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以來,我國幾乎每天都有新增本土病例,最多的一天新增本土確診病例達到12例,如何看待這些散發的本土病例?近期哈爾濱出現的「一傳多」的本土病例暴露出什麼問題?五一假期到了,我們能出去玩嗎?
在4月22日的節目中,《新聞1+1》連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回應公眾關切。
4月22日疫情關注:防控「常態化」(完整版視頻)
一、不斷有散發本土病例,如何看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近期散發的本土病例大多出現在黑龍江和廣東兩個地方,絕大多數和境外輸入有關,而且這些病例大多數是在隔離觀察期間發生的。雖然也有個別例外,比如前幾天北京報告的聚集性病例就是一種極端的情況,這類零星的病例好在能夠及時發現,沒有出現更大範圍的擴散。目前,我們每天都在觀察這些病例,分析它發生的場所和原因,一旦發現有漏洞儘快把短板補齊。
二、我們目前的防控策略能夠基本上控制住疫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我們現在的防控策略能夠基本上控制住這個疫情。第一,我們現在減少了境外來華的航班,包括內落的關口,使得中國境內的旅客明顯減少。第二,加強空港和落地關口的檢測和防控的力度,入境的人如果有症狀能夠及時發現,當時沒有症狀的在觀察隔離期間也能夠被發現。所以這些措施,能夠堵住從境外輸入進來的病例,同時也能觀察到與此相關的關聯病例。這些措施在各個地方落實的不完全一樣,有的地方落實的好就沒有漏洞,有些地方落實的不是很完美,還是有一些漏洞。
三、近期哈爾濱出現1傳超過70人的情況,暴露出什麼漏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近期哈爾濱出現了1傳超過70的情況,這在提示我們:一方面新冠病毒很詭異,防控確實有難度;另一方面,我們在防控當中還存在著薄弱環節,尤其是在醫療機構,當病人就診的時候,我們沒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沒能及時處置,說明我們的防控還存在著薄弱環節。而主要的薄弱環節就在於部分醫務人員的防護意識不夠強,對防控措施落實還不到位。
四、為什麼在專業醫院會出現交叉感染?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主要問題還是在於醫護人員防護習慣和意識的培養問題。我們對疫情流行期間,包括湖北武漢的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感染情況也做了一些分析,實際上在傳染病區域和呼吸道科,以及發熱門診的醫務人員他們感染的比例相對還比較小,尤其是做氣管切開和吸痰的醫務人員,他們發生危重病例,包括死亡的比例明顯低於其他科的醫務人員。平時有傳染病防護的意識和習慣的養成,對於防護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病人他不是由於發熱了或者肺炎來就診,而是其他的疾病來就診的時候,醫護人員沒有足夠的防範意識,造成了感染和擴散。
五、如何看待北京朝陽區為高風險區?要特別注意什麼?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高風險地區的分級標準為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且14天內有聚集性疫情發生。按此標準,4月14日,北京市朝陽區確診的一例境外輸入性病例造成其家庭三人確診為關聯性病例,成為一起聚集性疫情,因此朝陽區疫情風險級別定為高風險地區。
朝陽區達到了高風險區的標準,但這個標準更多是對管理者從管理的角度來說的,特別是醫務人員和防控人員,要加強防控措施的落實。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雖然是在高風險區,但是接觸到病人、感染的風險還是比較低的,但同時對我們是一個提醒。
△國務院客戶端截圖
六、是否每個人都需要做核酸檢測?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擴大檢測範圍,儘早發現早期的病人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我們國家的情況來看,除了入境的人員以及隔離的人員感染風險比較高,其他省區市感染的風險還是比較低的。因此他認為,核酸檢測沒有必要每個人都做。在做檢測之前,可以做一個風險評估,來自高風險地區、境外以及有感染人員密切接觸史的可以做。
七、核酸檢測的準確度如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核酸檢測雖然靈敏度很高,但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後,主要在下呼吸道,能夠被檢測的比例並不是十分滿意。一個人真正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能夠被檢測出來的機會也就在50%到70%,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查出來。有的時候我們就要對一個人反覆的進行檢測,特別是他有臨床症狀,提示有肺炎症狀的時候,檢測陰性一次不夠,還得要做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才能查到核酸陽性。
八、對於想歸國的留學生專家有這些建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如果能夠留在國外,待在家裡,比旅行相對更安全。如果要回來,路上注意保護,尤其戴口罩非常重要。護目鏡這個倒沒有特別的需要,第一,在航空器上面所在的環境,應該說它已經增加了新風通風的機會;第二,大家都採取了防護措施,在這樣的情況下,在航空器上被感染的機會還是比較小的。
九、中國是否會成為群體免疫的窪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群體免疫是指在人群當中一定比例的人在感染以後產生免疫力,使得一個人群能夠達到60%或者更高的免疫水平,在人群當中形成了一個保護屏障。這個概念提出來以後,在英國實施一段時間後又終止了。面對新冠肺炎,目前還沒有疫苗讓我們能夠快速獲得免疫屏障,實現群體免疫只能靠自然感染,但自然感染的代價非常昂貴,沒有一個社會可以承受。我們現在的防控措施能夠控制住疫情,暫時不用特別擔心。
十、婚宴現在不應該舉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婚宴這一類的現在就不應該舉行,包括一些會議,婚宴、聚會這些現在目前還不適合,不能辦,因為還是有風險的。你不知道參加這個婚宴的人,有沒有和從外面回來的人有過接觸過,也不知道是否有無症狀的感染者的存在。
十一、五一我們能出門嗎?可以去哪兒?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五一長假大家應該出去散散心、看一看,經歷這兩個多月後,很多人已經快憋得受不了了。從全國的總體情況來說,我們生活的環境當中有病毒的風險還是很小的,但是也不能不防範。可以打開公園的門、打開家門,讓大家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但是不要聚餐,不要聚會,更不能放縱。景區方面也要控制好人流量。
十二、除北京外全國其他地方是否可以跨省流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這個沒有特別的限制,因為全國除了哈爾濱邊境以外,還有個別地方,境外輸入的病例比較多的地方,對於沒有報告病例的地方,外界環境應該說是安全的,大家也不要過分的去顧慮。不要因為剛才講到的,像朝陽區作為高風險區,大家好像就不敢出來了,沒有必要過分的擔心。各個省跨區域的流動的話也是可以的,但不能人流量太多,一定要做好人流量的控制,這個非常重要。
十三、可以去武漢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當然可以去,武漢已經解禁了離漢通道解禁以後,武漢人可以出來了,我們也可以去武漢。
編輯:張怡然