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敗走澳大利亞的啟示:不敵本土連鎖

2020-12-24 聯商網linkshop

  編者按:不久前,我轉發了一條長微博《墨爾本獨立咖啡店:用特色驅逐了星巴克》,被好友王燕看到了。王燕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學習和生活了很長時間,她告訴我:早在2008年,星巴克就已經關閉了70%的門店。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星巴克是排不上號的。墨爾本是移民城市,來自義大利、法國、土耳其和匈牙利等國的歐洲移民帶來了濃厚的咖啡文化。跟他們自身的咖啡文化相比,星巴克咖啡如同在「關公面前耍大刀」,敗走是必然的。

  這番話引起我的反思。連鎖經營憑藉標準化流程和快速擴張模式成就了諸多餐飲大鱷,如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等,而在消費升級時代,連鎖門店帶給消費者的體驗是有限的。這個時候,一些個性化的、獨立的餐飲門店呈現抬頭之勢,它們的崛起給這些餐飲連鎖迎頭痛擊。中國是個餐飲大國,如果中國本土的個性化餐飲崛起,豈會有麥當勞、肯德基的一席之地?正如同墨爾本的獨立咖啡店打敗星巴克一樣。

  於是我約王燕寫一篇關於星巴克敗走澳大利亞的文章。王燕有個觀點我深感贊同:星巴克在澳洲遇冷的原因恰恰也是其在中國受歡迎的原因。中國並沒有很成熟的咖啡文化,大部分中國人是從雀巢速溶咖啡開始認識咖啡的。因此,星巴克成為最受中國白領歡迎的連鎖咖啡店。下面特別呈現《第三隻眼看零售》特約撰稿人王燕發自墨爾本的報導。

  2000年澳大利亞第一家星巴克在雪梨CBD開業,隨後迅速在全國擴張到87家,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星巴克不得不一口氣關掉61家店面,時至今日,星巴克在澳大利亞僅保留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和維多利亞州的22家店鋪。星巴克「敗走」澳大利亞,這被媒體解讀為星巴克無法與澳大利亞成熟的咖啡文化抗衡。澳大利亞最有影響力的報紙《The Age》發表的兩篇文章標題是這樣寫的,《星巴克備忘錄:下次試試向愛斯基摩人賣冰》和《美國咖啡文化被烤了》。

  《The Age》給出這樣的透著濃濃的優越感的標題是可以理解的,因為《The Age》就坐落在澳大利亞咖啡文化的核心——墨爾本。應該說是成熟的咖啡文化把澳大利亞人對於咖啡的要求提高了。

  在墨爾本,咖啡無處不在。咖啡的販賣方式也是非常多樣的,除了咖啡館和糕點店,餐廳,酒吧也會在白天賣咖啡,你甚至也可以在冰激凌店,壽司屋,書店和花店買到咖啡,跳蚤市場裡更是少不了露天咖啡攤。如果用谷歌地圖在墨爾本CBD搜索「coffee」,會出現上百個可以買到咖啡的地方,而這其中只有3家星巴克,其中一家小到只有兩個高腳椅可以坐。根據旅遊網站Booking.com 2014年3月公布的一項全球用戶調查結果,墨爾本擊敗了羅馬和維也納成為全球咖啡最好的地方。

  
  Google地圖在墨爾本搜索咖啡,結果非常之密集

  澳洲人更愛「單品咖啡」

  雖然歐洲人在1788年就把咖啡帶到了澳洲大陸,但是直到20世紀50年代,澳大利亞人才第一次品嘗到正宗的espresso(義大利濃縮咖啡)。在當時,墨爾本有大批來自義大利,希臘,法國,土耳其,奧地利和匈牙利等地的歐洲移民,他們對咖啡有很大的需求和很高的要求,義大利人不但帶來了批薩和義大利麵,更重要的是他們帶來了espresso。

  位於墨爾本CBD的Bourke street 的Pellegrini’s Espresso Bar被認為是第一家提供正宗espresso的咖啡館。現在,墨爾本仍然是義大利人和希臘人在其本土之外最大的聚集地。既然義大利沒有星巴克,那麼除了義大利之外義大利人最多的墨爾本只有6家星巴克好像就變得不是那麼難以理解了。

  
  澳大利亞本土咖啡巨頭Pellegrini’s店內

  2002年,當星巴克在澳洲急速擴張的時候,《The Age》曾採訪過Pellegrini’s的經營者之一Sisto Malaspina。在被問到像星巴克這樣的咖啡連鎖巨頭是否衝擊了Pellegrini’s的生意的時候,Sisto Malaspina表示並沒覺得受到影響,他很自信地說:「他們的咖啡不錯,但是我們的咖啡是最好的。」

  Pellegrini’s不僅提供最好的咖啡,他們的咖啡幾乎是墨爾本CBD最便宜的,這兩年墨爾本一份小杯咖啡的價格基本在3.2澳幣至3.5澳幣之間,Pellegrini’s的咖啡是一杯3澳幣,而星巴克同樣一杯咖啡是3.8澳幣。墨爾本人似乎並不在乎Pellegrini’s近60年來從來沒變過的菜單和裝修,唯一重要的只有咖啡。當然,價格也不能說完全不重要,在2013年的一項針對澳大利亞連鎖咖啡的調查顯示,人們對Macafe和Starbuck’s的評價都差不多爛但是Macafe一杯咖啡只要2澳幣,所以Macafe活了下來。

  在咖啡的口味方面,澳大利亞人更偏愛單純一點的咖啡品種,比如Espresso和拿鐵,最受歡迎的Flat white是澳大利亞獨創的,它的味道比拿鐵稍濃,幾乎沒有奶泡,口感比拿鐵更加簡潔。而星巴克的咖啡品種在澳洲人眼裡是花哨並且味道不怎麼樣的飲料。星巴克雖然也提供Flat white,但是一方面味道不夠濃,另一方面奶泡太多喝起來更像卡布其諾。

  營銷失策,不敵本土連鎖

  營銷方面星巴克似乎也沒佔到任何便宜。星巴克在墨爾本的第一家分店開在了著名的Lygon街上,當然這家星巴克也在關門之列。Lygon街位於有「小義大利」之稱的Carlton區,以諸多義大利餐館,冰激凌和咖啡而聞名。我曾經在Lygon街附近住過一年多,我會經常在Seasons Provedore買咖啡喝,他們的咖啡是我喝過的espresso加得最多的,不客氣地說,星巴克的拿鐵跟這家的拿鐵比起來更像是咖啡味兒的牛奶。而且,這家的馬卡龍也是墨爾本數一數二的,味道好,個頭大,價格便宜。

  另一家Lygon街上非常受歡迎的店是Brunetti,1974年就已經存在的這家店主營各種意式咖啡,蛋糕,餅乾,巧克力,冰激凌等等,全都是現做現賣。Brunetti在墨爾本擁有四家分店,並且於2013年進駐新加坡,而位於Lygon街上的這家老店新裝修後現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有超過400個座位。由於它緊鄰購物中心,為人們提供了非常舒適便利的聊天和休息的場所。

  前面說過,義大利人並非唯一熱愛咖啡的移民,在墨爾本你還可以找到非常地道的土耳其咖啡館和黎巴嫩咖啡館。實際上,除了墨爾本,澳大利亞各地都能見到這類咖啡館。Harem Corner是南澳的一家土耳其咖啡館,這家由穀倉改造來的咖啡館同時還售賣具有西亞風情的銀飾。它位於阿德萊德東南的德國小鎮漢道夫,看,澳大利亞複雜的移民結構也是其魅力所在呢。

  
  澳大利亞人鍾愛的土耳其咖啡

  除了各類個性十足的個體經營咖啡館,澳大利亞本土的連鎖咖啡品牌也呈上升勢頭。包括前面提到過的Gloria Gean’s;有24年歷史,340家分店遍布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新喀裡多尼亞和中國的全澳資品牌The Coffee Club;起步於墨爾本近幾年迅速擴大到全澳70多家分店的Hudson’s Coffee;南澳新興連鎖品牌CIBO Espresso,還有澳洲最大的咖啡豆及咖啡設備提供商Vittoria等等。這些連鎖咖啡店雖然不及小咖啡館那麼風情萬種,但因為其咖啡口味均十分上乘而頗受歡迎,這類咖啡連鎖店通常開設於購物中心,機場,地鐵站,寫字樓和城市廣場附近等客流較大的區域。

  
  南澳的一家土耳其咖啡館,這家由穀倉改造來的咖啡館同時還售賣具有西亞風情的銀飾

  星巴克在澳洲遇冷的原因恰恰也是其在中國受歡迎的原因。首先,中國並沒有很成熟的咖啡文化,大部分中國人是從雀巢速溶咖啡開始認識咖啡的。至少在我來澳洲之前,星巴克的咖啡在我看來相當於一個咖啡的標準。另外它也提供了一個明亮寬敞的與人談話的空間。近幾年中國也出現了很多主題咖啡館,比如貓咖啡,懷舊咖啡和畫廊咖啡等,噱頭挺多,咖啡的品質卻仍很一般。更多的人是去咖啡館玩,而並不在乎咖啡是不是好喝。當然這也有可能形成中國獨特的咖啡氛圍,不管怎樣,自由而多樣的發展都是健康的,時間會留下那些可以成為文化標誌的咖啡館。
  (《第三隻眼看零售》特約撰稿人王燕)

  歡迎關注聯商網微信公眾訂閱號: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共帳號:【第三隻眼看零售】
  
 

  相關閱讀:

  墨爾本獨立咖啡店:用特色驅逐了星巴克?
  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14/285613.shtml

相關焦點

  • 【案例】星巴克:敗走澳大利亞啟示錄
    連鎖經營憑藉標準化流程和快速擴張模式成就了諸多餐飲大鱷,如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等,而在消費升級時代,連鎖門店帶給消費者的體驗是有限的。這個時候,一些個性化的、獨立的餐飲門店呈現抬頭之勢,它們的崛起給這些餐飲連鎖迎頭痛擊。中國是個餐飲大國,如果中國本土的個性化餐飲崛起,豈會有麥當勞、肯德基的一席之地?正如同墨爾本的獨立咖啡店打敗星巴克一樣。
  • 澳大利亞:本土咖啡文化「逼走」星巴克
    時至今日,星巴克在澳大利亞僅保留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和維多利亞州的22家店鋪。星巴克「敗走」澳大利亞,這被媒體解讀為星巴克無法與澳大利亞成熟的咖啡文化抗衡。澳大利亞最有影響力的報紙《The Age》發表的兩篇文章標題是這樣寫的,《星巴克備忘錄:下次試試向愛斯基摩人賣冰》和《美國咖啡文化被烤了》。
  • 澳大利亞:本土咖啡文化「逼走」星巴克
    時至今日,星巴克在澳大利亞僅保留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和維多利亞州的22家店鋪。星巴克「敗走」澳大利亞,這被媒體解讀為星巴克無法與澳大利亞成熟的咖啡文化抗衡。澳大利亞最有影響力的報紙《The Age》發表的兩篇文章標題是這樣寫的,《星巴克備忘錄:下次試試向愛斯基摩人賣冰》和《美國咖啡文化被烤了》。
  • 星巴克、COSTA頻發力,本土新秀崛起,咖啡界要掀起腥風血雨?
    網際網路高管不斷加入咖啡創業陣營,是否意味著以星巴克、Costa等品牌為主導的中國咖啡市場局勢正在發生變革?▲2016年,中國的咖啡館數量突破10萬家隨著中國飲品市場的快速發展,看準這塊蛋糕的也不止是星巴克這樣的咖啡強品牌,比如COSTA。近年來,英國最大連鎖咖啡COSTA也在中國動作頻頻,力求在中國市場取得更靈活發展。
  • 星巴克「貓爪杯」的兩點啟示
    近日,星巴克的「貓爪杯」一發售便遭到哄搶,有人為它通宵排隊,有人為它大打出手,網上也炒到以超千元的高價叫賣。「一杯難求」純屬意料之外。說是意外但仔細一想卻在意料之中,我們可以看到星巴克的品牌營銷思路:一是精準的顧客定位。
  • Superdry等外國快時尚敗走中國,對中國品牌有何啟示?
    外國快時尚品牌的退出,對於中國本土品牌而言,又有什麼啟示? Superdry等快時尚品牌紛紛退出中國,為什麼?縱觀跨國快時尚品牌在中國的發展歷史,2005年,以Zara、H&M、優衣庫為代表的第一批快時尚品牌進入中國,因價格較低、上新速度快、緊跟時代潮流的三大優勢迅速佔領中國市場, 自此,80後、90後乃至00後的衣櫥都離不開快時尚品牌。
  • 印尼除了星巴克咖啡還有哪些連鎖咖啡店
    在印尼,除了大家最熟悉的星巴克咖啡,還有其它幾個大的咖啡連鎖是我們幾乎沒聽說過的。而截至6月,星巴克在印尼總共開了326家分店。FORE COFFEE這是成立不到兩年的咖啡連鎖品牌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目光,是印尼新零售的標杆,號稱印尼版瑞幸。雖然目前只有區區16家分店,但是開店速度也是非常迅猛。
  • 星巴克O2O經驗對國內餐飲同行的啟示
    品途諮詢通過對星巴克的O2O實踐進行整理,以期給國內餐飲O2O從業者特別是本土餐飲企業一些有益啟示。  一、星巴克O2O實踐歷程  星巴克成立於1971年,通過快速擴張,到1992年6月其在納斯達克上市時星巴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企業之一。
  • 購物中心主要連鎖咖啡品牌盤點 不止星巴克、Costa
    星巴克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近21300間分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歐洲、中東及太平洋地區。星巴克於1999年1月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150個城市開有3600家店,將在未來四年內擴大中國門店數量到230個城市6000家店。面對中國激烈的咖啡市場競爭,2018年8月2日,星巴克於阿里巴巴宣布達成新零售全面戰略合作,星巴克將依託餓了麼配送體系,上線外送服務。
  • 從無名小店到世界連鎖,星巴克做對了什麼?
    星巴克是咖啡店的傳奇,同時也是一種美式文化的象徵,在國內外各大城市都可以在醒目的位置看到星巴克的店面。點一杯咖啡或者茶,吃著點心,聽著星巴克的音樂,看看書或上上網,獨坐或與朋友一起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這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正是這種體驗打造了獨特的星巴克模式,而打造這一切的正是霍華德·舒爾茨。
  • 星巴克推出加盟連鎖營銷策略 以開拓在歐市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29日報導,為了穩定在歐咖啡銷售市場,星巴克公司已推出「忠誠度計劃」,在歐洲不太繁華的地段開咖啡店並且將店面設計本土化,現在又試著在歐洲實行加盟連鎖的營銷策略以拓展和提振在歐咖啡銷售市場。
  • 中年網紅星巴克沒落:看看哪些本土品牌幹掉了它?
    在中國市場已經步入「中年」的星巴克能否經得起國內咖啡「新勢力」的挑戰?最近,國內的咖啡市場硝煙瀰漫。主打新零售的瑞幸咖啡不到半年時間開出了500家門店,坐穩連鎖咖啡市場的第二把交椅。在以上國家及地區,消費者不愛喝星巴克,反而是本土咖啡品牌更受歡迎。事實勝於雄辯,先簡單介紹這幾個國家及地區的市場現狀。義大利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豆進口國和歐洲最大的咖啡消費國之一,咖啡文化發達,分散在城市各個角落的獨立咖啡館佔據了義大利咖啡消費市場的90%。本土連鎖咖啡品牌LAVAZZA保持著最高的市場佔有率。
  • 澳大利亞出版業發展的現狀、特點及啟示
    4.出版本土讀物的出版社。主要有:地方研究出版社;IAD出版社;Magabala土著居民圖書出版集團。  5.出版圖書、雜誌等出版信息的出版社。主要有:納勒森圖書檔案出版社;納勒森圖書瀏覽出版社;熱普-簿克出版社。  6.出版商業方面讀物(含小說類和非小說類)的出版社。
  • 中國咖啡連鎖市場不甘落後 發展呈現逆勢增長態勢
    如今,咖啡店已經不再是如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那樣的專業經營者經營的領域,許多各領域的「大牌」都紛紛涉足開起了咖啡店,給這一市場平添了無數的「想像空間」。   中國的咖啡連鎖市場似乎也不甘落後,當Costa咖啡放緩擴張腳步,韓式咖啡頻頻遭遇狀況之際,本土咖啡連鎖品牌卻呈現逆勢增長的態勢。
  • 昆明多家小眾咖啡館艱難前行,瑞幸、星巴克等連鎖品牌優勢凸顯
    受疫情影響,眾多連鎖咖啡品牌被迫減檔謀發展,伴隨著舊有秩序被打破,新的市場競技早已拉開序幕。在努力恢復業務的同時,多家知名咖啡連鎖品牌正在通過推新品、做外送、下沉市場等方式,搶佔新機遇。小眾咖啡館發展受限 連鎖品牌優勢愈發明顯「感謝疫情,讓我淘汰了文化巷的街邊小店。」這是八兩海咖啡館經營者蘇天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的話語。
  • 科技史上的3月30日 星巴克連鎖咖啡成立
    美國西雅圖星巴克總店成立埃塞爾和朱利葉斯-羅森堡夫婦被查  1971年3月30日,美國星巴克連鎖咖啡公司成立。為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其總部坐落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星巴克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近21300間分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歐洲、中東及太平洋區。2012年3月,星巴克在美國的兩款甜點被曝用胭脂蟲當著色劑,專家稱或令哮喘者過敏。
  • 星巴克直營店怎麼開(如何開一家星巴克直營店多少錢)
    10.後續運營支持更多星巴克的加盟資料點進入:星巴克主頁星巴克與世界各地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種情況:1.星巴克佔100%股權,比如在英國,泰國和澳大利亞等地;2.星巴克佔50%股權,比如在日本,韓國等地;3.星巴克佔股權較少,一般在5%左右,比如在中國的臺灣,香港,夏威夷和增資之前的上海等地;
  • 美連鎖咖啡市場明年才能回穩,星巴克股價待觀察
    根據研究顧問公司Allegra World Coffee Portal的數據,2020年,疫情導致美國連鎖咖啡店的營業額縮水近25%,大約要等到2022年,業績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路透社報導,Allegra World Coffee Portal估計,美國知名連鎖咖啡店包括星巴克(Starbucks)、JDE Peet’s和Dunkin』Donuts等,2020年營收合計銳減24%,跌至360億美元,2021年預估只能反彈至400億美元,低於2019年水準。
  • 連鎖餐飲品牌快扛不住了:吉野家步星巴克麥當勞後塵
    (原標題:連鎖餐飲品牌快扛不住了:吉野家步星巴克麥當勞後塵 將關閉150家門店 )
  • 是星巴克捧紅了「意式咖啡」?
    我們總覺得意式濃縮咖啡會很苦,但義大利本土的,會大大出乎你的意料,不僅不苦,還有些許烘烤味,餘味帶著甘甜。3Espresso,創造了意式咖啡說到意式濃縮咖啡 Espresso,它還有一個更大的來頭。不管是外來的星巴克、Costa,還是本土的瑞幸咖啡,你喝到的意式咖啡,都是用濃縮咖啡作為咖啡基底的。意式咖啡最常見的,就是牛奶咖啡。簡單點說,就是濃縮咖啡與牛奶、奶泡不同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