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危機,使得許多人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對眼睛看不見的事情予以否認,不知道上一代與下一代是相互聯繫的,上一代的不仁必然會導致下一代的悲慘。」日前,基督徒演員孫海英談了對信仰的這樣一段評論。
6月24日,一向說話耿直的基督徒演員孫海英在微博中發了這樣一段話。他認為,信仰的危機是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看見的。對於自己的眼睛看不見的事情就予以否認。其實,這樣的一段話也值得人們認真思考一下。
耶穌在《聖經》中說的一句話,「行審判不憑眼見,斷是非也不憑耳聞」。在這個社會上,漂亮宏偉的飯館裡,色香味俱全的飲食下面藏著的並不一定是一份營養、健康的飯菜。很多人穿著華麗,但是光鮮的外表下面藏著的卻可能是一個受傷、畏縮的靈魂。
人們在生活中的確很容易看外在的東西。但是真正成熟的人會看內在。他不會看良好優秀的成績,而是會看他真正的學識、能力和研究成果;不會看一個人的外表如何華麗光鮮,而是會看他到底是不是一個人格健康健全的個體;不會看他的領導能力有多強多高,而是會看他到底是不是一個體恤人懂得愛和奉獻的領導者。
孫海英是一名基督徒,生命因著耶穌基督而改變,曾跟妻子呂麗萍多次為遠志明牧師的布道會助陣,在布道會現場為主做見證。在微博中,他也常常發一些有關信仰的話題。此前,他特別在微博中分享經典基督教讚美詩《奇異恩典》,作為一位基督徒藝人願意藉著自己的影響力幫助更多的人認識福音。
在我們今天的社會裡,有的人信仰金錢能夠帶給自己幸福,有的人相信菩薩能夠帶給自己好運。也有的人相信高尚的道德是支撐自己的信仰。但其實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渴求善良、純潔的心,而這一顆純潔、善良的心也會帶給人真正的生命和改變,而這顆心只有耶穌基督才能賜給我們。
聖經《約翰福音》裡耶穌說,「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近年來社會上出現很多毒奶粉事件、毒豆芽事件、餐桌地溝油問題、河水汙染環保等問題,都讓我們看到人們因為急功近利,追逐眼前利益而放棄追求心中的善良和純潔。也失去了對上帝的敬畏。
其實,央視新聞評論員白巖松今年3月份也談到過中國人信仰的問題。
今年3月份,當了政協委員的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更加關注民生問題,他曾談到信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敬畏。他說,敬畏是兩個詞,尊敬什麼,畏懼什麼。所以他一直把它比喻成是一條大河兩邊的河床,這邊是敬,那邊是畏,河床足夠高,不管河流怎麼波濤洶湧,都不會泛濫成災。但問題是,中國人這一百多年信仰的崩塌,敬畏的河床不在了,或者變低了,因此欲望的河流奔騰泛濫,帶來無數災禍。
他還說到,如果還有人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話,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等也不至於那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