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莞市人社局大力推進職稱評審社會化改革,按照「突出用人主體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職稱評審權限」的原則,將9個專業的職稱評審權下放給專業協會或學會等社會組織承擔具體評價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各行業人才的評價培養。
9個專業的職稱評審權下放給社會組織
今年評審工作開展前,東莞市人社局就通過局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以及各類媒體公布了今年職稱評審時間、評審條件、申報材料等有關情況。
同時,為了幫助參評人員了解掌握有關細節和注意事項,該局還結合群眾諮詢的重點、難點問題,以一問一答的形式來進行解答。
「職稱評審涉及參評人員的切身利益,所以大家申報都比較積極,通過電話、網站等途徑諮詢的人比較多。」東莞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副科長周鳳霞說。
如何改變這一狀況,推動職稱評審多元評價或許是一種新的途徑和探索。
自2016年起,東莞市人社局按照「突出用人主體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職稱評審權限」的原則,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將建築、機電、電子、輕化、水利、電力、林業、畜牧獸醫、環保等9個專業的職稱評審權下放給專業協會或學會等社會組織承擔具體評價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各行業人才的評價培養。
2019年又向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和廣東省智慧機器人研究院等3個新型研發機構下放單位主體系列的職稱評審權。
東莞市工程系列建築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現場全程錄像
「我們按照社會和業內認可的要求,建立以同行評價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逐步將社會通用性強、人才流動性強的職稱評審工作交給社會組織承擔。」東莞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科長何小麗說。
據了解,去年東莞獲得建築工程技術、衛生系列副高級職稱評審權限,為地級市首個成功承接副高級職稱評審權限的城市。
今年年初,東莞相繼成立了東莞市工程系列建築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和東莞市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將評審權限進一步下放給評審委員會。
市土木建築學會秘書長鄭金夥回憶1999年自己評副高級職稱的時候,整個東莞的建築行業也就20來個人參評,而今年東莞參評副高級職稱的人數就超過了400人,加上初、中級的參評人數就超過了千人。
東莞市工程系列建築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在對申報者進行答辯
「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可以讓行政部門有更多精力集中在政策研究,進行總體的對職稱評審的管理。以前審材料等一些具體的工作,都是政府部門去做,耗費大部分的精力,反而沒有時間在調研、宏觀政策制定方面多下功夫。」周鳳霞說。
在簡政放權的同時,東莞市人社局也大力加強監督制度建設。實行評審前公示和評審結果公示「雙公示」制度,實行申報材料審核和評審業務的「兩指導」、評委抽取在紀檢監察部門監督下進行,派員巡查評委會評審現場,及時督導和掌握評審情況,維持評審秩序,保證評審質量。
職稱評審社會化改革更加貼合行業實際
將社會通用性強、人才流動性強的職稱評審工作交給社會組織承擔,可以更加貼合行業實際。國家主張突出業內評價的標準,社會組織作為聯繫人才和溝通政府部門的橋梁,可以很好地發揮作用。
「東莞市工程系列建築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負責東莞市建築設計、建築施工、建築管理和建築材料等四個專業的副高級職稱評審工作。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對2019年度的首次評審,404人參評,226人獲評審通過,通過率為56%。」市土木建築學會秘書長鄭金夥告訴記者。
推進職稱評審社會化改革,對於專業技術人才的成長,也起到積極的作用。
「每年職稱評審後,都有很多人打電話來諮詢為什麼不通過。我們只能回復大概是業績、論文水平達不到要求,具體怎麼不達到要求沒法說清。」周鳳霞說。
如今,學會將評價的標準,逐一去細化、量化,參評者就知道是哪一點達不到,知道為什麼評審不通過,對他未來的發展、成長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此前,東莞的環保專業職稱評審是由輕化工專業的評審委員會來完成,組成的評委會中,主要是輕化工專業評委,對環境保護並不了解。
環境保護專業中級職稱評審答辯現場
去年,東莞市環保專業的初、中級職稱評審權限下放給了東莞市環境科學學會,由學會來組織評委會。
「現在我們的評委會是100%是環保專業,在環保專業的11個評委裡面,包括諮詢、工程、監測三個細分專業,大約各佔三分之一。」東莞市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莊大雪說。
在東莞市環保產業促進中心工作的謝女士工作了11年,前年她參加了中級職稱的申報評審,但並沒有申報成功。
在她看來,以前的職稱評審對於環保專業來說不是太友好,專業不夠精準,而且諮詢政策的時候也無法獲得滿意的答案。
「現在的專業分類更加精準,環境科學學會也會為我們解讀政策的變化,給需要申報職稱的同事們進行線上線下的培訓和答疑,還給我們發了申報指南,這樣就非常清晰了。」她說。
謝女士認為,現在的改革對於她所在專業的職稱申報,有積極的作用。她決定今年繼續申報2020年度的中級職稱評審。
截至目前,東莞承接評審權的社會組織及單位累計評審6348人,佔本市評審任務的72.55%,評審通過3330人,評審通過率為52.46% 。
【記者】龔名揚
【通訊員】蔣周
【作者】 龔名揚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