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咳!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奮鬥,為她幸福,為她增光。」
這首廣為吟唱的經典老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全國勞動模範、陝西省鹹陽市武功縣后稷新田園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仙會的最愛,也是她在家鄉沃土上傾情「為她打扮,為她梳妝」的生動詮釋和寫照。
播種綠色、收穫希望。近年來,劉仙會先後榮獲「鹹陽市農業生產標兵」「鹹陽市最美農民」「陝西省勞動模範」「陝西省五一巾幗標兵」「陝西省三八紅旗手」「陝西省脫貧攻堅奮進獎」等獎項,2020年11月24日,她又喜獲全國勞動模範光榮稱號。
劉仙會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家女,生活的艱辛,磨礪出不服輸、敢拼搏的堅韌性格。高中畢業,她跟著父親在西安打拼,在其父多年營商的薰陶下,學到了經商之道,在看到了城裡人崇尚綠色蔬菜、追求健康生活商機時,她萌生了回鄉創業帶領鄉親共同致富的念頭。
2013年,劉仙會回到村裡與幾戶鄉親一同種植蔬菜,大膽嘗試南菜北載。歷經一年多的實踐探索,使原先小面積的蔬菜種植髮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蔬菜基地,並成立武功縣后稷新田園蔬菜專業合作社。為了解決蔬菜生產技術難題,她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立了長期技術聯盟,定期邀請專家教授進行蔬菜種植技術指導。
實踐中,她摸索出了合作社與貧困群眾「六統一」的合作方式: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機械播種、統一技術操作規程、統一技能培訓、統一產品質量標準、統一收購價格,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目前,在基地就業人員達96人,其中貧困戶23人,人均年務工收入達2.4萬元,合作社還帶動21戶貧困戶發展特色蔬菜面積28畝,戶增收2.76萬元,實現了精準脫貧、走上了致富之路。
特別是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她千方百計跑銷路、促銷售,及時將滯銷的幾十噸蔬菜銷了出去,確保了基地效益和貧困戶收益。貧困群眾感激地說:「仙會就像咱自家的女兒,處處為我們著想!」
蔬菜綠了,村子富了,村民笑了。截至目前,蔬菜合作社種植面積已達680畝,產量3000噸,產值1050萬元,形成了以特色蔬菜中華芥、菜心、芥藍等種植、批發、配送和零售為一體的發展新格局,蔬菜合作社以「優質的服務、良好的質量、合理的價格、快速的供應」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飲水思源、回報桑梓。劉仙會將本村家庭貧困、身有殘疾、年齡偏大的鄉黨,就近安排到蔬菜合作社,幹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工資待遇一視同仁。逢年過節,她都要挨家逐戶到殘疾、貧困村民家中看望並送上禮品和慰問金,使他們度過一個歡樂的節日。七年來,她主動參與扶貧幫困、捐資助學、抗擊新冠疫情等活動,累計捐款達20餘萬元。
學無止境,不斷「充電」。眼下,她就讀於北京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模本科班,在這個大學堂裡淬鍊提升自己幹事創業的潛能,以促進蔬菜產業發展壯大。
「下一步我將帶領團隊深耕事業、厚植產業,更好地做大、做強、做優特色蔬菜基地,提升蔬菜合作社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在現有蔬菜面積的基礎上,再擴大200多畝,力爭達近1000畝;對原有中小棚提升改造,建設一批高標準智能化無土栽培溫室大棚;在陝西省(武功)農產品加工貿易示範園徵地80畝、投資1.9億,建成集農產品加工、包裝、銷售為一體的新田園農業有限公司,力爭打造西北地區優質高端蔬菜生產銷售基地。」(工人日報通訊員張翟西濱 記者毛濃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