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沒兒子以後財產都歸我」,姥爺笑著提出一個要求,女婿傻眼

2020-12-24 春夏秋冬道尋常

文|夏兒(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二舅家只有表姐一個女兒,前幾天我媽去二舅家了一趟,然後回來說了一件事,真是讓人好氣又好笑。原來姐夫不知道什麼時候在孩子面前說了句我二舅沒有兒子,將來的財產都歸他們,而這句話被孩子學了去。有一次,二舅的小外孫問姥爺要錢買玩具,二舅沒同意,小傢伙生氣就說出了那句「姥爺沒兒子以後財產都歸我」。

誰知二舅當時不氣不惱,直接告訴外孫,回去告訴你爸,你們想要我的財產就讓你爸給你改個姓,以後隨姥爺姓,我的錢就都給你。果然,小傢伙回去把這事告訴了他爸,然後表姐和姐夫吵了一架,姐夫也直接傻眼,第一時間給二舅打電話道歉。

隨著當年的獨生子女開始成家、自己當父母,有關獨生女父母的財產該歸誰這個問題,也總是時不時被人們提起。對此,不管是獨生女還是娶了獨生女的女婿都應該明白這這幾個道理。

年輕的女兒和女婿應該明白的幾個道理

①父母長輩的財產,二老想如何處理,他們才有最終的決定權。

不管你是女兒還是女婿,如果太早就開始盯著老人的財產,小心讓老人傷了心,最終老人把財產另作他用。女婿和女兒也應該明白,財產是父母的,他們想如何處理,其實做法有很多,最終到底老人想要怎麼處理,還要看老人自己的決定,作為晚輩不管你是女兒還是女婿都是強求不來的。

②年輕的女兒和女婿,自己正是奮鬥的年齡,想要什麼為什麼不自己去努力?

年輕人自己有手有腳,又正是奮鬥的年齡,為何總想著不勞而獲的事情?小心最後財產沒拿到,反而給孩子做了負面榜樣。

畢竟財產雖重要,可和孩子的教育比起來,自然是後者要更關鍵的。如果年輕父母自己拎不清,導致孩子的三觀扭曲了,那孩子長大後不成器,甚至各種闖禍,然後就找父母要錢,讓父母給其收拾爛攤子,那做父母的也只能跟著各種操心了。

③父母有能力照顧好自己,作子女和兒媳、女婿的就應該很知足

先給大家說一個我鄰居嵐阿姨的案例,嵐阿姨也是只有一個女兒,不過她家女婿總是嫌嵐阿姨日子過得太節儉,就告訴她該吃吃該喝喝,想要什麼就買,想去哪裡玩就去,別不捨得花錢。嵐阿姨的女婿還說嵐阿姨,她的錢她自己不捨得花,那最後可就都落女婿身上了。

對此嵐阿姨自然是很欣慰,遇到這種鼓勵自己多花錢多享受的女婿,嵐阿姨表示她很知足了。

不得不說,這才是做女婿的該有的態度和擔當。畢竟嶽父嶽母的錢如何花,真的是老人自己的事情,還輪不到做女婿的去插言。而不管你是老人的子女,還是兒媳和女婿也都應該明白,老人上了歲數他們有能力照顧好自己,就是給你省心了,如果你還不知足,那就真的太過分。

今日話題:娶了獨生女,你認為女婿在有關嶽父母的財產問題上應該是哪種態度?】

相關焦點

  • 「你沒兒子,今後財產就是我的」,孩子口出狂言,姥爺霸氣回應
    現在的孩子都早熟,看著年齡不大,個頭比較小,稚氣未褪,實際上心裡明白的很,每個都人小鬼大,說起大道理來可能比大人還要溜,如果再將他們不懂事的孩子看待,那可就大錯特錯了。近日網上有網友分享一件事:「你沒兒子今後財產就是我的」,孩子口出狂言,姥爺霸氣回應!到底咋回事呢?原來,這個姥爺只生了一個女兒,長大後還給閨女買了一套房當嫁妝,結婚後搬到了女兒家中。女婿儘管不太樂意,但也沒法說什麼。
  • 懷念我的姥爺
    小時候的我就對各種事情感興趣,姥姥總笑我,說我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還要問砂鍋裝幾升米的?可姥爺總是和藹可親,微笑著為我解答各種問題。雖說姥爺那個時候沒上過多少學,但在他的認知裡,他會儘可能嘗試著用我能理解的方式和語言告訴我答案,姥爺就是這麼細緻而且有耐心。姥爺那個時候家庭成分不好,很早就沒了父親,母親也在姥爺未成家之前去世了,姥爺那時候是到姥姥家做的小女婿。
  • 二姥爺家和姥爺的家中間隔一道矮牆
    長生舅就是能引喜二姥爺的那個「例外」。他是二姥爺的兒子,二姥娘生了許多閨女,最後生了這個兒子,喚名「長生」。二姥爺看見誰的孩子都有氣,唯獨看見長生喜的了不地。長生舅比我大,跟我們不是一路。有時也來找我玩,卻心不在焉,盯著姥娘掛在梁頭的籃子轉。那裡放著姥娘給我做的「好好」,嚇得姥娘不敢離屋。
  • 我的姥爺是「御廚」
    從我記事起,這十六個字是姥爺經常提起的。沒有高深學問的姥爺,認準了一個道理,做學問之前先學會做人,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我的姥爺,是共和國的同齡人。從小,作為生活在相對富足的家庭裡的嫡孫,姥爺沒有嘗過同齡人在吃穿住行上的苦楚,但這並沒有使姥爺養成嬌生慣養的習慣。
  • 重男輕女的姥爺,是我婚姻的「剋星」
    還邀請我去他們老家玩兒,我跟著去去了,這件事很快被我家人知道了,他們怕我跟人跑了,把我騙回老家,給我找了一個對象,並且讓我在一個月之內結婚。那個對象是表哥的小舅子,我姥爺做主讓我嫁過去的。我們家的大事小事都是我姥爺說了算,因為我媽腦子小時候發高燒,燒壞了,不靈光,我爸又特別老實,沒有一點主見,我爸什麼都聽我媽的,我媽什麼都聽我姥爺的。
  • 二姥爺家和姥爺的家中間隔一道矮牆
    長生舅就是能引喜二姥爺的那個「例外」。他是二姥爺的兒子,二姥娘生了許多閨女,最後生了這個兒子,喚名「長生」。二姥爺看見誰的孩子都有氣,唯獨看見長生喜的了不地。長生舅比我大,跟我們不是一路。有時也來找我玩,卻心不在焉,盯著姥娘掛在梁頭的籃子轉。那裡放著姥娘給我做的「好好」,嚇得姥娘不敢離屋。後來我用偷出的一荷包炸麵糊換了長生舅一把洋火槍。他玩的東西永遠比我們的先進一代。
  • 姥爺要藏起來勳章
    姥爺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我從小聽母親講姥爺是上過戰場的英雄,得過許多軍功章,但我從來沒見過那些勳章。姥爺把它們藏得嚴嚴實實,紅布包著、箱底壓著、柜子鎖著。每當我央求他想看軍功章時,他總是慢慢捲起褲腿,露出兩條烏漆的小腿,說:「這就是我最好的軍功章。」
  • 姥爺那隻空袖管兒,在風中飄蕩
    文:桃之夭夭圖:來自網絡小時候,每到寒暑假,我都要去姥姥家呆上一個假期。姥姥家在城裡,有很多吸引我的遊樂園,還有公園,在童年的我看來,城裡就是另一片天地,一個雖然陌生卻到處充滿著新奇的地方。那時,姥姥生下母親和兩個舅舅以後,身體落了毛病,幹不了重活,家裡所有的事情都落在了姥爺的肩膀上。姥爺生活的城市是我們東北的一個小煤城,有一個天然的煤礦,以產煤著稱。小時候,我每次去姥姥家,都要跟姥爺去煤礦四周撿煤車經過時顛簸下來的煤渣。
  • 136.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
    爺爺趕緊說吃了吃了,其實爺爺都扔到大立櫃下面了,還不敢讓奶奶知道。大立櫃的頂上有一個盒子,盒子裡有梨膏糖,也是爺爺的藥,我也愛吃,和爺爺一起吃,我們排排坐在炕沿上,聽著老收音機裡的廣播,有時候唱歌,有時候唱戲,有時候是新聞,有時候講故事,爺爺說這叫評書,聽到高興處,爺爺哈哈笑,笑聲擠滿了屋子,把爺爺的臉也擠的像院子裡的那些花。
  • 非人哉:九月兄妹祭奠姥爺,卻因祭品爭吵不休,沒想到姥爺還追星
    有一次她和自己的哥哥十一月去祭奠自己的姥爺,能看出是很孝順的。而且還給姥爺帶了很多祭品,不過這些祭品和我們的不一樣,我們會是一些吃的或者用的,但九月給她姥爺帶的是書籍還有DVD。通過他們的談話能看出這是他們之間商量好的,也不是第一次來祭奠了。聽到九月捎來了自己要的東西,讓姥爺很是開心,但又開始提要求了。
  • 我的姥爺(原創)
    沒東西吃,也沒水喝,姥爺餓的實在嗆不住了,就在屋裡到處翻翻翻找找找,姥爺竟然在牆包裡翻出了一小塊長滿綠毛的硬邦邦的燒餅,沒顧得上磕打綠毛,就啃著吃了。還有一次,姥爺嗓子裡長了一個泡,我看見有花生米那麼大,紫色的。他坐在破舊圈椅上,先用剪刀剪了自己大拇指的一小條指甲,把指甲放在碎菸葉子裡捲起來,舔點口水粘住。
  • 憶我的姥爺孫菊生先生
    1938年姥爺在天津舉辦個展,偶然間畫了7張貓畫,沒想到被一個買家全部買下,另一位愛好者希望買家能夠勻自己一張,雙方一位是商業大亨,一位是洋行買辦,各不相讓,發生了紛爭,最後以姥爺再畫一幅贈給後者才平息事件。此後,大量收藏者專門請姥爺畫貓,從此開啟了一代「貓王」的藝術人生。
  • 清明到了,姥爺去世已兩年
    過了四十歲以後,我發現人生就像一段視頻被按了「快進」鍵,一轉眼幾年就過去了。兩年前姥爺的去世,就好像發生在幾天前一樣記憶猶新。姥爺屬馬,生於1918年,卒於2018年,活了整整一個世紀。一個農民,吃了一輩子的苦,能活到這個歲數的人真不多見。
  • 姥爺,我們天上見(感人至深)
    淋過雨水的麥垛,圓圓滾滾,像一個個大饅頭。我爬上麥垛,悄悄地從背著大人們的一面滑下去,又爬上來,再滑下去。我讓姐姐也跟著我一起滑,我們越滑越起勁兒,膽子也越來越大,速度也越來越快。突然,我碰到了拉著姥爺的板車。板車震顫了一下,我和姐姐們都嚇了一跳,趕緊跑過去,看看姥爺是否安然無恙?
  • 我的姥爺
    姥爺家就住在城內西邊,一個四間房的的小院裡,村裡為數不多的翟姓。       姥爺屬雞,生於1909年,在我印象裡姥爺是高個子,光頭,面容清瘦,高高的鼻子,兩腮凹陷,留著須白的八字鬍。是種莊稼的行家裡手,與人說話總是笑呵呵的。
  • 於淼‖懷念姥爺
    我的姥爺安福壽於1937年農曆臘月12出生,於2018年1月8日(農曆11月22日)離開我們,享年81歲。  姥爺是一個拿心的人。活著的時候,沒有累靠過任何一個子女。就連去世,也是走得這麼幹脆利落,讓我們所有的親人都沒有任何準備。     姥爺的一生大起大落。有過風光無限,因為他的多才多藝;也有過失魂落魄,因為他的出生和家境。
  • 姥爺去世的時候,媽沒掉一滴眼淚,舅舅和妗子卻哭得死去活來……
    老幹部說:有兒子就不用閨女來養老了,你根據你的情況盡心就行了。最後媽說那我就每年給癱瘓的老父親三千塊錢,這事就這樣定下來。最後家庭會結束時,大舅和二舅說還有一件事需說明白,以後老爹的房產怎麼處理?老幹部說:誰養老就分給誰,到時只能是你們哥倆平分房產了,按照咱鎮上的傳統你妹妹嫁出去了就沒有她的份了。大舅二舅就沒再言語。
  • 姥爺家的大院子,有個歡樂的小牧場
    大院子裡平時只有姥爺和姥姥在家,他的兩個閨女都已經出嫁,過節或者休假時才會帶著女婿外甥回家看望兩位老人。姥爺的大院子裡養了一群活潑可愛的山羊,一群公雞和母雞,一隻大花貓和兩條狗。由於現在山上禁止放牧,只能把這群山羊養在家裡,寬敞的院子任它們自由的調皮搗蛋,姥姥每天都要打掃好幾遍院子,不然到處都會踩到羊兒們拉下的羊屎蛋。
  • 臨海憑風:姥爺為我做風箏
    家鄉的今年,季節好像過山車,越過了春天直接來到了夏天,因為春天要穿的衣服都沒上身。進入五月,天氣好起來了。我見到的風箏最多最好聽的,記憶最深刻的是那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廣場場地寬敞,放風箏的人也多,風箏的樣式也多,外形有龍、風、蝴蝶、荷花等等都是象徵吉祥的,名字就更好聽了,「福壽雙全」、「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等。不光名字好聽,外形也漂亮,風箏體積也大,夠局勢,有一個龍的風箏有幾十米長,一節節的飛上天空,搖晃著身姿真的像巨龍騰飛,看得我心曠神怡。
  • 全國政協委員黃國柱:「姥爺」的春節往事
    準確地說,「姥爺」是我嶽父,我兒子的姥爺。順著孩子的叫法,成了約定俗成的稱謂。每逢佳節倍思親,每逢春節想姥爺。因為姥爺是在春節的大年初三離世的,所以春節在我們家裡,是一個悲欣交集的日子。除了後勤保障必不可少,其他的,他認為都不太重要。他也按此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兩個女兒,對她們從不嬌生慣養。女兒到工廠學工勞動,上海島船暈嘔吐,無論怎樣艱苦、狼狽,他都不太在意,往往微笑著說,鍛鍊鍛鍊好!大女兒不到10歲,就能自己從城市坐火車去農村。為了讓她們得到更大的鍛鍊,他把兩個女兒都送到了艱苦的邊疆去當兵。姥爺生性幽默開朗,愛說笑話、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