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第一項規劃落地:先分類再發展,全國農村分為4大類

2020-12-21 農言鄉事

自2018年我國發布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之後,三農發展工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和農村建設、農業改革有關的措施也在不斷出臺,資金投入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人居環境也逐步得到了改善。

目前,和鄉村振興有關的各項措施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按照文件的部署,2020年結束之後,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部署的工作還有兩年的時間才會完成。而接下來,我國還將實施「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措施,可以看出,未來幾年,三農問題也會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當前,鄉村振興第一項規劃工作也將於今年底完成布局,根據文件《關於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中提到的目標,各地區在2019年底已經對所在地的各類村莊進行了分類,到2020年底,各地區也會在縣域層面的基本上完成村莊的布局工作,有條件的村莊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納入村莊規劃範圍,做到應編盡編。

按照這份文件提出的要求和時間,鄉村振興第一項規劃工作就是把全國的村莊進行分類,然後再進行建設和發展,如果按照文件公布的時間,那麼分類工作完成之後,2021年開始,全國範圍內的村莊也將被分為四大類。具體如下;

按照文件部署的要求,村莊分類編制工作完成後,必須實現村莊建設發展有目標、有安排、有管控、有保護、有措施。如果不提前進行全面的規劃部署,分類工作完成後就不能如期進行,也很難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編制相結合。所以,對於村莊如何分類發展我國也是有嚴格要求的。各地也會根據村莊目前的發展和情況進行合理的分類。具體如下;

1、那些規模較大,人口密集的村莊會被確定為「集聚提升類村莊」;

2、臨近城鎮郊區的村莊會確定為「城郊融合類村莊」;

3、那些特色資源比較豐富的村莊會被確定為「特色保護類村莊」,比如說;歷史文化村、古村落、少數民族村寨等等;

4、人口流失特別嚴重或自然災害多發,生存條件惡劣的村莊會被確定為「搬遷撤併類村莊」。

當然,因為每個地區的發展情況不同,村莊的布局和發展情況也不一樣,對於那些看不準的村莊,各地區暫時也不會做分類工作,而是通過觀察和論證最後才會按照要求進行分類。

在筆者看來,全國農村先進行分類規劃再發展建設是一項高明的舉措,以前,因為沒有合理的規劃,各地區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有的村莊發展得很好,民生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但有的村莊因為發展落後,各方面都比較滯後,村民的生活居住環境也很差。因此,村莊分類發展可以說是一項突破性的措施,以後的農村也不會出現發展失衡的情況,村莊的布局也會更加合理。

不過,村莊分類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一部分村莊是被確定為「撤併搬遷類」,這些村莊也會隨著工作的不斷推進逐漸消失,村民也會被安排到新的安置點生活,過上高品質的生活。

1、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已經遭到破壞且相對脆弱的村莊;

2、村莊位置落於地震帶、經常出現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

3、人口流失特別嚴重的空心村;

4、村莊位置處於荒漠化地區,亦或者在深山老林等較為偏僻的地區。

在筆者看來,國家把這四類村莊納入「撤併搬遷類」一方面是為了保障村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讓村民能夠過上小康的生活,因為當前居住的村莊已經不具備發展條件,村民在這些村莊繼續生活是很難過上好的生活,養老、醫療、教育等方面也得不到保障,如果能夠搬遷到安置區生活,那麼生活方式和居住條件也會大大改善。

當然,實施撤併搬遷的過程中,搬與不搬,還是由村民自己決定,我國是不會強制進行,要求村民必須搬遷的。對此你有什麼想法呢?

相關焦點

  • 村莊分類規劃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農村會分為4類,發展建設都不同
    改革開放後,我國一直把發展重心放在的城市,農村也因此沒有好好進行規劃,村民們在建房的時候也很隨意。再加上過去國家對農村的管制不嚴格,很多村民建房的時候,並沒有按照標準和規劃統一修建。最近幾年,城市發展也到了瓶頸期,我國也把發展方向轉移到了農村地區。
  • 遼寧新民推出全國第一份鄉村振興規劃綱要
    人民網瀋陽12月20日電(蔣山)12月20日,以規劃引領鄉村振興——《遼寧省新民市鄉村振興規劃綱要》新聞發布會在瀋陽召開,遼寧省新民市認真貫徹十九大報告精神,按照鄉村振興戰略基本要求,立足本地經濟社會實際,交出了全國首份「鄉村振興規劃綱要」的新民答卷。
  • 規劃出臺:年底前所有村莊分為4類。你家屬於哪一類?
    據新華社電新華社昨日受權播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年規劃,是統籌謀劃和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的行動綱領。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採訪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權威專家進行解讀。
  • 遼寧新民提振鄉村振興推出全國首份規劃綱要
    中國網12月20日訊 記者從遼寧省瀋陽市政府新聞辦2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中共新民市委、新民市人民政府攜手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以「村屯共治」引領鄉村振興戰略落地——遼寧省新民市鄉村振興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是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後,全國第一份全域性、全方位、全系統的鄉村振興規劃綱要,第一份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綱要、第一份鄉村振興的行動指南
  • 村莊規劃:分為四類!土地統一:一戶一田!建房管理:一戶一宅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事關農民根本福祉,村莊統一規劃是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合理規劃空間布局,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分離是新農村建設發展的主攻方向。最近幾年,農村的發展國家格外重視,為了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我國在文件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中也對未來五年的農村進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其中有三項措施和農村的建設發展有關,具體的內容有哪些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 湖北省十堰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爐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力爭到2022年,成為全省首個全域鄉村旅遊示範區   《規劃》緊扣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和五大全面振興要求,確定了2020年、2022年發展目標,並展望到2035年和2050年,提出了十堰市鄉村振興的
  • 首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發布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局良好
    本網訊 為全面反映《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實施成效,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規劃實施協調推進機制27個成員單位編寫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2018—2019年)》出版發布。
  • 湖南:2.4萬餘個村莊分四類推進鄉村振興
    新華社長沙12月14日電(記者周楠)記者從湖南省政府了解到,這個農業大省12日出臺了當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將全省2.4萬餘個村莊劃分為城郊融合、特色保護、搬遷撤併、集聚提升四大類型,各有發展側重,分類推進鄉村振興。  12日,《湖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正式發布。
  • 湖北仙桃鄉村振興發展實踐與啟示
    ||作者:任明濤 和君國有資本有國企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員、和君助理諮詢師自2018年以來,湖北仙桃採取了多項措施,積極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執行與落地。2018年2月,仙桃市與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合作,在全省率先啟動《仙桃市鄉村振興規劃》的編制工作。
  • 重慶永川區做好鄉村規劃 助力鄉村振興
    01-04 17:04:31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導:近年來,重慶市永川區按照鄉村原有地形地貌和布局,延續鄉風人文習俗,因地制宜,編制出符合實際、有用、管用、好用的村規劃,精準助力鄉村振興。
  • 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鄉村產業「五年發展規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7日訊 7月16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了《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規劃全文如下: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發展鄉村產業
  • 關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點擊查看全文),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年規劃,是統籌謀劃和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的行動綱領。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權威專家第一時間進行了解讀。
  • 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與實施方案新鮮出爐
    ,緊緊圍繞強村、富民、美環境,做實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加快打造具有江南水鄉特徵和大都市郊區特色的上海農業農村新風貌。11月23日,上海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2018-2022年)》,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上海加強具體協調,抓好貫徹落實。重點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抓規劃編制與落地。一是戰略規劃。
  • 麻辣財經:鄉村振興,這些發展要素值得關注!
    近年來,伴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發布,各類資源、發展要素和資金加快向鄉村匯聚。我國農村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善,鄉村產業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和鄉村振興。
  • 麻辣財經:鄉村振興,這些發展要素值得關注!
    近年來,伴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發布,各類資源、發展要素和資金加快向鄉村匯聚。我國農村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善,鄉村產業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和鄉村振興。
  • 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之鄉村振興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鄉村興國家興,百姓富國家富。鄉村振興問題不僅是涉及國計民生的大事,也是關乎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關係中國未來發展方向與命運的重大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12月21日,《中共廣州市委關於制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正式對外發布。規劃建議用了較大篇幅闡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內容,提出「著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更高水平融合發展」。「鄉村是國際大都市的有機組成部分。」
  • 五大振興推動美麗鄉村發展
    始終堅持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建立完善村「兩委」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責任制度,推動全區建立29個農村產業黨組織,形成了三級書記齊抓共管大格局。二是健全機制全域抓。出臺《進一步關心關愛「三農幹部」的實施意見》,統籌全區20%的職數向農村一線工作人員傾斜。
  • 鄉村振興要充分考慮進城農民的期待與顧慮
    為描繪好農業農村發展的戰略藍圖,科學有序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特編制並發布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下文簡稱《規劃》)。其中,《規劃》明確提出「分類推進鄉村振興,不搞一刀切」。這為推進鄉村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指明了具體方向。根據《規劃》可以將村莊分為四大類型,每個類型村莊的發展方式也不盡相同。
  • 北京發布鄉村振興規劃 送民生「大禮包」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規劃》,未來五年,相關部門將給廣大農民送去民生「大禮包」,通過實施一系列的重點任務和項目,促進人居環境質量提升,切實滿足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鄉村振興關鍵詞垃圾分類到2020年,完成約1500個垃圾分類示範村創建工作,99%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處理。
  • 石排: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石排鎮對標市委、市政府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戰略任務和價值追求,全面對接松山湖功能區,以打造松山湖北高地為目標,圍繞「提品質、拓空間、調結構、促改革、強管理、惠民生」的發展主線,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持續強化鄉村振興資金激勵,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石排樣板,爭創省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鎮,以鄉村振興推動石排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