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大的瓷器藝術博物館所藏青花瓷是用精兵團換來的?

2020-12-19 文藏

奧古斯都大力王收藏的康熙纏枝牡丹紋瓜稜將軍罐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博物館藏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是歐洲最大的瓷器藝術博物館,前身是著名的奧古斯都大力王收藏的茨溫格爾宮瓷器走廊。

奧古斯都大力王的收藏清單第一卷第三章 721年第一章收藏總目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博物館授權出版

奧古斯都是邁森皇家瓷器收藏創始人。現通過珍貴文獻解讀,還原17~18世紀中西文化交流盛況歷史上的重要一環。

奧古斯都大力王的收藏清單第一卷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博物館授權出版

收藏和展示東方瓷器,是17至18世紀歐洲上層貴族奢華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們無法確切的證實奧古斯都大帝從何年開始收藏中國瓷器。

奧古斯都大力王收藏的康熙棒槌瓶 高約53釐米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藏

從皇宮秘籍文檔中,我們找到了一些重要的線索。1709年,約翰·弗裡德裡奇·波特哥(1682~1719)受命重新編寫奧古斯都大帝的「白金」收藏清單,當時所謂的「白金」泛指價值連城的中國瓷器。

1721年清單中青花瓷符號與編號

一份叫「allergn mǖndliche order」文檔提到從Eimen的宮殿中轉移8件中國白瓷,目的是將皇宮收藏的白瓷與青花瓷器區分開來。

1725年奧古斯都大力王定製的邁森仿中國五彩餐具

這8件瓷器中有一件德化的白瓷觀音和一把宜興的紫砂壺至今仍展示在茨溫格爾宮博物館。

奧古斯都大力王在德勒斯登易北河畔修建的「日本宮「

最遲1709年之前,他開始收藏中國瓷器。奧古斯都大力王開始系統收藏中國瓷器的時間應該在1715年前後。

奧古斯都大力王收藏的康熙五彩棒槌瓶《四妃十六子》高53釐米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藏

1717年,極度迷戀青花瓷的奧古斯都大力王從首相佛萊明處得知,北部普魯士攝政王威爾·漢姆一世收藏了一批體量巨大的中國青花瓷。

奧古斯都大力王收藏的明代克拉克瓷器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瓷器、屏風和家具拍賣 德國柏林民族博物館東南亞館藏

因為要得到這批瓷器,奧古斯都大力王作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以波蘭·薩克森部隊的一個兵團(約600名龍騎兵)來換取威爾·漢姆一世的151件大型中國青花瓷,這是中國外銷瓷貿易史上最為昂貴的一次交易,這批瓷器就是後來的「近衛花瓷或龍騎兵瓷」。

茨溫格爾宮瓷器走廊上的「近衛花瓷」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瓷器走廊外景

看到奧古斯都大力王對於青花瓷器如此地狂熱,他的宮廷科學家兼經濟師茨恩豪斯將這批瓷器稱為「薩克森王國的血罐」。

茨溫格爾宮的邁森瓷器走廊

這批價值連城的康熙釉裡紅青花罐至今仍陳列在茨溫格爾宮的瓷器走廊。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瓷器走廊內景

弗裡德裡奇奧古斯都一世(即歷史上的「奧古斯都大力王」、「奧古斯都二世」)皮特路易斯繪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繪畫館藏

「近衛花瓷或龍騎兵瓷」體型最大的高達132釐米,可以輕鬆的裝進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如此龐大而完整的將軍罐收藏在中國內地都未曾發現過。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瓷器走廊內景中國外銷單色釉瓷

本文摘選自《紫禁城》2012年4月刊《從皇宮到博物館—解讀奧古斯都大力王收藏的中國外銷瓷》原文作者:黃忠傑

相關焦點

  • 收藏在國外博物館瓷器和青花瓷,大英博物館瓷器的「前世記憶」
    中國瓷器精美,在世界上久負盛名,技藝之高常常是讓世人瞠目結舌的。現藏於葡萄牙裡斯本博物館的中國產「青花執壺」,注意看上面是帶有紋章的,這紋章是葡萄牙曼紐埃爾一世的,可見,當時中國瓷器對歐洲的影響力有多大。
  • 波蘭用騎兵換瓷器,荷蘭山寨青花瓷:中國瓷器如何在歐洲紮根生花
    博物館中的青花瓷瓶一、飄洋過海的瓷器雖然用了漂洋過海這個詞,但是瓷器在早期其實基本都是使用陸運進行貿易的。局限於陸路運輸的交通工具比較匱乏,所以在唐代中國的瓷器要幾經易手才能到達歐洲地區。新航路的開闢不僅連接起中國和歐洲的貿易線,也意味著此時已經有了比較完備的航海技術。這樣一來,備受青睞的中國瓷器通過航運大量被運進歐洲大陸,外銷的瓷器數量上升緩解了瓷器嚴重緊缺的情況。不過瓷器基本上還是被貴族包攬。凡爾賽宮中就設置了專門的瓷器存放室來展示路易十四擁有的瓷器。
  • 從青花瓷到梅森瓷器
    茛苕葉紋最早運用於古希臘的柯林斯柱的裝飾上,其柱頭上的茛苕葉紋被用做為花下的杯狀託,象徵著神殿的永存萬世。 景德鎮的陶匠們舶來域外兩大元素,按照外商的審美,讓它盛開在俗胎的瓷器上,成為青花瓷的標準紋飾:纏枝蓮。
  • 用騎兵換瓷器的國王收藏的中國瓷器
    攝影/丁佳榮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於7月26日至11月3日舉辦的「白色金子 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中,奧古斯都二世用騎兵換瓷器的故事引起了觀眾的濃厚興趣,觀眾在驚嘆於國王的「壯舉」的同時,也在發問:這個國王為何如此痴迷瓷器?他收藏有什麼樣的中國瓷器?德國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的陶瓷藏品就是建立在奧古斯都二世所收藏瓷器的基礎之上的。
  • china Made in CHINA-歐洲人山寨中國瓷器,從毫無頭緒、五花八門的材料試驗開始 |壯遊者NO.31|
    他的明清宮廷傳世御瓷收藏也引人矚目,僅乾隆御題瓷器就有20件,超過清宮舊藏中同類的十分之一。大維德晚年將自己收藏的全部瓷器和圖書捐贈給倫敦大學亞非學院。1950年,亞非學院建立了專門博物館,取名「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這是全球唯一為非本國的單一國家的單一門類藏品和資料而建立的博物館。
  • 成都博物館疫後首展伊萬裡瓷,再現300年中日瓷器興衰歷程
    澎湃新聞獲悉,作為疫情後成都市首個重要文化特展,昨天(7月3日),由成都博物館與東莞展覽館聯合舉辦的「競妍——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特展」在成都博物館正式開幕。展覽展出168件/套中日伊萬裡風格的瓷器,串聯起中、日伊萬裡瓷此消彼長的百年興衰歷程,見證著17、18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西技術與文化交流融合。展期持續至10月11日,全程免費向公眾開放。
  • 打卡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看看什麼是「白色金子」?
    6.五彩夫人紋剃鬚盤,1720—1750,高8.7釐米,直徑27.2釐米,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深受歐洲追捧的中國瓷器據說歐洲人認為靈動的物質具有魔力,有毒的東西放入青花瓷中,青花瓷會崩裂壞掉,因此中國瓷器成為歐洲各國王室追捧的對象。
  • 【嶗山區博物館系列】西洋文化藝術博物館(二)
    仔細觀賞,會發現他的畫作具有不同於古典繪畫的獨特性,這從他的光線的運用和對擺放靜物時 所賦予的意義上都可看出。李美爾的作品在全世界許多重要的博物館和藝術館進行畫展,並被許多藝術品藏家所收藏。
  • 上海歷博:看外銷瓷當年如何「風靡」歐洲,梅森瓷器何以誕生
    《美惠三女神鵰塑》德國梅森瓷器博物館藏據本次展覽內容設計負責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研究部王成蘭介紹,本次展覽分為「中國瓷器的傳播」、「歐洲的瓷器熱」、「歐洲瓷器的產生及影響」以及「兩個瓷都的碰撞」四個單元,從中國景德鎮、德國梅森兩個瓷器發源地講起,以「克拉克瓷」、「騎兵換瓷器」、「伯特格爾與白色金子」三個故事為串聯,再現瓷器發展歷程和中國瓷器對世界的影響。
  • 乘風破浪的瓷器來了!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特展亮相成博
    其實,「伊萬裡瓷」是指17-18世紀日本受中國景德鎮陶瓷風格影響所生產的瓷器,因其從日本伊萬裡港裝船外銷而得名。7月3日,成都博物館與東莞展覽館聯合舉辦的「競妍——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特展」在博物館三層臨展廳開幕。
  • 青花瓷鑑定收藏指南,從唐代到近代青花瓷知識大全
    青花瓷位居景德鎮四大名瓷之首,被譽為人間瑰寶。在中國各類瓷器中,青花瓷的人氣和收藏指數最高。據統計,中國最貴的十件瓷器中,青花瓷獨佔六件,其中,最貴的一件青花瓷是2012年拍得11億港幣的青花九龍缸,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拍賣價格最高的一件瓷器,至今依然未曾超越。青花瓷在收藏界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 痴迷收藏中國瓷器的外國皇帝奧古斯特大力王,用生命在熱愛瓷器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是歐洲最大的瓷器藝術博物館,其前身是著名的奧古斯都大力王收藏的茨溫格爾宮瓷器走廊。1708年1月15日 約翰波特哥向奧古斯都大力王呈送的成功研製白瓷樣本清單及配方 德勒斯登邁森瓷器廠藏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瓷器、屏風和家具拍賣 德國柏林民族博物館東南亞館藏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瓷器走廊內景中國外銷單色釉瓷
  • 葡萄牙的一種藝術形式竟然源自400多年前的中國青花瓷!
    ,最先與中國進行大宗瓷器貿易。葡萄牙人將從中國內地購得的青花瓷在澳門裝船,經海運回國,開啟了中葡經貿往來,也把中國青花瓷引入歐洲。葡萄牙人沒有想到,他們以澳門作販運青花瓷的中轉站,竟然掀起了西方國家販運中國瓷器的熱潮,從這裡搭建了一座中葡、中歐交往的橋梁。更沒想到,從中國運回的青花瓷,在葡萄牙發展成高層次藝術,逐步成為葡萄牙國粹。
  • 大英博物館中館藏中國瓷器欣賞
    大英博物館不一定非要親臨,但是,那裡面藏的中國瓷器,你一定要知道。曾在一本書中,看到作者這樣描述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設有近百個展廳,囊括全世界各個地區的文化。中國古代文化物證就靜靜地待在33號展廳,其面積與古埃及、希臘等最大面積展廳平起平坐。無論你此時是何種情緒,都請先放在一邊,專心觀賞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
  • 八十多件元青花瓷在滬重聚
    經上海博物館近十年的籌備,一個集聚了八十餘件青花瓷器的大型展覽近日在滬舉行。展覽很大部分展品都是漂洋過海從伊朗、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徵集而來。/【本報記者 張 帆】  六百五十年和六十年  色彩並不明豔,器形也並無特別,但元代景德鎮燒造的青花瓷在中國陶瓷史上地位重要,它是明清青花瓷發展的先導。
  • ...雞缸杯|紐約蘇富比|韓信|梅瓶|中信|瓷器|青花瓷|鬼谷子下山|英國
    從規模和拍賣價格來說,中國藝術品之最當屬字畫和瓷器了。在瓷器拍賣場上,明清瓷器,尤其是官窯精品瓷器一直是市場追捧的焦點,並不斷刷新瓷器成交紀錄。這主要是因為此板塊瓷器不僅具有造型藝術,還具有繪畫藝術和歷史文物價值,而且在製造工藝上也更為繁複考究,一直是買家追捧的焦點。
  • 陶瓷之路——古越南青花瓷
    越南為了生產出中國青花瓷的替代品,不斷提高窯業技術,至15世紀中期迎來了一個繁榮期。這與日本肥前的有田諸窯(所謂伊萬裡燒)在明清王朝交替時因景德鎮瓷器輸入停滯,為生產出景德鎮瓷器的替代品而提高生產技術,並拓寬海外銷路的狀況一樣。越南青花瓷的足跡透過貿易遍及海內外各地。讓我們看看留存在各大博物館的珍品。
  • 【tintin歐洲遊】青花瓷貼面的波爾圖
    波爾圖還有一樣跟裡斯本或者其它歐洲國家所不同的地方:波爾圖的建築曾經盛行貼藍白色的青花瓷外牆磚,當我們熟悉的代表著傳統中國風的瓷片被貼滿了牆壁,有種詭異的不和諧感,卻又有著別樣的美麗,就好似「明明都是一樣顏色外表的歐洲大教堂,你卻偏要自己玩跨界,跟設計師搞了個中西合璧的限量版出來。
  • 到廣東省博物館看館藏明清青花瓷器展(2018.4.7截止)
    幽蘭青韻——館藏明清青花瓷器展  時間:2017-12-8至2018-4-7  地點:省博三樓展廳二  票價:入館免費  青花瓷最早在我國唐代燒製成功,歷經五代、北宋、南宋,至元代發展成熟,以江西景德鎮的青花瓷為代表,其產品不但具有典型的中國文化特徵,而且還有融入西方文化的元素。
  • 中國文化之美系列 瓷器之美,釉色乾坤繪 華品春秋藏
    瓷器,是一種散發東方魅力之美所獨有光芒的華物,它更是中國文化特有一種充滿著美好象徵意義的文化符號。 我不是一個特別懂瓷器的人,但對於各種瓷器有著特別欣賞與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