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考古舊事:揭示北宋東京城遺址「城套城,城摞城」奇特景觀

2021-01-08 人文使者

北宋東京城是中國古代的著名都城之一。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定都開封。經過北宋九帝168年的營建,使東京城不僅成為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一度成為「人口上百萬,富麗甲天下」的國際大都會。然而,由於歷代兵燹和黃河水患,使這座都城遭到了極大破壞,漫漫黃沙將其深深淤沒於地下數米之深,北宋東京城由此成了「千古之謎」,人們只能通過古代史籍的描述來追憶它昔日的輝煌。

1981年5月,開封市龍亭公園為籌建一處新的旅遊景點,擬在潘湖(龍亭東湖)中部堆砌一座假山。當湖水抽乾後,推土機在清理北中部湖底淤泥時,意外地發現淤泥下有大片古代建築遺蹟。由於該區域一直被史學界懷疑為北宋皇宮遺址範圍,一直密切注視工程進展的開封市博物館立即通知工地停工,並及時上報河南省文物局。

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對此高度重視,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莊敏專程來開封察看,並落實發掘經費,著名都城考古專家馬得志等一批專家也雲集開封。同年秋,受國家文物局委託,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開封市博物館聯合組成了開封宋城考古隊。

考古勘探工作從外城揭開序幕。外城,又稱新城、羅城,是北宋東京城的第一道城垣。據《宋史·地理志》和《東京夢華錄》等文獻記載:外城周長「四十八裡二百三十三步」,至宋神宗熙寧年間擴展至「周回五十裡一百六十五步」。

宋時的外城「其高際天,堅壯雄偉」,但靖康年間的兵燹,使外城遭到了極大破壞,城門樓櫓皆被焚燒。到了明代,外城已「僅餘基址,備防河患」。明末崇禎十五年(1642年)和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兩次大的黃河水患,則使外城深深淤沒於地下數米之深。

外城遺址的測探工作首先從西牆開始。在此之前,開封市已進行了大量的考古調查,得知開封西郊鄉的一些村名與外城有關,同時一些地段殘垣埋藏較淺。

根據史料記載,東京城東南有一汴河東水門,即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所繪的那座城門,因為汴水經此流至揚州,故該門俗稱「楊州門」。工作人員在考古調查時,發現在開封城的東南方有一楊正門村,據傳該村的名稱是由宋時的楊州門演變而來。聽村裡老人講,民國初年,在村西不遠處仍有「土城」露在地面少許,但具體方位已記不清楚了。有了這一線索,工作人員到村西不遠處的一座大院內進行區域普探,在其下1.5-3米處發現了城牆夯土。宋外城的東南角就這樣發現了。

原來,正是因為外城城牆夯土特別堅硬,而其兩側的土質較為鬆軟,地基的沉降不一,就造成了城牆上地面建築的裂縫。全長近七公裡的外城南牆的準確位置被很快測定和探明出來。同時,東牆的大部分殘垣也依據該方法基本探明。在勘探過程中,在南牆和東牆又相繼發現了北宋東京城的正南門——南薰門和戴樓門、蔡河水門、汴河東水門和新曹門等諸多重要門址。

裂縫現象不僅為尋找宋外城城牆提供了蹤跡,而且也促進了坐落在宋城遺址上的開封城區的地下文物保護,使迅速發展的城市建設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從而為古都的城市規劃提供了依據。由於開封城市建設遠遠超出了舊城區,人們又不了解地面下的宋城遺址埋藏,而工程前的地質勘探由於探孔間距較寬,很難發現地下城牆埋藏位置,所以許多建築物如廠房、學校、部隊營房、影劇院等往往建成後沒幾年就開始出現裂縫,裂縫有的寬達幾釐米,造成部分樓房變成危房或者報廢,甚至在有些居民住宅區高不及兩米的圍牆也出現了裂縫。

裂縫現象不僅存在於宋外城遺址範圍內,而且在開封舊城區的宋內城、皇城等遺址範圍內也有類似發現。曾有這樣一件事:80年代初,為迎接第六屆全國青運會的召開,上級撥款在舊城區北部修建了一座大型遊泳池。誰知遊泳池建成後不久,池底就開始漏水,滿滿一池水沒幾天就漏完了。開封市體委就委託考古單位進行勘探,原來,宋內城北牆遺址正好穿過遊泳池中部。有了這一教訓,市政府原準備在其西側投資數百萬元建造的開封體育館,因在擬建區域地基下探出了城牆遺蹟後,就將原基址北移數十米,以避開宋城遺址。經查,開封市有這種裂縫現象的大型建築多達上百處,這就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專門下文規定,以後任何大中型建築物在施工前必須經過文物勘探。該項規定的下達,為開封地下的宋城等重要遺址的保護奠定了重要基礎,而且也大大增強了古城領導人和市民的文物保護意識。

不久,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莊敏來汴觀察文物工作,得知這一重要發現後,連聲稱讚道:「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這種情況在全國還不多見。」

宋外城遺址的考古勘探發掘工作基本結束以後,開始難度最大的宋內城遺址考古發掘。宋內城和外城、皇城遺址相比,勘探難度最大。因為根據文獻記載,內城遺址地處人口稠密的開封舊城區,鱗次櫛比的建築和縱橫交錯的街道使考古工作很難開展。

更重要的是,該區域還有著難以逾越的三大困難:一是淤沙堆積厚。由於開封飽受歷次黃河水患,僅明、清兩代的淤沙堆積就厚達5-6米。二是遺址埋藏深。據測北宋文化層距地表深8-12米,其上還覆蓋著明代文化層、清代文化層和黃河淤沙,僅明、清文化層距地表分別深5米和3米左右。三是地下水位高。在開封舊城區,一般區域距地表深1.5-3米就開始出水,在龍亭附近僅0.8米深即開始出水。傳統的洛陽探鏟碰到上述難點就無法發揮作用,因而該區域一直被考古界視為「禁區」。

為了準確搞清內城的位置、範圍和殘存情況,工作人員翻閱了大量文獻資料,了解到金代末期金宣宗完顏御遷都開封期間,為抵禦蒙古軍隊的南侵,曾令宰相朮虎高琪將內城南、北牆向外擴展。因此推測,宋內城南、北牆的地面城牆在當時可能被剷平,最多只會保留地面下的城牆基礎,這無疑又給勘探工作增加了難度。經過勘探試驗,把埋藏在地下11米深處的內城北牆殘跡找了出來,證實金代末期曾將北牆剷平後向外擴展,所以該段城牆只剩下當時地面下的牆基部分。繼而又向其兩側延伸勘探,發現了內城北牆數百米的殘垣。在此基礎上,我們根據考古調查和古文獻的啟示,經過兩年的努力,探明了內城南、北牆的大部分地段和埋藏在今開封城東、西牆下的內城東、西牆遺址。

勘探表明:整個內城略呈正方形,南牆位於今開封市大南門以北300米左右的東西一線,北牆位於龍亭大殿北500米左右的東西一線,東、西牆基本上與現存的開封城牆東、西牆相重疊;四牆全長11550米,折合宋裡為20.63裡,與《宋史》等文獻記載的「周回二十裡一百五十五步」大致吻合,其周長較現存的明、清城牆略小。

北宋東京城遺址的考古勘探發掘,解決了學術界在宋城研究方面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此之前,人們只能依靠古代史籍對宋城進行研究,而古人對東京城千差萬別的描述,造成了史學界對一些問題的諸多爭議。據考古勘探實測,整個東京城的形制呈一南北稍長、東西稍短的長方形城池。另外,經考古發現的外城正南門南薰門遺址、內城正南門朱雀門遺址、古州橋遺址以及昔日宋皇宮範圍內的龍亭,正處於北宋東京城的南北中軸線——御街,其上正與今開封市區縱貫南北的中軸線相重疊。這表明自北宋以來的千餘年中,開封雖歷經劫難,但城市的中軸線一直未有大的變化,這種現象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是極為罕見的。同時,根據考古發掘和勘探解剖,證實了在開封民間廣為流傳的「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幾座城」這條民諺是正確的,揭示了開封地下宋城遺址「城套城,城摞城」的奇特景觀。

相關焦點

  • 開封城,城摞城,摞6城,2000多年城址未變:興也黃河,毀也黃河
    一、摞幾個城:開封城下共埋有6座城池 戰國時期的魏大梁城、唐代的汴州城、北宋東京城、金代汴京城、明代開封城和清代開封城。除魏大梁城因埋藏太深和勘探技術手段所限未能發現外,其餘5座城池均已相繼發現和初步探明。
  • 中國唯一的「城摞城」遺址位於河南的地下10多米深處
    作為文明古國四大建築之一,中國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也孕育了眾多的建築遺址,他流傳至今,已成為人們觀賞的風景區。由於地處中原腹地,自古以來,河南省佔據著獨特的地理位置,現在也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著名的洛陽古城和開封位於河南省。
  • 時間凝固在黃河泥沙裡 「城摞城」的開封地下摞著什麼「寶貝」?
    灰陶嬪伽□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周斌實習生劉曉晴八朝古都開封地下文物遺存豐富。開封作為中國北宋時期的首都最負盛名,因遭黃河多次淹沒城池,造就了開封「城摞城」奇觀。考古發現,如今的開封城下疊壓著六座城池。
  • 世界古城謎中謎,探秘開封城摞城
    大規模的宋城考古從此拉開帷幕。考古隊員繼續往下挖,果然在距地面8米深處,看到了北宋皇宮遺址----龐大的灰磚房基,空曠的殿壁走廊,殘垣斷壁,經考證,正是趙匡胤當年上朝的大慶殿。經過20多年的考古發掘,到2002年,省市考古部門鄭重宣布:在開封地下3-12米處,疊羅漢似的摞著六座城池---3座國都,2座省城,一座中原重鎮。依次是:魏國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東京城,金汴京城,明開封城,清開封城。
  • 開封城摞城博物館:每一層淤泥 都是一段歷史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 王韶卿 文/圖)「黃河泛濫兩千載,淹沒開封幾座城」。千百年來,黃河的多次泛濫給開封帶來無窮劫難,但也締造了今天「城疊城」的奇觀。地下疊壓的六座古代城池,數千年的歷史,八個王朝的更迭變遷都展現了古都開封的興衰變遷。
  • 河南開封 北宋鼎盛時期的皇城遺址
    東京開封地處黃淮之間,控引汴河、惠民河、廣濟河和金水河,具有便於漕運的優越條件,被宋朝定為首都,遂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北宋的東京城,在唐汴州城及後周東京開封府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和擴建。共有外城、內城及皇城三重。
  • 從北宋東京外城的考古發現談北宋時期的營造尺
    20世紀80年代,開封市宋城考古隊(現為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展了北宋東京城遺址的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在隨後發表的簡報中,公布外城周長約29120
  • 開封將建首座遺址博物館!位置在……
    6月9日,開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網對開封市城摞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北宋東京城順天門(新鄭門)遺址博物館建設工程設計方案進行批前公示。北宋東京城順天門始建於五代後周世宗顯德二年(955年),時稱「迎秋」門,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改名「順天」門。因向西直通鄭州且與內城上的鄭門相對,故又稱「新鄭門」。
  • 最全北宋東京汴梁城,不愧是濃墨重彩的畫卷
    北宋東京城,現已埋藏於地下的8—12米深處,我們可以通過「北宋東京城模型沙盤」來一睹它昔日「汴京富麗天下無」的風採。1000多年前的北宋東京城的城市布局,設有宮城、裡城和外城,大小相套,是一座典型的三重城格局。
  • 古早期的網紅開封,用城摞城,留下了獨特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黃河泛濫兩千載,淹沒開封幾座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古早時期宋朝的網紅城市開封的城摞城。,指的是在開封城裡經過考古人員的探究發現,這裡有一個將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疊加在一起的奇觀,開封就是這樣一座「城摞城」的城市,據了解在開封地下3-12米處,疊壓著六座古代城池。
  • (開封)中國七大歷史古都之一七朝古都開封
    [2][3]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歷經魏、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朝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古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也是著名的國畫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開封地處中原腹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多為粘土、壤土和沙土,適宜各類農作物種植。開封境域內,因黃河泥沙淤積使黃河河床不斷抬高,形成了河高於城的「地上懸河」。
  • 河南除了開封外,還有一市存在城摞城
    城摞城指的是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疊加在一起的城摞城奇觀。我國考古學家發現在古都開封地下3米至12米處,上下疊壓著6座城池。但在河南省,除開封市外,另一省轄市商丘市也存在城摞城奇觀。商丘古城已有四千多年的建城成史,現存地上的歸德府城於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動工,歷時八載,於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現存歸德府城之下同時疊壓著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元朝時期修建的歸德府城、北宋時期的陪都應天府南京城、隋唐時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漢時期的梁國國都睢陽城、周朝時期的宋國都城等6座都城、古城。
  • 外國小姐姐帶你看開封
    在中國, 沒有哪一座城市像開封這樣,與黃河的關係如此千絲萬縷、刻骨銘心。黃河之水哺育了開封人民,孕育了在中華文明進程中處於重要地位、對中國乃至世界現代化城市啟萌產生重要影響的北宋東京城。千年之前,開封經濟富庶、百業發達、文化燦爛、風華絕代。然而,由於黃河特殊的自然屬性加上戰爭和人為因素,也給開封多次帶來深重災難,甚至造成城毀人亡的人間慘劇。
  • 八朝古都汴梁,三十五年前的開封城
    ☆龍亭公園位於開封市中山路北端,按清萬壽宮布局而建的古建築群體,自南向北由午門(景區南大門)、玉帶橋、嵩呼、朝門、東西朝房、照壁、龍亭大殿、宋代蠟像館、東西垂花門和東西跨院、北宋東京城和皇城模型、北宋皇城拱宸門遺址、方亭、北門、東便門等組成。
  • 開封博物館研學線路和 研學課程斬獲兩項大獎
    原標題:開封博物館研學線路和 研學課程斬獲兩項大獎   本報訊
  • 盤點:開封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景點?你都去過嗎?
    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相繼在此定都,被譽為八朝古都。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都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 中國的東京-開封
    ,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史書更以「八荒爭湊,萬國鹹通」來描述當時大宋都城開封的繁華。
  • 清風拂面遊開封 作者:東籬舍人
    說其古老,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古稱「汴州、汴梁、汴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說其嶄新,如今開封市的15米以下才是原來的開封城,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有「城摞城」之說,該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
  • 金秋遊開封 賞菊汴梁城——開封旅遊線路推薦
    該景區是以北宋文化和八朝文化為景觀核心,大宋武俠文化為旅遊特色的多主體多景觀大型遊覽區,體現北宋時期的武俠豪情和市井風情。以大型水滸實景馬戰《三打祝家莊》、融入式實景劇《水滸街》為代表的武俠實景劇組成強大的實景演藝陣容,全天時覆蓋循環上演,為遊客打造武俠尋夢之旅。
  • 春遊開封清明上河園
    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嗎,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