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東山:生態底色繪就富美海島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東山縣下西坑村的「90後」許漢乾在收割海蠣。 歐東茵 攝

中新網福建東山11月23日電 (龔雯 歐東茵)「海水乾淨了,碼頭環境變美了,再加上下西坑海鮮早已名聲在外,遊客自然慕名前來。」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前樓鎮下西坑村的「90後」許漢乾高興地說。

開過船、捕過魚,也曾養殖魚蝦,收入卻不穩定,去年許漢乾找到了致富新路子——接軌旅遊產業。

東山縣下西坑村的「90後」許漢乾(左)帶遊客到海上收蟹籠。 歐東茵 攝

上午10點,許漢乾站在船頭領著一批遊客到海上收蟹籠,迎著清涼海風,木船穩穩地行駛在碧波蕩漾、整治有序的海面上。

收完蟹籠,木船又調頭轉去收割海蠣。轉悠半個多小時後,船兒駛回許漢乾的「海上快樂大本營」,不少遊客在此泡茶、釣魚、餵海龜,從小與大海打交道的許漢乾向遊客介紹起來頭頭是道。

東山縣中港水產罐頭加工車間內,工人們正在處理鯖魚 。 東山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近年來,許漢乾所在的下西坑村通過打造「生態水鄉、休閒漁村」,不斷推進海域綜合治理、海上養殖設施升級改造,走出一條生態文明、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的特色海島之路。

東山縣海濱公園裡的海濱棧道。 歐康 攝

下西坑村是東山「生態+」推進百姓富的一個縮影。東山是全國第六、福建省第二大海島縣,國家生態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示範縣200強。近年來,東山以「海灣藍」和「海島綠」為底色繪就出富美新東山,「天藍水碧海灣美,沙白林綠島礁奇」成為當地百姓引以為傲的景象。

郭蘇鎮(左)將捕撈的漁獲卸到魚排上。 林華藝 攝

而在20世紀50年代,這裡卻是漫天黃沙、生態脆弱,無從發展,時任縣委書記谷文昌帶領東山植樹治沙14年,得以改善生態、拔掉窮根。

自此,生態理念一如谷文昌種下的木麻黃,頑強地在這片土地上紮根展葉:生態作為「生命線」和「發展軸」,全面融入進了東山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海洋功能區劃、森林縣城、城鄉汙水、旅遊發展、鄉村振興等各項規劃。

東山打造綠色海島,堅持每年至少投入5000萬元、綠化1萬畝,城區、村莊同時「鋪綠」,目前全島綠化率超過94%。

航拍東山。東山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同時,東山以守護好海岸、海灣、海島、海灘、海水「五海」資源打造藍色灣區,大力氣推進海洋生態綜合整治,率先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開展綜合整治盜採海砂專項行動,推進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引導灣區養殖規範化、灣區保護制度化。

「這幾年漁獲明顯更多、質量更好。」東山縣陳城鎮陳城村的貧困戶郭蘇鎮感受著海洋生態的紅利,他靠出海捕魚賺錢,趕上好時候一天可以捕撈近3千斤,有7千元收入,「現在有新船也在建新房,年收入10萬元。」

優越的自然稟賦和生態環境為東山高質量發展賦能。扶持遠洋漁業,成為「國家海捕水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其遠洋捕撈船隊2019年產量3.4萬噸;水產電商壯大起來,129家電商企業、近千家網店微商陸續出現,在疫情衝擊下,今年上半年電商交易額突破11億元;發展特色現代農業,2019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4萬元。

生態海灣育民富,美麗海島引客來。東山縣按照「一島一景區」規劃發展,建設全域生態旅遊海島,旅遊業快速增長。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東山全縣接待遊客72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4.92億元。

漫步於海灣公園,再不見昔日沙灘養殖亂象,徐徐微風下,木麻黃的翠綠與海的湛藍裹挾著濱海步道,蜿蜒數十公裡,遊人星星點點。魚骨沙洲景區與碧海藍天構成夢幻之境,走紅網絡,去年10多萬遊客來此「打卡」。

除海島風光和生態休閒外,東山還高標準建設帆船帆板、汽車拉力、文旅影視、攝影寫生和研學培訓基地,舉辦多項國際賽事,各界人士紛紛來此。東山縣委書記洪泰偉表示,休閒旅遊業是東山最有前途的產業,將朝建設國際旅遊島目標邁進。(完)

相關焦點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福建東山:厚植生態底色 賦能富美海島建設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彭建軍 漳州臺記者陳細慧)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近年來,福建東山縣把生態環境治理作為放在統籌全縣發展的引領位置,結合行業發展和民生改善,探索走出一條獨具東山特色和海島實際的綠色發展之路,好生態帶來好生活。
  • 福建東山:以生態建設為小康生活賦能加力
    清新美麗的漳州東山島,不僅是福建東南隅一座迷人的海島,更是谷文昌精神的發祥地。近年來,東山把...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海風逐浪歡,海鷗藍天翔。清新美麗的漳州東山島,不僅是福建東南隅一座迷人的海島,更是谷文昌精神的發祥地。
  • 漳州東山:生態為底色,描繪環島美麗通道
    原標題:生態為底色,描繪環島美麗通道   挖掘機開溝後,吊車將雨汙排水管精準地放入,施工人員認真焊接蘇峰寺橋的鋼筋,已做好路基的地段綠化同步跟上……建設中的東山生態環島路金鑾灣先導段與美麗的金鑾灣同行,建成完工後,將把海灣公園一期和東山最高峰蘇峰山串聯起來。
  • 宜居宜業宜遊:令人神往的生態海島
    >東山島,這是一個生態旅遊島。「天藍水碧海灣美,沙白林綠島礁奇」,形容的正是東山島的濱海風光無限,令人神往。近年來,東山島獲得不少榮譽:全國十大美麗海島評選位居第一,獲評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深呼吸小城100佳」,是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國家生態縣」、「中國優秀旅遊縣」、「全國科普示範縣」、福建首個「中國曲藝之鄉」。
  • 來福建東山看大海!
    打卡好地方【來福建東山看大海!】海風逐浪歡,海鷗藍天翔。清新美麗的漳州東山島,不僅是福建東南隅一座迷人的海島,更是谷文昌精神的發祥地。東山率先在全省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劃設高潮位內側200米限建區,全面保護海岸、海灣、海島、海灘、海水「五海」資源,持續鞏固生態「家底」。
  • 福建東山:海島漁港變遷見證兩岸融通
    新華社福州6月28日電(記者李慧穎 鄧倩倩)海波蕩漾,從臺灣來的貨輪停靠在福建漳州東山港,箱櫃從船上一一卸下。  碼頭喧鬧,漁港繁忙,30多年歷史的東山港興碼頭,在海風吹拂下略顯滄桑卻不掩其活力。在距其3公裡處,面積5萬平方米的5000噸級新碼頭正逐漸成形,今年年底竣工後,它將對接大型船舶和對臺直航的需求。
  • 福建東山持續推進「五海」保護讓海島更綠海洋更藍
    閩南漳州的東山縣,是全國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島縣。20世紀50年代,時任縣委書記谷文昌帶領島民修建海堤、制伏風沙、築起「綠色長城」;今天,東山人繼承前人衣缽,不但傳承發展了藍海、綠島的「美顏濾鏡」,更將它們轉化為島民的「金山銀山」。
  • 福建東山:CRC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最美賽道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11月11日訊(記者 蘇昱如)12月6日-8日,2019年環東山灣·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將在東山等地舉行,其中東山賽區將設置2個賽段,包括超級短道賽場和風景美如畫的東山島蘇峰山賽段。馳騁在蘇峰山環島公路,一邊是碧海白沙、濤聲如訴,另一邊是青山疊翠、繁花似錦,讓人豁然開朗、心生愜意!
  • 永城:生態遊繪就最美底色
    本報訊(記者 楊哲洋 通訊員 張朋)美麗永城的四季變幻多姿,但不變的是綠色底色。近年來,永城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行「生態+旅遊」發展路徑,培育發展生態旅遊產業,築牢綠色發展主色調,著力實現生態保護和旅遊發展「雙豐收」。綠色發展鑄就旅遊品牌初秋豔陽下,坐落在東、西城區之間的日月湖景區碧水似鑑、滿山蒼翠、鳥語花香。
  • 福建東山:一座海島縣的綠色實踐
    新華社記者 王任遠 攝  新華社福州12月20日電 題:福建東山:一座海島縣的綠色實踐  新華社記者王任遠、鄧倩倩  閩南漳州的東山縣,是全國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島縣。20世紀50年代,時任縣委書記谷文昌帶領島民修建海堤、制服風沙、種起「綠色長城」;今天,東山人繼承前人衣缽,不但傳承發展了藍海、綠島的「美顏濾鏡」,更將它們轉化為島民的「金山銀山」。
  • 繪就中原鄉村美麗底色
    商丘美麗鄉村一角「富」起來蝶變激發添動能讓綠水青山長出「搖錢樹」,使田園風光變成「聚寶盆」,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我省許多地方求變思變、大膽嘗試,把美麗轉化為生產力、競爭力,繪就村美人和、「總書記說,依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我希望帶著更多的鄉親參與進來,把民宿的規模越做越大,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生活的美好。」韓光瑩說,「總書記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優勢、做法。我們一定會按照總書記的要求,保護利用好家鄉的森林、溫泉和山花,努力實現景美人富。」
  • 東山舉辦生態環島騎遊活動
    東南網4月1日訊(福建日報 殷琪) 3月31日,由東山縣自行車運動協會組織的生態環島騎遊活動順利舉行。主辦方根據參與人群的不同能力進行設計,分別安排了全程45公裡和110公裡兩條路線,沿途經過東山島生態環島公路、馬鑾灣景區、美麗漁村澳角村等地。
  • 福建東山島,我的海島情懷,我的山海之美
    原始的景色,原始的風採,原始的人文習俗,這也是一種美,更是當今旅遊市場上的珍寶。總之,福建的東山島不算繁華,不算熱門景區,更談不上耀眼光芒,還不像美麗的女明星一樣,非常「打眼」,在大街上回頭率百分百,但它卻有一股獨自擁有的、莫名奇妙的魅力和特殊吸引力。
  • 海島大媽東山海鮮開海捕魚,網紅野生海捕海鮮!
    東山海鮮名揚國內外,究其原因得益於其品質。首先,東山島位於接壤廣東潮汕地區的福建漳州市,其地理位置處於臺灣海鮮,同時也是東海和南海交匯處。由於海水鹽份密度不一樣,在東山海域匯集,所以東山海鮮物產品類和數量是極其豐富。
  • 福建漳州東山縣:海灣整治,為生態旅遊島賦能
    遊照平返鄉創業的動因,源自近年來東山煥然一新的海洋生態與日益紅火的旅遊市場。  東山島濱海資源豐富,東海岸沿線坐擁7個相連的海灣。但長期以來,鮑魚無序養殖等開發模式,為海灣生態埋下隱患。為改變這一局面,當地以構建生態旅遊島為目標,不斷開展海灣生態修復與整治,復現「天藍水碧海灣美,沙白林綠島礁奇」的天然風光,為旅遊業者們提供了創業紅利。
  • 東山:海島漁港變遷見證兩岸融通
    東山縣新發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水春介紹,這種民間貿易的興起也推動了港口的建設和發展,讓東山從偏遠的海島成為大陸最早開放對臺小額貿易的口岸之一。具備了對臺貿易的港口優勢,不少臺胞前來東山尋找商機。上世紀90年代初來此經營水產業的翁啟鏡便是其中一位。「1949年前,祖父開三桅船經常往來兩岸,那時澎湖和東山間經貿往來很密切。」他說,選擇回到祖籍地發展,是希望繼承祖輩事業。
  • 福建又上央視!三明又火了!原來你是這樣的「綠富美」
    除了展現出福建「綠富美」的一面,《美麗中國·春潮湧動》還在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地進行現場景觀直播,全方位、新視角、高品質地展示泰寧獨特的水上丹霞奇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蓬勃發展的旅遊業,展現新時代新泰寧新氣象,喜迎全國「兩會」勝利召開!
  • 「五美」引領嬗變 福建馬山村打造富美工貿新村
    「五美」引領嬗變 福建馬山村打造富美工貿新村   LED路燈整齊站立著,大道交錯縱橫,道路綠樹掩映,廠房林立……近日,筆者走進(福建漳州市)雲霄縣雲陵工業開發區馬山村,映入眼帘的是勃勃生機的富美工業新村氣象。
  • 潘銀浩:發揮海洋優勢 發展藍色經濟 建設和美海島
    潘銀浩:發揮海洋優勢 發展藍色經濟 建設和美海島 2020-06-10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南平延平區東山村:「黨建+生態」扮靚水美鄉村
    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27日電 (江鋒)初冬時節,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東山村,涓涓細流縈繞,許多遊客正慕名而來東山溪拍照、觀景,體驗這一生態網紅打卡地。  近年來,來舟鎮厚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依託得天獨厚的東山溪流和萬畝竹林生態優勢,鎮黨委和東山村黨支部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探索「黨建+生態」模式,打造東山村生態旅遊體系,促進村財增收創收,用「水美」扮靚生態宜居鄉村。  長約10公裡的東山溪,見證了水美鄉村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