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85年我國加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以來,已有53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6處,世界自然遺產13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處,世界著名的長城、北京故宮、莫高窟、兵馬俑、北京猿人遺址等,早在1987年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不斷增加,至今已有36處,其中河南省佔5處以上。
洛陽的龍門石窟
龍門洞門票:90元/人,推薦遊覽時間:1天。
龍門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位於河南洛陽市龍門鎮伊河兩岸的香山和龍門山下,2000年被列入國家5A級旅遊景區,龍門石窟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在國外也同樣享有盛譽,吸引眾多海內外遊客前來觀賞這裡精美的石刻藝術。
參觀龍門石窟不只是其壯觀的景致,更有其歷史和藝術價值。根據史料記載,龍門石窟最早出現在北魏孝文帝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此後又經歷了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四百多年的不斷開鑿,形成了今天所見的規模,可見當時所見的景象,不禁感嘆當時能雕刻得如此精美,而且數量之多,規模之大,無不令人驚嘆。
龍門洞內有大量的洞窟群,如奉先寺、賓陽洞、萬佛洞、古陽洞、老龍洞、香山寺等,現有洞窟2345個,佛像近十萬尊,其中最高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2釐米,足見其先人技藝的高超,對我國石窟藝術具有重要意義。
安陽市殷墟
殷墟門票:每張65元,建議一天一遊。
位於河南安陽市小屯村的殷墟,目前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6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根據歷史記載,盤庚十四年,商朝遷都於此,改姓殷,後一年建立殷都,歷經273年的統治。在20世紀早期的考古發掘中,這裡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銅器,並被列為20世紀「中國100大考古發現」之首。
據介紹,在殷墟出土的有文字的甲骨大約有15萬片,這些甲骨文中的文字資料對我們研究文字記錄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確定的是,我國早在商代就有文字記錄的歷史,甲骨學也由此產生。愛歷史尤其愛文字歷史的朋友,在這裡不容錯過!
登上了「天地間」的歷史建築。
談起登封「天地」歷史建築群,也許很多人都不太熟悉這個名詞,它是一個包含著許多歷史古建的建築群的統稱。登封「天地間」歷史建築群位於河南崇山,由少林寺、中嶽廟、少林塔林、嵩陽書院、登峰觀星臺、會善寺、初祖庵、太室闕等眾多名勝建築群組成,它們的建築年代各不相同,上下五千年都有涉及,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201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一提到少林寺,大家就知道了,位於河南鄭州登封崇山五乳峰之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這裡不僅是我國佛教禪宗祖庭的發源地,也是中國功夫的發源地。少林寺始建於495年,最初是為印度遠道而來的僧人而建,現在是舉世聞名的佛教寺院,享有「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
少林寺門票:每張105元(含電瓶車往返),推薦遊覽時間:1-2天。
河南段,中國大運河。
中國古代的三大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大運河,它始建於春秋時期,橫跨我國八省27市,跨度達十餘裡,通向南北五大水系,全長2700多千米,其中世界文化遺產河道有1011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線路最長的一條運河,它的建成充分說明了先人的智慧之深,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圖片為河南段永濟渠濬縣段,永濟渠在608年開鑿,基本上是按照前朝留下的河道和水道來疏浚。
在絲綢之路上,河南的崤函古道。
所謂「絲綢之路」,就是指西漢時期,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一條陸路絲綢之路,即「陸路絲綢之路」。其中位於河南陝縣陝縣硤石鄉車壕村的崤函古道為絲綢之路的東端,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道鎖鑰要塞,古時是中原地區通關的咽喉要道,它向東通往洛陽,向西通往長安。
當前,崤函古道遺址約150米,為東南、西北走向,其中最寬處6米,窄處3米左右,可以清楚地看到車流中留下的車轍。2013年,絲綢之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崤函古道也是它唯一的道路遺產地,是一處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