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新增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喜歡文物的朋友火速圍觀!

2021-03-01 三亞日報

11月24日,省政府批准公布三亞大雲寺遺址、高山窯址、保平村明經第、既濟亭熱水池、孫氏宗祠、保平村張家宅、三亞民國騎樓建築群共7處不可移動文物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截至目前,三亞市共有31處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為了更好地展示我市文物風採,讓市民、遊客了解三亞文物、愛護三亞文物,從文物中了解三亞歷史文化,本報特圖文並茂介紹新增的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饗讀者。

  大雲寺遺址位於三亞市崖州區水南村西南約2公裡。所有權:國家。年代:唐代。文物類別:古遺址。遺址面積約250平方米。


  清《崖州志》記載:唐天寶七年(748年),高僧鑑真第五次東渡日本,因遇風浪,漂流至崖州,並創建大雲寺,不久改名開元寺,後廢棄。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市文物工作者在第二次文物普查中發現該遺址,經省博物館文物考古專家現場踏查考證,從採集的遺物分析,這是一處年代較早(唐代)的建築遺址。2002年8月,市博物館專業人員再次對該遺址進行調查,在茂密的荊棘灌木叢中,採集到青磚、板瓦、筒瓦、滴水等建築遺物。

  這些建築遺物體形碩大,如筒瓦、板瓦、滴水在崖州地區的傳統民居、宗祠和廟寺建築構件中極為少見。大雲寺遺址是我市唯一一處唐代建築遺址,對佛教傳入古崖州年代的考證、探討海南島佛教建築史,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2015年11月24日,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既濟亭熱水池位於三亞市崖州區高地村東約200米,始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始用石砌池,為半圓、長方形兩池。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48平方米。所有權:國家。年代:清代。文物類別:古建築-池塘井泉。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知州唐鏡沅重修,並在熱水池北面10米處建「既濟亭」和「熱水神」廟堂,勒刻「既濟亭熱水池碑記」一通。州人、福建候補道臺吉大文以此定名為「玉井溫泉」,列入清代崖州新八景之一,並賦詩以志。

  既濟亭熱水池是三亞歷史上最早開發利用的溫泉資源,在海南歷史上不為多見,溫泉的發現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為研究區域人文風物,提供了實物依據。「既濟」一詞,出自《易經》第六十三卦「離下坎上」既「水在火上,既濟」。

  2015年11月24日,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孫氏宗祠,位於三亞市崖州區梅山小學校園北側。所有權:集體。年代:清代。文物類別:古建築-壇廟祠堂。佔地面積約1023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宗祠始建於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光緒年間重修,民國九年(1920年)擴建重修。祠堂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由前堂、後座等組成。2012年,市政府撥出專款對宗祠落架修繕。


  前堂:面闊三間11.65米,進深6.3米,高6.2米,五架抬梁式木構架,重簷九脊,灰布板瓦頂。梁架穿枋與立柱之間結構精巧,木構件雕刻精美。堂間牆壁、牆楣彩繪十分精美,表達內容豐富,色彩至今鮮豔如初。緘言墨跡楷書,哲理深刻。後座:面闊三間11.7米,進深9.85米十一檁,高6.4米,五架抬梁式木構架,灰布板瓦,硬山頂。三級馬頭牆。門額上方嵌掛「食德服疇」木匾一方,篆書陰刻,字大約50釐米。兩側各有一間耳房。

  孫氏宗祠的建築形制較為獨特,梁架穿枋木構架獨具一格,是三亞現存最為完整的氏族祠堂,為研究海南氏族宗祠的形成、演變發展和建築形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2015年11月24日,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張家宅位於三亞市崖州區保平村。所有權:私有。年代:清至民國。文物類別:古建築-宅第民居。建築形制呈四合院格局,具有較好的隱蔽性。所有建築隔間其梁架穩定,彩畫精美。佔地面積約1042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50平方米。


  門樓坐西朝東,牆楣彩繪豐富,體制較高大。主屋(明間、次間)建於民國時期,面闊三間,進深11檁。兩側有邊牆封閉形成走廊,在後廊上建有二層樓迴廊。後座為清代建築,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9檁。硬山頂,接簷,正脊雞頭形鴟吻。東西廂房正對,面闊三間,與迴廊、後堂形成一個封閉的庭院。

  該民居在保平村43處清代傳統民居中,其規模較大,布局嚴整,結構複雜,工藝考究,為崖州清代至民國傳統民居中最具建築特色的經典範例。2012年,三亞市政府撥出專款進行修繕。

  2015年11月24日,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保平村明經第位於三亞市崖州區保平村。所有權:私有。年代:清代。文物類別:古建築-宅第民居。佔地面積約1142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60平方米。


  主屋坐西朝東,門樓坐南朝北,廂房坐北朝南。該宅居由門樓、照壁、主屋(明間、次間)、北廂房、書房、廚房、雜間和圍牆組成,是崖州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傳統民居。正屋脊檁和二伏櫞下還留有升梁時的朱漆題字,內容為建築年月日時辰,以及方位、朝向、吉祥祝辭等。門樓額上題墨書「明經第」三字,依稀可辨,字大約40釐米。庭院地面墁磚一順一丁。

  明經第是保平村保存至今較為完整的清代貢生(明經進士)的宅居,為研究崖州清代貢生的教育和人文環境,提供了實物依據。

  2015年11月24日,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高山窯址位於三亞市崖州區水南村東約200米。所有權:國家。年代:明至清代。文物類別:古遺址-窯址。佔地面積約691平方米。


  窯址坐南朝北,周長約9米,高2.3米。馬蹄形窯。窯址四周地表布滿陶片,從水衝溝剖面可見陶片疊壓堆積。器形以缽、罐、盆、甕、壇為主;器物口沿有圓唇、卷唇、直口、平口、折唇等;器底多見平底,矮圈足。個別陶片施青釉、醬釉,火候較高。

  高山窯址是古崖州迄今為止僅存下來的窯址,為研究崖州民間制陶年代、燒制工藝以及海南島明至清代民窯的分布、文化類型和各區域間的生活習俗、文化交流等提供了實物依據。

  2015年11月24日,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三亞民國騎樓建築群位於三亞市崖州區東關街和鋪仔市。所有權:集體及個人。年代:中華民國。文物類別:近現代代表性建築-代表性建築。為崖縣最早的老商號建築群。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


  該建築群沿街市兩旁拼牆而建,前部為騎樓柱廊,後為店鋪。樓間面闊3.5-4米,進深15-25米,通高約13-15米。在立面造型上,其建築風格可為中西合璧,主要分為廊部、樓部、樓頂。一樓樓面橫架檁條,上鋪木板,設「藻井」,「藻井」呈方形或八角形。騎樓臨街牆面以浮雕圖案、窗洞形式、線角、陽臺鑄鐵欄杆等裝飾,加上多道線條的聯接貫通,使牆面層次清晰,富有立體感。


  騎樓,作為一種集商貿、居住為一體的建築,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崖州崖城東關街、鋪仔市頗為時尚的中西合璧新式建築。

  2015年11月24日,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經多年,騎樓已斑駁殘損,立面精美細緻的灰雕花飾藝術特色魅力猶存。沿街的騎樓長廊既可避風雨,防日曬,又可作店鋪,樓上則住人,商業性十分突出。

  崖州民國騎樓具有一定的時代建築特色,是近現代中國南方城市中較為典型的商業建築的一個重要標誌。

  (本文圖文均由市文體局、市博物館提供。)



來源:三亞日報


每天給你呈現一個新鮮的三亞

三亞日報

微信號:syrbgfwx


相關焦點

  • 仁和區新增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仁和區新增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12-21     來源:這裡仁和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湘西新增1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花垣1處!
    封面湘西訊(團結報 作者:李再興 通訊員 粟吟君等)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省新增26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湘西州14處文物保護單位榜上有名,位於花垣縣邊城鎮的藥王洞上榜。湘西州新增的1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有花垣縣邊城鎮藥王洞遺址(舊石器時代)、瀘溪縣浦市鎮下灣遺址(新石器時代)、龍山縣桶車鄉太平山寺廟遺址(清)等古遺址3處。
  • 麗江市新增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原標題:麗江市新增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省政府近日公布的第八批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我市有四處文物保護單位入選,分別是:位於永勝縣的無垢庵、大理會館、金江土主寺古建築群,及位於華坪縣的丁王民族小學四合院。
  • 常州市新增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本報訊 記者昨天獲悉,省政府日前公布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22處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入選。其中,我市有8處,分別是青城墩遺址、梅嶺玉礦遺址、焦溪龍溪河古橋群(含4座古橋)、紅梅閣、文筆塔、史良故居、巢渭芳故居和宋巷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舊址。
  • 自貢新增三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你熟悉的嗎?
    12月15日,四川省政府網站公布了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補)的通知。省政府同意文化和旅遊廳提出的增補86處革命文物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自貢就有三處革命文物上榜!自貢新增的三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大安區的鄧萍故居和江姐故居,自流井區的自貢市解放紀念塔。自貢市解放紀念塔自貢市解放紀念塔位於自貢市彩燈公園,1941年自貢市政府將公園定名為「釜溪公園」並在公園西側景前區建「釜溪公園紀念碑」。
  • 彭山新添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日,記者從彭山縣獲悉,彭山縣老鷹巖摩崖造像被列為我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從而使該縣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6處。    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工作於2011年進行,彭山縣文物保護管理所在現有的57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中,經過細心研究,挑選出老鷹巖摩崖造像、彭山城牆、法王寺、江口沉銀遺址等文物保護單位,認真進行資料整理並向省文物局上報,經過一年來的不斷努力,成功將老鷹巖摩崖造像文保單位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南安文物|豐州韓偓墓入選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韓偓墓 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啦!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我市推薦申報的韓偓墓成功入選。截止目前,我市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8處。
  • 青島32處文物升省級保護 黃島齊長城年底修復
    昨天,省文物局公布了山東省第四批606處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青島有32處入圍,包括膠萊運河等。記者從黃島區博物館了解到,齊長城世界遺產重點項目保護方案還獲國家文物局批准,將打造「齊長城自然文化風景帶」,兩段遺址年底將動工修復。  青島新增32處「省級文保」  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評審工作於2009年5月啟動,最終核定公布的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606處。
  • 重興橋、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辦公樓…… 我市新增22處省級文物保護...
    ▲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舊址——醴陵火車站舊址 通訊員供圖近日,省政府公布了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其中,我市有重興橋、秋瑾故居、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辦公樓等22處文物保護單位榜上有名。據悉,此次省政府核定公布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69處。我市新增的22處中,有古遺址2處,古建築5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5處。其中攸縣6處、醴陵市5處、茶陵縣3處、蘆淞區3處、炎陵縣2處、石峰區2處、淥口區1處。
  • 廈門市新增1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1處涉臺文物古蹟
    原標題:廈門新增1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1處涉臺文物古蹟   我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第四批涉臺文物古蹟名單及保護範圍日前公布,明確了18處保護對象。至此,我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增至96處,涉臺文物古蹟數量達到89處。
  • 青島32處文物升格省級保護 齊長城遺址年底修
    昨天,省文物局公布了山東省第四批606處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青島有32處入圍,包括膠萊運河等。記者從黃島區博物館了解到,齊長城世界遺產重點項目保護方案還獲國家文物局批准,將打造「齊長城自然文化風景帶」,兩段遺址年底將動工修復。
  • 周口市新增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公布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762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與50處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其中,我市新增5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我市國保單位數量達18處,分別分布各縣市區。
  •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新增85處(圖)
    上海市政府近日核定並公布上海市文物局提出的新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85處(下表),歸併入現有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3處,將紀念地點、保護地點、抗日戰爭紀念地調整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47處。
  • 濟南市新增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加強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近日,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濟南市大辛莊遺址、明德王墓地等9處不可移動文物名列其中。在6月8日第八個中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本報對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出介紹。
  • 建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裡 這幼兒園何去何從
    建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裡 這幼兒園何去何從 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中和灝的石碑與幼兒園的牌子並存。日前,有媒體報導稱霞光幼兒園「藏身」一處名為中和灝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裡,此事引發各方熱議。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裡為何會有幼兒園?私人所有的文保單位該如何保護和利用?民情熱線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 海南公布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儋州3處入選↓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相關規定,省政府確定海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其中,古遺址5處、古墓葬2處、古建築12處、石窟寺及石刻1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0處,現予公布。
  • 浦城文物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山會館、牛鼻山遺址
    文物篇第一章  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旅順7處遺址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昨日獲悉,在國務院日前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共194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旅順口區有7處遺址入選。加上原有的4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個區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在全國縣市區位居榜首。  據了解,旅順口區新增的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南子彈庫舊址、旅順船塢舊址、老鐵山燈塔、關東州總督府舊址、旅順紅十字醫院舊址、關東州廳舊址以及侵華日軍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原有的4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中蘇友誼塔、旅順日俄監獄舊址、萬忠墓和關東廳博物館舊址(現為旅順博物館)。
  • 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公布 晉江三處入選
    日前,福建省政府公布了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和保護範圍,全省共有65處(含6處擴展保護單位)保護單位入列。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有3處入選該名單及保護範圍。之前,圍頭村已有毓秀樓、達屋樓、安業民烈士紀念碑、一號防炮洞、一號碉堡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次擴展項目入選的是圍頭八二.三炮戰遺蹟戰地坑道、1—4號炮臺;位於圍頭半島面向金門的濱海地帶,均由花崗巖條石砌築,坑道長度400多米,炮臺呈喇叭口,圍頭民兵哨所為附屬文物。
  • 我區新增5處革命舊址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日,杭州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正式公布,我區5處革命類舊址入選其中。它們分別是蕭山青年運動舊址、夏山埭抗日陣亡將士墓、抗戰蕭山縣政府機要室舊址、鳳凰塢美國援華飛行員養傷處舊址和鄭振庭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