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和「黑暗旅遊」的危險地帶

2020-12-25 小馬搬世界
位於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

提起車諾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車諾比是前蘇聯時期,坐落在現在烏克蘭境內普裡比亞季市附近的一座核電站。在1986年4月2日,核電站由於人工操作不當、反應堆設計缺陷、領導決策混亂、官僚作風嚴重等等一系列可能的原因,造成了反應堆芯熔化,最終釀成了核電站爆炸的後果。

核電站爆炸後,產生的核廢料粉塵隨著大氣擴散,造成了大面積的核汙染,據說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直接導致了之後的數萬人因此死亡,數十萬人被迫搬離家園,生活在車諾比附近的家畜、寵物、野生動物全部遭到毀滅。

核輻射區廢棄的汽車

本次核電站洩漏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

2011年,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發生25周年後,對普通民眾開放參觀。特別是前段時間HBO系列短劇《車諾比》的播出,吸引了全世界大量民眾來到這裡,透過這座廢棄了三十多年的小鎮,感受當年的核爆炸帶來的觸目驚心的災難性後果。人們隨身攜帶的放射物質探測器不時發出的嗶嗶嗶的聲響,時刻在提醒著人們,這裡仍是核輻射區,核能量帶來的恐怖陰雲依然籠罩在人們的頭頂。

遠處白色建築是政府為核電站定製的「石

所謂的黑色旅遊,就是強調死亡、災難、暴力與悲傷的黑色旅遊。這種旅遊行社現在國外正慢慢成為旅遊一種新特色。就目前來說,黑色旅遊存在很多爭議,支持者的觀點是人們要通過對承受災難的感受,充分認識到眼下生活的不易,行且珍惜;反對者認為不應該拿別人曾經遭受的災難作為一種資源進行消費。

車諾比景區

車諾比是黑色旅遊者最受歡迎的地方之一,除了車諾比,還有位於歐洲的納粹集中營、位於紐約的9·11紀念館和博物館等,這些地方都遭受過巨大的災難和死亡。

自從2011年對外開放後,車諾比和普裡比亞季已經成為黑色旅遊地圖上的一個熱點地區。在HBO短紀錄片《切爾諾比利》推出後,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根據旅行社的反饋,最近幾周烏克蘭的入境旅遊者數量有相當大的提升。

世界範圍內,熱衷於黑色旅遊的人數在不斷的增多,車諾比不是唯一一個黑色旅遊地清單中的佼佼者,位于波蘭境內的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在2018年約有215餘萬人前來旅遊參觀,比2017年增長了約50000人,雖然這一數字相對來說並不算太大,但在某種意義上也反映了黑色旅遊全球化的一種趨勢。

2018年,全球大約有14億人次國際旅行,隨著全球化旅行人數的突飛猛進,黑色旅遊的人群也在逐步提升。

車諾比旅遊的人們

面對這種局面,英國蘭開斯特大學黑暗旅遊研究所執行主任表達了自己的擔憂:我們有黑暗旅遊業,它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熱門景點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就會出現過度旅遊的問題。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的人員流動,這幾乎是一場完美的旅遊風暴。

儘管無法量化「黑暗旅遊」是否正在增長,因為定義這一現象太過棘手,但學術界和媒體對這一概念的興趣都在不斷增長。

黑色旅遊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出現的,但是人們參觀與死亡、災難相關景點的記錄,要遠遠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位於古羅馬的龐培古城,在公元79年被一次火山爆發毀壞,到了公元17世紀,就陸續有一些旅行者前去參觀,一直到現在都是還到訪義大利的旅遊者的目的地之一。

義大利龐培古城中的遊客

總之,關於黑色旅遊,無論是學術界還是普通民眾,都一致爭議不斷,都有一點是確定的:在參觀那些與死亡和悲劇有關的地方之前,反思一下自己的意圖是很重要的。你來這裡是為了加深理解和表達敬意,還是只是為了拍照留念?

相關焦點

  • 危險的「黑暗旅遊」:行走在生死之間,一著不慎就會命喪黃泉
    危險的「黑暗旅遊」:行走在生死之間,一著不慎就會命喪黃泉它是世界上最嚴重的核災難的發生地,造成了數不清的死亡和數百萬人暴露在危險的輻射下。 這裡也是一個旅遊熱點,在這裡遊客們熱衷於在廢棄的建築物前脫光衣服,然後和廢棄的物品來個合照。這裡就是車諾比核電站,1986年,它成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災難現場。
  • 暗黑旅遊悄然興起,車諾比致命的危險,致命的美麗
    車諾比周圍的地區已經撤離,並建立了一個禁區,該禁區一直保持到今天。儘管進入禁區的人仍然面臨輻射照射的危險,但該地區並非沒有人的生命。除了選擇返回該區家園的人外,還有非法居民、工人和遊客進入該區。車諾比的旅遊越來越受歡迎,因為廢棄地區的照片越來越廣泛。
  • 車諾比最危險的反應堆控制室開放旅遊了,以前是生命禁區
    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曾經在這裡發生,現在最勇敢的旅行者可以進入控制室了,車諾比旅遊公司證實了這一點。那些希望前往聲名狼藉的4號反應堆內進行參觀的勇士,在冒險進入高放射性區域前將獲得一套白色防護服、頭盔和面具,以便進行短暫的訪問。
  • 車諾比或成旅遊勝地 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人的禁令將解除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7月11日報導,澤連斯基認為,應取消目前在車諾比核電站周邊30公裡區域內實行的各種禁令,「解放這片土地,使其成為新烏克蘭的象徵之一」。車諾比旅行社協會透露,大約一個月前在總統辦公室舉行的會晤上提出了取消針對白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人的非公開禁入令的問題。其他國家遊客若與這兩國公民在一個團裡,也會受牽連不準進入隔離區。
  • 9.6分新美劇《車諾比》:真正危險的,是人的謊言
    「同樣是人類歷史上的巨大災難,我們都知道鐵達尼號是如何沉沒的,卻似乎很少人知道車諾比是怎麼發生的。我想要通過這部劇來填補這個空白。」談到拍攝這部劇的原因時,導演CraigMazin如此說道:「在車諾比,真正危險的並不是核輻射,而是人的謊言。」
  • 將車諾比遺址變成旅遊熱點:網紅的狂歡?
    (Volodymyr Zelenskiy)籤署法令,宣布將把曾發生震驚世界核事故的車諾比核電站遺址,改建成一個吸引全球遊客的旅遊熱點。 這部迅速轟動全球(哦,除了俄羅斯和烏克蘭)電視、媒體和網絡的「紅片」,讓「過氣」已久的車諾比這個地名再度成為「網紅」,一些Instagram上半紅不黑、半冷不熱的大小「網紅」紛紛來到距車諾比核電站遺址最近的居民點——當年收容安置大量車諾比難民的普裡皮亞特,拍攝下許多衣著暴露、搔首弄姿的照片上傳「蹭流量」,引發當地人和許多網友的廣泛不滿和尖銳批評,就連《車諾比》的編導倫克
  • 車諾比將變身旅遊勝地?4名科學家聯名致信烏總統:萬萬不可
    竟然想把車諾比變身成旅遊勝地,如今,4名頂級科學家聯名阻止這一瘋狂行為,這4名科學家在前不久聯名致信烏總統:由於切爾諾貝爾周邊地區仍然非常危險,貿然吸引大批人流,悲劇隨時都可能會再次上演,所以打造成旅遊地的行為是萬萬不可的。
  • 車諾比探險者發現92歲的老奶奶和兒子住在那裡
    圖片請查看原文HBO的迷你劇《車諾比》掀起了人們對於那場人禍和被稱為「區」的興趣,在這部劇播出之前這裡已經是一處名勝。無數的紀錄片、電影、書籍和電子遊戲都取材於此。僅僅一個晚上就讓這片區域成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時至34年後的今日也是如此。即使這樣也沒能夠阻止人們到這裡探險,很明顯也沒能阻止人們住在這裡。
  • 車諾比一日遊
    視覺中國供圖當地時間2017年4月15日,烏克蘭車諾比,廢棄的幼兒園內。黃小婉/攝當地時間6月7日,烏克蘭車諾比,遊客參觀禁區。據報導,由於新劇《車諾比》的熱播,這個地方的旅遊業突然變得非常受歡迎。歷史上最可怕的核事故災難現場,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旅遊景點。
  • 車諾比核電站開放旅遊了,你敢去麼?
    ,輻射汙染物進入地球大氣層,幾年間造成近20萬人死亡,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超過4000平方公裡地區,被劃為輻射禁區,科學家估計還須2萬4000年,人類才能在車諾比地區長期居住。哲連斯基同時以總統命令,正式頒布了《車諾比核災隔離區域的特定發展計劃》,將車諾比正式規劃為法制化管理的「官方旅遊景點」,推動新興旅遊路線,取消隔離區的攝影管制,加強手機訊號,誓言讓封閉已於30年的災區「更有旅遊吸引力」。
  • 車諾比:人類的死城,動物的天堂
    攝影:Robert Maxwell廢棄的車諾比核電站裡,仍矗立著未完工的5號和6號核反應堆冷卻塔。在過去的十年中,越來越多人自稱「潛行者」,非法進入車諾比。他們穿著迷彩服隱藏在黑暗中;他們開車駛過數公裡的輻射森林;他們無視罹患癌症的危險,攝入未經過濾的水,食用當地的漿果以及觸摸受汙染的物體;他們在廢棄的村莊裡睡覺,早晨看著普裡皮亞季城的日出在蘇聯式的屋頂上展開。
  • 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廢料搭建一座巨大新墳墓 車諾比的「新石棺」
    石棺(或稱「新一代安全保護罩」)將把世上最危險的核廢料密封至少100年隨著戴白手套的員工將一盤盤大蝦、鵝肝醬和芝士蛋糕送到桌上,世界領導人與全球高管和穿著迷彩服的匿名男士擠作一團。如果他們不是在距離歷史上最嚴重核災難的現場只有100米遠的,似乎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
  • 暗黑旅遊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
    它是世界上最嚴重的核災難的所在地,造成無法估量的死亡人數,並使數百萬人面臨危險的輻射。它也是一個旅遊熱點,一個遊客似乎在廢棄的建築物前剝離自拍的地方,並拍攝了毀壞的文物的藝術性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這是車諾比。
  • 與格林蘭島「黑暗地帶」類似,或將帶來...
    與格林蘭島「黑暗地帶」類似,或將帶來可怕後果  olivia chan • 2020-07-06 15:35:30 來源:前瞻網
  • 關注 | 車諾比一日遊
    阿列克謝耶維奇在《車諾比的悲鳴》一書的結尾這樣寫道:「書中的人已經見過他人未知的事物。我覺得自己像是在記錄著未來。」當地時間2019年4月26日,烏克蘭民眾悼念車諾比核事故遇難者。視覺中國供圖車諾比今天無疑是一個旅遊景點了,儘管,新近播出的以此地命名的劇集又把觀眾拉回了30多年前的恐怖現場。
  • 車諾比一日遊:沒有傳說中的碩鼠和變異大魚
    車諾比今天無疑是一個旅遊景點了,儘管,新近播出的以此地命名的劇集又把觀眾拉回了30多年前的恐怖現場。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市的中心,每當一位外國觀光客出現,幾分鐘內就可能被人用帶著俄式口音的英語搭訕,「車諾比,YES?車諾比,NO?」搭訕者的手中晃著介紹車諾比的小冊子。
  • 豆瓣7.0,揭秘「高塔」、「車諾比」背後真相!
    這幾年在網上,隨著絕地求生的興起,和《車諾比》的熱播。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蘇聯歷史的探索也開始變成一種熱潮!隨著全網自媒體瘋狂蹭熱度的同時,發現似乎很多人都去過車諾比爆炸現場,和DUGA-3遠程警戒雷達現場(就是絕地求生中的高塔)。
  • 車諾比廢墟感受生死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喻長風】2019年3月29日,筆者一大早6點多起床趕往烏克蘭首都基輔市中心獨立廣場,這裡是去車諾比的旅行團集合點之一。1986年4月26日,當時屬於蘇聯的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劇烈爆炸。這導致一座城市消失,近百萬人口受到不同程度輻射。核爆炸周邊30公裡,長期成為死亡禁區。但大自然的循環和自我修復能力令人驚嘆。
  • 同樣是核洩漏,車諾比至今無人敢去,福島旅遊業卻仍在發展?
    從整體輻射汙染來說,1986年4月26日的車諾比核事故和福島核洩漏事故是一個等級的。但是奇怪的是,同樣是核洩漏,車諾比至今無人敢去,而日本福島旅遊業仍在發展,這是怎麼回事呢?車諾比車諾比事故發生當時,整個反應堆直接炸上天了,危險和危害擺在眼前,一目了然。
  • 「我報了個車諾比旅行團,花了850元」
    但是如果你去窮遊和馬蜂窩一類的網站隨便搜一搜則完全是另一幅景象在旅遊達人眼中車諾比沒有怪物他們的目的地是車諾比「鬼城之行」已經成為烏克蘭旅遊的重點項目有很多專門經營「核旅遊」的旅行團比如Chernobyl Tour車諾比旅行網一切看起來都很流暢和正規你可以提前在網上預定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