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菁華
今日,風電、光伏概念股票迎來大漲。
截至12月14日收盤,雙一科技(300690.SZ)、豫能控股(001896.SZ)、新天綠能(600956.SH)、中閩能源(600163.SH)、金辰股份(603396.SH)、恆潤股份(603985.SH)、新強聯(300850.SZ)、嘉寓股份(300117.SZ)共八隻股票漲停。
泰勝風能(300129.SZ)、紅相股份(300427.SZ)、金晶科技(600586.SH)、露笑科技(002617.SZ)、天富能源(600509.SH)、上能電氣(300827.SZ)、固德威(688390.SH)、中來股份(300393.SZ)、晶澳科技(002459.SZ)等近十隻股票漲幅逾8%。
此外,青島中程(300208.SZ)、銀星能源(000862.SZ)、振江股份(603507.SH)、陽光電源(300274.SZ)、紫天科技(300280.SZ)、京運通(601908.SH)、大金重工(002487.SZ)、天順風能(002531.SZ)、明陽智能(601615.SH)、時代新材(600458.SH)、福斯特(603806.SZ)、愛康科技(002610.SZ)、捷佳偉創(300724.SZ)、福萊特(601865.SZ)等近30隻股票漲幅逾5%。
這一利好,主要受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度為風電、光伏設定未來十年最低裝機目標的影響。
12月12日,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他強調,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據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風電、光伏併網裝機均達到2.2億千瓦,合計為4.4億千瓦。
這距離2030年風電、光伏總裝機容量12億千瓦的目標,還有逾7.5億千瓦的裝機空間。
這意味著,未來十年,每年風電、光伏的新增裝機將不低於7500萬千瓦,較「十三五」時期增長近兩成。
「十三五」期間,中國風電和光伏年均新增裝機總和約為6263萬千瓦。
但這一增速並未達到行業此前預期。
9月22日,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隨後,風電、光伏均提高了裝機預期。
今年10月舉辦的國際風能展上,400餘家風能企業代表聯合發布《風能北京宣言》提出,「十四五」期間,須保證風電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到2030年風電累計裝機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十四五」期間,國內年均光伏新增裝機規模一般預計是7000萬千瓦,樂觀預計是9000萬千瓦。
兩者相加,未來十年,風電與光伏的年均新增裝機將高達1.2億千瓦以上,為7500萬千瓦的1.6倍。
10月14日,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在「中國新能源電力圓桌(光伏)」專題交流會上表示,中國每提高1%的非化石能源佔比,需新增以新能源為主的可再生能源裝機1億千瓦。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今年9月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1%,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3%。這距離25%的能源消費比重目標還有近10個百分點的差距。
以此計算,未來十年,風電、光伏的年均新增裝機總量需要超過1億千瓦。
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陽在今年的國際風能大會上表示,與光伏相比,風電對減少碳排放的作用更為顯著。
他演示的國家氣候中心、北京大學、能源所、國網能源院等機構研究成果顯示,2050年風光發電將達11.1萬億度。其中風電7.6萬億度,佔比約68%;光伏3.5萬億度,佔比約32%。
12月10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在「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表示,今年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將達2.4億千瓦,超越風電成為國內第三大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