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隆 穿越雨港細品緩緩流逝的時光

2020-12-13 環球網

基隆市位於臺灣島最北端,是一個群山拱抱的港口城市,用「雨港」來形容基隆不足為過,基隆的雨像不測風雲一樣,即使是烈日當空,半小時或者幾分鐘以後說不準就會大雨傾盆。其實雨後的基隆更讓人心動,呼吸著微涼而潔淨的空氣,等待陽光從層層雲霧間透出,基隆沒有一般海港城市的喧囂繁華,雨後的溼潤感覺卻讓城市的質感精緻了許多。

忙碌的都市生活節奏難免讓人透不過氣,我們開始放慢腳步,尋找屬於自己的存在感。戀戀海風吹起了別樣思緒,我嚮往這裡的慢節奏生活,嚮往這裡淳樸的民風,同樣不能錯過百年老街和傳統的地道美食。在基隆,請細酌慢品那些緩緩流逝的時光和滋滋有味的生活樂趣吧。

活色生香的漁港風情畫

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地理位置,讓基隆坐擁臺灣省北部最大、最優良的漁港——八鬥子。八鬥子早期是一座海上孤島,沒有填海造陸之前,只有乘船才能到臺灣本島,傳說清朝雍正時期杜氏兄弟帶了十幾鬥米糧渡海,來到此地時只剩八鬥,故命名「八鬥子」。兄弟們以捕魚維生,逐漸形成漁村,成為當地人生活中不可缺乏的食物來源地。

半夜一二點的時候,人聲鼎沸,魚販子、大廚、觀光人潮都湧了進來,魚販急忙將新鮮魚貨擺出販賣,崁仔頂漁市的夜晚總是燈火通明,早上七點之後,竟是「人去樓空」的景象。「崁仔頂這條街很奇妙,白天不存在,晚上才存在。」義隆魚行老闆彭瑞祺一語道破崁仔頂的奧妙:「以前在運河旁邊有兩個階梯,讓載貨的小船靠岸卸貨,臺灣人稱石階為崁仔,加上卸貨上岸到樓梯上,所以就叫做崁仔頂。」

清末光緒十幾年間,崁仔頂開始有些魚行攤商做南北貨、生鮮、農產品生意,偶爾才做漁貨拍賣,直至1895—1898年日本整治好西川河後,魚行就從四面八方聚集到崁仔頂,日本人接管臺灣之後,拍賣方式從古代留下來的手勢議價演變成一種叫賣方式,拍賣員採用學徒制,學習辨別魚的大小、新鮮度、價值,訓練敏銳觀察力洞悉買賣家心理,最重要的則是和魚販、買家間的價格「拉鋸」了。能親眼看一看魚貨拍賣對我來說是件很有趣兒的事情,一筐筐的魚在地上一一排開,買家個個細細觀察這些魚貨,有人開始叫價,拍賣員在幾次詢問沒有更高的價格後確認魚被拍出。這裡是交易大宗魚貨的市場,拍賣聲此起彼伏,不論是遠洋魚貨,還是近海魚貨,都是成筐的交易。

與崁仔頂相比,碧沙漁港顯得袖珍許多。這裡是基隆新興的漁港,以休閒觀光為主,兩棟主體建築物分別是「漁市場」和「飲食街」,漁市場內匯集了數十家生鮮海產店,整齊規劃的攤位供應各式各樣的魚貨,在那裡除了能選購到剛捕撈的鮑魚、龍蝦、魷魚等海產品外,也可以買到養殖在水槽內的鮮魚,店家售賣的各式滷味及小食品更是讓人胃口大開,挑選完的新鮮魚貨還可以交給旁邊飲食街的店家代為加工料理。

碧砂漁港附近海鮮餐廳眾多,「漁品軒」的名號打響歸功於得了臺北市政府炒飯比賽冠軍的「冠軍炒飯」,泛著「金光」的炒飯秘密武器在於加入了飛魚卵,老闆曼玲姐解釋道:「加入飛魚卵後吃起來會有吃跳跳糖的感覺,所以大家給它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會跳舞的炒飯』。」曼玲姐一生跟漁村有不解之緣,「小時候家裡窮,爸爸出海捕魚賺錢養家,捕到的魚只能賣不能吃,那時我就發誓,長大後一定要想吃什麼魚就吃什麼魚。」童年夢想推動她開了這間餐廳。而陪伴她父親海裡來浪裡去一輩子的那艘船,如今功成身退兀立在店門口成為永恆的記憶,就像父親手上洗不掉的魚腥味兒,回憶起來也滿載著幸福。

和平島:海角遊樂園

和平島位於臺灣本島的最北端,是一座獨立的海島,而它與基隆連接的和平橋是臺灣第一座跨海橋。這裡是臺灣省北部最早有西方人足跡的地方,海濱公園內的海岸,有一處「蕃字洞」的歷史遺蹟,洞內巖壁曾刻有荷蘭文字,巖石屬於砂巖,毗鄰海邊,幾百年來受強勁的東北季風吹襲,洞內文字早已風化剝落。

蕃字洞的傳言是否屬實,已難考證,東北季風帶給和平島的卻是一種獨特的巖石景觀,海濱公園內奇巖異石林立,海岸奇特的海蝕地形景觀,如海蝕平臺、豆腐巖、海蝕溝、海蝕崖、風化窗、萬人堆等等,呈現出形形色色的樣貌。野柳地質公園的「女王頭」是最具負名的蕈狀石景觀,「女王頭只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我們這裡則是皇帝和他的三千佳麗。」嚮導生動地為我們描述著萬人堆。沿著步道一路上行,我們被沿途奇異的象形石吸引,完全沒有顧上遠處的風景,嚮導告訴我們,只有在濱海公園才能遠眺到呈正三角形的基隆嶼。基隆嶼在基隆八景中稱之為「杙峰聳翠」,隔海望過去,眼前的景色猶如一幅層次分明的寫意山水畫。

翻過山丘,如綠絲帶般的淺灘與海天連成了一片,如果不是天邊大朵的白雲作為分界線,天和海真是難以區分,陽光灑在水面上泛出晶瑩剔透的光。我們迫不及待地脫了鞋子,在淺灘上涉水而行,海水清洌極了,水底清晰可見,水面呈現出的綠色原來是淺灘的石頭上茂密地生長著海藻,那時誰也沒想到,它們將成為我們的盤中美味。

和平島生態富饒,除了魚貨,一年四季沿岸藻類繁生,冬生紅褐藻,春生綠藻,和平島人在每年中秋前端午後採集並製成海藻食品,全家人無分大小在一片綠油油的海蝕平臺上,頂著陽光時而埋頭採摘,時而閒話家常。在濱海公園裡還有一家有趣的餐廳名為「藻樂趣」,臨海而建餐廳主要食材便是海藻,要知道這裡的藻類有46種之多,店主人有著怎樣神農嘗百草的精神,才能為食客們挑選出吃起來既美味,又養生的藻類品種。在店主人的精心料理下它們更變身成為海藻飲料、海藻火鍋,甚至海藻水餃。

廟口夜市:美食不設防

為什麼基隆的美食特別繁盛?民間一直都有「北基隆,南臺南」的說法,基隆是臺灣發展最早的城市之一,因為靠海交通便利,有新鮮魚貨,讓基隆港一度成為世界第七大港口。許多外地人匯集於此做生意,人們富有了自然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基隆的餐飲生意人們必須用心去鑽研才能烹飪出五星級品質的美食,滿足挑剔的饕客們。如今,雖然當年的繁華早已逝去,但基隆人做美食的傳統卻因為臺灣人注重傳承的精神而延續下來。

基隆廟口夜市無疑是基隆知名度最高的景點,都說「到基隆不吃廟口小吃,等於沒到過基隆」。基隆廟口的「廟」指的是奠濟宮,奉祀主神為開漳聖王陳原光,由於奠濟宮位於基隆港直入之處,早年便是商業繁榮地,以它為中心,從仁三路到愛四路約四五百米的街道兩側聚集了300多個攤位,短短地呈「L」形這一段路,琳琅滿目的美食充斥整個街區,足以讓你花幾小時也走不出去。

既然古早味一詞起源自臺灣,我們深知去到這裡首先尋覓的是各式老店。「紀家原汁豬腳專家」招牌上寫著已經開店52個年頭,鎮店之寶當屬乳黃色湯汁的原汁豬腳了,「大骨熬湯7小時,再入豬腳,不加任何調味料,上桌時才加鹽水。」老闆為我們點破自創清湯原汁的秘訣。撥開人潮繼續前行,左手邊奶油香氣撲鼻而來,「老兵奶油螃蟹」讓我們停下腳步,錫箔紙包裹的螃蟹在上炭火爐上吱吱作響,上桌後迫不及待地扒開,奶油和黑胡椒味兒一竄而出直攻鼻腔,一個不留神,口水已經先於筷子落了下來。

不自覺地,蜜汁燒烤、蚵蛋包、排骨羹、大腸圈都已下肚,急需一碗愛玉冰緩解油膩。愛玉是長在險峻高山上的野生植物,愛玉子在水中經手工搓揉出來的黏液凝固成金黃色透明軟磚,無色無味,入口後依賴的是足夠的純度原液以及古法熬製的糖水還有適度的檸檬汁。60年老店「老林記愛玉冰」老闆告訴我們,基隆人不會讓你用吸管品愛玉,而是站在攤子旁,口就碗,分兩三次喝光,差別就在愛玉完整入口剎那的滑溜感,還有入口後酸甜冰鎮的快感。去夜市之前總幻想自己能成為大胃王,吃遍每個攤位的美味,無奈這只是美好的願望罷了。

小貼士:

1、中華航空推廣大陸旅客臺灣自由行,鼓勵旅客登錄中華航空網站加入華夏會員,併購買精緻旅遊產品,可多10公斤免費託運行李。

2、凡購買精緻旅遊產品,可獲贈來臺灣48小時免費wifi使用。(荊京)

相關焦點

  • 臺灣基隆 漁港小鎮中的「慢生活」
    原標題:臺灣基隆穿越雨港細品緩緩流逝的時光
  • 陽明山下的臺灣省省會,從雞籠到基隆,臺灣的進出港
    陽明山下的臺灣省省會,從雞籠到基隆,臺灣的進出港大家好,歡迎大家的閱讀。陽明山下的臺北到了臺灣,一問臺北,有些找不著北。咦,這是怎麼一回事,是不是這兒的街道複雜,容易迷路,使人分不清方向?2009年剛剛開始,從成都乘坐專機飛到臺灣的大能貓團團和圓圓,就住在這個動物園專門給它們修建的屋子裡。團團、圓圓,這兩個名字多好呀!盼望海峽兩岸早早統一,真正歡歡喜喜,團團圓圓。臺灣人民都愛大熊貓,都想團團圓圓。基隆位於臺灣島北端,是臺灣的北大門,也是臺灣第二大港。三面環山,港內水很深,是一個天然良港。
  • 基隆:港市合一的歷史見證臺灣滄桑
    基隆在清朝雍正年間就有漢人移居內港,在蚵殼港、石硬港及田寮港所衝激出的沙洲上過著「耕漁並耦,雞狗相聞」的生活。道光年後,歐美勢力東移,基隆因豐富的煤礦資源及優越的港口條件而成為中外通商史上的重要港口,清朝政府開始認識基隆的重要性,除了將行政層級提升為基隆廳之外,並進行實質上的建設。
  • 基隆特色民俗記
    2004年底和2005年9月先後兩次赴臺探親,特意回老家基隆看了六趟。在這六趟裡看到了以前居住過的地方,上小學時念書的校園,和妹妹一起玩耍過的公園,頭頂日光釣魚的漁港碼頭,學會遊泳的海水浴場……等等。在那些魂牽夢繞的地方,童年、少年時代的美好時光,湧現眼前,歷歷在目,好像就發生在昨天,令人感慨萬端。
  • 基隆:品不盡的人間煙火味
    基隆市位於臺灣島最北端,是一個群山拱抱的港口城市,用「雨港」來形容基隆不足為過,基隆的雨像不測風雲一樣,即使是烈日當空,半小時或者幾分鐘以後說不準就會大雨傾盆。在基隆,請細酌慢品那些緩緩流逝的時光和滋滋有味的生活樂趣吧。
  • 基隆市長林右昌推市港合作策略 盼成北臺灣新亮點
    華夏經緯網1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基隆市長林右昌5日與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張志清,籤署「基隆市港合作宣言」,以發展策略聯盟,推動市港共同招商,投資港灣周邊地區。    據報導,林右昌5日率領基隆市副市長林永發等基隆市政府團隊,拜會基隆港務分公司,並決定今後定期開會。林右昌說,基隆市港發展無法切割。
  • 一頁 | 基隆
    在北部臺灣眾多美景的激烈競爭中,基隆雖然比不了淡水的靜謐,但一定是北部最有特色的~充足的雨量讓基隆總有一種曖昧感
  • 臺南鹽水橋南老街,月津港緩緩時光
    導語:臺南鹽水橋南老街,月津港緩緩時光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月港灣,古城香,鬱鬱蒼蒼的草木之中見證了鹽水多少時光的風華。鹽水,這個鄉鎮對於生活在臺灣的我們並不陌生,每到元宵時節,臺灣有著大大小小的熱鬧慶典。其中最為著名的北天燈、南蜂炮所指的分別為平溪與鹽水。但元宵過後的鹽水有著什麼樣的光景,卻是顯少人知道的。
  • 基隆大雨 臺民眾:雨像用倒的
    受鋒面影響,北臺灣降下大雨,氣象局針對基隆市發布大雨特報,上午7時多基隆一陣雨勢,有民眾說「和颱風差不多,雨像用倒的一樣」。    曾姓民眾表示,上午7時多從住家暖暖幸福華城小區出發,開車上八堵交流道到基隆市區上班時,雨勢雖然很大,但並未發現積水情形,不過,路上車輛比以往來得多,車速約在50到60公裡,停等紅綠燈時稍有塞車,比起以往到市區時間約多出5分鐘。
  • 基隆軍港將在5年內遷移 讓基隆徹底脫胎換骨
    記者鄭清元/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臺「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宣布,基隆軍港五年內完成遷建,港區東岸將朝商業發展與市區結合,讓基隆市徹底脫胎換骨。    江宜樺昨率臺灣防務部長嚴明、臺「交通部長」葉匡時等人,在基隆港東五碼頭舉辦「港都再造,繁榮基隆」記者會,在會中宣布這項關係基隆未來發展的重大政策。
  • 基隆:奇麗的山海風光(行走臺灣)
    受這首歌影響,一些上點年紀的大陸人都對基隆有著美好的想像。遊基隆,若有時間慢慢行來、細細品味,定不會讓人失望。   天然良港 奇麗景觀   從臺北市區搭客運,半個小時左右就到了基隆。空氣中有海的味道和食物的煙火氣,老舊低矮的民居、狹窄的街道和現代化的貨櫃、塔吊、豪華郵輪比鄰而居,基隆的現狀讓人五味雜陳。
  • 臺灣基隆至福建馬尾首次實現直航[組圖]
    圖片說明:11月8日上午11:30,福州馬尾對臺客運碼頭,從臺灣本島基隆港出發並彎靠馬祖福澳港的臺灣籍客輪「臺馬輪」號,經過10多個小時的航程後,終於抵達此行的目的地圖片說明:2008年11月8日上午11:30,由馬祖經貿文化交流聯誼會理事長陳雪生先生帶隊,馬祖、金門及臺灣本島福州鄉親約500人搭乘「臺馬輪」從臺灣基隆經彎靠馬祖福澳港後抵達福州港客運碼頭
  • 「盛世公主號」基隆啟航 2018臺灣航季打頭陣
    國際知名豪華郵輪「公主郵輪」今年首度陸續派3艘豪華郵輪抵臺,8日先由旗下「盛世公主號」打頭陣,從基隆航行到日本衝繩。著名的盛世公主號啟航樂曲響起,吸引岸邊大批人潮歡送。(基隆市政府提供)圖片來源:中央網絡報 www.cdnews.com.tw (www.cdnews.biz)    華夏經緯網4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際知名豪華郵輪「公主郵輪」今年首度陸續派3艘豪華郵輪抵臺,8日先由旗下曾獲「亞洲最佳遊輪」殊榮的「盛世公主號」打頭陣,從基隆航行到日本,開啟2018臺灣母港航季。
  • 浙江與臺灣基隆間將實現客滾輪直航
    浙江與臺灣基隆間將實現客滾輪直航 2010年04月13日 09:1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來基隆色彩屋 9月14日吃港味烤肉趴
    (基隆市府提供/許家寧基隆傳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秋節烤肉哪裡去,2019基隆特色美食節首次將北臺灣最夯的打卡景點正濱漁港色彩屋舉辦彩色BBQ港味派對活動,打造中秋烤肉秘境,特搜15個基隆海味市集,搭配不插電音樂表演,帶領民眾徜徉樂海,感受基隆獨有港味派對。
  • 中國臺灣基隆變身「網紅城市」拍照打卡色彩繽紛獲讚賞
    基隆市正濱漁港懷舊碼頭色彩計畫榮獲「「中國臺灣基隆越來越美了!」這是生活在「雨都」的民眾每天都有的感受,從正濱懷舊碼頭的色彩遍布,到基隆東岸廣場獲得臺灣建築獎首獎,都市宛若新生般的展現不同意象,在美感與質感兼具的建築群象中,基隆就像打開「網紅濾鏡」般,處處都是值得打卡拍照的驚喜景點。設計與建築者之家基隆建構軟實力你能夠想像「未來的基隆」嗎?
  • 基隆蔣經國銅像修好了 是臺灣為數不多的小蔣銅像
    基隆蔣經國銅像修好了 是臺灣為數不多的小蔣銅像 2015-10-16 09:31:03在各方爭取下,臺灣「農委會」撥款將其修復完成,銅像重新俯視漁港。  臺灣「漁業署」漁港規劃科表示,修復只是初步工作,後續會請專家學者評估,配合整體景觀規劃,包括銅像是否重新上漆等,將列入明年度預算和工作。  蔣經國在1974年「行政院長」任內指示興建八鬥子漁港,工程分為兩期、兩個泊區,即八鬥子和碧砂,1988年竣工,成為北部最大漁港。
  • 基隆海生館動土 將展出300多種臺灣海洋生物
    基隆海生館動土 將展出300多種臺灣海洋生物 2015-02-09 13:42:46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2月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基隆海科館海洋生物展示館昨天動土,預計3年內完工,館內將展出300種以上海洋生物,吸引人潮。  海科館開館滿一年,但參觀人潮不如預期,很多人抱怨館內展示的都是標本為主,沒有像屏東海生館,有活生生、讓人開眼界的魚類可觀賞,去一次就不想再去第二次。
  • 基隆臺中高雄三港15日將同步啟動海運首航典禮
    基隆臺中高雄三港15日將同步啟動海運首航典禮 2008年12月12日 10: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交通部門透過各港協調有關航商,決定基隆、臺中與高雄港都將在當日上午10點舉辦首航典禮。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基隆有萬海、陽明、臺航、華榮4家公司船舶首航,將由臺當局「行政院長」劉兆玄擔任貴賓;臺中港是大聖船務的砂石船首航,將由臺中縣長黃仲生擔任貴賓;高雄港是長榮海運的船隻首航,將由臺「交通部政務次長」遊芳來擔任貴賓。
  • 臺灣基隆中元祭:東方人的「萬聖節」
    祭祀當晚,「潭美」颱風正進逼臺灣北部。受其影響,海面風浪漸大,但並沒有阻擋宗親們「放水燈」的計劃。今年輪值主祭的謝姓宗親會理事長謝木土笑著說,「要和老天爺賭一把,颱風來了,放水燈遊行照常舉行」。似乎是忘我膜拜先祖的民眾感動了天公,果然一夜沒雨,「放水燈」如期進行。除了水燈外,還有基隆市政府準備的萬響鞭炮和璀璨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