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顯示:臺灣近5成用戶沒用過行動支付 在意支付安全性
根據調查發現,有超過5成網友使用過行動支付,也就是仍有近半數未曾使用,最在意個人信息保護、支付安全性,而目前市面上支持商家普及度仍低,最讓使用者不滿意,成為推進行動支付的阻力之一。創市際市場研究公司於2019年10月2日至14日,針對15~64歲的網友進行「行動支付篇」的調查。結果顯示,行動支付使用率達52.2%,以年齡30~39歲為主要使用群。
-
中國出境遊客行動支付首次超過現金
記者 | 鄭萃穎1月21日,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與支付寶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行動支付境外旅遊市場發展與趨勢白皮書》,調查顯示,中國出境遊客使用行動支付的交易額佔總交易額的32%,首次超過了現金支付。
-
調查:未來五年手機將取代現金成新加坡主要付款方式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30日訊 據《聯合早報》消息,黑箱研究(Blackbox Research)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冠疫情下越來越多新加坡人傾向使用無現金付款方式,手機有可能在未來五年內取代現金,成為主要付款方式。
-
調查顯示:臺灣八成消費者有意願使用行動支付
臺當局經濟部門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行動支付的最新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臺灣八成以上消費者有意願使用行動支付。 據臺灣《工商時報》10日報導,該報告顯示,80.2%的消費者有意願在未來開始或繼續使用行動支付;已開始使用行動支付的消費者中,更有96.1%的用戶有意願繼續使用。 據介紹,此次調查定義行動支付為「使用智慧型手機,透過二維碼、近場通信技術感應、聲波傳輸或一維條碼,在實體環境付款並取得商品或使用服務的支付方式」。手機軟體內購買、電信帳單支付等方式都不在該調查的定義範疇。
-
行動支付再便捷 現金支付也不該被為難
近期,有消息顯示,數字人民幣第二批試點預計將新增上海、長沙、西安等六座城市。數字人民的關注度再次大幅提升。 柞水終南山寨拒收現金被罰 系陝西第二張此類罰單 當手機變成「錢包」,人們可隨時隨地享受行動支付的便捷。然而,現金使用場景減少不代表商家可以拒收現金。最近,陝西商洛一3A景區就為此拿了罰單。
-
臺灣2018行動支付戰開打(二):2025行動支付普及率要達90%?還有漫漫...
行動支付的未來是何種模樣?無現金社會的到來意味著什麼?國際上真存在沒有國民在使用現金的國家和地區嗎?又,相對而言,行動支付發展較緩慢的臺灣,現況又是如何呢?國際三大Pay:Apple Pay、Samsung Pay以及Google Pay在去(2017)年相繼來臺,更在今年有了大幅的成長,臺灣行動支付看似要起飛,臺灣人的支付習慣卻仍以現金與信用卡為主流。
-
歐美為首的信用卡將被行動支付取代,中國經驗值得學習!
近日聯合國發布了報告,內容大概是講述行動支付的未來發展概況,其中有一句話特別值得關注,那就是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通過手機來支付各種商品和服務,而不再使用信用卡。尤其是2019年,行動支付將超越歐美為首的信用卡。報告還指出,中國的行動支付發展迅速,微信和支付寶等行動支付在中國十分普及。
-
中國出境遊客把行動支付帶到全球 實現首次超現金
【PConline 資訊】最早遊客出國前需要提前很久去換匯,拿著現金在外旅遊時也總怕把錢弄丟,後來越來越多的景區、商店可以使用銀行卡、信用卡消費,出去玩帶的現金越來越少,而最近幾年隨著行動支付的出現,拿著手機用支付寶更加方便。
-
夜市攤主也掛上二維碼 無現金支付在東南亞受青睞
近來,泰國曼谷的商場、超市大力推廣無現金支付,一些夜市攤主也掛上二維碼,方便顧客使用手機支付。泰國萬客隆批發中心主管詩立蓬說,出於疫情防控需要,人們希望儘量避免接觸現金,商場也做好了接受電子支付的準備。
-
調查顯示,馬來西亞回教青年日趨保守
中新社吉隆坡7月12日電 馬來西亞默迪卡民調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馬來西亞回教青年價值觀趨向保守,有超過七成的青年認同用可蘭經取代聯邦憲法。默迪卡民調中心與德國兩個機構對回教青年進行一項題為「東南亞回教徒價值觀」的調查。調查顯示,1300名受調查的印尼回教青年中,有高達八成以上的青年反對用可蘭經取代印尼憲法。
-
在中國行動支付的幫助下,日本也開始「去現金化」了
在中國行動支付的幫助下,日本也開始「去現金化」了 2019-07-22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調查顯示近半數新加坡人吃保健品
新華網新加坡3月6日電 (記者張永興)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新加坡人吃保健品,高於亞太地區的平均水平。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6日報導,尼爾森調查公司針對新加坡52個地區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48%的新加坡人吃保健品,其中每天服用的人約佔其中的60%。
-
中國遊客刺激海外行動支付增長 新馬泰3/4商家接受
北京時間21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短短幾年裡,行動支付已變成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以至於他們正促使海外旅遊目的商店採用這一技術。 支付寶與尼爾森周一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四分之三的超市和便利店已接入了中國的行動支付,大約71%的免稅商店和奢侈品商店也接受這種付款方式。
-
遊客推廣行動支付 新馬泰3/4商家接受微信支付寶
網易科技訊 1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Nielsen)周一與支付寶合作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四分之三的超市和便利店現在接受中國版行動支付。該調查稱,對行動支付的採用率在過去兩年中迅速增長,並且去年中國遊客在海外使用行動支付額已經多於現金支付額。美國媒體CNBC今天報導稱,在短短幾年裡,行動支付已經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根深蒂固,以至於他們正在推動著海外旅遊目的地的商店採用這一技術。尼爾森周一公布的調查顯示,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有四分之三的超市和便利店現在已經接受中國的行動支付。
-
受疫情影響 泰國加速進入無現金支付
疫情在影響泰人日常生活行為習慣方式的同時也引發了一股無現金支付方式的熱潮。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外出帶不帶現金已經不再重要。泰國的無現金社會取得了遠遠超出預期的進步,在新的常態下,行動支付和平臺支付將成為泰國人首選的日常支付方式。
-
分享一組醫院行動支付與現金比例數據
移動醫療自2014年在資本市場火爆以來,預約掛號、診中支付、網絡就診、取報告單、診後互動等話題多次被提及。目前,阿里、騰訊以及銀聯等巨頭企業均涉足醫療費用支付環節,醫療迅速成為行動支付一個典型場景。6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信息主任彭永安在螞蟻開放日上就智慧型醫院做了相關介紹。其中接入智慧醫院服務平臺一年後,現金和行動支付比例相當。
-
馬來西亞商家:聽不懂英語 但聽得懂支付寶三個字
對此,環球網科技記者親身趕赴馬來西亞,體驗了一回在馬來西亞的無現金支付生活。首先,環球網科技記者便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發現,越來越多的馬來西亞人開始接受並使用支付寶。在吉隆坡國際機場,記者在多家免稅店的收銀臺看到「歡迎使用支付寶」的標誌。
-
遲到者GrabPay能打贏行動支付這場戰爭嗎?
一旦他們看到這種好處,使用GrabPay就變得有粘性,我們看到了良性轉化,「Ooi聲稱,「這可能是一個類似的策略,將在馬來西亞使用。」儘管如此,Ooi承認,兩個國家中,使用現金是一個非常頑固的習慣。Ooi指出,馬來西亞央行統計數據顯示,馬來西亞80%以上的交易仍以現金形式進行。
-
國人出境遊行動支付首次超現金 支付寶:5年內不用帶錢包
如今出門在外,很多人都已經完全不帶錢包,或者錢包裡根本就沒什麼現金,因為一部手機就可以基本讓我們走遍全國,但是每次出境出國,下意識掏手機支付的時候,總會有點小尷尬。
-
馬來西亞大華銀行通過現金返還活動,推廣非現金支付
大華銀行馬來西亞分行(UOB Malaysia)推出他們的現金返還活動,將目標定為從現在到2019年1月15日在UOB Malaysia開設了活期或儲蓄帳戶的新客戶,目的是鼓勵他們使用非接觸式支付。當客戶第一次使用UOB借記卡給微信錢包充值時,UOB將提供50令吉(約12美元)的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