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的順利澆築,京濱鐵路寶坻特大橋左線跨引灤入津輸水明渠連續梁(72+128+72)順利合龍,比計劃工期提前17天完成合龍任務,實現京濱鐵路全線最大跨度連續梁合龍,也是由中鐵一局承建的京濱鐵路一標項目所有連續梁全部完工。
京濱鐵路寶坻特大橋跨引灤明渠連續梁全長272米,其中主跨長度128米,左幅合龍段混凝土設計方量40.7立方米,採用C60補償收縮混凝土施工。此段跨引灤明渠連續梁左右幅分別位於在建的京唐鐵路兩側,右幅合龍段於9月4日已經順利合龍。該梁體採用單箱單室、直腹板、變高度箱型截面,上跨引灤入津輸水明渠。
由於引灤入津輸水明渠是天津市的城市供水明渠,環水保要求高,上跨該明渠施工難度較大,並且左右兩幅連續梁分別位於在建的京唐鐵路兩側,被列為本標段的高風險點位。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採用「掛籃+兜底防護」的全封閉施工法,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風險,同時減少了對下方明渠的影響。
京濱鐵路是連接京津之間第二條城際快速鐵路,設計時速350公裡,線路全長約172公裡。建成後,北京到天津濱海新區只需57分鐘。京濱鐵路寶坻特大橋跨引灤入津輸水明渠連續梁的順利合龍,為京濱鐵路橋面系施工和無砟軌道的鋪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一步推動了「軌道上的京津冀」的建設。
日前,《黨群心連心》欄目網民「鄭女士」留言:想問一下建設的京濱高鐵哪一年試運行?其中京津新城是預留站,還是肯定會在這一站停呢?
寶坻區區委回覆:經查,京濱鐵路目前正在進行建築方案徵集階段,預計2020年下半年開工,2022年9月30日與京濱城際鐵路同時開通使用。京津新城站是正式的鐵路中間站,具備上下乘客的功能,車站設置人工購票和無人購票設施,與其他鐵路車站功能相同。
經常來往於北京的乘客可能深有體會,京津城際買票難和餘票不足的問題,因此,京津二城際的建設計劃提上了日程,即京濱城際鐵路,其是服務於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的一條具有重要意義的城際快速鐵路。起點位於北京市通州區,終點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濱海西站。線路長171.74Km,其中與京唐城際鐵路共線段73.97Km,寶坻南站至濱海西站區段95.932Km。最高設計時速350Km/h。其中北京通州至寶坻站區間利用京唐鐵路(北京通州-寶坻)區段。具體位置:京濱城際北辰站東臨津薊高速,西臨津圍快速路,南臨永金水庫,北臨永定新河。2020年2月1日,天津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公示了《天津市中心城區北部地區部分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此次規劃的公示,首次透露了北辰高鐵站的詳細位置、建設規模。規劃圖中,灰色部分為區域交通設施用地,這即為京濱高鐵北辰站。北辰高鐵站位於外環北路與津榆公路交口處。北辰站規劃設計為「5臺13線」,是京濱高鐵天津段站點中,唯一的始發站點和臺線最多的站點。北辰高鐵站前廣場規劃了約23萬平米的商業用地。如今天津的高鐵站都是這種模式,把交通便利性與商業相結合,西站、南站均如此。前廣場還規劃有公共停車場、公交場站。北辰站後廣場規劃為防護綠地。與北辰高鐵站「對角」的位置,是一片「生態區」,這裡就是「銀河風景區」。根據新規劃,永金水庫面積達154萬平米,緊鄰水庫將建成124萬平米的「野區公園」。一個高鐵板塊,如果不能與城市其它重要板塊聯通,「功效」一定會大打折扣。因此,京濱高鐵北辰站還規劃有地鐵3號線延長線、地鐵7號線。2019年,天津發改委聯合九部委公布了重點建設任務。其中提到了:地鐵3號線北延至北辰高鐵站,全場7公裡,設站1座,建設年限為2023-2027年,目前處於前期手續報批階段。高鐵+地鐵,與現在的南站、西站、天津站「異曲同工」,北辰站也將成為天津重要的大型交通樞紐。小澱板塊在「外環補圓」完工後,將被劃入中心城區範圍,升級成北部新區。小澱鎮距離豐產河地鐵站1.6公裡,並且在地鐵3號線輻射範圍內,津濱城際北辰站建成後,將實現地鐵3號線與高鐵站雙軌道的輻射利好。大張莊位於北辰區最北端,整體規劃有一部分居住用地,4所幼兒園、2所小學和1所中學,以及一些商業配套和養老院等。區域內還遷房較多,目前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此前早些時候,京濱城際鐵路北辰站周邊區域規劃服務實施政府採購。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標。京濱城際鐵路已開工建設,其在北辰區設置有高鐵站,北辰區計劃以北辰高鐵站開通為契機開發兩側地區,為了能夠充分發揮京濱城際及北辰高鐵站的優勢,增加北辰高鐵站對兩側地區的帶動作用,同時弱化鐵路對兩側地區的分隔作用,需要對京濱城際鐵路北辰段市政工程進行系統性地分析研究,提前規劃預留穿越京濱城際鐵路市政通道,並將相關成果納入北辰區近期建設中,避免後期穿越京濱城際鐵路的施工難度,為北辰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打下良好基礎。北至北辰區界,南至北辰區陸路港園區,涉及京濱城際鐵路線路總長度約13.5公裡。(2)京濱城際鐵路與規劃路網交叉節點管線綜合規劃方案研究來源:津雲、網絡、看濱海綜合 | 編輯:生態夢網
商務合作丨billpalm(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