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男、媽寶女、娘炮男、乖乖女、扶弟魔等,每年各種熱詞,成為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這就是生活》裡,出現三個新的詞語:槓桿男、流水線女、漁夫男。
簡單的幾個詞語,生動的體現成年人目前的生活狀態。
槓桿男、流水線女、漁夫男
趙金子給身邊的同時起了幾個外號,分別如下。
槓桿男:指個人能力強,如果給他一個支點,就能夠翹起整個地球。
管一鶴,是公司裡的上司。為人冷酷,內心溫暖。
工作上,管一鶴的能力很強。在辦公時,兩耳不聞窗外事,靠自己把事情做到最好。因此,他被稱作槓桿男。
流水線女:工作按部就班,沒有想法,沒有激情,就像是流水線的工人一樣。
葉小白,公司新來的職員,做事和她的名字一樣,是個小白新人。
對待工作,他沒有管一鶴的能力。但她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放在工作上,對於生活方面,沒有絲毫追求。於是葉小白被稱作為流水線女。
漁夫男:指廣撒網,撈大魚的男人,類似像渣男一樣的人。
高山也是公司的上級人物,但和管一鶴相比,他做事隨心所欲、風流倜儻。
自己談過的戀愛,數不勝數,因此他被叫做漁夫男。
這種標籤,十分常見。諸如此類的還有,單身狗、打工人等。
簡單的幾個字,足以說明一個人的特徵,但這也反應出成年人的生活不容易。
成年人的現實生活
被貼上這些標籤的成年人,生活太不容易。
按照這三個標籤來說,很多人都沒有槓桿男的能力,也沒有漁夫男的花心,大多都是流水線女一樣的生活。
早晨大約七八點起床,洗牙刷臉,趕往公司上班,路上順便買一些餅、包子,解決早餐問題。
工作到十一點左右,準備點外賣,等外賣送到公司後,解決掉午餐問題。
下班與加班,成為一天最關心的問題。
下班早,可以回家追劇、打遊戲。下班遲,又得痛苦的進入加班模式。
簡單的一天,就像這樣過去了。
然而這樣的工作、生活還算好的了。如果再遇上不友好的同事、老闆,分分鐘能夠感受到地獄級別的生活關卡。
這,只是對於年輕的成年人來說,如果有了孩子,生活更是難上加難。
如果孩子剛剛出世,回到家還得換尿布,給孩子餵奶。
如果孩子上學,那每天還得給他輔導作業,光是這一點,就讓無數家長愁眉苦臉。
流水線式的生活,最可怕的一點是,看不到頭。
不知道流水線何時能夠停下,不知道流水線上的履帶,什麼時候能夠到終點。
誰不曾幻想過,美好的生活。
渴了有水喝,餓了有食物吃,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
每天都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打遊戲、出去旅遊看看世界。
但作為一個普通的「流水線式」的工人深知,這些夢幻的生活,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換來。
加油吧,打工人,相信自己,有一天也能夠過上夢想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