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琴
日本日前發布《2019年度森林與林業白皮書》,介紹2019年度森林與林業動向及政策兩方面內容。
《白皮書》在開篇部分以「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的森林、林業和木材產業」為主題,從環保和經濟社會可持續性視角,介紹了非傳統林產品使用者在森林與木材利用方面的新動向,總結了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森林、林業和木材產業的相關性,指出健康的森林本身有助於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而通過有效利用森林資源和森林空間,可促進實現更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同時,通過案例分析,介紹了不同機構在森林資源利用、森林空間利用和森林整備等方面的做法。例如,為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推進木材利用,京都府的某些麥當勞餐廳在外立面裝修中大量使用木材;山形縣上山市以增進市民健康和擴大交流為目的,積極利用森林,開展森林健步走活動;日本三得利株式會社為保護作為製酒和飲料用原料的地下水,在全國21個地方開展森林整備活動,並有效利用了因森林整備出產的間伐材。政府希望各地區因地制宜地在森林資源和森林空間有效利用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白皮書》重點介紹了2019年度日本林業的5個熱點話題。
森林經營管理制度的實施、森林環境讓與稅的開徵和《國有林經營管理法》的修訂
2019年4月,日本《森林經營管理法》開始實施,允許市町村林業經營者對沒有進行適當經營管理的森林進行集約化管理,亦稱「森林經營管理制度」;森林環境讓與稅已從2019年9月開始提前撥付給市町村和都道府縣,用於各地區森林整備,並將於2020年至2024年各財年增加分配額度;為培養森林經營管理制度的核心力量——林業經營者,林野廳於2019年6月5日制定並通過了《國有林經營管理部分法律修正案》,自2020年4月1日起生效,同時創建了「樹木採伐權」制度,規定在國有林特定採伐區域內,林業經營者可在一定時期內穩定地採伐木材,以滿足與其長期合作的下遊加工企業的需求。
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比賽場館的木材利用
在東京新國立競技場的建設中,除屋頂和屋簷結構使用了產自日本47個都道府縣約2000立方米的木材外,奧運村廣場和有明體操競技場等場館也使用了大量來自日本各地的木材。其中,奧運村廣場是由63個市政府捐贈的4萬塊木材搭建而成,材種包括落葉松、柳杉和扁柏等,每根木材上都標有捐贈城市的名字。奧運會結束後該廣場將被拆除,每根木材也將歸還給捐贈城市,將其循環再利用。有明體操競技場的建築材料主要是木材,使用的落葉松材全部來自北海道和長野縣,奧運會結束後,場館內的木製坐席也同樣將全部返還捐贈地;比賽場館使用了經過森林認證的可持續木材,日本政府期待通過此次東京奧運會的舉辦,能夠激發日本國產材的有效利用,增進人們對木材認證的了解。
中高層建築物的木結構化和木質化動向
在尋求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林業和木材產業的相關人士還是建築業相關人士,均對木材利用的熱情高漲。2019年5月,「有效利用森林推進城市木結構化協會」宣布成立。同年11月,以經濟團體為中心的「全國木材利用推進協會」也相繼成立,旨在擴大日本國產材的利用。日本全國各地在建造中高層木結構建築的同時,也在積極致力於促進內裝修向木質化轉變。
以智慧林業為良好開端推進「林業創新」
為實現林業增長產業化目標,在從造林到採伐的漫長周期中,高度利用林業信息,提高林業生產力、生產安全性和林業產值等,是必須要應對的課題;利用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信息通信技術等先進措施促進智慧林業的發展,並有效利用自動化機械等新技術推進「林業創新」。「林業創新」主要體現在數位化森林信息的應用、信息通信技術管理技術的推進、林業機械自動化與先進造林技術的引進與實踐、速生樹的擴大利用以及木質新材料的研發和推廣等5個方面。
2019年日本房總半島颱風和東日本颱風引起的森林災害與山地災害的應對情況
2019年9月,由於受到「令和元年房總半島颱風」影響,以千葉縣為中心的周邊地區發生風倒木災害,導致639公頃森林受災,經濟損失約39億日元(約3712萬美元);2019年10月,因受到「令和元年東日本颱風」帶來的暴雨影響,日本東北和關東甲信越地區受災嚴重,山體滑坡和林道崩塌等山地災害頻發,共有1256處林地荒廢,10886處林道等設施受損,經濟損失約805億日元(約7.66億美元)。災害發生後,林野廳派遣技術人員前往受災地區,為災後重建提供調查與規劃方面的技術支持。
此外,《白皮書》還分析和闡述了「森林整備和保護」「林業與山村(山區)」「木材需求、木材利用和木材產業」「國有林經營管理」「東日本大地震災後重建」等2019年林業動向和課題的進展情況。
在「森林整備與保護」方面,著重介紹了市町村和都道府縣針對2019年度開始實施的「森林教育管理制度」和「森林環境讓與稅」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山地災害和由颱風引起的風倒木災害等的應對措施、野生鳥獸的災害對策以及世界各地所發生的森林火災等。在「林業與山村(山區)」部分,重點介紹了林業高效經營問題,包括集約化作業和原材料生產、省力化除草技術的研發、先鋒樹等優良樹種的開發、速生樹的利用、造林和育林等實施情況,以及對森林服務業感興趣的企業、民間團體和研究機構等聯合創建的「Forest Style網絡」的相關情況。對於「木材需求、木材利用和木材產業」領域,分別介紹了高木結構率住宅領域、非住宅領域以及中高層建築方面的木材需求,指出薪柴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已連續兩年達到8000萬立方米,使得木材自給率連續8年上升,達到36.6%。針對「國有林經營管理」課題,具體闡述了國有林的作用及其經營管理的具體措施,包括重視森林的公益性功能、在森林整備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基礎上開發和推廣面向林業增長產業化的低成本技術、加強與民有林合作以及將國有林作為「國民的森林」為非營利組織、學校和企業等提供森林場地,以進一步推進國有林的有效利用。在「東日本大地震的災後重建」方面,具體闡述了森林、林業和木材產業促進措施以及災後重建措施的實施情況,包括海岸防災林的恢復、再造林及木材和香菇生產量的恢復,著重介紹了福島縣巖木市企業與當地居民共同合作恢復海岸防災林、有效利用受災地區木材對設施進行整治以及宮城縣南三陸町開展森林認證的案例。
最後,《白皮書》提出日本政府在2020年需要實施的森林與林業措施,包括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功能、促進林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確保林產品供給與利用、推進東日本大地震後的重建與復興、加強國有林經營與管理以及對全部森林進行整備和保護等,力求採取多方面措施確保相關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