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核電站開放旅遊了,你敢去麼?

2021-02-08 魯曉芙看歐洲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 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1986年震驚世界的車諾比核災,輻射汙染物進入地球大氣層,幾年間造成近20萬人死亡,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超過4000平方公裡地區,被劃為輻射禁區,科學家估計還須2萬4000年,人類才能在車諾比地區長期居住。

然而33年後,搭上HBO影集《核爆家園》開播熱潮,烏克蘭新任總統哲連斯基10日頒布了「車諾比隔離區拚觀光計劃」,要讓淪為鬼鎮廢墟的事故地點,重獲觀光生命力。

▲車諾比核電廠。

「車諾比也是烏克蘭國土,我們有義務賦予它新生命!

1986年4月26日凌晨,前蘇聯烏克蘭共和國城鎮「普裡雅特」(Pripyat)的車諾比核電廠(Chernobyl nuclear Plant)4號核子反應爐,進行蒸汽渦輪測試,反應爐功率短時間內激增,超過結構設計能負荷的數值,導致爆炸,大量放射性粒子暴露於空氣中,飄越國界。

事發後,普裡雅特周圍60萬居民緊急疏散,投入救災的車輛機具均受輻射汙染,只能成堆棄置,形成壯觀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機械冢」。

▲烏克蘭新任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10日前往了車諾比核災事故現場,以總統命令正式頒布了「車諾比隔離區拚觀光計劃」。 

▲車諾比核災現場遺址。

剛上任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10日抵達車諾比核災事故現場,出席放射性廢料隔離設施「新石棺」系統啟用儀式,那是造價22億歐元、重達4萬噸的可移動巨型鋼材建築,完全蓋住4號反應爐,以防止輻射外洩。

哲連斯基同時以總統命令,正式頒布了《車諾比核災隔離區域的特定發展計劃》,將車諾比正式規劃為法制化管理的「官方旅遊景點」,推動新興旅遊路線,取消隔離區的攝影管制,加強手機訊號,誓言讓封閉已於30年的災區「更有旅遊吸引力」。

▲車諾比核災過去30年,歐洲造全球最大金屬棚「新石棺」隔絕核汙染染。

▲當時投入救災的所有車輛機具均受輻射汙染。

HBO迷你影集《核爆家園》(Chernobyl)於今年5月初開播,重現車諾比核災當下與善後情境,該劇在電影資料庫(IMDb)上獲得9.6分超高評價,雖然《核爆家園》主要在立陶宛取景,但也興起一波「車諾比熱」,劇迷紛紛跳上飛機,前往烏克蘭與白俄羅斯邊境的車諾比禁區,到核災現場一探究竟,據報導當地訪客量增加了40%。

▲《核爆家園》預告。

車諾比綻放詭異的吸引力

▲車諾比禁區中遭爆炸波及的房舍。

事實上,車諾比當地的悲慘歷史,導致它早已經成為歐洲最神秘怪異的地點,在烏克蘭政府的默許下,車諾比自1990年代末起便成為「黑色旅遊」的知名景點。2011年起,車諾比周遭大部分區域都開放參觀,不少愛探險的遊客,向當地旅行社訂購行程,走訪「鬼城」普裡雅特。

奇特的是,杳無人煙的廢墟自然地衍生出荒野生態,這也成為「觀光賣點」。位於基輔的旅行社「SoloEast」,從20年前開始就提供車諾比周邊的參訪行程,其主管伊凡楚克(Sergii Ivanchuk)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幾年前離開的動物再度回到這裡,像是老鷹、野狼、麋。還有,我們時隔半世紀在這裡首度見到山貓。」

▲車諾比禁區中的輻射警告牌。

▲烏克蘭總統,在車諾比廢城普裡雅特遊樂園的摩天輪前,與官員合影。

至於旅遊的安全性,旅行社員工柯若(Victor Korol)表示:「整個行程走完,遊客接受的輻射量,就跟飛一趟國際航線差不多。」最熱門的行程是99美元(約700人民幣)的一日參訪,除了反應爐的殘骸,位於普裡雅特廢棄遊樂園的摩天輪,是最受歡迎的景點。

不過該地的旅遊產業發展,多年來都不是在官方管制之下,許多旅行社必須通過當地官僚私自賄賂,才能成行,哲連斯基表示,這些現象,導致車諾比貪腐問題嚴重,只有法制化、公開化管理,才能杜絕官員收受賄賂,或有人偷竊輻射廢棄鋼鐵,私下盜賣。

哲連斯基誓言:「讓我們停止嚇跑觀光客,讓禁區變成吸引科學家與遊客的地方。讓我們把它打造成自由之地,成為沒有貪汙、沒有不必要限制的,新烏克蘭的象徵之一。」

▲發生爆炸的4號反應爐控制臺。

親愛的讀者,你敢去麼?

編輯:鶴立高崗  格式:黃牛

相關焦點

  • 白俄向遊客開放車諾比核電站禁區 5人團費約1065元人民幣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潔】1986年4月26日凌晨,在烏克蘭與白俄羅斯交界處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大爆炸,引發史上最大規模的核洩漏。這場波及歐洲多國的核事故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導致數十萬當地居民被迫撤離,百萬人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 車諾比最危險的反應堆控制室開放旅遊了,以前是生命禁區
    由於全世界人們對核電站的興趣日益濃厚,核電站的遊客人數在大幅增加,而車諾比近年來成為人們最想去參觀的核電站。此舉是烏克蘭政府鼓勵該地區旅遊業的舉措之一,此前,該國總統澤倫斯基在7月份籤署了一項法令,指定車諾比為官方旅遊勝地。澤倫斯基當時說:「我們必須給這個烏克蘭領土一個新的生命,到目前為止,車諾比一直是烏克蘭形象的負面部分,現在是改變它的時候了。」
  • 車諾比和「黑暗旅遊」的危險地帶
    位於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提起車諾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車諾比是前蘇聯時期,坐落在現在烏克蘭境內普裡比亞季市附近的一座核電站。在1986年4月2日,核電站由於人工操作不當、反應堆設計缺陷、領導決策混亂、官僚作風嚴重等等一系列可能的原因,造成了反應堆芯熔化,最終釀成了核電站爆炸的後果。
  • 車諾比大火是否會燒化核電站「石棺」
    車諾比核電站禁區森林大火蔓延十餘天,一度逼近核廢料儲存設施,火災造成區內輻射值超常並釋放大量放射性煙塵。烏克蘭官方稱不會危及核設施,當地核輻射也正常,綠色和平組織稱火災規模大過官方估計。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世界三次嚴重核事故始末》參編人陳巧豔向《財經》介紹,「石棺」將整座發生爆炸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殘骸罩在其內,核電站其他的1號、2號和3號機組運行產生的核廢料也貯存於此處,對應一座地下掩體設施。
  • 車諾比也要開放旅遊
    作為你,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換算成當量比較少,也沒有那麼持續的輻射影響,但是從另一個例子也反駁了這個觀點,那就是20世紀最有名的核災難,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照片:車諾比核電站事故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發生於1986年4月26日,距今不過33年。
  • 和平精英:四大線索指向海島就是車諾比!核電站的謎團被揭開
    相信所有玩和平精英的玩家心中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這個海島地圖上毫無生機,而且很多建築物都是廢棄的,奇異的核電站和橋上那麼多報廢車又是怎麼回事?我們的福爾摩斯級玩家,通過四大線索分析出海島地圖驚奇的發現,海島地圖原型原來就是車諾比。
  • 同樣是核洩漏,車諾比至今無人敢去,福島旅遊業卻仍在發展?
    從整體輻射汙染來說,1986年4月26日的車諾比核事故和福島核洩漏事故是一個等級的。但是奇怪的是,同樣是核洩漏,車諾比至今無人敢去,而日本福島旅遊業仍在發展,這是怎麼回事呢?車諾比車諾比事故發生當時,整個反應堆直接炸上天了,危險和危害擺在眼前,一目了然。
  • 車諾比將變身旅遊勝地?4名科學家聯名致信烏總統:萬萬不可
    竟然想把車諾比變身成旅遊勝地,如今,4名頂級科學家聯名阻止這一瘋狂行為,這4名科學家在前不久聯名致信烏總統:由於切爾諾貝爾周邊地區仍然非常危險,貿然吸引大批人流,悲劇隨時都可能會再次上演,所以打造成旅遊地的行為是萬萬不可的。
  • 俄羅斯也將拍車諾比 講述美國特工破壞核電站
    據外媒報導,美國HBO製作的迷你劇《車諾比》播出後,受到了俄羅斯觀眾的歡迎,但也有一些批評人士指責該劇製作者歪曲事實,對蘇聯時代的政府當局產生了負面影響。
  • 車諾比一日遊
    當地時間4月26日,烏克蘭斯拉夫蒂奇,車諾比核事故33周年,烏克蘭民眾悼念遇難者。2011年4月18日,烏克蘭普裡皮亞季,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後被遺棄的摩天輪。當地時間2018年5月30日,德國漢諾瓦,來自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周邊地區的兒童抵達當地機場,從飛機窗口向外看。他們此次受邀在德國的寄宿家庭中停留4周。
  • 車諾比廢墟感受生死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喻長風】2019年3月29日,筆者一大早6點多起床趕往烏克蘭首都基輔市中心獨立廣場,這裡是去車諾比的旅行團集合點之一。1986年4月26日,當時屬於蘇聯的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劇烈爆炸。這導致一座城市消失,近百萬人口受到不同程度輻射。核爆炸周邊30公裡,長期成為死亡禁區。但大自然的循環和自我修復能力令人驚嘆。
  • 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後,消防員衝了進去,不幸遭受核輻射!
    1986年,在車諾比核電站爆炸發生36個小時之後,普利皮亞特的居民才首次得到了官方含糊其辭的消息:普利皮亞特的所有居民請注意,現在公布一個重要消息,由於車諾比核電站出了一些問題,對人體非常不利的核輻射已經出現,為了保證全體居民的人身安全,有關部門作出決定,疏散普利皮亞特居民
  • 將車諾比遺址變成旅遊熱點:網紅的狂歡?
    (Volodymyr Zelenskiy)籤署法令,宣布將把曾發生震驚世界核事故的車諾比核電站遺址,改建成一個吸引全球遊客的旅遊熱點。 這部迅速轟動全球(哦,除了俄羅斯和烏克蘭)電視、媒體和網絡的「紅片」,讓「過氣」已久的車諾比這個地名再度成為「網紅」,一些Instagram上半紅不黑、半冷不熱的大小「網紅」紛紛來到距車諾比核電站遺址最近的居民點——當年收容安置大量車諾比難民的普裡皮亞特,拍攝下許多衣著暴露、搔首弄姿的照片上傳「蹭流量」,引發當地人和許多網友的廣泛不滿和尖銳批評,就連《車諾比》的編導倫克
  • 關注 | 車諾比一日遊
    阿列克謝耶維奇在《車諾比的悲鳴》一書的結尾這樣寫道:「書中的人已經見過他人未知的事物。我覺得自己像是在記錄著未來。」當地時間2019年4月26日,烏克蘭民眾悼念車諾比核事故遇難者。視覺中國供圖車諾比今天無疑是一個旅遊景點了,儘管,新近播出的以此地命名的劇集又把觀眾拉回了30多年前的恐怖現場。
  • 白俄羅斯推車諾比核輻射禁區遊 團費約一千元
    上周末,白俄羅斯宣布開放車諾比核電站禁區內的95個被棄村莊供遊客參觀,但部分地區因輻射過高仍禁止進入。   據白俄羅斯ONT電視臺7日報導,部分開放的禁區位於白俄與烏克蘭邊境森林深處約15公裡處,周圍30多年來無人生活。技術區和「死城區」不包括在此次可以旅遊的範圍內。
  • 車諾比或成旅遊勝地 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人的禁令將解除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7月11日報導,澤連斯基認為,應取消目前在車諾比核電站周邊30公裡區域內實行的各種禁令,「解放這片土地,使其成為新烏克蘭的象徵之一」。車諾比旅行社協會透露,大約一個月前在總統辦公室舉行的會晤上提出了取消針對白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人的非公開禁入令的問題。其他國家遊客若與這兩國公民在一個團裡,也會受牽連不準進入隔離區。
  • 車諾比核事故遺址可能很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
    車諾比核事故遺址車諾比核事故遺址廢墟可能很快就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發生了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迫使數數十萬人撤離。30多年後,這一地區開始有大量遊客湧入,促使當地官員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世界遺產。當地官員希望得到聯合國文化機構的認可,將提升該遺址作為旅遊景點的地位,並反過來保護附近老舊建築。
  • 烏克蘭車諾比因為核事故被全世界熟知,現在卻變成了旅遊勝地
    車諾比是烏克蘭的一個城市,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大概有170公裡的距離,相信很多人知道這個城市是因為1986年4月26日凌晨1:23分的一場爆炸,沒錯,就是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裂了,並且發生連續爆炸,相信核電站發生爆炸對周邊人民產生的影響大家都有所了解,直接導致很多人死亡,
  • 山火燒到車諾比,烏克蘭消防員為何不敢去救火?|百家故事
    曾經繁榮的城市,無人再敢輕易踏足。人們開始好奇,30年的時間,是否能治癒那片土地上發生的一切?30年後,兩位科學家為了探究如今的車諾比禁區在核爆炸微粒回落後的變化,進入了這裡。隨後,他們進入了「紅色樹林」。
  • 「我報了個車諾比旅行團,花了850元」
    但是如果你去窮遊和馬蜂窩一類的網站隨便搜一搜則完全是另一幅景象在旅遊達人眼中車諾比沒有怪物他們的目的地是車諾比「鬼城之行」已經成為烏克蘭旅遊的重點項目有很多專門經營「核旅遊」的旅行團比如Chernobyl Tour車諾比旅行網一切看起來都很流暢和正規你可以提前在網上預定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