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如病毒來了!小兒腹瀉增加三成!

2020-12-26 央視網

諾如病毒來了!小兒腹瀉增加三成!

原標題:

  核心提示:所謂「新型病毒——諾如病毒」其實很普通,由其引發的病毒感染性腹瀉每年都有散發,眼下因為氣溫驟變等原因,廣州的小患者有所增加。

  最近一段時間,一則「新型病毒——諾如病毒進入高發期」的信息近日在家長中間、微信朋友圈傳播,引起很多擔憂。記者了解到,所謂「新型病毒——諾如病毒」其實很普通,由其引發的病毒感染性腹瀉每年都有散發,眼下因為氣溫驟變等原因,廣州的小患者有所增加。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消化科副主任醫師何婉兒介紹,以他們門診為例,腹瀉患兒環比增加了兩三成。

  南方的冬季易多發

  2014年11月,廣東省疾控中心曾發出風險提示:病毒感染性腹瀉季節性高峰殺到,並將持續至今年3月。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就屬於其中的一種。

  病毒性腹瀉又稱病毒性胃腸炎,是一組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大多起病急,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排水樣便或稀便等症,也可有發熱及全身不適待症狀,此類病毒雖然傳播較快,但影響較低,病程短,病死率低。

  何婉兒介紹,病毒性腹瀉中,最常見的是由輪狀病毒所致。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易感人群主要是2歲以下的小小孩,發病高峰在秋冬季,最典型症狀是先吐後拉,多數伴有發熱,兩三天後開始拉水樣大便。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病程較短,一般3~5天。

  另一較常見的病毒為腺病毒,也以小小孩子多見。再來就是最近較多發的諾如病毒,又叫諾沃克病毒,1968年在美國被發現,1995年,中國報導了首例諾如病毒感染,算是個「老」病毒了。諾如病毒喜冷怕熱,冬季正是諾如病毒等病毒感染性腹瀉的高發季節,人群對諾如病毒普遍易感,由於抵抗力和免疫力尚低,2歲以上的兒童更容易感染。和腺病毒類似,諾如病毒感染也有噁心、嘔吐、拉肚子、腹痛等症狀。

  病毒感染性腹瀉多為自限性疾病

  同時何醫生也介紹說,雖然輪狀病毒、腺病毒、諾如病毒等病毒感染性腹瀉的傳染性較強,以群發為主,好發於幼兒園、學校等人群集中地,但本身屬於自限性疾病,一般情況下並不需特殊治療,主要通過補液和飲食調理來控制症狀等治療即可。家長不能輕視,要做好預防脫水工作,但也不必過於恐慌。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謝丹宇主任醫師特別談到,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發生腹瀉時,一些家長往往在尚未弄清病因的情況下,就盲目地給孩子吃抗生素類藥物(即家長所說的「消炎藥」),他們覺得「有感染就得用抗生素」,當吃了兩三天仍是腹瀉不止時才過來醫院求治,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抗生素能夠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但它卻不是「萬能藥」,在沒有細菌感染的情況下就急著使用抗生素,等到孩子真正發生細菌感染性疾病時,那些真正的致病菌反而有了耐藥性,就會使治療變得更加困難了。而小兒輪狀病毒腸炎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對其不但沒有效果,濫用的話反而還會加重腸道內菌群失調,使得受損的腸黏膜修復時間延長,致使腹瀉時間延長,但是在臨床上將抗生素用於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的家長卻是屢見不鮮。

  因此,謝丹宇建議,當孩子發生腹瀉時,家長切勿急著馬上就使用抗生素,家長需要做的是留意孩子腹瀉物的性狀,並及時帶孩子到醫院,以便儘早通過病原學檢查來確診屬於哪一種腹瀉後,再制定對應的治療方案,做到對症處理,才不會延誤病情。

  做好衛生把好「入口關」

  病毒性腹瀉以糞、口傳播為主,也可通過接觸感染者及吸入患者腹瀉物或嘔吐物濺起的飛沫傳播。因此應對病毒性腹瀉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預防,把好「入口關」。

  廣東省衛計委建議民眾,首先要養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開避免交叉汙染等健康生活習慣;其次就是要嚴防病從口入。諾如病毒常見於貝類、蔬果等食物,例如生鮮蔬菜、瓜果被受諾如病毒汙染的水灌溉、清洗,可使病毒附著於表面;貝類在受汙染的水中養殖,也可通過濾食方式逐漸蓄積諾如病毒。因此吃瓜果前,一定要洗淨去皮;貝類海產品則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另外,目前常見的病毒性腹瀉中,只有輪狀病毒有對應疫苗。謝丹宇說,對於一些體弱兒或是腸胃不好的嬰幼兒,尤其是體弱的早產兒,或者是合併有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們來說,也可以在流行季節先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以降低發病的概率。

  如果小孩有嘔吐、腹瀉症狀,建議家長不要強行送到學校,以免傳播更多孩子,引起集體發病,應及時就醫。染諾如病毒的症狀主要是腹痛、腹瀉、嘔吐,但通常只會持續兩三天,在配合醫生治療同時,保持清淡飲食,但不要禁食,「多喝水多休息,病情就會有明顯好轉」,何婉兒特別強調多喝水,無論是患病前的預防還是患病後康復,喝水都有幫助。多喝水能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有益胃腸道運轉。還有天冷避免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

  春節臨近,胃腸型感冒也多發

  值得注意的是,感染諾如病毒後的臨床表現和感冒相似,因此不少患者並未就醫,或被診斷為「胃腸型感冒」。「胃腸型感冒」又是怎樣一種疾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胃腸專科副主任于濤副主任醫師介紹,此病最近也多發,不過門診以胡吃海喝的成年人為主。每逢節日前後,在胃腸門診、急診,急性胃腸炎、胃腸型感冒等相關患者明顯增多。

  患者一邊流鼻涕一邊嘔吐

  「胃腸型感冒」,從名字看既有腸胃反應、感冒症狀二者兼有,于濤介紹,此病大多由一種叫「柯薩奇」的病毒口或經呼吸道感染引起,有時還伴有其它一些細菌的混合感染。從臨床上看,患者大多會出現與急性胃腸炎一樣的消化道症狀,同時可伴有感冒的典型症狀,如:咽喉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發熱和全身酸痛等。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患者來就診時一邊咽痛咳嗽一邊嘔吐。

  「急性胃腸炎患者在起病之前大多有不潔飲食史」,于濤談到,這類患者最常見的原因是進食涼拌菜、燒烤、火鍋、剩菜剩飯等,這些食物容易被沙門菌屬或者金葡菌毒素汙染,導致胃腸道急性炎症,嚴重時也可出現發燒,但不會出現類似於感冒的呼吸道症狀。

  于濤表明,消化道症狀是胃腸型感冒與急性胃腸炎共有的,也是最為突出的表現。這一大類症狀由胃腸道炎症水腫或受到刺激所引起,主要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以及口乾、尿黃、頭暈等脫水的表現。

  「消炎藥」對病毒無效別亂用

  于濤提醒,胃腸型感冒與急性胃腸炎的患者大多在消化科門診和急診就診。檢查血常規可見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和糞便中發現白細胞增加均可以進一步驗證這類疾病的診斷。嚴重的患者還可以在抽血檢查時發現體內電解質紊亂。

  一些輕微的胃腸型感冒與急性胃腸炎是可以在一周內自愈的,有些較輕的急性胃腸炎甚至一日內即可緩解。但是胃腸道症狀明顯,有發熱、脫水錶現的較重患者還是應該儘早就醫,接受治療。我們常說的「消炎藥」是指殺滅細菌所用的抗生素,對病毒無效,因此在病毒感染所致的胃腸型感冒中較少使用,而是以護胃、止嘔、解痙止痛、止瀉、補充液體等對症治療為主。

  而急性胃腸炎,尤其是比較嚴重的患者就應該接受抗生素的治療,同時進行上述必要的對症處理。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使用靜脈注射治療的問題。其實,大多數的患者,只要能夠飲水,能夠進食粥和麵條,脫水錶現不明顯的,是不一定需要靜脈補充液體的,臨床上有一些口服補液的複合製劑,患者可以在家中通過口服的方式補充電解質及水分,不僅免去打針的痛苦,還可以節約醫療費用,更加方便、經濟。

  于濤最後建議大家,平日要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及清淡而容易消化的食物,住所多通風,少去人多擁擠且封閉的公共場所,杜絕不潔飲食,上述疾病是可以預防的。春節即將來臨,但願市民們歡度春節的時候,也要呵護好自己的小腸胃,以防「小小腸胃」鬧情緒哦!

  胃腸型感冒有啥症狀?

  消化道症狀是胃腸型感冒最為突出的表現,具體表現如下:

  1.噁心、嘔吐:噁心是由胃受到刺激引起的,嚴重的刺激會使胃部肌肉強烈收縮而出現嘔吐;

  2.腹痛:是患者就診的常見原因,胃炎會導致上腹疼痛,小腸炎症所導致的痙攣會使患者出現肚臍周圍的絞痛,頻繁的便意、肛門的墜脹感和左下腹的絞痛往往提示大腸炎症為主;

  3.腹瀉:就是俗稱的「拉肚子」,主要為腸道受到刺激而分泌出大量粘液,同時腸道水腫影響食物及水分的吸收,導致腸腔內的水過多,再加上腸蠕動增強,最終排出的大便變為稀爛便或者水樣便,排便前患者一般會有腹脹,也是因為腸內的水分過多所致;

  4.脫水的表現:由於食慾減退、嘔吐和腹瀉,導致水分大量丟失,導致脫水,這是病情嚴重的表現,需要警惕與重視。患者出現口乾、皮膚乾燥、頭暈、乏力,尿色加深變黃,尿量減少,這樣的患者應該及時就醫,不要拖延。

相關焦點

  • 腹瀉、嘔吐……小心諾如病毒在「作惡」!
    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是諾如病毒的高發期。諾如病毒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病毒,諾如病毒的易感染群集中在兒童群體,尤其是5歲以下的兒童,這也導致託兒所、幼兒園等地成為諾如病毒的流行地。清遠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鄧英表示,諾如病毒比較特殊,如果冬季出現腹瀉、嘔吐、腹痛這些情況就要考慮是不是感染諾如病毒,最好到醫院檢查。但是這個病毒也不可怕,因為大部分是自己能夠癒合的,症狀大部分比較輕,它的死亡率比較低。中國疾控中心消息顯示,諾如病毒感染主要發生在學校。
  • 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與在日本發現的札幌樣病毒(Sapporo-like Virus,SLV),正式名稱為札如病毒(Sapovirus,SV),合稱為人類杯狀病毒。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呈現高發。美國每年在所有的非細菌性腹瀉暴發中,60-90%是由諾如病毒引起。
  •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傳染性極強,傳播範圍廣,可在全球範圍內流行
    導語: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主要是由於諾如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患者的臨床症狀非常明顯,主要為噁心、嘔吐和腹瀉,一旦患病後應及時隔離,並且該病傳染性極強,可以通過很多方式傳播,例如食物和水的接觸傳播,但是多數預後良好,只有部分抵抗力弱者的可能會導致嚴重脫水的現象。
  •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高發季來了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高發季來了 2020-12-31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姓生活 | 小孩嘔吐、腹瀉, 小心諾如病毒感染
    ,糞便檢查也沒有查到白細胞,那麼極有可能是諾如病毒感染了。近幾年,諾如病毒感染時有小規模爆發,諾如病毒引起的是病毒性胃腸道疾病,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波及範圍廣等特點,是引起非細菌性感染性腹瀉暴發的主要病原。諾如病毒對惡劣環境抗性較強,具有耐低溫、耐酸等特性,不易滅活。
  • 浙大69人因嘔吐腹瀉就診,疑似諾如病毒感染!
    今天 浙大通報69人因嘔吐腹瀉就診 其中2人住院 經調查, 初步排除食物中毒, 疑似諾如病毒感染。
  • 東北大學多名學生嘔吐腹瀉:吃食堂飯菜感染諾如病毒所致
    位於遼寧瀋陽的東北大學近日有多名學生吃食堂飯菜後感染諾如病毒,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12月9日,遼寧省食藥監局在其官網發布關於預防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食品安全提示,冬季寒冷季節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高發季節,提醒該省公眾和各機構注意防護。
  • 流感、諾如病毒高發季這些病毒要注意 送您一份預防指南
    預防流感 沈江江 繪秋冬季節,是流感的高發期,也是諾如病毒多發季節。近日,兒科門診來了不少患兒。不過,記者從揚大附院了解到,相比往年,今年的流感患兒明顯減少,但家長和孩子仍需做好防護措施。在兒科門診小患者中,發燒、感冒的小患者幾乎佔了大半,還有部分患兒出現了腹瀉的情況。「一般來說,如果高燒不退而且39℃以上,血相也不高的話,我們才會考慮流感的可能性。」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宋靖介紹,今年得流感的小患者較往年有了明顯減少,主要是因為,今年不少孩子的防護措施都做得比較到位。但仍有不少孩子因為流感反覆,導致咳嗽、肺炎的出現。
  • 小兒秋季腹瀉多病毒感染 使用抗生素無效
    小兒腹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其好發於秋季。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成熟,脾氣不足,抵抗力弱,又經過了一個炎熱的夏季,而小兒多數愛貪涼而過食冷飲,使本來就虛弱的脾胃進一步受損,導致秋季腹瀉的發生。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後,病初幾乎每個孩子都有嘔吐現象,多數患兒有發熱,體溫多在38℃~40℃之間。
  • 秋冬季諾如病毒來勢洶洶,嘔吐、腹瀉別再以為只是單純的腸胃炎了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呈現高發。美國每年在所有的非細菌性腹瀉暴發中,60-90%是由諾如病毒引起。荷蘭、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也都有類似結果。在中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諾如病毒檢出率為15%左右,血清抗體水平調查表明中國人群中諾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 孩子發熱嘔吐腹瀉血象高,要先檢測諾如病毒嗎?
    近日,門診罹患嘔吐腹瀉病的孩子明顯增多了,大多數是好發於秋冬季的諾如病毒感染引起。但目前,諾如病毒的檢測主要是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進行,多數醫院還不能檢測化驗。 前天,兒科門診來了個「嘔吐發熱腹瀉1天」的3歲男孩,家長一進診室門,就著急地問:「醫生您這裡能檢驗諾如病毒嗎?
  • 諾如病毒來襲,各方行動起來
    進入11月以來,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聚集性疫情進入一波小高峰,一連串的地方「中招」。面對諾如疫情,我們該如何應對?近日,記者到部分醫院腸道門診探訪,並採訪了相關專家。每年入冬都是感染高發期11月30日,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門診「爆滿」。該院腸道門診設置在感染樓,與正常門診隔離開來,以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 諾如病毒冬季高發,會引發腹瀉等問題,但需要和食物中毒進行區別
    導語:隨著冬季的到來,諾如病毒也逐漸出現,實際上諾如病毒作為一種腸道感染病毒引起腹瀉等相應症狀非常常見。同時諾如病毒較普通的食物中毒有更強的傳播性,並且對於兒童來說諾如病毒很容易侵犯兒童的消化系統,進而引發兒童消化系統疾病需要格外注意。
  •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高發 四圖了解相關知識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高發 四圖了解相關知識】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流行的高發季節。諾如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腸炎的散發病例和暴發疫情的主要致病原。
  • 上吐下瀉——諾如病毒如何預防
    諾如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胃腸炎的病毒。諾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尤其在冬季多見。感染的群體主要是學齡兒童為主。而就在最近,多地都出現了校園內的集體感染事件,這背後的「罪魁禍首」就是諾如病毒。
  • 「嘔吐,腹瀉」?提醒:冬季謹防諾如病毒胃腸炎!
    腹瀉、嘔吐、噁心、發熱……近期,被稱「冬季嘔吐病」的諾如病毒胃腸炎疫情高發,有的學校或幼兒園甚至因此停課。諾如病毒是個啥?感覺入秋以來一直再刷存在感嘛?動輒讓學生「嘔吐,腹瀉」,停課停學的,自己卻有如此洋氣時髦的名字……江江蘇蘇這就來帶大家看看它的真面目!
  • 諾如病毒的了解和預防
    諾如病毒知多少 諾如病毒(Norovirus),又稱為膿融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病毒。 諾如病毒如何傳播? 諾如病毒的感染全年均會發生,人類是唯一已知的宿主。
  • 小兒腸炎突然來襲,腹瀉、脫水好幾天,如何預防才有效?
    小兒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胃腸炎、小腸炎和結腸炎,臨床表現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部分患者會有發熱以及裡急後重的感覺,所以也叫感染性腹瀉,腸炎按病程不同,分急性和慢性兩類。
  • 諾如病毒,防治攻略Get!
    諾如病毒 近期全國多地的急性腸胃炎性疾病 罪魁禍首就是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呈現高發。
  • 關於諾如病毒感染和嘔吐的15個答疑
    二、疫苗接種原因:隨著輪狀病毒疫苗的普遍接種,輪狀病毒性胃腸炎發病率顯著下降;而諾如病毒目前尚無疫苗來提供保護,所以胃腸炎中諾如病毒感染的比例會增多。至於為何冬季高發,尚無明確的解釋。「氣溫下降後,人們在室內活動的增加」也許是一個促發因素,但這只是一個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