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昆高鐵的開通,結束了高安無鐵路客運的歷史,將對全市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將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高安鐵路客運站輻射鄰近九個縣市406.6萬多人口;
●將搭建起高安通達長江三角地區、長株潭城市群及西南地區最為便捷的通道。
高安市位處南昌西部,距南昌僅42公裡,總面積2439.33平方公裡,人口90萬。滬昆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在高安境內全長78公裡,途經大城、祥符、瑞州街辦、石腦、龍潭、楊圩、灰埠、相城、錦江牛場、礦山水庫管理局、田南等11個鄉鎮(街辦、場、庫)、45個村委會,並在高安城北3公裡處新建高安鐵路客運站。
滬昆高鐵開通後
高安將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杭州、西安等多個大中城市
高鐵的建成,將結束高安沒有鐵路客運專線、沒有鐵路客運站的歷史,將進一步優化和完善高安交通網絡,是高安交通運輸史上的一次新跨越,同時,將搭建起高安通達長江三角地區、長株潭城市群及西南地區最為便捷的通道,有助高安經濟加快融入長三角經濟區,增強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高安的區位優勢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2014年9月,滬昆高鐵開通後,高安至南昌僅15分鐘,與南昌同城化效應凸顯;同時,從高安可直達多個大中城市,其中至上海約3小時、至深圳約5小時,至廣州約4小時、至西安約8小時,至北京約7小時、至長沙約80分鐘,至杭州約50分鐘 (具體運行時刻以鐵路部門公布為準)。
高安鐵路客運站體現了
「書香彌古邑,門開迎高朋」設計理念
高安是一座千年古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璀璨。高安鐵路客運站的設計以「書香彌古邑,門開迎高朋」的概念為主題,屋面舒展大氣、同時兼備交通建築實用、大氣的基本特徵。結合高安建陶大市、教育大市和汽運大市的實際,圍繞主題,將寓意文化內涵的「書」的形象運用於建築形體,象徵著高安深厚的文化底蘊,表達「書香彌古邑」的設計理念;同時,提煉出瓷器柔美圓潤的外在特質,用於建築「門」的形象,象徵高安人熱情、開放、勇於接納新事物、勇於創新的精神,體現出進步開明的城市形象,表達「門開迎高朋」的設計構思。
站前廣場綜合體按照「四站合一」要求
與高安鐵路客運站無縫對接
高安鐵路客運站輻射九個縣市(高安、豐城、樟樹、上高、宜豐、銅鼓、奉新、靖安、安義)的406.6萬多人口。近幾年來,高安經濟迅速發展,城鎮化進程突飛猛進,客流量比較大,為此,高安市政府出資3000萬元,擴大了高安火車站站房建設規模。
站前廣場綜合體距離主城區約3公裡,位於新建高鐵核心區北側。為使綜合體與客運站設計理念一致,相互銜接,高安市政府委託鐵路客運站設計單位——中南建築設計院對站前廣場綜合體進行設計。站前綜合體設置長途汽車站、旅遊接待及商業、地下空間四大部分,是以交通樞紐為核心,集交通換乘、旅遊集散、商業休閒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交通綜合體,站前廣場綜合體與滬昆客專高安鐵路客運站站房無縫對接,實現「高鐵客運站、長途汽車站、公交車站、計程車和社會車輛停靠站」四站合一,目前,地面廣場和地下停車場已經開工建設。站前廣場綜合體作為高安市的主要對外窗口,以其新穎的建築造型,體現出高安獨特的城市魅力。
滬昆高鐵的開通,對高安經濟社會發展
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滬昆高速客運線的建設,對高安來說是史無前例,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對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高鐵的建成,將帶動高安城鎮化進程,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高安抓住高鐵開通的機遇,科學規劃,拉大城市框架,在高鐵火車站旁規劃建設了5平方公裡的瑞陽新區,目前,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功能的九條主幹道、連錦河、瑞陽湖,以及八中八小、青少年宮、工人文化宮、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一批重點民生工程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同時,在高鐵火車站附近規劃建設2000多畝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充分利用高鐵帶來的便利交通因素,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環境汙染少、經濟效益好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瑞陽新區形成產城相融、產城互動的格局。
高鐵的建成,將加速高安旅遊產業的發展。高安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交通的便利,將使上海、浙江、南昌、長沙等地的遊客來我市十分便利,高安將成為他們旅遊的首選目的地。同時,隨著旅遊市場的活躍,必將帶動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高鐵的建成,將極大方便群眾的出行。杭南長高鐵專線時速可達350公裡,通車後,高安至上海約3小時、至長沙僅1個多小時,經長沙至北京約6.5小時(直達),高安至宜春將由現在的2個小時縮短至約半個小時,高安到南昌只要約15分鐘,對促進地方服務產業發展,拉動消費、就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