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味道 檳榔包石灰——吃的就是獨特!

2021-02-23 逍遙海南

點擊題目下方逍遙海南,一鍵關注

海南的檳榔,就像是海南特殊的標誌一樣,提起它,就回想起海南久遠的過去。


一個裝著檳榔的小籃子,一個裝著蔞葉的小籃子,一小碗石灰,一個板凳。在海口路邊隨處可見售賣檳榔的攤販。

時不時有路過的行人停下腳步,買上一袋檳榔,不忘提醒一句「給我放石灰。」


俗話說「一口檳榔一口灰」,在海南,蘸著石灰吃檳榔是一種獨特的飲食時尚。吃時滿口殷紅,兩頰泛紅,如同喝了醇酒一般。

蘇東坡詩「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便是描述了青春少女嚼檳榔之後嬌態百出的情景。

許多外地遊客初見路邊蘸著石灰的檳榔都會十分詫異,初次品嘗檳榔,也有點難接受滿嘴的澀味。

如果嚼檳榔的時候不用塗上石灰的蔞葉,那就會索然無味。


清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亦云:「凡食檳榔,必以蔞葉為佐……否則檳榔味澀不滑甘,難發津液,即發亦不紅。」


此外,海南人在交往中有用檳榔待客的風俗。凡探親訪友、勞作閒談間,都會習慣地從衣袋裡掏出檳榔,互相吃請,猶如請人吸菸一樣,檳榔成了促使人際關係和諧的橋梁。


檳榔果子有著獨特的海南文化,檳榔樹也是海南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海南盛產檳榔,隨處都可見亭亭玉立的檳榔樹,檳榔樹在海南也被叫做「美女樹」,檳榔樹的外形和椰子樹一樣無枝,但比椰樹更加窈窕秀麗。

檳榔花開的最濃鬱的時候,滿山遍野都是這黃色小花散發出來的清甜味,有著讓人酥軟的愜意。


檳榔加石灰的滋味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接受,但是到了海南,一定要感受下檳榔的獨特風情哦~


▲點開圖片,點擊右上角「···」圖標「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一鍵關注逍遙海南!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行程!

相關焦點

  • 【吃貨】美味檳榔包石灰,吃的就是獨特!
    時不時有路過的行人停下腳步,買上一袋檳榔,不忘提醒一句「給我放石灰。」俗話說「一口檳榔一口灰」,在海南,蘸著石灰吃檳榔是一種獨特的飲食時尚。海南人吃檳榔,喜歡嚼青果,將青嫩的檳榔果切成小塊,然後再把檳榔的外皮和果蒂剝除,取青蔞的葉子塗上熟石灰疊成小三角狀,稱為「檳榔角」,一口塞進嘴裡慢慢咀嚼,享受三種原料在口中釋放出的刺激。
  • 美味檳榔包石灰,吃的就是獨特!(圖)
    在海口路邊隨處可見售賣檳榔的攤販。時不時有路過的行人停下腳步,買上一袋檳榔,不忘提醒一句「給我放石灰。」  俗話說「一口檳榔一口灰」,在海南,蘸著石灰吃檳榔是一種獨特的飲食時尚。海南人吃檳榔,喜歡嚼青果,將青嫩的檳榔果切成小塊,然後再把檳榔的外皮和果蒂剝除,取青蔞的葉子塗上熟石灰疊成小三角狀,稱為「檳榔角」,一口塞進嘴裡慢慢咀嚼,享受三種原料在口中釋放出的刺激。
  • 原來吃檳榔有這麼多的講究,吃了幾十年竟然一點都不知!
    「阿vo,給我來十塊閒的檳榔,放石灰哦」——你可知道海南有種零食是檳榔包石灰,試一試說不定你就醉了
  • 樂享美食丨你所不知道的海南檳榔「味道」
    當人們口嚼檳榔,嘴角微微上揚感受檳榔的獨特味道時,憶古、思親、家鄉情、瓊島味……各種幸福滋味的交織,都隨著獨特的檳榔味道,流入心間。 當人們驅車行走在海南的鄉村,一棵棵高聳的檳榔樹成為車窗外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到檳榔花開時節,幽幽的花香更是隨風飄散,帶給人別樣的鄉村行感受。
  •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 為什麼檳榔不宜多吃
    檳榔具有獨特的御瘴功能,是歷代醫家治病的藥果,又有「洗瘴丹」的別名。因為瘴癘之症,一般都同飲食不規律、氣滯積結有關,而檳榔卻能下氣、消食、祛痰,所以在藥用性能上被人們廣泛關注。嚼食檳榔後,人們通常會面頰通紅,並且身體微微出汗,所以檳榔也有驅寒的作用。檳榔怎麼吃臺灣吃法我們都知道檳榔在臺灣大街小巷都有店在賣,賣檳榔的人還被稱作是檳榔西施。
  • 海南日報數字報-吃口檳榔做嘴紅
    果可吃,也可當藥,是我國四大南藥之一。  秋季,是萬物收穫的季節。檳榔也是秋季收穫的。然而,檳榔並非只在收穫時節才吃,而是從小就可吃。臺灣人就是檳榔結果一個月後,果子約手姆指般大時就開吃,一直吃到冬季。  吃檳榔,是很有趣的。  我妻子從小生長在四川,第一次吃檳榔時,從鏡子裡發現滿口是鮮紅的血,嚇壞了,說,吃檳榔會出血?我說,那不是血,是檳榔汁。
  • 海南的生檳榔吃法,用樹葉包著粉末吃,你敢挑戰嗎?
    說到檳榔,這應該是很多湖南人的最愛了,畢竟我國湖南的檳榔世界都有名。但是檳榔是一種原產於馬來西亞的食物,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雲南、海南及臺灣等熱帶地區。檳榔不僅可以直接吃,還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我國的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還會將果實作為一種咀嚼嗜好品,但是經常吃檳榔是會影響身體健康的。
  • 海南、湖南、臺灣:三地檳榔風俗各不同
    陳德雄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單憬崗  作為一個湖南人,記者親眼見到檳榔從嗜食此物最盛的湘潭市一路擴散到全省,最終幾乎成了可以替代香菸的一種食物,因此不得不多說說檳榔。  目前,在中國最常見的吃檳榔的地方有3個省份,海南、湖南和臺灣,但三地的檳榔風俗卻各有不同。將這幾個地方的檳榔風俗民情做一些對比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 驚呆海南檳榔那些事兒
    作為檳榔的盛產之地——海南島與臺灣島的島民們都有一種特殊的愛好,就是「嚼檳榔」。海南島作為我國檳榔的主要產區,而萬寧則是海南的檳榔主要產區。遊客到萬寧除了領略萬寧的自然風光外,還有不少引人入勝的風俗人情,「客至敬檳榔」算作其一。  古萬州(萬寧)何時種植檳榔?
  • 吃了20多年檳榔的湖南人,對於檳榔的危害,他有話說
    說起檳榔,可能很多人見過但沒吃過,湖南以外的朋友大多吃不慣,吃了之後就像喉嚨被堵住了一樣,而且還上頭,特別難受。我作為湖南人,從小就吃檳榔,到現在都20多年了。在我記憶中最早吃的是那種散裝檳榔,沒有加現在這種滷水,味道甜甜的。
  • 【海分享】驚呆海南檳榔那些事兒
    兩大西施PK,誰佔上風?  海南島作為我國檳榔的主要產區,而萬寧則是海南的檳榔主要產區。  不僅如此,海南萬寧人還把檳榔果作為美好友誼的象徵。客人登門,主人首先棒出檳榔果招待。即使不會嚼檳榔,也得吃上一口表示回敬。
  • 檳榔大多人都吃過,檳榔花有沒有吃過呢?武狀元帶你解鎖檳榔花!
    今天武狀元檳榔小編來扒拉一下海南一種很常見的樹,你是不是在想又是椰子樹呀!!!好吧,那你想錯了形容它外型就是又高又瘦又直最高可達30米,哈哈,沒錯,它就是檳榔樹!今天武狀元檳榔小編來扒拉一下海南一種很常見的樹,你是不是在想又是椰子樹呀!!!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讓檳榔果嚼出新味道
    萬寧市檳榔產業局副局長符之學介紹。  「黑果銷路不好,有錢的都做電爐了!」瞄準這一勢頭,黃山村的檳榔種植加工戶們都更新了設備,滿懷希冀地等待著檳榔豐收季的來臨。  規模升級:小作坊變加工廠  檳榔花飄香,王進才的檳榔園中,大茂鎮袁水村村民蔡少雄正在給檳榔樹施肥,他每天工作8小時,每個月可以領到近3000元的工資。
  • 海南人為什麼愛嚼檳榔
    五指山區乃海南檳榔主要產地,在那裡可常見到檳榔它有幹無枝,婷婷玉立,丰姿綽約;春季打苞猶若少女含情,夏季開花芬芳馥香,秋季結果色賽綠玉。檳榔樹在亞州南部和東南部分布比較普遍;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海南島和雲南南部地區。海南島種植檳榔,據史書所載已有1500年的歷史,遠在唐宋時代,已聞名島外。
  • 海南2——椰樹,檳榔印象
    檳榔經濟價值高,每公頃可種植1500-2000株左右。海南的檳榔品種產量高,單株產量可達30kg左右,經濟價值高。不過,收穫椰樹果和採擇檳榔果實,都是力氣活。人們要爬上高聳藍天的椰樹和檳榔樹上,背著背簍或者帶著布口袋,手執砍刀把成串的檳榔果,或是很是碩大椰樹果,砍下放入背簍,樹幹非常光滑,又沒有分叉很不好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付這些事當地人看成小菜一碟,就是年紀很大的老婦爬樹也是快如閃電。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檳榔:高高的樹上掛「綠金」
    檳榔,是海南僅次於橡膠的第二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近140萬畝,其產量佔全國95%,是全省近230萬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被稱為「綠金」。作為海南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檳榔產業如何發揮優勢、補足短板,在新常態下實現健康發展,值得深思。「海南檳榔半萬寧」,本文將以萬寧作為案例剖析,進行探討。
  • 海南檳榔產業不斷轉型升級 檳榔樹變身「搖錢樹」
    檳榔是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目前,我國已躍升為世界檳榔第二大生產國,而其產量的95%以上都來自海南。在海南,檳榔是省政府大力倡導發展的「三棵樹」之一。
  • 檳榔加煙,法力無邊,為什麼湖南人喜歡吃檳榔
    與湖南人打過交道的,心裡都有一個疑問,湖南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嚼檳榔?走在長沙、湘潭街頭,隨處可見賣檳榔的商戶,隨處可見邊走邊嚼檳榔的湖南人。可地理常識告訴我們,湖南並不產檳榔,最大的檳榔出產地在海南,福建,臺灣等地。
  • 檳榔西施 賣的是情色?!
    臺灣嚼檳榔的風氣非常盛,保守估計每年消費金額超過二百億人民幣。龐大的收益造成種植檳榔的農戶高達七萬戶,檳榔1990年之後,成為了臺灣主要的經濟作物。也因為消費產值高,販賣檳榔的小攤,充斥臺灣大街小巷,最後因競爭激烈,衍生出「檳榔西施」 的文化。
  • 各地檳榔的吃法
    人類嚼檳榔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900年,古印度詩人馬可就記載了印度士兵以檳榔芯、菸葉、蔞葉粉及香精香料等混合而成的檳榔嚼食情景;而在近代湖南嚼檳榔也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從湘潭開始流傳至今。而在這個過程中,檳榔也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吃法,下面就簡單的介紹幾種關於檳榔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