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生態底色 推動產業變革 萬裡長江流經江蘇第一站擦亮「新...

2020-12-17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11月22日,經中宣部新聞局批准,有著82年光輝歷史的新華日報與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黃河流域部分省級黨報代表一道,在新華報業傳媒廣場聯合啟動「大江奔流攜手共進 主戰場 主動脈 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隨後,聯合考察採訪團前往萬裡長江流經江蘇的第一站——長江江寧段(江寧濱江開發區),親身感受了這段長達19.08公裡岸線的今昔巨變。

  

  長江江寧段是萬裡長江進入江蘇後的第一站。身為「第一站」,如何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不移地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得新篇章?

  聯合考察採訪團站在江寧濱江的江豚廣場上,眺望不遠處的新濟州國家溼地公園,入目是大片大片的深綠。順著江岸向東前行,總面積300萬平方米的生態綠地如一條地毯鋪成開去。背水坡的水杉、迎風挺立的香樟、近水而立的蘆葦、搖曳生資的楊柳……以及突然出現凌波逐浪的江豚,共同繪就了新時代長江生態修復的典型畫卷。

  

  新濟州國家溼地公園,曾經疏於管理、島上漁民濫捕濫伐嚴重,通過綜合治理,現在已經成為南京名副其實的、唯一的國家級溼地公園。截至2020年2月,調查統計新濟州共有脊椎動物33目88科184屬269種、底棲動物5目5科9屬10種、浮遊生物109屬20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27種。近期,新濟洲更是完成了生物多樣性展示館的建設,未來2700平方米的展館空間將隱藏在生態景觀之中,與生活在此的動植物同享一方藍天、共守一江清水。

  江豚廣場所在地,以前是一片船廠堆場密布的江灘地,沿線分布著濱江建材廠、陳塘造船廠、二江船舶修造廠等大小企業10家。過去,這些企業給地方帶來了就業、稅收,搞活了經濟物流,但同時也對生態環境資源造成了一定影響。江寧區委在多次深入點位實地檢查後,召開專題推進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把修復長江岸線生態環境作為壓倒性政治任務來抓,堅決打好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區政府先後出臺了《江寧區長江岸線江寧段、秦淮河沿線生態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江寧區長江沿岸造林綠化實施方案》、《江寧區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實施方案》等。以問題為導向推進岸線整治,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指引推進生態修復。目前,江寧區對長江江寧段沿江19.08公裡的生態環境進行了系統修復,累計拆除、整治「散亂汙」企業52家、8.5萬平方米,累計綠化造林、環境提升1.84萬畝,高標準打造「臨江、近江、見江」的沿江堤濱江公園。

  

  環境好了、水質變了,江豚回來了,長江江寧段徹底「美了起來」、「紅了起來」、「靈動了起來」!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長江江寧濱江段沿江生態環境質量達到5年來最好水平。

  

  長江江寧段生態修復成績顯著,而以生態為底色,產業也在朝著先進位造業的方向快速發展。

  2003年以來,在拆除、整治「散亂汙」企業的同時,江寧濱江累計引進項目300多家,初步形成了重型裝備製造、高端裝備製造等現代產業體系,躋身「江蘇省先進裝備製造業特色產業基地」。進入新時代,置身南京「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大坐標」,江寧更是提出加快打造「千億級濱江先進位造業新高地」,堅持「砸籠換綠」「騰籠換鳥」「開籠引鳳」並舉,騰出環境容量和寶貴空間,推動發展動能轉換。

  生態進、生產退,治理進、汙染退,高端進、低端退,「進退」之間,再現「一江清水、兩岸蔥綠」。

  

  據了解,目前中興通訊在國內規模最大的5G製造基地就在江寧濱江。此外,LG化學鋰電池項目、格力等在內的總投資在千億元的多個重大項目落均選擇落戶在江寧濱江。

  

  江寧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樊向前在接受聯合考察採訪團採訪時表示:「生態修復已經成為江寧濱江最耀眼的「名片」。良好生態推動了區域的招商引資、更進一步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樊向前強調,越是深入實踐,越能夠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當下,江寧正著力構築「3+3+3+1」高端現代產業體系,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的新興產業「航空母艦」。只有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堅決破除舊動能、切換新動能,才能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永葆「一江清水向東流」。(胡春春 趙冉/文 朱江/攝)

相關焦點

  • 萬裡長江流經江蘇第一站見證「十裡造船帶」蝶變
    中國江蘇網7月17日南京訊 (記者華誠 張東海 通訊員趙志文)萬裡長江流經江蘇第一站,北岸即是浦口區,2018年6月,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下沉督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浦口段,發現相關問題,南京市協調聯絡組立即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立行立改,一場聲勢浩大的江岸保衛戰隨即打響。
  • 白山渾江:壯大綠色產業 擦亮美麗底色
    原標題:渾江:壯大綠色產業 擦亮美麗底色   漫步渾江,俯仰皆成美景。路過的小村都各有情懷,「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業」,百花開放、如詩如畫,令人沉醉。   渾然天成,江流不息。   推動綠色農業轉型,扶持優勢產業發展。紅土崖鎮依託資源環境和農業產業優勢,大規模發展中藥材種植,今年新增藥材面積3340畝,百畝以上藥材基地達2518畝,有金蓮花、威靈仙、板藍根、返魂草、淫羊藿等幾十個種植品種。七道江鎮申報了長白山人參品牌原料基地認證,旱溝村已發展西洋參200畝。2020年,全區食用菌生產規模達到360萬袋,黑木耳、香菇、榆黃蘑等10餘個品種。
  • 寶應聚焦環境保護,不斷擦亮綠色生態新底色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寶應縣上下要聚焦環境保護,不斷擦亮綠色生態新底色。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鞏固生態保護質量,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縣水務局局長高步順說:今年,全縣將繼續加大運河整治力度,完成年度20個攪拌站、砂石場等佔用戶的拆除,同步完成綠化生態修復工程;實施寶應東城區排澇活水工程,通過新建取水泵站、新開河道等方式,建立建成區活水體系,並對城區淤塞河道開展清淤、清雜,為寶射河斷面達標打下良好基礎;打好「兩違三亂」治理攻堅戰,督促各地對標找差,拿出「硬碰硬、實打實」的措施,確保年底完成整改銷號
  • 安徽環保鐵軍風採錄 |張功平:擦亮「大湖名城」生態底色,助力...
    安徽環保鐵軍風採錄 |張功平:擦亮「大湖名城」生態底色,助力「創新高地」綠色發展 2020-08-12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寧:以生態修復擦亮濱江最耀眼「新名片」
    長江南京江寧段,是萬裡長江進入江蘇的「第一站」。自江豚廣場極目遠眺,昔日汙染嚴重、生態失衡的長江江寧段沿岸,如今已經形成了一條濱江綠色生態長廊。新濟洲國家溼地公園面積26.7平方公裡,位於江蘇與安徽馬鞍山交界處長江江寧段的最上遊,包括新濟洲、新生洲、再生洲、子母洲、子匯洲等五洲,被稱為江蘇長江第一洲。新濟洲島上原有居民1123戶3668人,2000年11月,江寧區政府對新濟洲上的住戶實施「生態移民」工程,居民全部搬遷後,新濟洲以生態建設為主,逐步成為江中綠島。
  • 「地方看臺」新寧縣黃龍鎮:擦亮生態底色,讓「一江水」變成「一江...
    在湖南省西南邊陲新寧縣境內,南嶺山系越城嶺中段和雪峰山系餘脈之間,有一處綠意盎然,盡顯生態之美的地方。樹木青蔥,山澗清澈,萬頃林海,群峰疊翠,翡翠般的山泉給您沁人心肺的清爽,那種詩畫般的森林風光和清新的空氣任你翱翔。她就是新寧縣黃龍鎮裡竹村舜皇山河和紫花坪河。她是湘江源頭的發源地之一,青綠的高山路旁,河水奔流不息,潺潺地流水清澈見底,如一條絲帶繞在山間。
  • 守護碧水藍天 擦亮生態底色
    守護碧水藍天,是金霞擦亮生態環境治理的底色。紅網時刻長沙12月9日訊(記者 餘惠芳 通訊員 申雲峰)從湘江風光帶一路向北,天藍水碧、青山蔥鬱,風光如畫。一直以來,守護碧水藍天,是金霞擦亮生態環境治理的底色。
  • 堅持生態底色、推動產業升級……桂林市走出具有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
    作為湘江戰役的發生地、世界著名的國際旅遊勝地,桂林市在決勝全面小康過程中,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立市、綠色發展作為主線,按照「加快新城建設,強化老城改造,產業融合發展,城鄉協調推進,生態文化相融,富裕和諧桂林」的總要求,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
  • 濱州鄒平市全域擦亮「綠色鄒平」底色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3日訊把「綠色鄒平」作為生態建設的最美底色,濱州鄒平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圍繞「四減四增」結構調整,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取得了新成效,2019
  • 擦亮生態底色,賦能鄉村振興!佳陽畲鄉這樣下功夫
    煙雨中的佳陽天湖山有機茶葉基地「漲」聲中有堅守,守住的是一方生態;取捨間開新局,開啟的是多彩鄉村振興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佳陽鄉黨委書記何晨旭告訴記者,佳陽山海交融,海岸線長30.8公裡,還有300多畝紅樹林木本生物群落,生態是這裡最亮麗的一張名片,早在2011年該鄉就躋身省級生態鄉鎮之列。近年來,該鄉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持之以恆推進「天更藍、山更綠、海更清」生態文明家園建設,讓綠水青山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最亮的底色。
  • 建湖九龍口:擦亮生態底色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12月23日,「水韻江蘇美麗鄉村」2020「文旅江蘇幫扶致富路」大型融媒體採風行走進鹽城建湖,用鏡頭記錄文旅江蘇、用文字述說美麗鄉村建設。萬載星辰搖曳間,幾多次海浸海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建湖這顆璀璨的水鄉明珠。建湖因湖得名,湖中有城、城中有湖。
  • 德清下渚湖沿河村擦亮生態底色奔小康
    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白鷺、灰鷺、牛背鷺、夜鷺等來此棲息、繁衍後代,葉妙英的鳥哨客棧也因此得名。「我愛人一直在下渚湖景區工作,前幾年總是會有遊客問他,『這麼美的地方有沒有酒店,想在這裡住上一段時間』。」四年前,恰巧趕上家裡房子老舊需要改造,葉妙英的愛人提出將房子改造成客棧的想法。葉妙英在家人的建議下,辭掉了服裝廠的工作。「本來還擔心沒有客人,沒想到第一年就開始盈利了。」
  • 建設鄉村良好生態文明 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家園就是最美家園。離開了綠色,鄉村就失去了本色;沒有農村的生態文明,就沒有整體的生態文明。推進鄉村環境治理,不斷增強鄉村振興的綠色動能,需要把鄉村環境治理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格局中,努力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貫通起來。
  • 萬裡長江繪宏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長江經濟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一)「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東海之濱,滔滔長江以萬裡奔流積蓄之偉力,展示出浩瀚磅礴的氣象。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幸福新蘆淞擦亮生態底色
    紅網時刻記者 蘇莉雅 通訊員 羅夏風 株洲報導 回眸「十三五」,蘆淞區的藍天越來越多,河水越來越清,青山越來越美……環境就是民生,五年來,蘆淞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生態環境的靚麗底色
  • 沈體雁:推動創新方式變革,打造「創客山東」新名片
    具體提出6個建議: 第一,推動社會階層結構變革,培育千萬量級的新興創客階層。創客(mak-er)就是「玩」創新的人,就是有企業家精神的人。在數字經濟時代,創客就是指利用開源軟硬體和社會化創新資源將各種創意變成實際產品的人,是網際網路世代的造物者、發明家和DIY愛好者。
  • 萬裡長江繪宏圖——習近平總書記滬蘇紀行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長江經濟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二)「上下同欲者勝」  江蘇省南通市,是萬裡長江在江蘇奔流入海的最後一道生態屏障。市區南部,黃泥山、馬鞍山、狼山、劍山、軍山等五山臨江而立,山水相依。  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考察調研。一下車,總書記首先問道:「這裡水質怎麼樣?」
  • 成都堅定推動空間結構調整經濟地理重塑
    成都市委辦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這樣的調整,體現的是成都在融入「雙循環」、唱好「雙城記」背景下的發展路徑選擇:堅定推動空間結構調整經濟地理重塑,加快形成人口經濟綜合承載力新優勢,為極核城市奠定發展基礎、培育核心能力。
  • 「強富美高」新江蘇特別報導——環境美,江蘇生態底色更綠了
    「風景如畫的望亭,正從招商走向『選商』,不符合我們產業發展方向的一律不要。」楊建偉告訴記者,近3年來,望亭已累計引進優質高端製造業項目40餘個,總投資超8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超過18.5%。去年,望亭被蘇州評為高質量發展先進區域。
  • 重溫紅色基因 擦亮紅色旅遊新底色
    中國江蘇網訊 水色秀麗,光彩迷人。光輝歲月,厚重遺存。回眸淮安厚重的城市發展史,走進紅色旅遊景區,在那些閃耀的紅色記憶中,不難體會到淮安在近現代中國跌宕恢弘的革命歷程上留下的濃墨重彩紅色篇章。我們在「光陰的故事」裡,感受歲月靜好的來之不易,也將更加珍視時代前行的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