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力馬札羅 在雲端

2021-02-18 開叨啦

  早上6點不到就自然醒了,出門看日出,順便拍了些剪影。

與第一天相比,第二天的強度加大了不少。穿出雨林,海拔漸高,大部分時間是在石頭路上前行,再無落葉的沙沙聲,取而代之的是登山杖與石頭碰撞發出的硬朗的響聲。

沿途陰晴不定,但始終沒有下雨,時而會看到一些奇怪的植物。

一路順利,下午三點,到達Horombo Hut。

「老年班」依偎著看風景,突然覺得有種似水流年的感覺。而年輕人依然跑在前頭。

這裡的晚上再也沒有那麼容易入睡了,儘管9點都已經熄燈,但一屋四人竟然都沒有睡著。12點多的時候,不知誰哼唧了一聲想去洗手間,得到了集體響應,大家相繼起床,而我也藉機給自己留下了一張星空下的側影。

Momo和Coco在另一間木屋,同屋的瑞士女遊客身體不適,夜間出入10多次,次日便下山去了,攪得他們一夜無眠。

  7點出發,風景依舊,較之前兩天更加遼闊,終於可以看到吉力馬札羅的山頂了,沿途不斷出現挑夫們前行的身影。

但這一天,再也沒有前兩天輕鬆愉悅的心情。路程看似不長也不難,卻出了很多狀況,隊友們不同程度地遭遇了高原反應。

前半程還能有說有笑地拍拍照片、開開玩笑,到了午餐點附近,氣氛就開始凝重起來。

Seven是第一個覺得累的,連日睡眠不足讓她疲態盡顯,好容易撐到午餐點,就直接坐倒在地。

Kibo營地看似盡在眼前,卻怎麼也到達不了。走在隊伍最前面的Coco和Momo,原以為他們體力充沛,後來才知道,Coco早已體力透支,只為早點到達Hut而硬撐著。

14:00,抵達Kibo Hut,嚮導讓大家多多休息,準備半夜衝頂。Coco和Sylvia遭遇高反,頭疼,吐了好幾次,吃了抗高反藥也無濟於事。每個人的情緒都變得低落,卻無可奈何。

鑽進睡袋,冷得像冰窟窿般,只能用裝睡來打發下午時光。

  17:30,起來吃了點晚飯,大家又早早鑽進了睡袋,但依然睡不著覺。

也許明知該睡卻睡不著覺才是最大的煎熬,在睡袋中翻滾了三個多小時,22點,Abu準時來敲門了。此時離出發只剩下一個小時。

Tea time。

Coco的情況依然不大好,雖然不再嘔吐,但也沒有吃東西,Momo陪著Coco,決定留守營地。Sylvia依然頭痛,無力鑽出睡袋,於是決定上山的只剩下了Seven、Levi和我三人。木床上前人留下的字似乎在暗示著此行的艱辛。

被無數的人提醒,山上很冷很冷,把能穿的都穿上。這一個小時,幾乎都花在研究裝備了。

23:00,裝束完備。兩雙襪子、四條褲子(包括一條睡褲)、六件衣服(包括一件背心),我已不記得臨行前是怎麼突然靈光一現般把薄衝鋒褲再套到厚衝鋒褲外面的,但要是沒有那一會的衝動,我估計早就凍僵在山上。

Momo的護膝、Sylvia的背包、保暖杯、暖寶寶也都帶上了,在把相機包塞進背包後,我非常明智地將包推給了Salim……

漫長的黑夜就此開始,我們仨跟著Salim、Robin、Hasimi三位Guide上了山,再也沒有逞強的勇氣,我緊緊地跟在了Salim身後,以每分鐘20米的速度前進著,單調無聊的時候,就研究研究為什麼Salim在邁步的時候,喜歡用一隻腳的腳後跟敲擊另一隻腳的腳後跟。

Seven的狀態並不算很好,但還是撐了下來,只是時不時看到她靠在路邊歇息。Levi在路上嘟囔了句:和現在比,前面幾天簡直是在遊山玩水。深有同感。

三小時之後,我們到達了一個雪洞,漫天星空清晰異常。在高海拔地區,任何動作都變得困難重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拍完了唯一的一張星空圖,我再也不想在登頂之前拿相機了。

疲憊和倦意不斷來襲,而且愈演愈烈。儘管步履極緩,依然覺得呼吸困難,時不時產生的嘔吐感需要做大量的深呼吸來化解。Salim依然在敲擊著腳後跟,我茫然地跟在他的後面,儘量保持步調一致。

早上五點,終於看到了牌子,這是5685米的Gilman『s Point,離真正的頂峰還有200米的海拔。Seven實在撐不下去了,決意回去睡覺,隨著Hasimi下山而去。

絕望和無助此時才真正開始,Salim所說的1小時的距離,卻始終有種遙不可及的感覺。腳邊不斷出現積雪和碎冰,終於觸到吉力馬札羅的雪了,我給自己打氣著。

但天色依然很黑,寒冷和倦意籠罩全身,感覺自己隨時可能進入睡眠。腦子裡開始出現與《吉力馬札羅的雪》書中類似的幻覺,各種人事物紛至沓來,而雙腳依然機械地前行著。

6:10,天色漸亮,日出近在眼前。但山頭翻了一個又一個,總是到不了頭。隨著喧譁聲漸起,各路人馬紛紛上山,朝霞將四周映得通紅。此時溫度極低,取出滿電的iPhone,瞬間關機;再取出潛水用的Aw110數位相機,瞬間關機……自知再也無力拿出單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太陽升起,用眼睛感受一切。

6:40,終抵頂峰,熱淚盈眶。

紀伯倫說過: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長,只是去修;一切才真正開始!

攀登吉力馬札羅同樣如此。

不再去想能否登頂,只是去走,終有一刻,會得到大自然最無私的饋贈,迎來雲端的洗禮。

Uhuru → Kibo Hut → Horombo Hut 

5895m - 4720m -3720m 

  與上山相比,下山的人簡直就是脫韁野馬。當從頂峰大步流星飛馳而下,看著還在一步一步艱難上山的人們,心裡竟然泛起莫名的成就感,之前的各種壓抑一掃而光。

從峰頂到Gilman『s Point,上來時需要近2小時,下去卻只用20分鐘,雖然步伐飛快,卻一點不適都沒有。

由於是原路返回,很快到達夜間上山的那段,大約是40度坡度的砂石路。上來時走S型,而下山則是直接滑。雖然免不得摔跤,但速度確實快了很多。兩個半小時,回到了Kibo Hut。

可惜Kibo並不是今日的宿營地,4700的海拔太高,住一晚就足夠了,在Hut收拾完行李,繼續往下。Coco的情況依然不大妙,也許只有到低海拔的地方才能夠真正幫助她,Sylvia倒是好了很多,下山路上走在了最前面,一路狂奔。

傍晚抵達Horombo Hut,算起來這兩天在幾乎沒睡的情況下,已經走了將近20小時,體力嚴重透支。晚上8點,絲毫不受高反影響地倒頭就睡,直到半夜2點驚醒,屋外狂風大作,木屋搖搖欲墜,又不禁為今夜的登山者們擔心。

 Horombo Hut → Mandara Hut → Gate

 3720m - 2720m - 1700m

  繼續沿原路下山,更多的是感恩與感動。沿途遇到許多開始上山的人們,回想四天之前,自己也和他們一樣,走在登頂的路上。恍如隔世。

還有那些樹林、植物、陽光、砂礫,來時心懷顧慮、匆匆而過,回時雲淡風輕、靜心欣賞。生命因此而更加美好。

  在爬完黃山、泰山、恆山,膝蓋屢次出現問題之後,我實在不敢奢望能夠登頂吉力馬札羅。抱著走一步是一步的心態,終於成為了全世界第393363個登頂者。真正登頂的那刻,並沒有湧起想像中的徵服感,取而代之的是默然與感動,和難以抑制的淚水。

至於為什麼會去非洲「找虐」,去吉力馬札羅「找虐」,也許,登山路上形形色色前赴後繼的人們,就是最好的答案。

/ 當我步入叢林 / 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 / 我希望活得深刻 / 吸取生命中的所有精華 /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 / 卻發現自己從未活過 /

相關焦點

  • 吉力馬札羅是非洲最高的山脈,而吉力馬札羅的雪正在消失
    說到吉力馬札羅,很多人會說,我在小學課本裡面就知道了,也了解過,或許我也曾經閱讀過它,但是真正讓我記住它名字的是一部電影《我的美女老闆》;電影後半段,因為感情的發展,視頻裡不斷的提到《吉力馬札羅》這個名字,我也開始對這個地方心生嚮往,希望有生之年能去那裡成功登頂一次
  • 《吉力馬札羅的雪》:最後才能看見的天堂
    自從看了福斯特的《如何閱讀一本小說》之後,對每一篇小說的開頭都非常的在意,海明威這本《吉力馬札羅的雪》的開篇就非常有意思。吉力馬札羅是座終年積雪的高山在《吉力馬札羅的雪》這個開頭,就能發現句子都非常簡短,用詞簡潔。語氣就像旁白,冷靜甚至冷酷。正篇小說,只有開頭和結尾提到了吉力馬札羅,被馬賽人稱為「上帝的殿堂」,如此的高不可攀,短篇的主人公哈裡在死亡之後,才看見了吉力馬札羅,吉力馬札羅的雪,可推,吉力馬札羅象徵著他的天堂以及最高的追求和夢想。
  • 趙磊:吉力馬札羅行與思
    【引言】一座名山,往往有一部名著,非洲最著名的莫過於海明威的《吉力馬札羅的雪》。而最著名的描述應該是: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宇。
  • 坦尚尼亞北部吉力馬札羅咖啡豆 吉力馬札羅咖啡豆風味口感特點
    前街咖啡對於坦尚尼亞吉力馬札羅咖啡深感興趣,並在眾多坦尚尼亞咖啡中通過杯測,衝煮等對比,選出具有產地風味的吉力馬札羅咖啡作為上架的咖啡豆。提到坦尚尼亞咖啡,很多咖啡人士首先想到的是吉力馬札羅咖啡。沒錯,這是一種獨特的「吉力馬札羅味道」,它有著醇厚的質感、適宜的酸度和濃濃的香味,有「咖啡紳士」的美稱。
  • 海明威代表作《吉力馬札羅的雪》新譯本
    作為諾貝爾、普利茲雙料得主,海明威的短篇小說精選集《吉力馬札羅的雪》收錄16篇海明威經典短篇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是他的著名短篇小說代表作。日前,新譯本由天津人民出版推出。
  • 吉力馬札羅的挑夫:從未停止,為生存而戰
    ▲遠眺吉力馬札羅吉力馬札羅山是大自然的奇蹟和傑作,雖然位置處於赤道附近,但海拔近6000米的她是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有著太多傳說和不為人知的故事,留給人無限的嚮往與想像。▲吉力馬札羅頂峰背夫的生活幾乎所有攀登過吉力馬札羅的登山者們都能感覺到,在登山過程中嚮導固然重要
  • 淺讀·海明威·《吉力馬札羅的雪》
    「壹」最初聽聞「吉力馬札羅的雪」的這個名稱,是少年時,在央視六套。作為央視節目當中的「電影頻道」,央視六套總是會全天候的播放些海內外的電影作品,而「吉力馬札羅的雪」,是其中之一。意外掃到一部名為「顫慄殺機」(原名:BANANA FISH)的動畫作品,這部以美國為文化背景舞臺的古早少女動漫中,曾多次提到「吉力馬札羅的雪」,提到「雪山西峰頂附近有一具風乾冰凍的花豹屍首,沒有人知道,花豹跑到這麼高的地方來做什麼。」
  • 去看吉力馬札羅的雪:再不出發,2020年吉力馬札羅山頂的雪將消融
    我自問也問過別人無數次的問題,為什麼要攀登吉力馬札羅?為什麼不去印度洋享受溫暖的海風,而要選擇自虐般的行走?站在非洲屋脊最高點5895米是什麼感覺?不是因為標杆性地涉足炫耀,也不是為了刷新自己的海拔最高值,甚至不是純粹為了挑戰自己的體能和意志力。
  • 珞珈咖啡 吉力馬札羅分享會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
  • 你在哪裡聽說的吉力馬札羅?
    談起山,大家一定會說到喜馬拉雅,說到珠穆拉瑪,也許是因為它在非洲,讓我們這個東亞國家的人們覺得遙遠,但是相比於到底是尼加拉瓜還是尼亞加拉的大瀑布這種名字來講,當你聽說過一次吉力馬札羅,相信第二次你就不會念錯。你在哪裡聽說的吉力馬札羅?
  • 《吉力馬札羅的雪》:回望起人生,我們都會去到吉力馬札羅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冰雪覆蓋的山峰,海拔19, 710英尺,據說,是非洲最高峰。它的西峰在馬賽語裡被叫作「恩伽耶—恩伽伊」,神之居所。西峰頂附近有一具風乾冰凍的花豹屍首。沒人知道,花豹跑到這麼高的地方來做什麼。
  • 趙磊:吉力馬札羅行與思
    【引言】一座名山,往往有一部名著,非洲最著名的莫過於海明威的《吉力馬札羅的雪》。而最著名的描述應該是: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宇。
  • 登頂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
    本期分享登頂非洲屋脊吉力馬札羅歸來吉力馬札羅,這位孤獨的巨人,是世界上三個最大的山脈之一。山腳是廣闊的熱帶草原,山頂火山口巖層終年雲霧繚繞,結雪與冰川覆蓋。50萬年前,我們祖先可以看到它噴發的情形,熾熱的火山熔巖流下斜坡,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 鬼斧神工的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組圖)
    原標題:鬼斧神工的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國際在線消息(記者王新俊):提起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山,不少人可能會想起中學地理課上所學的知識。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進非洲,吉力馬札羅也正吸引著更多國人的目光。每當從空中飛躍或從陸地走近吉力馬札羅時,人們會通過不同角度領略非洲之巔的風採,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非洲最高峰 - 吉力馬札羅登山線路全攻略
    吉力馬札羅由三個主峰構成,Shira峰,海拔3963米,位於西部;Kibo峰,海拔5891米,位於中部;Mawenzi峰,海拔5149米,位於東部。「吉力馬札羅」在非洲斯瓦希裡語中,意為「光明之山」,它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吉力馬札羅素有「非洲屋脊」之稱,因高度及坡向不同,當地植被有明顯的垂直變化。
  • 鬼斧神工的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高清組圖)
    原標題:鬼斧神工的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組圖)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進非洲,吉力馬札羅也正吸引著更多國人的目光。每當從空中飛躍或從陸地走近吉力馬札羅時,人們會通過不同角度領略非洲之巔的風採,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吉力馬札羅山地處東非國家坦尚尼亞東北部,鄰近肯亞南部邊界,位於東非大裂谷以南約160公裡,北距赤道僅300多公裡。
  • 「重返非洲」翻越吉力馬札羅,我在馬拉河畔等你(番外篇)
    >1.吉力馬札羅的定位2.如何選擇線路3.聊聊登山難度4.關於吉力馬札羅的雨季5.關於組隊的人數6.關於背夫和小費7.登山的幾點小建議8.登山的裝備9.莫西小鎮10.如何到達吉力馬札羅3番外篇三:去非洲的碎碎念1.行程費用
  • 既是火山又是雪山的山——吉力馬札羅
    在坦尚尼亞東北部及東非大裂谷以南約160公裡的地方,有一個既是火山又是雪山的非洲最高山脈——赤道雪山吉力馬札羅。
  • 非洲最高峰 - 吉力馬札羅登山召集令
    吉力馬札羅非洲最高峰赤道上唯一一座雪峰吉力馬札羅,海拔5892米,被稱為「非洲屋脊」,海明威在
  • 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正在消失的赤道雪山
    提到非洲知名的山峰,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吉力馬札羅。確實,它的名頭很大,被稱為「非洲屋脊」;它海拔5895米,是當之無愧的非洲之王;雖然跟地球上最高的那些山峰比起來,它完全排不上號,但它卻是地球上最高的孤峰。海明威《吉力馬札羅的雪》的發表,也使得它更加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