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學了動漫設計,24歲的貴州男孩阿山很愛畫童話裡的王子和公主,當他在電腦上一筆一筆地勾勒出兒童動畫片裡那些美好的人物和場景時,有那麼一兩個瞬間,他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已也代入到這個夢境裡面,暫時忘記自已被毀的容貌。
■新快報記者 肖萍
●三個月大時身墜火坑
阿山出生在貴州的一個貧困山區家庭。冬天的貴州山裡寒意逼人,家家戶戶都會在屋內燒個火坑取暖。
那年,他才剛滿三個月大。一天,媽媽帶著2歲的姐姐外出幹活,把阿山獨自留在家中,為防他受凍,就把正在睡覺的孩子安置在火坑旁邊取暖。沒想到悲劇就這麼發生了——可能是阿山醒後翻身,一下子整個掉入火坑之中!
阿山說,等父母回到家中,他已經在火堆中掙扎號哭到氣息微弱了。父親趕緊從火堆裡搶救出重傷的嬰兒,直奔鎮上的衛生院,但由於燒傷太過嚴重,鎮上的醫生根本無從下手,只能初步處理後,建議再送貴陽的大醫院診治。
當時,家裡的收入也就僅夠溫飽,大醫院的診療費用、在外的護理以及不得不停下的活計,都讓這個貧困的家族不堪重負。反覆思量後,父親只能含淚又抱著阿山回到山村,四處求助山裡的赤腳醫生,或是聽說哪裡有土方,再去求人給劑湯藥。奇蹟的是,全身嚴重燒傷、傷口破損嚴重的阿山竟闖過了感染關,活下來了。
●外貌殘缺初中輟學
雖然保住了性命,但阿山的容貌已經基本全部被毀——頭皮大面積疤痕導致頭髮不能生長,右眼眉毛缺失、眼眶歪裂突出,嘴巴也歪裂到一邊。
「小學的時候還好,我成績很好的,也能跟同學們玩在一起。到初中就不行了,大家都嘲笑我、捉弄我,給我取特別難聽的外號……初二我就不讀書了。」說起小時候,阿山的語氣輕快了一些,但一提到初中,又低沉下去。他坐在記者面前,戴著口罩,架著一副黑框眼鏡,只露出一雙眼睛,有些佝僂著背,但說話斯文有禮,僅存的完好的左眼目光溫和,鼻梁高挺,如果不是這場災難,他應該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帥氣男生。
16歲那年,姐姐打工攢下了一萬元,在姐姐的資助下,阿山到貴陽進行面部修復手術,醫生從他的腹部取皮,然後植在臉上。但由於受當時技術所限,對阿山的面部改善有限,僅僅使疤痕稍稍淡化,但連雙眼調整到同一水平線的目的都沒能達到。
●廣州打工盼望圓夢
手術次年,阿山來到廣州,希望靠自己的力量攢錢再做修復。
他四處碰壁——做過苦工,在工地搬水泥、綁鋼筋,幹最累的活,拿最低的薪資。他最害怕的是收到老闆的微信:「你明天不用來了。」這意味著,又要開始漫長的挨餓找工作的時光。
就這樣艱苦地掙扎,終於存到了人生第一筆錢。
但阿山並沒有急著去做修復手術,他報了一個培訓班,學習了一年多的動漫設計。培訓出師後,雖然因為外貌原因,工作還是不好找,但是他終於從一名搬磚工人,轉變成為了一名從事動漫設計的設計師。「因為我外表太嚇人,老闆不肯要我,我一直求他,願意比同事們拿的錢都少,他才同意讓我以實習生的身份留下來。」現在,阿山在一家公司做實習設計師,每月能拿到兩千多元的工資。他說,因為自己沒有個人電腦,也沒辦法兼職做設計,為了能更快籌錢,他正想再去找一些力氣活的兼職,「不只是我的修復手術,還有我父親,現在和媽媽離婚了,只能靠我,他又多病,我想快點存錢,先把他安頓好,讓他不要那麼辛苦,然後再考慮我自己」。
特別報導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