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55歲阿姨每天步行四五萬步做這件好事!肋骨骨折還惦記著……

2020-12-12 澎湃新聞

鄞州55歲阿姨每天步行四五萬步做這件好事!肋骨骨折還惦記著……

2020-12-09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麼早又出來巡邏了?你的傷好了嗎?」「不疼了,家裡呆不住,我就轉一圈看看!」一早,鄞州首南街道陳婆渡小區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徐武英笑著和居民打招呼。她口中的「轉一圈」就是檢查小區的垃圾分類情況,這是她每天的「晨練」項目。

55歲的徐武英

前陣子因肋骨骨折住院,

醫生叮囑她休息半個月。

今天剛好輪到她做垃圾督導,

她又回到了熟悉的「崗位」。

「我人頭熟,勸起來比你們管用」

她「自學成才」當上垃圾分類志願者

「我以前不懂垃圾分類,每次去丟垃圾都有些不好意思,現在『自學成才』,分得多了,自然就熟悉了。」說起自己當志願者的事,徐武英稱「純屬巧合」。

2018年,陳婆渡小區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對一個拆遷安置小區來說,垃圾分類並不容易,很多居民「我行我素」,該怎麼扔就怎麼扔。

「一開始我根本不知道怎麼分類,有一次去扔垃圾,當時垃圾督導的工作人員看到我分得不對,跟我耐心講解了足足10分鐘。」志願者的一次耐心指導打動了徐武英,讓她慢慢對垃圾分類多了一份認同。她萌生了一個念頭,利用空餘時間做志願者,為垃圾分類出一份力。「我人頭熟,我的話他們願意聽,勸起來比你們管用!」

徐武英開始自學,在社區參加垃圾分類講座,她還經常把自家生活垃圾拍照給社工,讓他們「找茬」。整整學了三個多月,2018年年底,她終於「上崗」了,成了一名垃圾分類志願者。

「過期藥品是什麼垃圾?」「這是有害垃圾!」「落葉是什麼垃圾?」「這是廚餘垃圾!」現在,每次有居民問起垃圾分類的問題,徐武英總能對答如流,但這背後卻是她的默默付出。

「老人有一項特別的「晨練」項目

微信運動中,每天走四五萬步

在「微信運動」中,徐武英每天晨練的步數高達四五萬步,在朋友圈遙遙領先。前兩天,她一天的步數達到52572步,讓人「望而卻步」。

原來,徐武英每天早晨都有一項特別的「晨練」項目——在小區轉一圈檢查垃圾分類。每個垃圾桶,她都會翻看一遍,檢查垃圾分類情況。沒有分好的,她就做二次分揀。有時候垃圾桶附近髒了,她就拿起掃把清掃,甚至用抹布擦拭垃圾桶。

這樣的「晨練」模式每天要耗費1—2個小時,這個習慣得從小區「撤桶並點」以後說起。

去年9月,陳婆渡小區實行「撤桶並點」,垃圾點位由46個減少到3個。剛開始,有些居民不習慣,經常在原先的垃圾點位投放垃圾,有些索性直接丟在地上。一時間,垃圾亂扔現象明顯。徐武英無意間發現後就開始了這項特別的「晨練」。「我每天去轉一轉,看到亂扔垃圾的就提醒一句,扔在地上的垃圾就撿起來,就當做早鍛鍊了。」

除了每天雷打不動的「晨練」,徐武英還定期參加垃圾分類督導。穿上紅色志願者背心,戴好口罩和塑料手套,對前來投放生活垃圾的居民進行宣傳指導,耐心幫助他們進行二次分類。

陳婆渡小區住著很多高齡老人,垃圾點位調整後,有些腿腳不便的老人扔垃圾有些吃力。

小區16幢住著一對高齡老夫妻,丈夫91歲,妻子石冬菊87歲。垃圾點位調整後,離該幢樓有些距離。徐武英擔心老人每天丟垃圾不方便,主動提供特別服務——上門收垃圾。

「本來想著有大件垃圾拿不動的時候,讓她來幫忙就行了,沒想到她每天來幫我們收垃圾,真是難為情。」石冬菊說,他們約定好,每天將垃圾放在家門口,徐武英會定時上門收垃圾。

前陣子,徐武英因交通事故導致肋骨有些骨裂,醫生讓她在家靜養半個月,但她卻始終惦記著垃圾分類的工作。在家休息了一周時間,輪到她做垃圾分類督導時,她又出現在垃圾桶邊上。「沒事,不疼了就好,做志願服務開心,好起來更快了!」她說笑著又開始給居民糾錯。

設計|鄉戀創意工作室

往期精彩回顧

娘家人@您:攜手防疫抗艾,這些知識要掌握「十三五」期間,我區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如何?「十四五」時期,又該怎麼實施?看完這些你就知道了...薪火她力量!鄞州這個共同體成立,為2萬多名婦女賦能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鄞州55歲阿姨每天步行四五萬步做這件好事!肋骨骨折還惦記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小區內電瓶車亂停放,89歲老人摔骨折,四五萬醫藥費該誰承擔?
    就比如下面這起糾紛,物業雖然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但就是沒法解決問題。事件經過2021年1月11日,浙江杭州。有位成阿姨找到記者,希望曝光89歲母親摔傷一事,向物業索賠。據了解,成阿姨的母親住在杭州濮家新村,半個月前在單元樓門口摔骨折。物業提供的監控視頻顯示,老人手扶了一把電動車,車子翻倒,老人也摔倒在地,目前已經花了四五萬的醫療費。
  • 每天走一萬步,對身體真的好嗎?50歲阿姨的經歷,值得借鑑
    現在每天睡覺前很多人都會有個儀式感,看看手機裡記錄自己今天走了多少步。甚至有些人變相地開始了走路的攀比,每天的排行榜都是關注的重點。養生走路是好事,如今更多的人加入了健身的隊伍。很多競走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日行一萬步就能延年益壽。
  • 首次公開:69歲院士,從脆性骨折到走路帶風,只因每天做對3件事
    肖院士,今年69歲,雖然為我國農業科技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同時肖院士自己也是一名重度骨質疏鬆患者,曾發生過兩次骨質疏鬆脆性骨折。從步入50歲開始,肖院士每次體檢都會被醫生告誡,他有骨質疏鬆症,平時飲食和生活習慣一定要注意。
  • 骨折拍了X線,為什麼還要做CT和磁共振?
    55歲後,身高逐年變矮,總感覺全身酸痛,說明什麼?住院醫師繼續詳細詢問病史、查體、閱片並繼續完善抽血、B超、心電圖等檢查,還安排了核磁共振,這時候黃奶奶忍著痛又不樂意了:「我都拍X片了,而且上一個月才體檢過,怎麼還要檢查跟照核磁呢?」
  • 55歲阿姨子宮只有20歲,愛上這3種食物,你的子宮或能保持「年輕」
    55歲阿姨子宮只有20歲,愛上這3種食物,你的子宮或能保持"年輕」北京的一位李阿姨今年已經55歲了,但是她看起來面色紅潤有光澤,氣質形象都非常好,一點也看不出實際年齡,跟女兒出門時常被認為是姐妹。近期她去醫院做婦科檢查,醫生跟她說,雖然她已經55歲了,但是子宮的「年齡」卻只有二十幾歲。李阿姨聽後覺得非常驚喜,也表示要想要自己的子宮年輕,跟我們平時的生活習慣是分不開的,要平時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多吃3種食物。
  • 50天男嬰肛門被插繡花針、肋骨顱腦骨折!原因卻成謎
    ▼近日,網上出現這樣一則新聞,出生不到兩個月的男嬰竟然兩次被送到醫院急診科,一次:肛門被插入繡花針,另一次:肋骨顱腦骨折,當時由於孩子受傷情況很可疑,醫院還報了警,但警方表示:通過做筆錄,並未見孩子父母有什麼異常,對於孩子肛門為何會有針插入,父母表示很懵,
  • 每天騎行200公裡,步行2萬步以上……奔跑吧!女騎手
    每天騎行200公裡,步行2萬步以上……昨天,記者就跟隨兩位女外賣員一起送餐,記錄下你我身邊真正的「女漢子」。太囧:常被問「怎麼還有女送餐員」她說,現在不僅堅持了下來,還挺滿意的,最看重這份工作的自由。做女騎手也沒少遇到囧事,對此張祺感慨良多。她說:「給顧客送餐時,遇到問的最多的一句是『怎麼還有女送餐員,沒搞錯吧』,有好奇的顧客還會多問幾句。」好奇的不止是顧客,一些商戶、同行,甚至大街上路過的人見了都會止不住問一問。「他們會覺得這是男人幹的活,怎麼一個女娃也來了,其實吧,我不怕吃苦,我也能幹。」
  • 肛門被插繡花針、肋骨顱腦骨折,50天男嬰兩度受傷原因成謎
    醫生發現,該男嬰顱腦多處骨折,因病情嚴重,立馬被轉入兒科重症監護病房。而就在10多天前,該院醫生還曾在這名男嬰肛門處取出一根3.5cm長的繡花針,由於受傷情況很可疑,當時還報了警。然而事隔半月不到,50天嬰兒為何再次離奇受傷?其父母表示:「我們也是懵的。」
  • 踝關節骨折,多久可以進行步行訓練?該如何有效進行訓練?
    骨折,在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有的人可能骨折較為嚴重,有的人則不算嚴重,修養一段時間後,就能逐漸恢復健康。在骨折當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踝關節骨折,不要小看踝關節骨折,每個人情況是不同的,要想更快地恢復健康,就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放鬆警惕。
  • 有人為摘這個東西,胸椎、肋骨多處骨折
    輔助攀爬的竹架子還沒搭起來,胡奶奶看著樹不高,爬起來不難,於是決定自己上樹摘。爬到一半忽然感覺手上一松,扯著的樹枝竟然斷了,腳底下的樹枝也發出咔咔的聲響。還沒等胡奶奶回過神來,已經從兩米多高的樹上摔下,後背重重地砸到了地上。
  • 78歲拜登與愛犬玩耍滑倒輕微骨折,醫生:或須穿步行靴數周
    78歲拜登與愛犬玩耍滑倒輕微骨折,醫生:或須穿步行靴數周 當地時間11月29日CNN報導,78歲的拜登28日與愛犬玩耍時扭傷右腳。
  • 每天10000步的意義
    每天10000步的意義2304-2020多年來,每天1萬步已經成為人們改善健康的一個標準線了,甚至演變成了一個運動量日目標。微信運動排行榜上暗暗在比較自己走路的步數,可是,你知道每天走一萬步的意義是什麼嗎?
  • 每天步行一萬步真的有益健康嗎?(雙語解密)
    小譯說經常步行可帶來許多健康收益,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走起來,對大多數人來說,步行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把每天步行一萬步定為目標,但我們真的需要每天步行一萬步嗎?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步行一萬步」這一概念在日本首次出現。There was no re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target. Rather, it was a marketing strategy to sell step counters.
  • 俄29歲鋼管舞者滑雪被大樹壓倒,全身17處骨折,現為永久殘疾
    據《鏡報》1月1日報導,29歲的俄羅斯姑娘瑪麗亞·西羅騰科,到2014年作為冬奧會比賽場地的羅扎庫託爾滑雪,結果卻被突然倒下的松樹砸中身受重傷,現在被登記為永久殘疾人。但是瑪麗亞頭部受傷,髖部多處骨折,被背部五根椎骨骨折,肋骨和肩部都有骨折,全身上下多達17處骨折。被救出後,瑪麗亞接受了三次重大的手術,現在她可以重新走路了,但是已經被登記為永久殘疾人。在此之前,瑪麗亞在新西伯利亞做鋼管舞者和演員,但是現在她的職業生涯不得不結束了,因為受傷後的恢復期,瑪麗亞增加了24斤的體重,無法繼續從事之前的職業。
  • 想減肥,每天步行一萬步會有效果嗎?到底應該怎麼走?了解一下
    因為現在各種社交軟體都出了檢測步數的功能,比如微信運動、QQ運動、微博運動等等,每個人都可以在這上面查看自己今天走了多少步,很多人因為看到今天走了好多步,都認為應該會有減肥的效果吧,有瘦那麼一點吧,但是一段時間下來才發現,不是不是所有人都瘦了的,每天步行一萬步,真的可以減肥嗎?
  • 【樂極生悲】一日本網友看電視劇版《死亡筆記》狂笑過度至肋骨骨折
    8日,一名日本網友在推特上寫道,自己因為這幾日肋骨部位的疼痛感與日俱增,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生活,於是就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自己骨折了。於是,他回想起自己三天前看電視劇版《死亡筆記》時狂笑的情景。當醫生問他,「啊,骨折了呢,大概清楚是因為什麼原因麼?」時,這名網友回答道:」是因為死亡筆記吧……」醫生不禁反問到「什麼?」,這名網友再次強調道「死亡筆記」。
  • 每天步行10000步合理嗎?正確走路方式很多人都不知道
    你今天走夠10000步了嗎?很多朋友都以為只要每日步行達到一萬步,就可以達到健康運動量,殊不知,這1萬步走對了是健康,走錯了就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走夠10000步,就等於健身了?每日步行達到一萬步,就可以達到健康運動量,殊不知這「一萬步」很有說法!
  • 老人逆行被公交車撞飛幾米遠,肋骨4根骨折
    11月26日,東莞一名76歲的老人在路上逆行時被一輛公交車撞倒,最終導致4根肋骨骨折,頭部嚴重擦傷。事發後,老人的家人在網上發帖,詢問公交車司機看到老人逆行時,為何不提前踩剎車或鳴笛?從老人家屬發表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司機在50米外時,老人是逆行的。
  • 竟遭越邊防人員打斷肋骨!
    ,另有至少1根肋骨不完全骨折,多處軟組織挫傷。    遊客自述  出入關均遭越方邊檢人員索要小費  這3名中國公民分別是28歲男子謝鋒(化名)、52歲的謝母陳美紅(化名)及謝鋒未婚妻任麗麗(化名)。  任麗麗發來的東興市人民醫院2月7日出具的診斷證明書顯示,謝鋒右側第3、4前肋及左側第4前肋骨骨折,頭頸胸背部多處軟組織挫傷,「該患者於2017-02-07入院在我院住院治療。現需要住院進一步處理」。
  • 右邊肋骨下隱隱作痛 導致右邊肋骨下痛的疾病
    如果做過腹腔手術,也可能形成粘連性腸梗阻。症狀是肚臍周圍一陣一陣疼,伴有嘔吐,嘔吐沒有消化的食物,摸起來肚子上有壓痛點(不定位置的疼痛,不讓摸)。7、腸痙攣這是肚子疼最可能的原因。孩子肚子疼絕大多數是小兒腸痙攣(腸子抽筋)造成的。造成腸痙攣的主要原因是吃得不合適(比如吃多了;吃了大量涼食物等)。醫治辦法是配合顛茄與非那根、撲爾敏等一塊吃,但一般沒有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