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師!董老師!下節課是你上嗎?」我們一行人來到貴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縣青山鎮,在公安部援建的青山小學一年級的一個教室門口,一群小孩將「董老師」團團圍住,孩子們臉上都掛著純真誠摯的笑。
董姝言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第八批「研支團」在貴州普安的8名成員之一,1999年出生的年輕血液,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孩。
董姝言來自內蒙古赤峰市,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習偵查學(經偵方向),今年本科畢業後就隨學校的「研支團」來到貴州普安支教。
「我的父母和哥哥以及姑姑一家,都當過兵,他們身上都有軍人那種為國奉獻的情懷,就連小時候家裡看得最多的電視劇就是《亮劍》,所以我從小的願望就是能夠為國家揮灑熱血,奉獻青春!」董姝言說。
董姝言在上課
董姝言剛到青山小學的時候,懷著年少孤勇的心態,準備迎接最艱難的挑戰,卻發現這裡的條件跟想像中的不太相同,「我一開始以為這裡條件會很差,到這以後才感覺脫貧攻堅工作做得真是特別好!這裡的新市民社區和學校都建得很好,跟想像中的完全不同,所以我更加堅定了決心,要在基礎設施相對完備的情況下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知識技能教學,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董姝言支教期間,主要負責一、二年級的音樂課和五年級的體育課,面向6個班級、近300名學生,她將教書育人作為支教工作的核心,除基本課程外,積極開展普通話推廣、禁毒教育、小學生安全知識普及等主題活動,組織學生學習公安大學王大偉教授所編兒童安全操,在寧波捐贈建立的讀書角開展讀書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我感覺這裡因為教育資源的缺乏,更重視『語數外』成績一些,但我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小學是打基礎的時候,也很重要!」董姝言說,「這些孩子都是很可愛的!我每天兜裡揣著糖,見著孩子們就忍不住給他們一把!他們會用自己畫的畫或者做的小手工來跟我交換,他們喜歡你,就會把這些『寶貝』給你。」
孩子們贈送的畫
「董老師!這個送給你!」一個大眼睛的小姑娘湊上前來,一把將手裡的畫塞進董姝言的手裡,笑容是那麼燦爛。
小姑娘是一年級四班的蔣詩涵,今年7歲半,「因為老師對我們很好,所以我們也要對老師很好呀!」。
董姝言所在的「研支團」還聯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研究生會開展了「心願星球」圓夢活動,將家庭貧困的孩子們的心願寄望公安大學研究生學院,讓「大哥哥」和「大姐姐」們為他們實現心願。
「這是孩子們接觸到外面世界的一個很好的機會,但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其實較少跟他們過度描述外面的世界。」董姝言說,「我更傾向於去詢問和聆聽他們內心中真正的願望,並鼓勵他們腳踏實地的同時不要局限於自身的條件,我不希望他們妄自菲薄或者迷失在外面的浮華世界,努力地奮鬥就是人生最好的選擇!」
董姝言在圖書角開展活動
「董老師是很認真負責的!她活潑善良,而且非常有愛心和耐心,給物質精神匱乏的留守兒童們提供了很多幫助,孩子們都很喜歡她!」青山小學一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張純說。
「我的家人們剛開始不太了解這裡的情況,尤其是我的姥爺,很不放心,每天都打電話叮囑我很多。如今在我的溝通下,他們都相當理解和支持!反正現在科技很發達了嘛,可以隨時打電話或者視頻聯繫!」遠離家人,董姝言眼神堅定,她說現在已將青山小學當成了自己的家。
董姝言說:「扶貧必先扶智,我勢必不改支教初心,繼續腳踏實地,用青春和汗水默默耕耘,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切切實實的事,為『公大研支團』傳遞不滅星火,為貧困山區修築『教育長城』……」
—— end ——
文字|王舒羽
編輯|唐 燕
【來源:黔西南公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