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紹興7月20日消息(記者謝夢潔 魏煒 通訊員徐可)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對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調整旅遊景區限量措施作出新部署。逐步恢復開放跨省旅遊及「機+酒」業務,標誌著國內旅遊市場開始「重啟」。 7月18至19日,紹興上虞舉辦了「浙裡好玩 近享上虞詩畫曹娥江48小時」活動。本次活動通過線下自駕遊體驗和「雲遊上虞」方式,實地走訪東山景區、瓷源文化小鎮、中華孝德園等景區(點),全面感受上虞全域旅遊新風貌。
據介紹,上虞,坐落於寧紹平原曹娥江畔,是浙東唐詩之路的發祥地。浙東唐詩之路從蕭山錢塘江口出發,經浙東運河轉到上虞曹娥江,而後溯源而上,直至天台山。曹娥江、東山的山水,成為李白等百餘位詩人打卡聖地,至此寄情山水、暢敘幽情,留下了400多首唐詩,成了浙東唐詩之路上的重要區域。
其中,東山景區,是「浙東唐詩之路」十分重要的一站,是東晉政治家謝安的隱居地,也是成語「東山再起」的發源地,東山更是成為政治家展示雄韜偉略的千年名山而倍受世人矚目。尤其是景區內的謝安墓、墓碑以及指石等遺蹟、景觀,成為東山獨特的人文標誌,倍受遊人的青睞。
「上虞是一個非常詩情畫意的地方,特別是在『浙東唐詩之路』上,上虞的山水特色與歷史文脈連結,文旅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旅行商代表上海飛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饒揚禹說:「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不但要有『東山再起』的魄力和決心,更要有『詩和遠方』的暢想和眼光。」
在「浙裡好玩 近享上虞詩畫曹娥江48小時」活動第二站——瓷源文化小鎮,恰逢「詩畫曹娥江 尋夢青瓷源」2020年上虞「瓷源荷香」系列活動在當地熱鬧舉辦,青瓷作品展、文創市集、綠色騎行、走秀表演、荷花宴,活動豐富,參與性強。52個文創市集展位帶來「品茗、非遺、匠心、芳菲、蓮韻」等系列文創產品,「蓮花道」綠色騎行則為騎行愛好者提供了連接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的一路風景。
據介紹,上虞是越窯青瓷發源地,早在2000多年前的東漢,就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瓷器,如今境內仍保留有大量文物古蹟。從2014年起,上虞提出了以打響「瓷之源」品牌、重塑「瓷之都」形象、做深「瓷之旅」文章的「三步走」實施戰略。目前,以瓷源文化小鎮為舞臺,正積極謀劃培育省級特色小鎮和國家級研學旅遊營地,致力於打造全國瓷源文化傳播新高地,成為浙東唐詩之路和紹興文創大走廊中的重要節點。
入夜,上虞的「月光經濟」凸顯,中華孝德園 旅遊風情街夜市成為眾多年輕人打卡地。23期風情街夜市,由第一期的37家展位增加到現在的270家展位,每期夜市人流量都在2萬人次以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網紅地。這裡和別地夜市不同,設立了非遺傳承、風味小吃、文創市集、四季仙果、文化記憶和特別展示區,結合文藝演出,播放水幕電影等項目,全面營造文化夜市的濃厚氛圍。
其中,最近推出的水幕電影,設計通過運河引入曹娥江水,對景區內水系進行改造,恢復大舜廟兩側山澗流水,並在鎖龍潭和御潭間形成跌水,使得孝德園內水系活水循環,同時在御潭內新建一長70米,寬28米水幕噴泉平臺,安裝噴泉、燈光、投影等設備,採用聲、光、電相結合方式打造夜間休閒的水上視覺盛宴;在劇本編輯上結合了上虞本土文化,創作以虞舜、曹娥、梁祝、青瓷、唐詩之路等為主題水幕影片,製作了道德始祖、投江尋父、彩蝶雙飛、千峰翠色、東山詩緣五個篇章,時長共計約15分鐘,充分展現上虞悠久的歷史徵程及深厚的文化底蘊。
推陳出新,亮點不斷。記者了解到,這兩年,上虞旅遊後發優勢成效顯著,成為浙江旅遊業發展的一匹黑馬。以「詩畫曹娥江」為核心品牌,串聯起虞南山水、田園、村落、文化等各類資源,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升級「四季仙果之旅」,丁宅草莓、覆卮山櫻桃、二都楊梅、野藤葡萄、舜陽紅心獼猴桃等產業規模壯大;培育出一批創新旅遊產品,「孝德文化親子遊」、「四季仙果之旅休閒遊」、「1513陽明陳溪研學遊」、「浙東唐詩路 詩畫曹娥江」等線路異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