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富美高」新江蘇特別報導——環境美,江蘇生態底色更綠了

2020-12-20 中國網新聞中心

  美景攬勝

  黃海之濱灌河口:消失10多年,偽虎鯨又回來啦

  天高雲淡,海風帶著鹹腥味撲面而來。在灌雲縣燕尾港鎮漁港碼頭,漁民們忙活著將一筐筐漁獲搬上岸,記者上前一看,筐裡有梭子蟹、毛蝦、香螺、蝦爬、梭丁魚……「又是個大豐收!」接貨的鑫旭海產品加工廠老闆林海亮很是興奮。林海亮今年51歲,家裡從太爺爺起便是漁民,發展到他這一輩,投資入股了十幾艘漁船,這裡上岸的漁獲都由他加工銷售。

  燕尾港鎮是灌雲縣的出海口。灌河口水質好、餌料豐富,是遠近聞名的優良漁港。2005年臨港產業區開建後,周邊辦起小化工,海面上黑色、黃色、紅色的汙水都能見到,海水裡還有刺鼻的氣味,海洋漁業資源驟減。漁民出去打魚,空網多了,掙錢少了。

  燕尾港臨港產業園化工集中區,被列入中央環保督察環境問題。「十三五」以來,臨港產業區關停了一大批規模小、汙染重、危險大的不達標企業。聚焦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灌雲縣臨港產業區下了大力氣、苦功夫。「今年以來,我們共清理物料9463.4噸、危廢97噸、易燃易爆危化品340噸、廢水28070噸。近年來,還新投入和計劃投入7億元建成一批重大環保安全基礎設施。」灌雲縣臨港產業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馬東說。

  如今,燕尾港新沂河及近岸海域水質達到功能區標準,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林海亮拉著記者來到碼頭岸邊,水面不斷浮現圓形的波紋,「這都是小梭丁魚,還有以前見不到的鯧魚、黃魚、毛蝦都回來了,消失多年的四鰓鱸魚也來了,漁獲多了,漁民收入明顯提高,每年能賺個七八十萬元。」

  四鰓鱸魚是灌河口海域特有的鱸魚品種,肉質鮮美,是有名的海中珍品,但是對水質要求比較高。前些年由於環境受到汙染,四鰓鱸魚近乎絕跡。從去年開始,漁民又能成批量捕到四鰓鱸魚了,每天捕獲一兩萬斤,一斤能賣20多元。

  除了四鰓鱸魚,消失10多年的偽虎鯨也回來了。以前每到端午前後,海上常能看到成群的偽虎鯨,當地人稱它們為「大老爺」,個頭大的有上噸重,但從2008年起,就見不到了。如今,當地漁民和一些海上作業人員陸續報告發現偽虎鯨的蹤跡,食物鏈頂端生物的回歸,印證了生態環境的恢復。

  記者 吉鳳竹

  蘇州市相城區望亭鎮:「望望停停」,美過蘇州園林

  10月下旬,蘇州市相城區望亭鎮運河公園,水清岸綠鳥翩躚。71歲的呂水清老人,每天都會到運河公園轉上一圈。

  「年輕的時候,我在運河上當縴夫,運河兩邊都是小作坊、小船廠和建材廠,黃沙堆在河岸上,風一吹,眼睛都睜不開。」呂水清說,「今非昔比了——望亭望亭,望望停停,美過蘇州園林。」

  望亭西臨太湖,地處蘇州、無錫交界處,江南運河穿鎮而過,形成廢塑料、廢輪胎、廢金屬等五大廢舊市場,聚起低產能的小作坊、散亂戶,環境髒亂差,曾被稱為太湖邊的「邊角料小鎮」。

  「『家家點火,處處冒煙』,這種『不見綠的GDP』,是建立在犧牲環境基礎上的,我們再也不要了!」望亭鎮鎮長楊建偉說,2017年起,望亭對五大廢舊市場以及其他連片的散亂汙地塊集中整治,到去年底,累計淘汰、整治散亂汙企業(作坊)超過1700家,盤活土地資源超1550畝。

  好環境引來好項目。「整治後,我們看重望亭的好環境,落戶望亭智能製造產業園。」蘇州宣佑科技李峻說,公司主要從事智能多軸機器人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去年6月公司正式投產,當年產值就達到2億元。

  「散亂汙」整治騰出綠色發展空間,讓望亭「變道超車」,行走望亭,貢湖新興產業園和智能製造產業園拔地而起,重點瞄準智能裝備機器人、精密加工等高端製造項目。「風景如畫的望亭,正從招商走向『選商』,不符合我們產業發展方向的一律不要。」楊建偉告訴記者,近3年來,望亭已累計引進優質高端製造業項目40餘個,總投資超8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超過18.5%。去年,望亭被蘇州評為高質量發展先進區域。

  蘇州市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蔣勐說,從2017年起,經過三輪「散亂汙」專項整治,蘇州累計整治企業(作坊) 53529家,其中整治提升比例達37.6%,騰出發展空間7.8萬畝。「『散亂汙』整治不僅還給老百姓優美的環境,還為高質量發展騰挪了空間,實現了雙贏。」

  記者 許海燕

  江寧區湖熟街道錢家渡:水美鄉村,一泓碧水繞良田

  秋收時節,撐一隻烏篷船,一路看過稻田花海、小橋流水人家,水鄉美景和豐收景象盡收眼底……地處秦淮河、溧水河、句容河三河交界的江寧湖熟錢家渡,是南京江寧水美鄉村的代表作。

  「別看現在這『水』這麼可親,過去村民可沒少吃『水』的苦呢!」錢家渡村黨支部書記朱偉說,整治前的錢家渡,道路沒有修,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灰乎乎的民房倒映水裡,也沒有什麼看相,縱橫交錯的河道阻隔了村裡村外的聯通,限制了村子的發展。

  變化,發生在3年前。2017年,錢家渡成為省特色田園鄉村首批45個試點村莊之一,江寧區旅遊產業集團、江寧區交通建設集團與湖熟街道攜手,邀請東南大學設計團隊,利用四通八達的水系,結合田野景觀,將村莊整體「出新」:一條3.8公裡的烏篷船水上遊線,串起村裡村外,整修後的鄉村民居、稻樂園、菊花園沿河分布,坐在船上遊一回,就能把圩區水鄉風貌看個遍。2018年5月運營以來,錢家渡借「一渠清水」,成為鄉村旅遊網紅打卡點。

  村裡的環境美了,人氣旺了,老百姓辦起農家樂和鄉村民宿。「村裡年輕人過去都想往城裡跑,現在好多回來創業了。」陳益青夫妻倆20多年前就離開了家鄉,在外面做旅館、餐飲生意,看到家鄉變化這麼大,第一批回鄉做起民宿生意,每到節假日,他家的若城民宿一房難求,收入比過去翻了幾番,「明年,我家的二期民宿又要開張了,這樣的好日子,過去都不敢想!」

  像陳益青家一樣,錢家渡村臨水人家的房子出新改造後,都成了「搶手貨」,不但村裡的年輕人回來了,國資平臺和社會企業也租起民房開辦民宿,利用湖熟特產辦起「全鴨宴」。為帶領村民共同致富,錢家渡所在的和平社區盤活周邊閒置土地,讓村民坐在家裡也能「收租金」。村裡還成立農村合作社,為當地百姓提供就業崗位。如今,錢家渡村人均年收入由2016年的1.7萬元提升至3萬多元,從經濟薄弱的小鄉村,變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記者 沈佳暄

  記者觀察

  「美」在身邊,讓「蘇」字綠意盎然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閒」……江蘇,自古是詩情畫意之地。

  魚米之鄉、富庶之地,人傑地靈、鍾靈毓秀。江蘇,以佔全國1.1%的國土面積、5.8%的人口,創造了10.2%的經濟總量,在全國發展大局中佔有重要位置。

  經濟發展走在前列的江蘇,也較早地遭遇生態環境問題困擾。6年來,江蘇把「環境美」作為矢志前行的核心追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戰略,把生態優先舉措化作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鏗鏘行動,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江蘇以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戰役」為主陣地,全面向汙染宣戰,攻最難的問題、啃最硬的「骨頭」,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解決一批影響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根本性好轉。

  從制度之手出硬招到市場之手出實招,從產業之轉到環境之變,江蘇同心建設生態文明的實踐強信心、暖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鮮明導向,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以空前的決心和力度全面向汙染宣戰,推進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綜合改革,全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咬定青山不放鬆,讓「魚米之鄉」的「蘇」字有了綠意盎然的底色。太湖「吉祥三寶」重現,連雲港灌河口四鰓鱸魚和偽虎鯨「結對」洄遊,長江江蘇段江豚戲水,身邊的龍鬚溝變身景觀河,藍天白雲的日子變多……碧波蕩漾、青山朗潤,老街雨巷、絲竹悠揚,10萬平方公裡的魚米之鄉,正在展現「最靚顏值」!

  吳瓊 許海燕

  大事記

  2015年9月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率先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範省。

  2016年2月 省委省政府召開生態文明建設大會,提出深入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力爭綠色發展成為鮮明優勢。

  2016年底 我省啟動「263」專項行動。

  2017年12月 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包括「生態環境高質量」在內的「六個高質量」發展目標,提出下大力氣補齊生態環境短板,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2017年底 我省宣布全面建立河長制,並率先將河長制納入地方法規,在全國率先交出「每條河流都有河長」的答卷。

  2018年8月 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出臺《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建立「1+3+7」攻堅作戰體系。

  2019年3月 我省成為全國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

  2019年底 我省率先建立以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為核心、9個生態功能區法庭為依託的「9+1」環境資源審判體系,形成生態文明司法保護「江蘇方案」。

  2020年8月 我省出臺《關於深入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到2025年,美麗江蘇建設的空間布局、發展路徑、動力機制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城鄉人居品質顯著提升,文明和諧程度進一步提高,爭創美麗中國建設示範省份。

  2020年10月 長江幹流及保護區7392艘漁船、14887名漁民全部退捕上岸,江蘇完成長江幹流及保護區退捕任務。

  數說

  全省環境空氣品質改善幅度較大。2019年,全省PM2.5年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1.8%。

  國考斷面水質明顯好轉。2019年,104個國考斷面優Ⅲ類斷面比例達到78.8%,較「十二五」末提高17.3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斷面,劣Ⅴ比例較「十二五」末降低3.8個百分點。

  長江江蘇段入江支流水質持續改善。2019年,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91.1%,無劣Ⅴ類水質斷面,且無Ⅴ類水質斷面;與2016年相比,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34.3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11.4個百分點。

  創成一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區。泗洪、賈汪、溧陽、鹽城鹽都區建成全國「兩山」理念實踐創新基地,南京溧水、無錫錫山、蘇州崑山等22個地區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區,數量居全國前列。

  整理 許海燕 本版統籌 顧巍鍾

相關焦點

  • 邁向新高度,「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交出厚重答卷
    「十三五」以來,江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篤定前行,開拓奮進,凝心聚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過澎湃發展、日新月異的黃金五年,奮力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呈現新局面。
  • 波瀾壯闊「十三五」,「強富美高」新答卷
    鬱興 攝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並發表重要講話,殷切期望江蘇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推動「五個邁上新臺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經濟實力大幅提升,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對於經濟總量佔全國十分之一的江蘇來說,「經濟強」是「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首要標識,推動經濟建設邁上新臺階也是「五個邁上新臺階」的首要任務。
  • 波瀾壯闊「十三五」,「強富美高」新答卷_揚州網
    ,走過澎湃發展、日新月異的黃金五年,奮力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邁向新高度。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並發表重要講話,殷切期望江蘇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推動「五個邁上新臺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蘇考察調研,要求江蘇著力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 努力把總書記勾畫的「強富美高」藍圖變成江蘇大地...
    江蘇更加自覺地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指揮棒、紅綠燈,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作為一個體系整體推進,讓新發展理念成為「強富美高」畫卷上的鮮明底色。  放眼江蘇大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強富美高」新藍圖,正在一步一步變為美好現實,成為江蘇發展最鮮明標識——  「強」的成就更加顯著。
  • ...新作為 新篇章】「強富美高」新常州建設:「五年成績單」厚重提氣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提出,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五年來,常州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上下牢記諄諄囑託,以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為導向,以「種好幸福樹、建好明星城」新實踐為抓手,開拓進取、紮實工作,不斷開創「強富美高」新常州建設新局面。
  • 為了這件大事,生態環境部與江蘇兩年三次「會面」
    積極主動上門拜訪,江蘇亮出十足誠意、提出高要求的背後,也反映了江蘇滿滿的自信與擔當。信心何來?江蘇生態環境系統歷來有制度創新的傳統。這一點,可以從《新華日報》對去年召開的第一次聯席會議的報導中窺得一斑。
  • 把「強富美高」五年答卷書寫得更加厚實
    習近平總書記五年前為江蘇繪就的「強富美高」宏偉藍圖,讓江蘇的奮鬥目標可感可觸、激勵人心,中國夢的江蘇篇章由此有了更加清晰的現實模樣。囑託就是方向,囑託就是動力,囑託就是使命。我們要按照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的部署,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向黨中央、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五年答卷」。
  • 福建東山:生態底色繪就富美海島
    歐東茵 攝中新網福建東山11月23日電 (龔雯 歐東茵)「海水乾淨了,碼頭環境變美了,再加上下西坑海鮮早已名聲在外,遊客自然慕名前來。」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前樓鎮下西坑村的「90後」許漢乾高興地說。開過船、捕過魚,也曾養殖魚蝦,收入卻不穩定,去年許漢乾找到了致富新路子——接軌旅遊產業。
  • 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 不斷開創「強富美高」新江蘇...
    省委書記婁勤儉主持學習會並講話,強調要認認真真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自覺做新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以更加紮實有效的工作不斷開創「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新局面。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政隆,省政協主席黃莉新,省委副書記任振鶴參加學習。
  • 書寫「強富美高」新南京精彩答卷
    作為江蘇省會、長三角特大城市、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南京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聚力建設「創新名城、美麗古都」,把習近平總書記「強富美高」諄諄囑託變成南京發展生動實踐:城市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 中韓媒體共同關注:建設高水平小康,江蘇「秀」出幸福成色
    稿件中文版:  建設高水平小康,江蘇「秀」出幸福成色  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再出發的起步之年。  小康生活什麼樣?不用刻意找尋,洋溢在每個江蘇人臉上的燦爛笑容,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 「蘇式工筆」精描細繪「新魚米之鄉」—— 蘇南多地打造美麗江蘇...
    吳 瓊攝&nbsp&nbsp&nbsp&nbsp中國江蘇網訊 「讓美麗江蘇美得有形態、有韻味、有溫度、有質感,成為『強富美高』最直接最可感的展現,成為江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鮮明底色。」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入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展現「新魚米之鄉」的時代風貌。連日來,記者深入蘇南多地,探尋美麗江蘇現實樣板。
  • 江蘇將打一場大仗硬仗苦仗,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更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讓江蘇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人民生活更幸福。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政隆主持會議並講話。省政協主席黃莉新出席會議。
  • 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貢獻青春力量 7家省級單位共建「蘇青揚...
    按照合作協議,聯盟各單位將深化跨界融合、互學互鑑,在青年工作、志願服務、聯誼交流等方面拓展空間、豐富內容,為青年成長成才搭建更好平臺,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貢獻更多青春力量。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團委擔任聯盟首個輪值主席單位。
  • 電子政務賦能,「強富美高」邁向新徵程
    江蘇電子政務起步早、成效好。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發布了《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報告(2020)》。江蘇綜合排名全國第三,在線服務成效度、辦事指南準確度等指數排名靠前。提升治理效能,打造典型標杆。江蘇加強數字政府建設頂層設計,加快建立數據資源、基礎制度和標準規範,江蘇的「不見面審批」成為「全國一體化平臺建設的典型標杆」之一。
  • ...堅定生態底色 推動產業變革 萬裡長江流經江蘇第一站擦亮「新...
    過去,這些企業給地方帶來了就業、稅收,搞活了經濟物流,但同時也對生態環境資源造成了一定影響。江寧區委在多次深入點位實地檢查後,召開專題推進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把修復長江岸線生態環境作為壓倒性政治任務來抓,堅決打好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區政府先後出臺了《江寧區長江岸線江寧段、秦淮河沿線生態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江寧區長江沿岸造林綠化實施方案》、《江寧區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實施方案》等。
  • 讓優美生態環境成為支撐點
    讓優美生態環境成為支撐點 2020年07月21日 11:07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張立冬 字號 內容摘要: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是江蘇在「三農」領域落實「強富美高」的具體行動指南
  • 遇見大美溼地,共建美麗江蘇!鹽城黃海溼地世界自然遺產進高校活動...
    遇見大美溼地,共建美麗江蘇!活動以「遇見大美溼地 共建美麗江蘇」為主題,旨在深入挖掘黃海溼地遺產的生態價值、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進一步增強廣大青年保護生態、守護世遺的意識,不斷提升廣大師生投身世遺保護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努力成為建設美麗中國、水韻江蘇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和捍衛者。
  • 走在前列,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江蘇答卷
    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並發表重要講話,殷切期望江蘇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推動「五個邁上新臺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 【讓美麗江蘇越看越贊】構建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展綠色發展之美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紮實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提出,美麗江蘇要呈現「五美」,壓軸的就是「綠色發展之美」。底色綠,生態才美,生態美,江蘇才美。系列解讀,今天推出《構建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展綠色發展之美》   在位於連雲港的盛虹石化產業園,斯爾邦石化醇基多聯產項目26萬噸/年丙烯腈裝置,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酸等物質,源源不斷地通過再生裝置變為下一產業鏈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