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新高度,「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交出厚重答卷

2020-12-25 中國常州網

    「十三五」以來,江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篤定前行,開拓奮進,凝心聚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過澎湃發展、日新月異的黃金五年,奮力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呈現新局面。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並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江蘇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推動「五個邁上新臺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蘇考察調研,要求江蘇著力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十三五」收官在即,回首波瀾壯闊、澎湃發展、日新月異的黃金五年,江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自覺肩負起走在前列的使命,扛起先行者的擔當,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篤定前行,開拓奮進,凝心聚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出了厚重提氣的「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十三五答卷」。

    經濟實力大幅提升,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對於經濟總量佔全國十分之一的江蘇來說,「經濟強」是「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首要標識,推動經濟建設邁上新臺階也是「五個邁上新臺階」的首要任務。

    實體經濟是江蘇最厚實的「家底」,是支撐全省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五年來,江蘇製造業發展動能轉換明顯加快,科技支撐全面提升,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江蘇製造不斷加速邁向「江蘇創造」「江蘇智造」——

    今年10月,無錫遠景能源發布一款海上智能風機,將電機發電效率又提升了1.5個百分點。在風機領域,遠景率先提出「智能風機」概念。在物聯網領域,遠景大顯身手,無人駕駛汽車、智能風機、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基於遠景自主開發的全球最大能源物聯網平臺,已實現無縫連接、協同和進化,超過1億千瓦的全球能源設備有序運轉。

    化纖工業是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江蘇東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民用滌綸長絲產品的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2019年研發投入超7億元,經營業績隨之全面飄紅,轉型發展取得新突破。

    以石墨烯材料為代表,常州全力打造新型碳材料先進位造業集群,去年集群產值達823億元,約佔全國信息碳材料總產值的15.3%,五年突飛猛進發展,一座「東方碳谷」在西太湖畔冉冉升起。

    南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泰州醫療器械產業、揚州航空產業等先進位造業加速崛起,以徐鋼、南瑞繼保等名企為龍頭的高端裝備製造業聯合體不斷湧現,構築起江蘇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個高地。2019年江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2779.5億元,比上年增長11.0%,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79%,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30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44%,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4%。數據見證事實:江蘇,已成為全國創新資源最豐富、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成果最密集、創新生態最健全的地區之一。

    向著「強富美高」新江蘇邁進,改革開放依然是「關鍵一招」。「不見面審批」改革、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成為江蘇營商環境的名片。市場主體的活躍程度,直接反映經濟發展狀況,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市場主體總數1111萬戶,較上年底增長6.3%。

    高水平全面小康是目標,高質量發展是路徑。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走過不平凡的五年,江蘇經濟「強」的成就更加顯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從2015年到2019年連跨3個萬億元臺階,去年達9.96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逾7.38萬億元,同比增長2.5%,高於全國增速1.8個百分點,今年有望突破10萬億元大關。

    補齊短板成果豐碩,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

    江蘇始終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為自覺追求,努力讓全省人民有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穩定的工作、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

    如東經濟開發區苴鎮街道鳳陽村的苗木基地裡,管護苗木的村民就近就業,天天充滿幹勁。57歲的村民金玉鳳說,家裡6畝半田地流轉給園林公司,每年每畝有1050元固定收益,不僅「旱澇保收」,還能到公司打工,每天有六七十元收入。幾年前,這樣的「好錢景」,村民們「不敢想」。

    「百姓富」被濃墨重彩寫入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篇章後,全省各地「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增收是這5年來江蘇富民工程的一個重點。254萬低收入人口基本實現6000元脫貧目標,「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基本得到解決,821個省定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部超過18萬元,12個重點幫扶縣區有望全部摘帽退出。江蘇省扶貧工作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朱國兵說,「十三五」以來,我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迎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曙光。

    居者有其屋,百姓有了「穩穩的幸福」。粉牆黛瓦、飛簷套窗、竹籬小院。在125省道北側,鹽城市鹽都區花吉村新型農村社區小樓整齊排開。78歲的陳良德不久前搬進100多平方米的新居,感嘆「新房住得舒服。」

    從棚戶區改造到老舊小區出新,再到集中改善蘇北農民住房條件,一項項心繫百姓安居冷暖的舉措落地開花。隨著去年10萬戶農房改善任務的完成,蘇北五市一批高品質新型農村社區已建成。截至11月底,蘇北五市農村四類重點對象存量危房已全部改造到位,今年已完成超10萬戶農房改善建設任務。

    12月11日,G8301次列車從揚州東站駛出開往上海,標誌著連淮揚鎮鐵路全線貫通運營,蘇北鐵路網全線盤活。隨著鹽通鐵路、連徐鐵路通車進入倒計時,「軌道上的江蘇」漸行漸近,「十三五」末全省鐵路總裡程將達4204公裡,其中高鐵2215公裡,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52.6%、157.9%。高鐵網越織越密,制約區域協調發展的突出「短板」有序補齊,百姓出行的幸福感、獲得感再提升。

    五年來,江蘇加速城鄉融合,推動區域優勢互補,居民收入保持增速,農村居民收入增長較快。2014年至2019年,江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8%,2019年達4.1萬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0667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達2.25,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67元,同比增長4.0%,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7個百分點。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59元,增長3.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24元,增長5.5%。

    水韻江蘇面貌一新,繪就發展最美底色

    江面寬闊,天高雲淡,漫步丹徒區江心洲江堤,陽光映照下的江心洲光彩奪目。幾年前,這裡卻是另一幅雜亂景象。丹徒區坐擁70公裡的鎮江最長長江岸線,怡人美景,如今處處可見。

    水韻江蘇,沃野碧色。「十三五」以來,江蘇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重要內涵與標杆,全面提升全省環境質量。

    治理修復紮實推進。江蘇省委省政府保持綠色發展的戰略定力,年年謀劃,層層推進,高度自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從2016年底,啟動「263」專項行動,到今年8月出臺《關於深入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系列動作,穩紮穩打,解決了一批影響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根本性好轉。

    始終堅持把生態修復擺在壓倒性位置,美麗自然風貌重現:五山疊翠,山水如畫,南通市崇川區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迎來「滄桑巨變」;揚州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昔日「龍鬚溝」變成了居民休閒常去的綠地公園;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濱江廣場以前散亂分布著「散亂汙」企業,現在成了綠色生態帶;江陰實施一批重大重點工程,長期制約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座座大山被一一搬除。

    五年來,全省關停退出鋼鐵產能1931萬噸、水泥產能1155萬噸,化工園區、化工企業從2017年初的54個、6800多家分別壓減到目前的40個、3400家,沿江1公裡內化工企業減少到255家。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長隨之加快,「十三五」以來,我省節能環保集群規模以年均8%以上速度增長,總量位居全國第一。

    產業結構布局優化。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北區委書記周斌介紹,2016年以來,濱江化工園區在加快落後產能騰退的同時,一批高質量項目正在落地。目前,長江常州段生態岸線佔比高達80.6%,位列全省第一。

    「砸籠換綠」實踐有力,江蘇統籌推進沿江地區重化產業戰略性轉移和沿海地區產業戰略性布局取得實質突破。

    從連雲港海濱大道來到徐圩港區,沿線分布著幾家大型化工企業嶄新的廠房。連雲港徐圩港口投資集團總經理邵傳慶見證著盛虹煉化、衛星石化等企業生產區從無到有,「以前這片海岸線都是鹽鹼地,鳥都不來,現在,海港興起,環境優美,海鷗也多了。」

    五年發展路,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鮮明底色。全省已累計建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5個、國家生態市縣63個、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2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16個,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大江南北,水淨草綠,風景目不暇接。一幅美得有形態、有韻味、有溫度、有質感的美麗江蘇畫卷,生動鋪展。社會文明程度高與之相輔相成,助力江蘇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彰顯。在近日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評選表彰中,江蘇省全國文明城市總數和佔比均居各省(區)第一,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全省一半以上城市創成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

    向上向善的文明溫度、文化厚重的文明深度、覆蓋城鄉的文明廣度,「文明」已然成為江蘇人共同的精神追求。鄉風民風越來越淳,移風易俗呈現新氣象;社會公共秩序越來越好,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文明基因深深嵌入城鄉肌理,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豐潤道德滋養。

    亮點

    經濟「強」成就顯著: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從2015年到2019年連跨3個萬億元臺階,去年達9.96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逾7.38萬億元,同比增長2.5%,高於全國增速1.8個百分點,今年有望突破10萬億元大關。

    百姓「富」成果豐碩:

    2014年至2019年,江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8%,2019年達4.1萬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0667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達2.25,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67元,同比增長4.0%,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7個百分點。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59元,增長3.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24元,增長5.5%。

    環境「美」成色更足:

    一幅美得有形態、有韻味、有溫度、有質感的美麗江蘇畫卷,生動鋪展。全省已累計建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5個、國家生態市縣63個、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2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16個,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社會文明程度「高」成效彰顯:

    在近日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評選表彰中,我省全國文明城市總數和佔比均居各省(區)第一,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全省一半以上城市創成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

 

相關焦點

  • 波瀾壯闊「十三五」,「強富美高」新答卷
    「十三五」以來,江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篤定前行,開拓奮進,凝心聚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過澎湃發展、日新月異的黃金五年,奮力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邁向新高度。
  • 波瀾壯闊「十三五」,「強富美高」新答卷_揚州網
    ,走過澎湃發展、日新月異的黃金五年,奮力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邁向新高度。「十三五」收官在即,回首波瀾壯闊、澎湃發展、日新月異的黃金五年,江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自覺肩負起走在前列的使命,扛起先行者的擔當,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篤定前行,開拓奮進,凝心聚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出了厚重提氣的「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十三五」答卷。
  • 把「強富美高」五年答卷書寫得更加厚實
    把「強富美高」五年答卷書寫得更加厚實 發布日期:2019-07-29 07:26 來源:新華日報 瀏覽次數:次 字體:[大 中 小] 五年是個重要時間節點習近平總書記五年前為江蘇繪就的「強富美高」宏偉藍圖,讓江蘇的奮鬥目標可感可觸、激勵人心,中國夢的江蘇篇章由此有了更加清晰的現實模樣。囑託就是方向,囑託就是動力,囑託就是使命。我們要按照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的部署,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向黨中央、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五年答卷」。
  • 起筆開篇奮力書寫「強富美高」新答卷 南京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
    他說,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充滿收穫和令人自豪的一年,我們堅持以新思想指導新實踐,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地區生產總值連續11個季度保持在8%及以上,「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碩果纍纍,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再創佳績,交出了牢記總書記諄諄囑託、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的亮麗答卷,這是全市人民共同奮鬥拼搏的結果,凝聚著各級人大組織和人大代表的智慧和汗水。
  • 電子政務賦能,「強富美高」邁向新徵程
    中國電子政務歷經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江蘇電子政務起步早、成效好。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發布了《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報告(2020)》。江蘇綜合排名全國第三,在線服務成效度、辦事指南準確度等指數排名靠前。提升治理效能,打造典型標杆。
  • 書寫「強富美高」新南京精彩答卷
    作為江蘇省會、長三角特大城市、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南京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聚力建設「創新名城、美麗古都」,把習近平總書記「強富美高」諄諄囑託變成南京發展生動實踐:城市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 ...新作為 新篇章】「強富美高」新常州建設:「五年成績單」厚重提氣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提出,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五年來,常州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上下牢記諄諄囑託,以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為導向,以「種好幸福樹、建好明星城」新實踐為抓手,開拓進取、紮實工作,不斷開創「強富美高」新常州建設新局面。
  • 走在前列,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江蘇答卷
    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並發表重要講話,殷切期望江蘇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推動「五個邁上新臺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 努力把總書記勾畫的「強富美高」藍圖變成江蘇大地...
    8000萬江蘇人民不會忘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於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兩次視察江蘇,三次對江蘇工作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抓好三項重點任務」「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五個邁上新臺階」「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重要指示。  把時針撥回到六年前的冬天。
  • 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貢獻青春力量 7家省級單位共建「蘇青揚...
    按照合作協議,聯盟各單位將深化跨界融合、互學互鑑,在青年工作、志願服務、聯誼交流等方面拓展空間、豐富內容,為青年成長成才搭建更好平臺,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貢獻更多青春力量。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團委擔任聯盟首個輪值主席單位。
  • ​我省走在前列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江蘇答卷
    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並發表重要講話,殷切期望江蘇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推動「五個邁上新臺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 王暉:用擔當和奮鬥書寫「強富美高」新南通精彩答卷
    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沉下身子、紮下根來,敢於擔當、接續奮鬥,書寫「強富美高」新南通精彩答卷,決不辜負組織的厚愛和人民的期盼。  南通是一塊處在發展風口、富有生機活力、充滿無限希望的風水寶地。今後幾年,將是南通把百年未有機遇轉化為加快發展動能的窗口期,把巨大資源潛力轉化為強大競爭實力的黃金期,把國家和省賦予的戰略定位轉化為現實地位的關鍵期。
  • 走在前列,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江蘇答卷|新聞中心|中國常州網 常州...
    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並發表重要講話,殷切期望江蘇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推動「五個邁上新臺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 江蘇農業品牌建設邁向新階段
    2017年,「推進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首次寫入中央1號文件,成為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抓手。2018年,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並在全國開展農業品牌提升行動。2019年以來,新組建的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按照推進農業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開拓創新,擔當作為,認真謀劃品牌發展新路徑,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兩隻手」作用,以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為重點,深入實施「品牌強農 營銷富民」工程,初步構建起一個推進強勢區域公用品牌和農業企業知名品牌建設的省級平臺,設計出一套省級農業品牌推介的新機制,探索了一種可複製可推廣的農業品牌培植新模式,品牌工作規範化標準化日趨明顯
  • 中韓媒體共同關注:建設高水平小康,江蘇「秀」出幸福成色
    在江蘇省政府新聞辦指導下,新華日報和韓國中央日報聯手推出綜合報導《建設高水平小康,江蘇「秀」出幸福成色》,介紹江蘇決勝全面小康的思路、舉措和成效,反映江蘇奪取雙勝利的精神風貌,刊登在8月26日《中央日報》14版社會版。
  • 「強富美高」新江蘇特別報導——環境美,江蘇生態底色更綠了
    四鰓鱸魚是灌河口海域特有的鱸魚品種,肉質鮮美,是有名的海中珍品,但是對水質要求比較高。前些年由於環境受到汙染,四鰓鱸魚近乎絕跡。從去年開始,漁民又能成批量捕到四鰓鱸魚了,每天捕獲一兩萬斤,一斤能賣20多元。  除了四鰓鱸魚,消失10多年的偽虎鯨也回來了。
  • 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 不斷開創「強富美高」新江蘇...
    省委書記婁勤儉主持學習會並講話,強調要認認真真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自覺做新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以更加紮實有效的工作不斷開創「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新局面。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政隆,省政協主席黃莉新,省委副書記任振鶴參加學習。
  • 汶上:踐行新發展理念 建設「強富美高」新汶上
    2019年,汶上縣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全面落實「六穩」工作總要求,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工業經濟提質增效,現代服務業加速融合,引進了中能建、一汽集團、金螳螂等一批「中字號」、500強項目,全年籤約5億元以上大項目11個。總投資30億元的中科功能新材料從洽談到籤約僅用時20天,創造了全市招商引資新速度。全年六次集中開工重大項目60個、總投資達到206億元。
  • ...爭「排頭」 改革開放勇「先行」 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江陰答卷」
    中國江蘇網訊 在中國縣域發展的版圖上,江陰,從來都是領潮爭先的「排頭兵」。在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上,江陰深刻領會「強」的內涵、「富」的本質、「美」的標準、「高」的指向,在987平方公裡的江陰大地上,用「強富美高」的生動實踐,書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江陰答卷」。
  • 聚焦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北區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徵程的啟航之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關鍵之年,是高質量發展「六個專項行動」的收尾之年,也是四屆區委各項工作的衝刺之年。  周斌希望,新的一年裡,區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進一步增強履行使命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努力為全區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貢獻更多智慧、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