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報國 一生「追光」(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2021-01-11 人民網

據新華社電(記者楊思琪)馬祖光,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生前長期從事雷射介質光譜、新型可調諧雷射和非線性光學及應用研究。一生「追光」、科研報國,是他生命的寫照。

馬祖光1928年出生在北京,後在山東大學求學。1950年,馬祖光響應祖國號召,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班學習,同時擔任物理教師。

20世紀80年代初,在國外做訪問學者期間,馬祖光成功發現了「鈉雙原子分子第一三重態躍遷」新光譜。這是國際上首次觀察到這一譜區的螢光輻射。

然而,當時的外國專家認為,馬祖光的成果是使用國外的實驗設備取得的,在論文中把馬祖光的名字寫在了第三位。馬祖光據理力爭,最終,這項發現被認定只屬於他一個人。

「我爭的是國家的聲譽、國人的尊嚴。這是中國人做出來的,榮譽應該屬於中國。」馬祖光說。

馬祖光科研、治學極為嚴謹。受託主編一本雷射統編教材時,面對25萬字的書稿,他對每一頁、每一行,甚至每個標點符號都認真推敲,幾易其稿。大家都認為可以付印的時候,他建議再檢查一遍:「嚴謹是做學問最起碼的態度!」

從教數十年,根據國家發展需要,馬祖光不斷調整研究方向,先後提出雷射介質光譜、新型可調諧雷射、X光雷射、非線性光學技術、紅外雷射技術和雷射空間信息技術等多個頗具創新性的世界前沿科研方向。

在國際上首先實現雷射振蕩10項,發現新螢光譜區17個,首先觀察到非線性光學過程7種,首先觀察到了13個新譜區……馬祖光承擔了一批雷射工程應用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取得了一批處於國際前沿水平或國內開創性的科研成果,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專利以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1999年,學校推薦他參評院士,他卻要求把申報材料退回來。2003年,就在他去世前一個月,他還應邀為學生進行題為《做人與做事》的講座……

「一個共產黨員對黨、對祖國的愛是很具體的,具體在每一天怎樣去做人、做事和對待工作上」「人家的條件再好,都不如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好」……這是馬祖光生前樸實的話語,是他留給世間的精神財富。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16日 15 版)

相關焦點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鐵血戰士高文亮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新華社昆明10月18日電(記者王研) 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烈士陵園陳列室的「和平衛士」牆上,一級英模高文亮的面龐是那麼年輕。小時候,參與過淮海戰役的父親就教育高文亮要向黃繼光等英雄模範人物學習。1979年初中畢業後,高文亮主動報名參軍,在軍隊因表現優秀被任命為副班長,並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82年10月,高文亮退伍後成為硯山縣公安局一名民警。報到時,父親囑咐他:「你頭頂的國徽,是代表國家、代表人民的。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莫那•魯道——臺灣少數民族抗日英雄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俞作豫:凜然大義熱血長歌
  • 風雨巴山遺恨遠 至今人念大將軍(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鄒容的一生雖短暫,但他用《革命軍》將「革命」的思想灑向人間,向腐朽的專制政府發出了強有力的戰鬥檄文,他的一生是不畏艱險、勇於犧牲的一生。追尋鄒容的光輝事跡、探究鄒容的精神境界,本報記者近日專訪了辛亥革命史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嚴昌洪。
  • 葉挺:鐵骨錚錚 戎馬一生(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紀念園內挺立著一座策馬奮戰的雕像,上書「領導抗敵 卓著勳勞」,正是葉挺將軍鐵骨錚錚、戎馬一生的寫照。葉挺原名葉為詢,1896年生於廣東惠州一戶農家。啟蒙老師陳敬如為其改名「挺」,意為「人要上行、葉要上挺」,有挺身而出、拯救中華之冀。葉挺先後就讀於廣東陸軍小學、湖北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和河北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 英雄烈士譜丨王盡美:27年人生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王盡美:三首小詩與27年人生■蕭海川1925年8月,青島。病榻上的青年,面貌英挺、身材清癯,卻已是病入膏肓。2017年,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在90周年校慶時,將何香凝當年的辦學思想和理念「注重實踐,扶助農工」確定為新校訓,教育師生繼承廖仲愷、何香凝為民族復興奮鬥不息的革命精神,務實篤行,服務社會,情系農工,立志報國,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而奮鬥。
  • 一腔熱血 守護安寧(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據新華社電(記者韓朝陽)河南省洛陽市烈士陵園內,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烈士紀念碑巍峨聳立,人民好衛士、洛陽市交警支隊民警姚次會便安葬在這裡。1994年3月7日,姚次會被公安部追授「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雄模範」稱號。同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姚次會同志為革命烈士。姚次會自1971年參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以來,二十二年如一日忠於職守,先後7次不顧個人生命安危,制止滋擾事件,先後5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9次被評為優秀民警。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譚念:捨身為民好戰士
    譚念的英雄事跡傳開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原公安部邊防局為其追記一等功,並批准其為烈士,廣東省委省政府追授其「捨身為民好戰士」榮譽稱號。譚念生前執勤戰鬥過的崗位被命名為「譚念崗」,所在的班被命名為「譚念班」。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邰忠利:縱身一躍感天地
    整理烈士事跡的時候發現,當兵僅3年的邰忠利曾有過多次救人壯舉——2006年10月,邰忠利乘長途車返回連隊。一名乘客突發腦溢血,邰忠利立即把他送進醫院,用身上僅有的500元錢交了住院押金,還在住院單「與患者關係」一欄上鄭重填上「親人」。2007年4月,村民王春水家失火。
  • 捨生忘我 義無反顧(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同年,龐幫榮被江蘇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龐幫榮犧牲一個月後,南京警方將龐幫榮犧牲時所在的特巡警大隊武裝巡邏車組,命名為「幫榮號」車組。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由10餘名青年民警組成的隊伍,每天以夫子廟和新街口為巡邏中心,守護轄區安全。
  • 【英雄烈士譜】何寶珍:英勇堅決 為女黨員之傑出者
    4月5日清明節,紅網、時刻新聞從這一天起,推出「為了民族的復興英雄烈士譜」大型系列報導,紀念為了民族復興事業而奮鬥、犧牲的英烈,弘揚傳承英烈精神和社會正氣,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何寶珍。何寶珍臥室遺址。何寶珍故裡已打造為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
  • 《為了新中國——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出版
    為了建立新中國,成千上萬的革命烈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緬懷他們的英雄事跡,新中國成立後,各地陸續矗立起一座座豐碑,所刻碑文讓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一代代流傳。  為了讓更多當代人了解碑文背后豐富的革命歷史內涵,弘揚先烈身上承載的偉大民族精神,2020年9月,專欄文章由山東人民出版社結集出版,該書成功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臺灣少數民族抗日英雄——莫那·魯道
    甲午戰爭後,日本侵佔臺灣50年,寶島各族同胞自發組織起來,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頑強鬥爭,起義烽火連綿不息,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烈,莫那·魯道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莫那·魯道,1882年生於臺灣南投大山裡的霧社部落。這裡位於臺灣島中心位置,到處是深峻的溪谷和起伏的山巒,森林茂密,物產豐富,莫那·魯道和族人世居於此。
  • 為撲大火 一躍而下(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2016年10月24日,公安部批准駱春偉為烈士,並頒發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09日 15 版)
  • 柯佔軍:熱血青春 英勇無畏(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柯佔軍多次榮獲個人嘉獎,2012年12月,被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稱號。(記者姚兵)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楊鋼林:血灑120米英雄路 彰顯不滅警魂
    同年,楊鋼林被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稱號,被批准為「革命烈士」。在同事們心中,楊鋼林是公認的「拼命三郎」,每次偵破重大案件均自己帶隊。「只要是跟著楊鋼林出去執行任務,我的家人都很放心。」紹興市公安局濱海分局政治處主任金文江回憶說,「遇到危險時楊大隊總是說,你們是獨生子女,我家裡兄弟姐妹多,我先上!」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楊鋼林:血灑120米英雄路 彰顯不滅警魂
    同年,楊鋼林被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稱號,被批准為「革命烈士」。  在同事們心中,楊鋼林是公認的「拼命三郎」,每次偵破重大案件均自己帶隊。「只要是跟著楊鋼林出去執行任務,我的家人都很放心。」紹興市公安局濱海分局政治處主任金文江回憶說,「遇到危險時楊大隊總是說,你們是獨生子女,我家裡兄弟姐妹多,我先上!」
  • 「為了民族復興 英雄烈士譜」楊鋼林:血灑120米英雄路 彰顯不滅警魂
    同年,楊鋼林被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稱號,被批准為「革命烈士」。在同事們心中,楊鋼林是公認的「拼命三郎」,每次偵破重大案件均自己帶隊。「只要是跟著楊鋼林出去執行任務,我的家人都很放心。」紹興市公安局濱海分局政治處主任金文江回憶說,「遇到危險時楊大隊總是說,你們是獨生子女,我家裡兄弟姐妹多,我先上!」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豐碑不朽鑑忠勇——銘記犧牲在海地的...
    1月19日,8名烈士的靈柩由專機接運回國。  懷揣忠誠之心,肩負使命重託,他們出色地完成了一項項任務,用生命鑄就了維和的利劍。十年匆匆,我們從來沒有忘記過這8名可親可敬的戰友——
  • 【為了民族復興 · 英雄烈士譜】臺灣少數民族抗日英雄—莫那·魯道
    解放雙眼  用耳聆聽不方便閱讀的朋友可以聽語音呦今天的英雄烈士譜給大家介紹的是臺灣少數民族抗日英雄
  • ——紅色特工劉光典烈士英雄事跡報告會在北師大舉辦
    我們要堅守崗位,做「四有好老師」,把畢生精力奉獻給祖國的教育和科研事業,為了祖國更美好、民族復興夢而努力奮鬥!我想這才是我們緬懷先烈,紀念英雄的最好方式!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再一次致敬犧牲在臺灣的一千多位特工同志!——環境學院流域所環境所黨支部書記 李春暉老師英雄不會被歷史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