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到香港房屋展覽中心了解公屋居屋情況

2020-12-18 中國日報網

8月16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香港房屋委員會展覽中心考察。 新華社記者馬佔成攝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16日下午到香港房屋委員會展覽中心參觀,了解香港公屋、居屋規劃與建設情況。李克強表示,內地正在大規模開展保障性住房建設,內地與香港應加強交流,相互借鑑。

當日下午,李克強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等陪同下,來到位於九龍何文田佛光街的房委會展覽中心參觀。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向李克強介紹了香港房委會提供的租住公屋(即「公屋」)和部分資助的自置居所(即「居屋」)規劃與建設情況。

鄭汝樺說,香港的公屋和居屋制度經過了多年運作,已較為成熟,目前香港約有74.7萬套公屋和39.1萬套居屋,居住人口分別佔總人口的約30%和18%。

李克強詳細聽取介紹,不時提問,詳細了解香港公屋、居屋的建設、運轉和資金保障等情況。參觀結束後,李克強表示,對香港公屋和居屋的發展「加深了印象、增加了了解」。

李克強說,在公共房屋建設方面,香港形成了一整套比較完善的制度安排。內地保障性住房建設起步時間不長,在建設、管理、經營方面,還有制度性措施需要完善。

香港住房市場主要由完全市場化的私營房屋、政府提供的租住公屋和政府提供部分資助的資助自置居所組成。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

相關焦點

  • 李克強詳細了解香港公屋制度 談及內地保障房建設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涉及香港的有關內容,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發展的關心與支持,符合香港社會各界的期待,也是國家的需要。這次,我帶來了中央政府關於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深化內地與香港經貿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明天我在論壇上還將就此進行闡述。李克強說,在港期間,我還會與社會各界人士和市民接觸交談,希望儘可能多走走、多看看、多聽聽,加深對香港的了解,體會香港的新變化。
  • 香港屌絲買房路:等不到公屋就更難住居屋
    「總收入不可過1.4萬元,我月入2000至6000元,妹妹做兼職數千元,資產在審查前半年不超標就可以!」他直言「拿了樓做什麼工都可以」,其妹剛轉了月入逾萬元的文職,他則準備考紀律部隊。對於網民謾罵,他表示理解。這樣的狀況在香港並不少見,近年來申請公屋的人數急速上升。
  • 香港公屋、居屋最新消息
    關 注 新 港 人 傳 遞 正 能 量 香港新移民互助文明社群 公屋輪候時間漫長,但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度情況或更甚。
  • 香港人住什麼房子 解讀公屋、居屋和夾屋的由來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發表任內最後一次施政報告,宣布復建「居屋」,一時成為關注焦點。據最新數據,香港目前約有260萬套房子,為全城逾700萬人口提供棲身之所,其中約有48%的人以不同形式受惠於政府的資助補貼。
  • 香港樓價上漲:公屋頻頻破頂 居屋可達15萬港元每平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也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港幣。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也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港幣,下同)關口。
  • 香港落實居屋新政 業界料加速二手交易流轉
    中新社香港7月18日電(記者 江家岱)香港特區政府上任不足3周,房屋政策已初見端倪。在「遠水解不了近渴」的大背景下,當局計劃用5000白表居屋免補地價來彌補新供應落實前的「真空期」。業界評論稱,新居屋政策可加快資助性房屋流轉,激活二手市場交易。  行政長官梁振英16日在出席立法會答問時意外公布「迷你施政報告」,包括推出每年5000個配額供白表買家,即家庭月收入3萬元(港元,下同)以下的首次置業人士,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明年1月1日起接受申請。
  • 香港:57%的市民反對停售居屋及公屋
    香港:57%的市民反對停售居屋及公屋   2002年11月11日14:44  人民網   人民網香港
  • 香港公屋聯會建議收緊綠置居轉售限制 與居屋看齊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四二折長沙灣東京街綠置居最快2018年年底發售,香港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將於11月16日開會討論售價及銷售安排、資助房屋的轉售限制。香港公屋聯會建議收緊綠置居轉售限制,業主置業前5年只可向綠表人士轉售,與居屋看齊。
  • 回顧50年公屋史 香港推出「公屋展」(圖)
    人民網香港6月2日電 從今天起至10月11日,香港文化博物館將舉行「人、物、情-香港公共房屋發展50年」展覽,全面介紹這個影響香港民生重要住屋形式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展覽通過不同年代的歷史圖片、重構的徙置大廈、家居陳設和不同時期公屋住戶(公屋為由政府出資興建、低價租給低收入家庭居住的居民樓)的訪問片段,與市民重溫不同年代公屋居民的生活點滴。
  • 香港居屋計劃讓窮人圓夢
    香港的居屋政策是「居者有其屋計劃」的簡稱,它是香港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之一,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公營房屋並廉價售予低收入市民。該計劃於上世紀70年代開始推行,為收入不足以購買私人樓宇的市民,提供出租公屋以外的自置居所選擇。同時,也可讓收入相對較高的公屋居民加快騰出公屋單位,供有需要的人士居住。
  • 香港房委會派發五二折居屋申請表 首日發出9800份
    據報導,今年居屋項目長沙灣凱樂苑、啟德啟朗苑及東湧裕泰苑共4431個住宅單位,將於10月3日至16日起重啟申請,預計11月搖號。26日清晨,有大批市民在上班前到樂富房委會客務中心取表,大堂擠滿觀看展板和屋宇模型的人群。   已退休的劉先生居住在順利邨一個200多英尺的公屋單位,現在與妻子、兒子、媳婦和兩個孫兒同住。
  • 香港房委會派發五二折居屋申請表首日發出9800份
    據報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推出房屋新措施,今年居屋4400個單位定價由原來市價的七折降至五二折,並將於10月3日起重啟申請。房委會9月26日率先派發申請表,累計派出約共9800份申請表。房委會26日派發申請表。
  • 香港公屋制度緣何運作良好
    現今香港不少政商名流,都得益於當年的公屋制度。公開透明違規必懲的公屋制度和規範無疑是香港公屋制度運用良好的法治保障  細緻的房屋條例  現行香港公共房屋包括廉租屋、居屋和房委會下轄的臨時房屋三個類別,前兩者佔公共房屋總數的90%,主要由政府建設,出租給低收入居民。
  • 調查:香港1/3受訪公屋居民會購買居屋或綠置居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特區政府在今年6月底修訂了資助出售房屋定價機制,居屋單位由市價七折降至五二折。香港公屋聯會與獅子山智庫調查發現,在新定價機制之下,1/3的受訪公屋居民表示會購買居屋、綠置居,顯示居民購買意願比以往高。
  • 鄭汝樺:香港公屋「小小一塊瓦 大大一片天」
    香港這樣一個寸土尺金之地,卻在全世界成為有效解決社會住房保障問題的典範,「奧秘」何在?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女士以女性特有的嚴謹與細膩,圍繞香港公屋制度背景、居屋建設、運轉和資金保障、特色和未來發展方向向人民網赴港主題報導記者一行進行了闡述。  一場大火引出香港公屋制度  制度的產生往往由解決觸動人心的突發事件個案延伸而來。
  • 港媒:香港樓價全線向上 公屋價格頻頻「破頂」
    中新網5月3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也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港幣,下同)關口。資料圖:香港尖沙咀繁華商業區的老式居民樓。
  • 港媒:香港「居屋計劃」 圓市民置業夢
    人民網7月25日電 香港房委會最後一期居屋貨尾合共832個單位,昨日起讓中籤申請者選樓,在23名出席選樓的申請人中,有8名選購空置逾10年、曾被揭短樁的天水圍天頌苑單位。香港《文匯報》刊發評論指出,居屋申請人即日挑選短樁居屋做業主,不但反映基層家庭渴望置業的心願,而且說明居屋是置業鏈條向上流動的重要環節。
  • 香港公屋聯會倡將青年宿舍納入房屋階梯 每年增500宿位
    中新網9月1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公屋聯會早前成立「關注青年住屋聯席」,通過多項民意調查及交流會了解年輕人的住房訴求,並於18日公布《青年住屋政策倡導書》。倡導書建議將青年宿舍納入房屋階梯,並推出「港人首置港樓」先導計劃等。
  • 住房創新|香港公屋:一場大火帶來的住房改變
    香港公屋的發展歷史 香港有兩種主要的房屋類型:公共房屋(簡稱公屋)和私有房屋。目前,香港約有近一半的人口住在公屋內。在公屋裡,又分為租賃型公屋和補助型居屋。租賃型公屋主要給符合要求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一定租金補助。申請者通常要等2-3年,但近年來等待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
  • 觀察:香港公屋非「貧民窟」 最成功之處在於「公」
    一家德國報紙近距離觀察香港後曾經刊出一篇報導,其中一段指出:「在香港,這個擁有自由經濟體制的前英國殖民地,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人均收入達到3.4萬美元(2011年),但它幾十年來一直沒有解決災難性的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