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版圖下的政治規矩 吉爾吉斯斯坦騷亂難息的理由

2020-12-11 圖文觀世界

10月17日,吉爾吉斯政變(亦被稱為「第三次革命」)的餘波正逐漸趨於平緩。

隨著前任總統熱恩別科夫(Sooronbay Jeenbekov)宣布辭職,代總理扎帕羅夫(Sadr Zaparov)正式獲得議會任命,前總統阿坦巴耶夫(Almazbek Atambayev)、前總理巴巴諾夫(Omurbek Babanov)等人又被再次軟禁。這意味著長期政治失序的吉爾吉斯斯坦終於在一次劇烈的風波後,以政治環境的韌性維持了脆弱的平衡。

不過,吉國各地在此次政變之後也再次陷入了局部動蕩,從首都比什凱克到第二大城市奧什,多個城市都出現了反對派聯盟推舉的「人民市長」、「人民州長」與前任長官之間的激烈鬥爭。這種新舊首腦各自為政的局面,不僅與吉爾吉斯斯坦政變時期的無政府狀態有關,也和其國情密不可分。

當外界津津樂道于吉國人口不足七百萬,國際非政府組織卻有上萬個,據此認定該國「顏色革命」常在時,觀察者們或許應該深入這個年輕的古國,從吉爾吉斯斯坦的國土,以及該國南北兩大部族的惡鬥中,找出其政治失序、騷亂不息的深層次理由。

被拼接的國家

現代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的形成缺少歷史傳承,它是沙俄在19世紀徵服浩罕、希瓦等中亞各汗國之後,由蘇聯在1924年到1936年間不斷調整並創建的。這個被天山山脈從中一分為二、南北長期交通不暢的國家因此顯得突兀且對比強烈。

吉爾吉斯斯坦北部以楚河河谷為核心,包含楚河州、伊塞克湖州、塔拉斯州、納倫州和首都比什凱克,總人口約280萬,其主要居民以從事遊牧的吉爾吉斯人為主。位於北方的首都比什凱克距哈薩克斯坦邊境只有10公裡,該地是吉爾吉斯的經濟、文化中心,也因為地理原因深受俄羅斯與哈薩克文化影響。

沿比什凱克到託克馬克的楚河谷地地區有大批工礦企業,具備礦山,石油冶煉、有色金屬、電力能源及食品加工業等產業能力。較之南方,已呈現了一條突出的工業地帶,以薩雷巴噶什(Sary Bagysh,意即「黃麋鹿」)為代表的北方部族在當地具備支配地位,譬如吉爾吉斯斯坦的開國總統阿卡耶夫(Askar Akayev)就是該部族出身的。

到了吉爾吉斯南方,當地以費爾幹納盆地及周邊地帶為主體,包含賈拉拉巴德州、奧什(O’sh)州、巴特肯州,總人口約270萬。當地居民以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為主。其文化深受身處錫爾河和阿姆河流域,即「河中地區」中心的烏茲別克斯坦影響。

由於奧什州等地身處河中地帶的費爾幹那盆地這一富庶地區,因此,從沙俄到蘇聯時期,當地通過興修大壩、水庫、運河等水利設施,確立了以農業為主的布局。在浩罕汗國時期與薩雷巴噶什部族明爭暗鬥的奧什部族在當地頗有勢力。

南農北工的客觀環境導致吉爾吉斯斯坦北方經濟發達,在蘇聯時期,北方即因工業化大幅超越南方。蘇聯解體後,在北方領導人主導的政府推動下,北方進一步發展,而南方由於臨近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毒品、恐怖主義頻發地區,導致其在工業化以及招商引資等領域被北方不斷拉開距離。以至於在吉爾吉斯斯坦,北方人與南方人之間會相互以「壓迫者」和「毒瘤」互罵。在奧什等地,甚至有一些政要希望「回歸俄羅斯」或「自治」。

如此政治傳承

必須承認,吉爾吉斯斯坦在20世紀90年代曾經有過一段好日子。阿卡耶夫當局在蘇聯解體後迅速尋求和西方建立良好關係,進而嘗試引進了西方政治模式。這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一度因為價值觀被美國稱為「中亞的瑞士」、「民主發展模範」,作為回報,它從西方獲得了上億美元的援助和貸款。

但遺憾的是,阿卡耶夫很快就發現,在引入西方管理制度後,其權力被舊體制的既得利益者、地方豪強尤其是南北部族間的豪強分散了。對此,阿卡耶夫轉而實施俄羅斯式的總統制。

但由於吉爾吉斯斯坦南北人口相對均衡,南方部族不滿足於北方部族大權獨攬,這使得該國不得不確立另一項「南北均衡」的政治規矩:當總統是北方人時,總理應是南方人;當總統是南方人時,總理須為北方人。

譬如在阿卡耶夫執政期間,他任內的八位總理中有六人來自南方。當政治權力的爭奪有效利用並煽動了吉爾吉斯斯坦長期存在的南北對立時,該國的動蕩與衝突就難以避免。儘管在2010年6月27日,吉爾吉斯斯坦舉行全民公投,改總統制為議會制,但議會黨派反而給了部族豪強更多展示能量的機會。

事實上,發生在2020年的吉爾吉斯斯坦動蕩的起因其實也沒有超越該國的南北對峙問題。現任總統熱恩別科夫出自南方,此前被他解職並被送入監獄的扎帕羅夫出身北方,到2020年,出身北方的前總理阿布加濟耶夫(Muhammetkaliy Abulgaziyev)卸任後,他卻推舉了一名南方出身的總理。這種破壞規矩的行為已經引發朝野不快。在熱恩別科夫試圖借議會大選,繼續重洗該國政治布局之後,南北部族對峙帶來的強大影響就促成了此番「政變」的發生。

說到底,獨立近三十年來,吉爾吉斯人民在南北勢力集團的政治鬥爭中,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其政治更替在獨立國協國家內部是廣受詬病,莫斯科的觀察家們指出,吉國權利高層的每個人多少都有一些「犯罪經歷」,因此,每到政權交接時,新上臺的家族或集團甚至設法以法律等手段清算前朝。這種暴烈的局面與該國20世紀90年代時被西方稱為中亞「民主島」的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在雙方互不相讓,走上分裂與對抗後,一番撕扯後的妥協就可想而知。

出生在吉爾吉斯斯坦的詩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Yusuf Balasaguni)曾經在其長詩《福樂智慧》中留下「上天以敵制敵,從而了結了怨仇。敵對的雙方和睦相處,不再仇視,消弭了仇恨,再也不去你爭我鬥」的詩句,這可能也是該國破碎版圖下政治鬥爭循環往復的寫照。

相關焦點

  • 吉爾吉斯斯坦:失落的國家與破碎的「民主」
    1988年,許濤以俄語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復旦大學,更加專注於國別政治和地理文化。次年,復旦大學增派前往蘇聯的留學名額。在輔導員的推薦下,許濤選擇前往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攻讀中亞歷史方向的博士。「俄羅斯人將中亞問題研究得十分透徹。」 許濤在訪談中告訴全現在。因此,對於他來說赴俄研習中亞文化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 吉爾吉斯斯坦大規模騷亂 國內經濟困境是主因
    中廣網北京4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22時08分報導,從4月6日開始,在我國西部鄰國吉爾吉斯斯坦,一場沒有太多先兆的反政府騷亂迅速席捲多個城市,衝突之激烈為今年來所罕見。昨天,上萬名反對派支持者走上街頭,衝擊州政府大樓,圍攻總統府,佔領議會,並與軍警發生衝突,示威者還將第一副總理扎帕羅夫扣為人質,吉爾吉斯斯坦隨後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 吉爾吉斯斯坦南部騷亂造成187人死亡1918人受傷
    新華網北京6月1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根據吉爾吉斯斯坦衛生部16日的最新統計,在吉南部騷亂中死亡的人數已升至187人,受傷者達1918人。吉臨時政府稱,前總統巴基耶夫的支持者已供認參與策劃南部大規模騷亂。吉衛生部說,截至目前,奧什州的死亡人數為140人,賈拉拉巴德州為47人。
  • 吉爾吉斯斯坦暴亂亡數百人 近8萬人逃離家園
    圖為在騷亂最嚴重的奧什市的一條主要街道上,豎起了一道寫有吉爾吉斯區的路障。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6月14日援引吉爾吉斯斯坦官方通訊社的報導稱,該國南部的持續騷亂已經造成至少114人死亡,1458人受傷,同時接近8萬名難民逃離吉爾吉斯斯坦進入鄰國烏茲別克斯坦。
  • 吉爾吉斯斯坦華人囤積食品防不測(組圖)
    本報訊北京時間7日晚22時,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一些華人留學生和華商對記者介紹了該國發生騷亂的局勢。記者了解到,在吉華人生活暫時沒受到太大影響,但是人們普遍擔心局勢持續惡化,已經開始囤積食品應對不時之需。
  • 吉爾吉斯斯坦騷亂_新聞頻道_騰訊網
    11月9日,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巴基耶夫籤署了旨在重新界定議會與總統權力的憲法修正案。新憲法加強總統權力  12月19日總理庫洛夫及其領導的內閣突然集體辭職,為解決由此引發的政治危機,吉總統巴基耶夫要求議會重新修憲。吉爾吉斯斯坦議會通過了幾經修改的新憲法。新憲法加強了總統的權力,議會和政府的權力則有所削弱。
  • 吉爾吉斯斯坦代總統:俄語的官方地位不會改變
    當地時間21日,吉爾吉斯共和國代理總統薩德爾·扎帕羅夫表示,俄語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官方地位不會改變。扎帕羅夫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1日報導稱,扎帕羅夫當天會見了俄羅斯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尼古拉·烏多維琴科。吉政府新聞局發布消息稱,在會晤期間,扎帕羅夫承諾,根據《吉爾吉斯共和國憲法》,俄語仍然是官方語言,沒有人打算改變其地位,「扎帕羅夫請求增加俄語教師的數量,以教育吉爾吉斯斯坦的農村居民。」扎帕羅夫強調,吉爾吉斯斯坦和以前一樣,重視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與俄羅斯聯邦的戰略夥伴關係及聯盟關係。「我想強調俄羅斯聯邦在穩定吉爾吉斯斯坦國內政治局勢方面的特殊作用。
  • 吉爾吉斯斯坦騷亂,反對派武力奪取首都市長權力,幕後黑手是誰?
    據俄羅斯「軍事理論」官網10月6日援引吉爾吉斯斯坦通訊社(АКИpress)報導稱,佔領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市長辦公室的人宣布,若什別克·科耶納利耶夫(Жоошбек Коеналиев)將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市長,然而市長阿齊茲·蘇卡爾瑪託夫(Азиз Сукарматов)並沒有遞交辭職信
  • 吉爾吉斯斯坦是個怎樣的國家?
    政治局勢不穩吉爾吉斯斯坦位於中亞地區,是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之一,至今仍時有面臨民族衝突、叛亂以及經濟問題等發展風險。自獨立以來,這個國家經歷了反覆的、命運多舛的年月。現任總統阿爾馬茲別克·阿坦巴耶夫的任期只有一屆,他正尋求2017年任滿後繼續留任的途徑。
  • 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阿坦巴耶夫呼籲現總統熱恩別科夫辭職
    12日,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阿坦巴耶夫發表聲明,呼籲現總統熱恩別科夫辭職。 阿坦巴耶夫說,10月5日的騷亂後,國內反對派內部出現紛爭,沒有注意到熱恩別科夫已在其政治集團的幫助下重新開始鞏固地位。 阿坦巴耶夫說:「顯然,索隆拜·熱恩別科夫騙取了10月10日在他支持下當選總理、人望很高的政治家薩德爾·扎帕羅夫的信任。」他表示,擔心新總理會受到欺騙,威信受損。
  • 世界歷史:吉爾吉斯斯坦有哪些風俗習慣呢?
    吉爾吉斯斯坦全稱是吉爾吉斯共和國。位於中亞東北部的內陸國,東南和東面與中國相接,北與哈薩克斯坦相連,西與烏茲別克斯坦接壤,南與塔吉克斯坦接壤。國土面積19.99萬平方公裡。吉爾吉斯斯坦位於歐亞大陸的腹心地帶,不僅是連接歐亞大陸和中東的要衝,還是大國勢力東進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經之地。吉爾吉斯斯坦政治體制為單一制和議會制。
  • 2010年吉爾吉斯斯坦發生騷亂--國際--人民網
    本月27日,吉爾吉斯斯坦將就新憲法草案舉行全民公決。為保障全民公決順利舉行,以奧通巴耶娃為首的吉臨時政府調用了全國各地所有軍警部隊,並發動了史上罕見的宣傳攻勢。而為破壞全民公決,各種反臨時政府政治力量也不遺餘力製造事端,營造「恐怖氣氛」,給選民施加心理壓力。
  • 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有何矛盾,為何兩國不對付
    文/寂寞的紅酒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是中亞的兩個國家。兩國是鄰居,但也是冤家。在外界人的眼裡,中亞五國是一家人,都是團結的小夥伴,所以關係肯定非常和睦。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比如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這兩國的關係就不怎麼樣,兩國甚至多次發生衝突。據說,幾百年前只要是吉族人和烏族人狹路相逢,哪怕隨口說一句「麥子」,只要發音不對,立刻拔刀相向。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有何矛盾,為何兩國不對付?
  • 2004年「伊斯蘭解放黨」製造安集延騷亂始末(圖)
    在烏茲別克斯坦政府採取果斷措施後,烏東部城市安集延發生的騷亂漸趨平靜。然而,14日又傳出消息,大約6000名烏民眾試圖逃往吉爾吉斯斯坦境內,遭到烏邊防人員阻攔後,一些人焚燒了一家警局,砸毀了數輛警車。烏局勢再次牽動周邊的神經。
  • 「南北衝突」持續一周,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去哪了?
    對於吉爾吉斯斯坦眼下的局勢,熱恩別科夫並不陌生。2010年主政奧什州時,他就曾有過「平亂」經歷。熱恩別科夫從政以來一直「堅強」「低調」「務實」,在應對此次變亂的過程中,他也延續著這樣的風格。 熱恩別科夫出任政府總理時,是吉爾吉斯斯坦經濟發展最好的時期。但眼下這場變局和危機恰恰與全球疫情背景下糟糕的社會經濟形勢有關。
  • 傳:烏安集延地區騷亂再起(組圖)
    本報專稿據美聯社報導,6000名試圖逃進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烏茲別克斯坦人14日燒毀了該國東部安集延市的一座政府建築,並襲擊了邊防人員。  目前沒有關於傷亡人員的最新報告。據吉爾吉斯斯坦一名官員透露,騷亂發生在安集延市以東60公裡的一座村莊。當時6000名烏茲別克斯坦人試圖逃進吉爾吉斯斯坦邊境。
  • 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市長宣布辭職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0日消息,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市市長蘇拉克馬託夫當天在記者會上宣布辭職。蘇拉克馬託夫自2018年起開始擔任該市的市長。比什凱克市暴發抗議活動後,蘇拉克馬託夫曾於10月初宣布辭職,但隨後改變了辭職的主意。
  • 詩仙李白的家鄉吉爾吉斯斯坦發生大事
    簡單說下,就是這麼個過程:——5日深夜,議會選舉結果引發暴力遊行,進入警民對峙;——6日凌晨,前總統阿坦巴耶夫的兒子帶領示威者佔領總統府與議會辦公大樓——"白宮";隨後示威人群衝擊並佔領了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辦公大樓
  • 臺灣政治版圖大挪移,國民黨翻盤難
    但「罷韓」的後續效應遠未停止,在國民黨持續勢衰、提振乏力的困境下,綠營已開始為收復地方版圖而磨刀霍霍。 「罷韓」後緊接而來的將是高雄市長補選,民進黨推派陳其邁出戰已是呼之欲出,憑藉「大選」高得票率、八席「立委」全壘打以及「罷韓」成功的政治熱度,綠營對「光復高雄」勢在必得。
  • 吉爾吉斯斯坦全民公投進展順利 治安情況穩定
    本報比什凱克6月27日電 (記者陳志新)吉爾吉斯斯坦過渡時期總統、臨時政府總理奧通巴耶娃27日晚宣布,當天舉行的吉全民公決通過了新憲法草案。奧通巴耶娃當天晚上在議會大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是歷史性的一天,我們通過了新憲法。由此,我已正式成為過渡時期總統,併兼任政府總理。」她表示,吉爾吉斯斯坦很快將舉行議會選舉,所有的合法政權機構將於今秋組建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