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優化營商環境專場新聞發布會。該局負責人介紹,今年1至11月份,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0.32萬戶,市場主體總量達到54.5萬戶,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實現了同比19.46%的增長,總量首次超過洛陽,居全省第三位。
據了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多措並舉,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市場準入便利化。將企業開辦的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發票申領等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實現開辦企業一窗受理、一窗發證、一日辦結。全面推行疫情期間審批業務「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預約辦」「上門辦」服務,將企業註冊登記、食品生產等涉及開辦企業的業務科室全部進駐市行政服務大廳。在市區設置5個個體工商戶智能審批終端,實現個體工商戶註冊登記「零門檻」、全程「無人化」、24小時不打烊。深化「政銀合作」,通過在銀行網點開闢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專區,為企業提供全過程、一站式高效服務。實行企業名稱和住所登記改革,推行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制,實行企業簡易註銷改革,推行企業簡易註銷「一網」服務。對省局授權的5類省級生產許可審核,實現當天申報、當天審核。
加快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對50項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實行首次不予處罰。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盡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的經營幹擾。推進企業信用建設,建立信用修復機制。強化權益保護,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系統12315平臺共受理各類消費者(含企業)諮詢投訴舉報90682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25.89萬元。加大執法辦案力度,查處無任何標識口罩40餘萬隻,累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246件,其中立案219件,均位居全省第一,並分四批曝光28起典型案件,優化了市場環境。
全面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強化智慧財產權戰略,目前,全市專利申請量4178件,專利授權量3303件,居黃淮四市第一位;全市商標申請量24324件,有效商標註冊量74307件,居全省第二位。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出臺《商丘市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將45家企業或組織分別列入省長質量獎和市長質量獎培育發展計劃;推行「網際網路+」智慧監管,執法人員藉助監管平臺可以對餐飲店的食品安全情況進行實時視頻監控;逐步實施「網際網路+電梯」,實現對電梯的遠程視頻監管,做到風險問題提前預警,事故救援15分鐘內到達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