月22日)起,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美國開始國事訪問,他訪美的第一站,選擇了美國西北部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西雅圖。屆時,華盛頓州前州長克裡斯·格雷瓜爾和前駐華大使駱家輝等人將前往歡迎。  觀海內參(微信ID:guanhaineican)注意到,被稱為「翡翠之城」的西雅圖,與中國頗有淵源,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均曾到訪於此,是中國領導人訪美的「老地方」。1979年1月31日,美國華盛頓,鄧小平和夫人卓琳與時任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和夫人羅莎琳·卡特合影。
  • 鄧小平與香菸的故事
    與外國朋友論煙 鄧小平與中外朋友會見談話時,經常是從抽菸開始的。1979年鄧小平訪美與卡特會談。鄧小平笑問卡特:「美國國會有沒有通過一條會談中禁止吸菸的法律?」卡特說:「沒有。」「只要我任總統,他們就不會通過這樣的法律。你知道我的家鄉種植大量菸草。」鄧小平聽後笑了起來,隨即取出一支熊貓牌香菸吸了起來。
  • 鄧小平75歲時訪美僅帶8名保鏢 遇美三K黨徒刺殺
    1979年1月28日是中國農曆的大年初一,就在那一天,已是將近75歲高齡的鄧小平來到美國,開始了為期9天的訪美之旅。當時,他的職務是國務院副總理,但他在美國享受到的毫無疑問是國家元首級的待遇。4個城市,80多場活動,20多次講話,20多次宴會,10多次與記者面對面談話……美國媒體報導說,鄧小平在美國掀起了一股「鄧旋風」。
  • 習近平將於9月22日訪美 盤點六次訪美都去了哪?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宣布:  應美利堅合眾國總統歐巴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9月22日至25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9月26日至28日赴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  這將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七次訪問美國,前六次他去過什麼地方?有什麼收穫?國情頻道為您展示。
  • 1978年鄧小平訪日 開創中國國家領導人訪日先河
    也就在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鄧小平同志踏上日本國土,對日本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成為首位訪問日本的我國國家領導人。訪日期間,鄧小平參觀過日本新日鐵、松下、日產汽車等公司,乘坐新幹線列車從東京到京都,在日本親身體驗了「現代化」。 乘坐日本新幹線時,鄧小平談到感受時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
  • 還原鄧小平「旋風九日」細節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應邀赴美國進行了9天的正式訪問。9天內,75歲高齡的鄧小平參加了超過80場密集活動,改變了西方世界對中國長期以來的錯誤看法,被美國媒體形容颳起了「鄧旋風」。 日前,一部講述鄧小平1979年訪美歷程的電影《旋風九日》在全國公映。電影用真實詳盡的文獻資料和親歷者的口述,揭秘了鄧小平訪美9天的外交風雲。
  • 1979年中越開戰在即 鄧小平為何赴美?(圖)
    1979年1月29日上午10時,美國總統卡特在白宮南草坪舉行儀式,以歡迎外國元首的禮儀歡迎鄧小平副總理。在簡短的致詞中,卡特熱情地借這個機會邀請中國同美國一道「共同走向亞洲和全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鄧小平卻嚴肅地指出我們這個世界「很不安寧」。
  • 印巴戰爭美請求中國出兵 中國答覆震驚基辛格
    1967年,尼克森以非官方身份訪問印度時,受到甘地夫人的怠慢。尼克森把甘地夫人看成是一個狡猾的「刁婦」,而甘地夫人認為自己「除了尼克森,可以和任何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所以,美國非常不希望印巴兵戎相見,因為巴基斯坦軍事上無法與印度相抗。  1971年7月9日,依靠巴基斯坦的幫助,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訪華。
  • 江澤民在上海西郊賓館會見並宴請基辛格及家人
    2013年7月3日,正在上海的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在西郊賓館會見並宴請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及家人。江澤民夫人王冶平,基辛格夫人南希·基辛格、兒媳羅克韋爾、孫女索菲亞·基辛格、孫子威廉·基辛格參加了會見和宴請。知情人士認為,江澤民和基辛格攜家人舉行家庭式、「莊園式」相會,談得「很輕鬆、很真誠」,談話涉及內容「很重要」。知情人士透露了這次會見的情況。
  • 生活中的鄧小平--鄧小平紀念網--人民網
    並期待正在順利發展的日中關係,以這次鄧副總理訪日為轉機,其勢頭更加發展。」 鄧小平和大平雖然是首次相見,但談話時的氣氛像是在重溫舊誼一樣。大平沒有忘記稱讚在座的廖承志的功勞,他說:「我認為在佐藤大使之外還有一位大使,非常有魄力。」「廖先生日語說得非常好,又很了解日本的情況。」鄧小平打趣地說:「他只有小學生的日語程度,可是他在中國是聞名的高級知識分子。」
  • 基辛格特別助理洛德:毛澤東想馬上見尼克森總統
    (東方IC/圖)笑話也要小心記錄就職典禮之後的一個星期,尼克森就在給基辛格的備忘錄裡提到,想辦法和中國建立聯繫。1969年夏天,我們雙方都準備好建立新的關係,並且設定了新的方向,但是當時在中蘇邊境發生了衝突,這讓基辛格和總統明顯地體會到莫斯科和北京之間的緊張局面,當時我們覺察到,應該馬上打開與中國關係的局面。
  • 重走鄧小平訪日之路:奈良 鑑真 友好佳話
    重走鄧小平訪日之路:奈良 鑑真 友好佳話   25年前的10月28日,鄧小平一行從京都乘坐特快電車來到奈良參觀訪問。中午,奈良縣知事和奈良市長聯合舉行宴會歡迎鄧小平一行。席間,奈良市長鍵田說:「奈良自古以來就是日中友好的據點。鄧小平副總理帶來了世界新時代的指導精神——不謀求霸權,也不允許謀求霸權——和真正的友情。」鄧小平說:「西安和奈良都是古城,結成友好城市是很好的。
  • 吳宇森攜夫人訪臺灣花博園 盼明年臺北取景拍片
    吳宇森攜夫人訪臺灣花博園 盼明年臺北取景拍片   11月8日,導演吳宇森偕夫人及友人一行,在花博開園第三天蒞臨園區參觀。
  • 《廣場與塔》:傳記作者揭秘美前國務卿基辛格的成功秘訣
    基辛格在這個環境中如魚得水,以其標誌性的、刻薄的幽默迷住蘇聯官僚,給其留下深刻印象——他數次參加了聚會。1966年,在波蘭度假勝地索波特的帕格沃什會議上,蘇聯數學家葉梅利亞諾夫在乘船遊覽格但斯克港時告訴基辛格:「美蘇兩國在防止中國的擴張方面有著共同利益。」葉梅利亞諾夫坦率地承認,自赫魯雪夫發表去史達林化的演講之後起,他還未看到蘇聯政府如此困惑。
  • 昔日鄧小平談美國國宴:頓頓都是小牛肉
    2011年1月,胡錦濤訪美,歐巴馬大擺國宴。據美國媒體報導,國宴包括開胃菜(紅皮梨沙拉配山羊奶酪)、主菜(緬因龍蝦和牛裡脊肉)、甜點(蘋果派)及飲料(檸檬汁)等。掌勺大廚是白宮御用廚師克裡斯泰塔·科默福德和威廉姆·約瑟思。晚宴所採用的綠色食材均來自有「廚師的花園」之稱的美國俄亥俄州,海鮮則來自全美各個地區。   美國國宴花費多少?
  • 歐巴馬訪日不攜夫人不住國賓館令日方尷尬
    人民網4月17日訊 據日本新聞網今天報導,從4月23日起,美國總統歐巴馬將作為日本政府的「國賓」訪問日本,但第一夫人米歇爾因陪女兒上學不能同往。 報導說,日本政府請歐巴馬訪日時入住東京赤坂迎賓館,但白宮已經拒絕了這一安排。美方選擇入住東京市內的一家五星級賓館,這家賓館很可能就是鄰近美國大使館的大倉飯店。
  • 1990年,鄧小平和夫人卓琳在上海西郊賓館
    浦東開發開放事關中國改革開放全局、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因而也成了鄧小平一直的牽掛。帶著這份牽掛,他一次次來到上海。 1990年初,鄧小平再次到上海視察,特別關注了浦東的開發開放。 1月26日,農曆除夕,鄧小平來到錦江賓館,同上海市黨政軍負責人共迎上世紀90年代第一個新春,鄧小平說:「我到上海來過春節,向你們拜年來了,並通過你們向上海人民拜年。」從1988年到1994年,他連續在上海度過了7個春節。 圖為1990年,鄧小平和夫人卓琳在上海西郊賓館。
  • 致敬40年 |《鄧小平時代》日文版譯者益尾知佐子:鄧小平訪日 「下...
    封面新聞記者 王國平□歷史鉤沉【鄧小平訪日】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鄧小平對日本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成為首位訪問日本的中國領導人。訪日期間,鄧小平參觀過日本新日鐵、松下、日產汽車等公司,乘坐新幹線列車從東京到京都,在日本親身體驗了「現代化」。鄧小平的日本之行也被輿論視作中國改革開放的關鍵之旅。通過這次訪日,鄧小平親身體驗到日本發展的迅速,同時也急切感到中國需要加快發展,這更堅定了他搞現代化的決心。
  • 亞特蘭大,鄧小平來過的地方
    亞特蘭大Atlanta位於美國東部,坐落在海拔350米的阿巴拉契亞山麓的臺地上,是美國三大高地城市之一,是美國第9大都市區,亦是美國喬治亞州首府和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作為一個鐵路樞紐,亞特蘭大的發展始於19世紀早期,在南北戰爭時期被摧毀,但在被選為州府後迅速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