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6 15:1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王家維
「海寧是我的中國故鄉,我想在這裡獻一次血。」
近日,工人路卡森國際廣場旁的流動獻血車旁,紐西蘭人羅傑(Roger Tripathi)在海寧妻子餘女士的陪伴下,獻出了他在中國的第一袋血。此前,羅傑只在紐西蘭獻過2次血,在中國獻血倒是頭一遭。
10年前,羅傑和海寧姑娘餘女士在紐西蘭完婚。作為一名海寧女婿,婚後,兩人每隔一兩年就會回來海寧,和親朋好友聚會、彼此看望。「我來海寧大約10次了,我超級喜歡海寧的一切!」
前不久,夫妻倆又回國探親了。「我們5月4日離開海寧,回紐西蘭。在前一天,我丈夫計劃在海寧獻一次血。」而這一想法,主要受餘女士兒時玩伴章非的影響。章非是平安馬橋·血小板應急隊的隊長,獻血已經有18年了。
「章非是我的髮小,自然而然成為了我們家庭的好朋友。他在微信朋友圈經常發一些獻血的活動信息,我老公看了後,對我說,他一直以來想要在中國獻一次血。」在紐西蘭,無償獻血是一項全民性的公益行動,獻血機構去公司、教堂等地,市民們看到了十分願意給予支持。羅傑也不例外。
「救死扶傷是獻血最大的快樂源泉。血液是這個世界上不可替代珍貴的禮物,獻血後的血液,可以分成不同的形態去幫助不同的病人和不同的疾病抗爭。每次你獻血,可能可以幫助3-4名患者。」羅傑告訴記者,除此之外,獻血是對自己身體的一次免費檢查,還能幫助消耗卡路裡,降低癌症風險。
於是,趁著這次回國探親,獻血也提上了羅傑的日程。5月3日一早,羅傑在妻子、中國好友章非的陪同下,前來獻血,短短十分鐘,就採集了400ml全血,滿滿一袋,而且因為羅傑喜歡健身運動,他的血液含有充足氧氣,看上去比一般人的鮮豔。「非常安全快捷,和在紐西蘭獻沒什麼區別。」
「我一直以為今天是他第一次獻,沒有想到他獻的時候,說自己已經在紐西蘭獻過2次了。我以前一直不知道。」餘女士笑著說,第一次在中國獻血讓丈夫感覺棒極了,他計劃將來有機會的話,再回來獻血,支持第二故鄉的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