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經過中世紀的黑暗時期,文藝復興的曙光從義大利逐漸傳向了歐洲大陸。在此期間,在英國的土地上,出現了一位近代自然科學的締造者。
大家或許認為是牛頓,其實,在牛頓以前,還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走在了人類思想的前面,這個人就是弗朗西斯·培根。培根和牛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知道,自古希臘以來的學術傳統,都是非常重視道德哲學、政治哲學和神學,又非常輕視自然科學的,尤其是到了中世紀,自然科學基本上處於停滯階段。
培根第一個站出來,批判這種傾向。培根認為,正是這種傳統,妨礙了自然哲學的發展,使自然哲學處於幼稚狀態。培根從根本上批判了這種只注重內心,不注重實踐的觀點。
培根在《新工具》中,闡述了他的科學歸納法。正是這種科學歸納法,使他成為近代自然科學的締造者。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自然科學的研究中,科學方法是最基本的。培根在嚴格意義上說,應該是一個哲學家,但正如「哲學是科學的先導」一樣,他的方法直接催生了牛頓等一大批近代自然科學家的產生。
培根認為,歸納法是從事物中找出公理和概念的妥當方法,同時也是進行正確思維和探索真理的重要工具。要獲得真正的知識,歸納方法是不可缺少的。
比如他說:「我們的唯一希望乃在一個真正的歸納法。」小編也認為,歸納法就是為獲得真實證明的方法。其實,歸納邏輯,並不是在具體的自然科學的知識問題上研究,而是對自然科學的思想方法進行指導,是一種藝術的科學。
培根歸納法,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知識。而且,培根一開始,就勵志探索實驗方法的各種可能性,要做科學上的哥倫布,同時要引起別人的注意,使他們能把這些可能性變為現實。
這一點,培根沒有真正做到,但他的後輩艾薩克·牛頓做到了。牛頓的巨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開闢了大科學時代,其中所建立的經典力學的理論體系成為近代科學的標準尺度,牛頓成為最有影響的近代自然科學家。
由此可見,思想方法是多麼重要,小編認為,從思想的角度來認識,自然科學的締造者,不得不頒發給培根。大家認為是怎麼樣的呢?歡迎多多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