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3家!中小銀行扎堆上會,萬億級農商行闖關A股,掌門人剛剛到任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中小銀行A股上會潮湧!

證監會12月25日披露,廣州農商行將於12月30日上會。如果順利過會,這家萬億級農商行將成為第二家「A+H」上市農商行。

這也是近一個月以來第三家上會的中小銀行。在這之前,上海農商行、齊魯銀行已分別於11月26日、12月10日順利過會,重慶銀行則在12月18日取得A股IPO發行批文。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闖關」前,廣州農商行新任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建剛於12月10日到任。在這之前,他任職於另一家廣州本地銀行——廣州銀行,擔任該行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行長。

又一萬億級農商行A股上會

12月25日,證監會發布第十八屆發審委第183次工作會議公告,公布了六家上會企業名單,廣州農商行赫然在列,成為今年第5家A股上會的商業銀行。

此前招股書顯示,廣州農商行計劃登陸深交所,擬發行股票總數不超過發行後總股本的14%,即不超過15.97億股。

事實上,其A股上市計劃起於2010年。當時,改制並開業才1年的廣州農商行就正式啟動IPO準備工作,時任高管還表示「計劃兩年內在A股上市」。

相對於A股和港股,廣州農商行管理層當時更傾向於在A股上市。「囿於股東人數等監管要求,若在內地排隊上市時間太長,我們也考慮去H股先上市再回歸。總的來說,哪個快就先上哪個。」前述高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但此後該行上市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直到2015年,上市進程加快:該行H股上市申請在2016年底獲廣東銀監局批准後,立即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並於次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

完成H股上市的廣州農商行,也在2018年7月首次披露回歸A股的計劃,並迅速在廣東證監局完成上市輔導備案登記,接受中金公司上市輔導。2019年3月,該行向證監會提交A股上市申請,正式加入A股IPO排隊序列。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廣州農商行集團資產總額突破萬億元,躋身「萬億俱樂部」。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17.9億元,同比增長9.2%,淨利潤則同比下滑9.5%至33.2億元。

這意味著,如果順利過會,A股市場將迎來第二家萬億級「A+H」上市農商行。在這之前,重慶農商行已於2019年10月登陸A股市場,成為首家「A+H」上市農商行。

「新帥」蔡建到任不久

此番「闖關」A股前,廣州農商行新任掌舵人才剛剛到任。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根據廣州市委安排,廣州銀行現任行長蔡建出任廣州農商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他已於12月10日到崗。

現年47歲的蔡建,擁有豐富的銀行從業和地方監管經驗。1994年研究生畢業後,蔡建歷任建行廣州開發區支行行長助理、海珠支行副行長、省分行部門副總、戰略協助項目辦公室高級副經理等職,後轉任廣州市金融辦副主任、廣州銀行紀委書記。

2016年8月,蔡建出任廣州市花都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副書記,負責財政、國資、稅務、金融監管、空港經濟區方面工作,分管財政局、區金融局、區空港委。

到今年7月中旬,蔡建又以廣州銀行黨委副書記的身份出現在該行官網,後接任該行行長一職,其任職資格於9月初獲批。然而短短數月,蔡建就被調往廣州農商行。

在這之前,廣州農商行原董事長王繼康已於2019年7月辭職,後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此後,該行董事長一職暫由行長易雪飛代為履職。

值得注意的是,53歲的易雪飛早年也在建行系統工作,曾任建行汕頭市分行行長、東莞市分行副行長、佛山市分行副行長等職。兩名「老建行」又在廣州農商行相遇,搭班掌舵這家萬億級農商行。

截至目前,廣州農商行總股本約98.08億股。其中,廣州市政府通過廣州金控等十餘家國有股東合計控制21.27%股權,地產大佬朱孟依父子通過旗下企業合計控制該行6.58%股權。

此外,港股上市公司偉祿集團實際控制人林曉輝、蘇嬌華夫婦通過旗下企業合計持有該行3.685%股份;百年人壽作為該行H股基石投資者,持有3.01%股份。

中小銀行A股上會潮湧

公開信息顯示,廣州農商行是近一個月內第三家A股上會的排隊中小銀行,也是今年第五家上會銀行。

在這之前,上海農商行、齊魯銀行已分別於11月26日、12月10日順利過會;廈門銀行、重慶銀行則在7月16日、8月27日分別過會。

其中,廈門銀行已於10月底完成掛牌,重慶銀行則在12月18日取得A股IPO發行批文。其他兩家過會銀行尚未取得發行批文。

「發審委安排銀行上預審會和後面的發審會時,還是會考慮到銀行資產規模大小,這背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這家銀行的抗風險能力。」有券商資深保代表示。

除前述5家銀行外,目前還有14家中小銀行處於A股IPO排隊序列,包括5家城商行、9家農商行。除湖州銀行、廣州銀行外,其餘12家銀行均已進入「預先披露更新」狀態。

14家排隊銀行中,4家接受中信建投證券保薦,3家接受國泰君安保薦,中金公司、招商證券也各有2家保薦銀行正在排隊。

而從資產規模來看,有5家排隊銀行總資產不到千億。此外,排隊時間上,蘭州銀行、浙江紹興瑞豐農商行已經在排隊序列中候場超過4年。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8月以來,陸續有7家銀行A股上市過會,上市地點均為上交所主板。而上一家在深交所掛牌的上市銀行,還是2019年4月25日過會的蘇州銀行,距離此次廣州農商行上會已經過去20個月。

相關焦點

  • 萬億規模上海農商行IPO成功過會,年內過會的3家銀行...
    萬億規模A股農商行來了!11月26日晚間,證監會公告顯示,上海農商行首發過會。據此前招股書,上海農商行擬發行不超過28.93億股,募資淨額全部補充資本金。剛剛闖關成功的上海農商行,也是今年第3家A股過會銀行。在這之前,廈門銀行、重慶銀行A股IPO分別於7月16日、8月27日成功過會。
  • 上海農商行首發過會 A股中小銀行持續擴容
    11月26日,證監會宣布上海農商銀行首發獲通過。若年內能完成上市,它將成為今年A股第二家上市銀行。  Wind數據顯示,目前仍有16家銀行在A股IPO排隊中,其中13家審核狀態為「已預披露更新」,3家為「已反饋」,農商行佔比超過六成。
  • 100億中小銀行專項債落地廣東 粵財控股間接入股1家農信社和3家...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 北京報導首個地方政府發行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專項債出爐。12月1日,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2020年廣東省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信息披露文件》。
  • 2021年首家銀行過會:瑞豐銀行衝刺A股首家「浙江籍」農商行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 段久惠1月7日晚間,證監會公告稱,包括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瑞豐銀行」)在內的4家公司A股IPO獲審核通過。這也是今年首家過會的銀行,在2018年7月,該行因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被取消發行審核;時隔兩年再度衝刺A股順利過會,有望成為浙江省首家A股上市農商行。瑞豐銀行是浙江首批成立的農商行,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紹興地區是該行的大本營,在全國農商行系統中因零售和小微業務而揚名。
  • 銀行闖關IPO加速推進 資產質量承壓、恐難現「過會」高峰
    就在順利拿下發行批文的同日,重慶銀行在港交所發布補充公告表示,該行A股獲批發行股數不超過約3.47億股,這一發行規模對比招股書申報稿有所減少。在拿下批文後,重慶銀行就可以啟動招股工作,市場預計,若一切順利,重慶銀行將在2021年1月上市,有望成為明年第一家登陸A股的城商行。
  • 又有萬億資產農商行要來A股了 上海農商行首發事項26日上會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記者文景這家資產近萬億的銀行終於要IPO上會了。近日,證監會信息披露,上海農商行首發事項將於11月26日上會。這距離其首次披露招股書,已過去兩年。如果上海農商行後續順利過會,該行不僅將成為年內第2家、總數第38家的A股上市銀行,也將成為國內第9家A股上市農商行。
  • 上海農商行IPO「闖關」成功,發審委關注個人消費貸等三大問題
    11月26日晚間,證監會公告稱,上海農商行等5家企業首發獲通過。「闖關」成功的上海農商行是今年A股第3家過會銀行,在這之前,廈門銀行、重慶銀行分別於7月16日、8月27日成功過會。若上海農商銀行年內能完成上市,那麼它或將成為第九家A股上市農商行。
  • 上海農商行26日IPO上會 A股農商行有望增至9家
    證監會日前披露,上海農商行首發事項將於本周四(11月26日)上會。根據招股說明書,上海農商行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9.64億股、且不超過28.93億股,募集資金淨額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若該行順利過會,則有望成為今年第2家登陸A股的銀行,A股農商行陣營也將擴增至9家。記者注意到,當前A股正在排隊IPO的銀行有18家,且超過半數為農商行。
  • 農商行組團擠進信用卡市場 河南6家農商行開始發行信用卡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敏6月5日,河南省農信社正式發布了其信用卡品牌,首批參與發卡農商銀行共6家,分別是中牟農商銀行、新鄭農商銀行、蘭考農商銀行、洛陽農商銀行、伊川農商銀行、臺前農商銀行。
  • 結構性存款7個月壓降4.68萬億元 中小銀行完成年度任務難度不大
    銀行結構性存款7個月壓降4.68萬億元2018年以來,在資管新規落地、理財產品剛兌打破的背景下,我國結構性存款快速增長,同時出現產品運作管理不規範、誤導銷售、違規展業等問題。今年3月初,監管部門下發《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對結構性存款進行約束。今年6月,央行對部分銀行提出窗口指導,要求在今年9月30日前結構性存款要壓降至年初規模,並在12月31日前逐步壓降至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
  • 「抱團取暖」中小銀行兼併重組迎高潮
    併購重組步伐提速  日前,山西銀行籌備組發布的招聘公告顯示,山西銀行(擬籌)是通過對山西省內5家城市商業銀行進行重組合併後新設的一家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並透露計劃將在3年之內完成省內資源整合和網點布局。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包括四川、山西、陝西和河南等多地有7起中小銀行合併重組案例,數量超過往年。
  • 安徽4家農商行建立合作聯動機制 中小銀行抱團新模式?
    澎湃新聞記者 陳佩珍不同於中小銀行合併重組「抱團取暖」,安徽淮南4家農商行建立合作聯動機制謀求發展。據新安晚報報導,在12月初,淮南市轄區通商、鳳臺、淮河、壽縣四家農商銀行籤訂了合作聯動機制框架協議。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澎湃新聞解釋,4家農商行籤訂合作聯動機制框架協議,實際上是中小銀行鬆散型的「抱團取暖」。中小銀行鬆散型的抱團發展不涉及到銀行股權、整體架構等,這樣的合作會更容易些,但是約束力相對合併重組也會更弱一些。
  • 一連三家上市農商行參股同業 中小銀行合併重組帷幕拉開
    剛剛過去的6月份,三家上市農商行宣布計劃入股或參股設立農商行。「發展比較好的農商行入股規模小、實力弱的農商行,是農信系統比較普遍的一個現象。」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這種市場化的操作可以實現雙贏——「強」的農商行可以實現區域的擴張,「弱」的農商行可以引入資本金、管理經驗和人才,化解風險,實現更好發展。
  • 「抱團取暖」抗風險 中小銀行兼併重組提速
    中小銀行合併重組潮愈演愈烈。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僅11月至今,就有3家銀行正在積極籌建中。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資本補充推進,中小銀行之間的兼併收購將陸續展開,預計未來合併重組趨勢將更明顯。
  • 5家城商行合併重組 7家企業發起新農商行...
    12月15日,山西銀行更是以籌備組名義向社會招聘該行總行部門總助和管培生崗位人選,並表示該銀行成立之初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除了山西銀行密集開展籌建工作,山西農信系統的太原農商行也將誕生。12月8日,包括太原國投在內7家發起人企業籤署了太原農商行發起人協議。
  • NIFD報告:重視中小銀行一季度指標下滑 建議降息支持
    5月24日,央行研究局課題組在中國金融雜誌發文指出,面對疫情衝擊下的經濟下行態勢,城商行和農商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都弱於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鑑於城商行、農村金融機構是服務「三農」、中小微企業的骨幹力量,要高度關注這些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 又一家銀行要上會!千億規模農商行因這業務揚名
    來源:券商中國A股市場有望迎來首家「浙江籍」農商行。2020年12月31日晚間,證監會公告顯示,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簡稱「瑞豐銀行」)將於2021年1月7日首發上會。而在2018年7月,瑞豐銀行一度因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取消上會審核,衝刺IPO停在「臨門一腳」。據了解,該銀行以「下鄉進社區、轉型零售銀行標杆」為銀行業所知。
  • A股銀行再添新兵:上海農商行過會 去年個人消費貸暴增321.69%
    11月26日晚間,證監會網站發布公告,經過第十八屆發審委2020年第169次會議審核,上海農商行首發獲通過。《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發審委會議上,上海農商行對個人消費貸款餘額增長較快、表外業務規模較大、作為主發起行的35家村鎮銀行不良貸款率較高等問題進行了說明。
  • 安徽農信系統十餘人被查 中小銀行系統風險被「點名」
    在金融系統人事整頓的同時,財政部安徽監管局的一篇《中小銀行系統風險情況分析和建議》文章揭露了安徽省中小銀行總體經營情況。據媒體報導,12月9日,財政部安徽監管局在官網「調查研究」欄目公布了一篇名為《中小銀行系統風險情況的分析和建議》文章顯示,安徽省高風險機構集中在15家中小銀行,主要分布在安慶、蚌埠、宿州、六安、銅陵等地區。
  • 地方銀行補血加速 廣豐農商行定向發行說明書暴露不良率硬傷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吳限)在監管政策支持下,中小銀行核心一級資本補充提速。5月31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證監會已經披露了5家非上市銀行的定向發行說明書,同時接收了江西廣信農商行的定向募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